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卡纸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2920发布日期:2020-03-27 14:13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卡纸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组合式卡纸包装盒。



背景技术:

产品在销售时需要通过包装盒进行包装,为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一些商家会对其商品进行促销,以买一送一、买东西赠送其他附属品、或者打折等方式进行,常见的促销方式是在赠品上标注赠品的字样,或者直接将赠品通过胶带捆绑在对应的商品上,通常标注赠品字样的赠品需要通过促销员提供给消费者,若促销员不在位置,或消费者未跟促销员索要,则享受不到相应的福利;而捆绑式销售则存在商品不美观,并且赠品容易丢失的缺陷。有些有些商家为扩大销售量,对产品进行组合式销售,例如,将牙膏和牙刷进行捆绑销售,又如将沐浴露与洗发水进行组合式销售等等,这种组合销售方式通常需要设计、生产相应的包装盒,成本高,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适用于不同产品包装组合的组合式卡包装盒。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卡纸包装盒,其包括一矩形盒体及设置在盒体内的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连接盒体的左右两边,该盒体的前面及后面分别设有一可视窗。

较佳的,所述矩形盒体与分隔板由一张平面卡纸折叠成型,所述平面卡纸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右面、前面、左面、后面、第一粘合面、分隔板及第二粘合面,其中,相互连接的两个面之间分别设有折痕线,第一粘合面与右面的内面外端粘合在一起,第二粘合面与左面的内面粘合在一起。

较佳的,所述左面及右面的顶端分别设有两折耳,左面的两折耳与右面的两折耳呈对应设置,各折耳与左面或右面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折痕线;所述前面及后面的顶端分别设有一具有卡边的顶盖,两顶盖的卡边分别卡入左面及右面的两折耳之间。

较佳的,所述左面与右面的两折耳之间设有一插缝,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具有凸伸至左面及右面的插缝之上的提板,提板上设有一提手。

较佳的,所述分隔板的提板具有一由提板顶端延伸设置的反折板,反折板与提板之间设有折痕线,该反折板的高度大于提板的高度,使反折板与提板折叠后可插入盒体内,该反折板背离折板的一端设有与分隔板粘合的提板粘合区,反折板设有折叠后对应提手的提孔。

较佳的,所述平面卡纸于右面及左面的底端分别向下延伸有一底部插板,所述前面及后面的底端分别往下延伸有一底部卡板,底部插板与底部卡板相互插设卡合形成包装盒的底面。

较佳的,所述前面及后面的底板卡板展开时,于同一侧设有一底部粘合区,折叠成包装盒后前面及后面的底部粘合区呈反向设置,左面及右面的底部插板折叠时设置在底部卡板的内侧。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内设置将盒体一分为二的分隔板,使盒体内可同时包装两件产品,对需要进行绑定促销的两种商品同时放入包装盒内,避免赠品丢失,保证所有消费者都能享受到赠品福利,并且整体外观美观。包装盒内的产品可通过前面及后面上开设的可视窗直观显示,从而提高产品的档次,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组合式卡纸包装盒,其包括一矩形盒体a及设置在盒体a内的一分隔板b,所述分隔板b连接盒体a的左右两边,该盒体a的前面1及后面2分别设有一可视窗11、21。本实用新型是在盒体a内设置将盒体a一分为二的分隔板b,使盒体a内可同时包装两件产品,对需要进行绑定促销的两种商品同时放入包装盒内,避免赠品丢失,保证所有消费者都能享受到赠品福利,并且整体外观美观。包装盒内的产品可通过前面1及后面2上开设的可视窗11、21直观显示,从而提高产品的档次,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矩形盒体a与分隔板b由一张平面卡纸c折叠成型,所述平面卡纸c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右面4、前面1、左面3、后面2、第一粘合面5、分隔板b及第二粘合面6,其中,相互连接的两个面之间分别设有折痕线d,第一粘合面5与右面4的内面外端粘合在一起,第二粘合面6与左面3的内面粘合在一起。使用平面卡纸c以折叠的方式形成本实用新型包装盒,不仅结构简单,并且方便运输及收藏。

所述左面3及右面4的顶端分别设有两折耳31、41,左面3的两折耳31与右面4的两折耳41呈对应设置,各折耳31与左面3或右面4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折痕线d;所述前面1及后面2的顶端分别设有一具有卡边13、23的顶盖12、22,两顶盖12、22的卡边13、23分别卡入左面3及右面4的两折耳之间31、41。

为了方便使用,所述左面3与右面4的两折耳31、41之间分别对应设有一插缝32、42,所述分隔板b的顶部具有凸伸至左面3及右面4的插缝32、42之上的提板7,提板7上设有一提手71。为了保证提手71的强度,所述分隔板b的提板7还具有一由提板7顶端延伸设置的反折板8,反折板8与提板7之间设有折痕线d,该反折板8的高度大于提板7的高度,使反折板8与提板7折叠后可插入盒体a内,该反折板8背离折板7的一端设有与分隔板b粘合的提板粘合区81,反折板7设有折叠后对应提手71的提孔82,使提板7与反折板8形成双层结构。

所述平面卡纸c于右面4及左面3的底端分别向下延伸有一底部插板33、43,所述前面1及后面2的底端分别往下延伸有一底部卡板14、24,底部插板33、43与底部卡板14、24相互插设卡合形成包装盒的底面。为了增加底面的强度,所述前面1及后面2的底板卡板14、24展开时,于同一侧设有一底部粘合区15、25,折叠成包装盒后前面1及后面2的底部粘合区15、25呈反向设置,左面3及右面4的底部插板33、43折叠时设置在底部卡板14、24的内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