一种ICU医疗用废弃物收集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8409发布日期:2020-03-31 16:5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ICU医疗用废弃物收集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icu医疗用废弃物收集桶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icu医疗用废弃物收集桶。



背景技术:

医院的icu医疗科,每天会产生一些医疗废弃物,现有的医疗废弃物普遍都用塑料袋盛装,然后送到焚烧炉进行焚烧。塑料袋很容易被医疗废弃物中的玻璃片扎破,使液体废弃物流出而污染环境,盛装医疗废弃物的塑料袋又经常是敞开口,容易散发异味。而且目前医疗废弃物中还有一次性的注射器,输液起器的针头等,在丢弃这种垃圾时,进行反复的打开有盖的收集桶的方式很不方便,费时费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不易散发异味,省时省力,便于投放垃圾的icu医疗用废弃物收集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icu医疗用废弃物收集桶,包括桶体,所述的桶体上设有桶盖,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上铰设有脚踏板,所述的桶体上位于脚踏板的下方设有弹簧座,所述的弹簧座与脚踏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桶盖一侧设有连杆,所述的连杆与所述的脚踏板之间铰设有连接件,所述的桶盖下靠近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的桶体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杆铰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的桶体内设有内桶,所述的内桶桶壁内开设有把手凹槽,所述的把手凹槽内设有活动的把手。

作为改进,所述的桶盖上开设有十字孔,这样设计便于投放小的物件。

作为改进,所述桶体的两侧设有手提把手,这样设计便于手提桶体,方便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防滑层,这样设计避免踩踏脚踏板时桶体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的防滑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这样设计为了增强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不易散发异味,省时省力,便于投放垃圾。使用时,需要投放较大的垃圾时,用脚踩踏脚踏板通过连接件拉动连杆,从将桶盖打开,然后即可往桶体内投放垃圾,当投放的是小型垃圾时,可通过桶盖上开设的十字孔投放,让桶体内的垃圾投满时将内桶桶壁内的把手从把手凹槽内拉出,然后通过把手将内桶从桶体内拉出从而将垃圾倒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icu医疗用废弃物收集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icu医疗用废弃物收集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icu医疗用废弃物收集桶的桶盖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桶体,2、桶盖,3、支撑块,4、脚踏板,5、弹簧座,6、弹簧,7、连杆,8、连接件,9、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1、内桶,12、把手凹槽,13、把手,14、十字孔,15、手提把手,16、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icu医疗用废弃物收集桶,包括桶体1,所述的桶体1上设有桶盖2,所述桶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块3,所述的支撑块3上铰设有脚踏板4,所述的桶体1上位于脚踏板4的下方设有弹簧座5,所述的弹簧座5与脚踏板4之间设有弹簧6,所述的桶盖2一侧设有连杆7,所述的连杆7与所述的脚踏板4之间铰设有连接件8,所述的桶盖2下靠近连杆7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杆9,所述的桶体1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杆9铰接的第二支撑杆10,所述的桶体1内设有内桶11,所述的内桶11桶壁内开设有把手凹槽12,所述的把手凹槽12内设有活动的把手13。

所述的桶盖2上开设有十字孔14。

所述桶体1的两侧设有手提把手15。

所述桶体1的底部设有防滑层16。

所述的防滑层16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当需要投放较大的垃圾时,用脚踩踏脚踏板通过连接件拉动连杆,从将桶盖打开,然后即可往桶体内投放垃圾,当投放的是小型垃圾时,可通过桶盖上开设的十字孔投放,让桶体内的垃圾投满时将内桶桶壁内的把手从把手凹槽内拉出,然后通过把手将内桶从桶体内拉出从而将垃圾倒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