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安全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2395发布日期:2019-12-06 17:1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安全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岸桥前大梁的固定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安全钩装置。



背景技术: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是专门用于集装箱码头对集装箱船进行装卸作业的专业设备,一般安装在港口码头岸边。其在暴风锚定、检修作业、让船等工况下需将岸桥上前大梁向上仰起并可靠固定。

目前市场上岸桥产品采用的安全钩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安全钩工作过程中电气保护不完善,导致岸桥前大梁被过度拉起而引起其局部变形或安全钩本身变形等事故;安全钩结构形式制造复杂,焊接变形量大;安全钩装置在岸桥设备制造过程中存在二次动火来调整其安装精度,存在焊缝油漆等返工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安全钩装置,实现布置简洁,占用空间小,操作过程中配电气保护,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安全钩装置,分别设于岸桥梯形架、前大梁上,包括拉桩、限位系统、推进器、钩体和底座;

所述拉桩设于所述前大梁上;

所述钩体通过底座与所述岸桥梯形架相连,钩体的前端为钩头,通过钩头与拉桩相配合,实现钩体与拉桩之间的挂钩、脱钩;

所述推进器也连于所述岸桥梯形架上,并位于钩头与底座之间的钩体下方位置;

所述限位系统设置在所述岸桥梯形架以及所述前大梁相应位置上。

所述限位系统,包括限位本身,以及相关的感应板,限位本身设于岸桥梯形架上,感应板设于前大梁上拉桩的相应位置。

所述感应板为触发撞块。

所述钩体的后端还连有配重。

所述钩体为型材圆体结构。

所述钩体通过销轴与底座相连。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安全钩装置,布置简洁,占用空间小,操作过程中配电气保护,安全可靠;该装置钩体采用型材圆管结构,结构和制作简单,可以减少焊接量和焊接变形,保证构件的制作精度;该装置底座容差性对筋设计可适用岸桥总装后相关构件的位置偏差,有效避免岸桥总装后相关返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全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全钩装置在岸桥整机中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安全钩装置,分别安装于岸桥梯形架1、前大梁2上,本实用新型安全钩装置100包括拉桩3、限位系统4、推进器5、钩体6和底座7。

较佳的,所述拉桩3安装于所述前大梁2上。

较佳的,所述钩体6通过底座7与所述岸桥梯形架1相连,钩体6通过销轴8与底座7相连,钩体6的前端为钩头61,通过钩头61与拉桩3相配合,实现钩体6与拉桩3之间的挂钩、脱钩,最终实现前大梁2与岸桥梯形架1之间的固定、释放。

较佳的,所述推进器5也安装于所述岸桥梯形架1上,并位于钩头61与底座7之间的钩体6下方位置。

较佳的,所述限位系统4设置在所述岸桥梯形架1以及所述前大梁2相应位置上,实现位置检测、动作逻辑判断等功能,从而保护整个挂钩、脱钩过程的安全。

较佳的,所述限位系统4,包括限位本身,以及相关的感应板,限位本身安装于岸桥梯形架1上,感应板安装于前大梁2上拉桩3的相应位置。功能件包括:编码器、凸轮限位、多个感应限位、多个机械限位.

较佳的,所述感应板选用触发撞块。

较佳的,所述钩体6的后端还连有配重62。

较佳的,所述钩体6选用型材圆体结构,结构和制作简单,可以减少焊接量和焊接变形,保证构件的制作精度。

本实用新型安全钩装置100还通过增设编码器、限位等并经由plc控制,实现安全钩工作过程中的位置检测和电机堵转保护,从而保证安全钩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该安全钩装置中电气保护配备冗余来保证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安全钩装置100底座容差性对筋设计可适用岸桥总装后相关构件的位置偏差,有效避免岸桥总装后相关返工。容差性对筋设计具体为该安全钩装置底座在焊接到梯形架上后,因传力要求,底座需要和梯形架对筋从而保证载荷的有效传递,但岸桥总装后,由于制造和安装误差,传统的安全钩装置底座和梯形架相应筋板经常错位,只能割除底座后重新定位并焊接,费时费工费力。本安全钩装置设计和计算已充分考虑该偏差,从设计角度来保证,只要偏差在许可范围内,无需调整。

本实用新型安全钩装置100挂钩使用如下:推进器5动作并上抬钩体6→拉桩3上仰→拉桩3到预设位置后停止上仰→推进器5动作并下放钩体6→拉桩3微动下俯并被钩体6钩住→挂钩完成。

本实用新型安全钩装置100脱钩使用如下:拉桩3微动上仰→推进器5动作并上抬钩体6→拉桩3下俯→推进器5动作并下放钩体6→脱钩完成。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