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及精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1850发布日期:2020-03-24 14:4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及精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下料设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及精雕机。
背景技术
:当多个板材尤其是手机玻璃叠放在一起时,容易产生粘连。目前板材原料在上料时,为了解决粘连带来的影响,一般采用人工分离,而后插入料架的方式进行板材原料的存储,但这种处理方式非常浪费人力及时间,导致加工效率受到影响。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料时不会发生粘连的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及精雕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其包括:原料料盒,所述原料料盒下端开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第一侧连通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高度大于等于n,且小于2n,所述n为板材原料的厚度。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落料口的第二侧设置有推料驱动源。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推料驱动源连接有推料块,所述推料块的最高处低于待推出板材原料的上端面。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落料口下方设置有载料板,所述载料板中部开设有滑动导向槽,所述滑动导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推料块的宽度。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中部开设有预留空间;所述推料驱动源固定于载料板下端面,且位于所述预留空间内。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出料口背离原料料盒一侧,且定位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靠块及至少一个定位驱动源。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定位靠块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定位靠块、第二定位靠块及第三定位靠块,所述第一定位靠块与第二定位靠块相平行,所述第二定位靠块与第一定位靠块及第二定位靠块相垂直;所述第一定位靠块可移动连接于定位板,第二定位靠块及第三定位靠块固定连接于定位板。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靠块连接有定位驱动源。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原料料盒上端开设有进料口。一种精雕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包括原料料盒,所述原料料盒下端开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第一侧连通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高度大于等于n,且小于2n,所述n为板材原料的厚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板材原料将逐一从落料口落下,而后通过出料口出料,由于出料口的高度只能容许一个板材原料通过,所以粘连在一起的板材原料将在出料口处被分开,省去了人工分离的过程,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选用原料料框及定位组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选用原料料框及定位组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标号名称标号名称300原料料盒400定位组件310第一凹字型板材320第二凹字型板材410推料驱动源420推料块430定位板440第二定位靠块450第一定位靠块460定位驱动源470第三定位靠块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及精雕机,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包括:原料料盒300,所述原料料盒300下端开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第一侧连通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高度大于等于n,且小于2n,所述n为板材原料的厚度。出料口的高度大于等于n且小于2n意味着:每次只能有一个板材原料通过出料口完成出料;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担心板材原料(比如玻璃等原料)之间的粘连。本实用新型之所以在下方开设落料口,是为了利用板材原料的自重,使板材原料自动补位(最下方的板材原料即待推出板材原料被推出后,其上方的原料将自动下降完成补位);这点迥异于现有技术中上方出料或侧方出料的出料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地优选实施例,所述原料料框开设有用于容置板材原料的容置腔,容置腔的宽度及长度与板材原料相适配,即容置腔只收容一组板材原料(通常一摞为一组),板材原料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在容置腔内。当然,原料料框也可以设置为同时能够容纳多组板材原料,多组板材原料之间可以通过隔板相互隔离,也可以不通过隔板隔离而依次排布在容置腔内。优选容置腔适用于一组板材原料,一则便于使用推料驱动源410自动出料,二则便于使用定位组件400(包括定位靠块、定位驱动源460等)自行定位。以图1所示结构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优选所述原料料框300包括:第一凹字型板材310及第二凹字型板材320;除此之外,其他相似结构亦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地另一方面,所述落料口的第二侧设置有推料驱动源410,推料驱动源410(可以选择气缸或电机)具体应当设置在便于将指定位置处的板材原料通过出料口推出的位置,以完成自动出料。此处可以理解的是,推料驱动源410可以替换为拉动驱动源,即将推动出料改变为拉动出料。虽然本实用新型只详细阐述了推动出料的实施例,但拉动出料实质上是推动出料的等同替换方案,也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推料驱动源410连接有推料块420,所述推料块420的最高处低于原料料盒300最下方的板材原料的上端面。由于气缸的活塞杆或者电机的输出轴(又或者其他类似结构,下文以气缸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末端较小,与板材原料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推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足,而利用推动块则能保证板材原料稳定出料,防止板材原料被推偏。进一步地,所述推料块420第一端端面为平面(至少用于推动板材原料的部分为平面),第一端即用于推动板材原料的一端,平面与板材原料可以紧密贴合。若板材原料被推动一侧为弧面或其他形状,则推料块420第一端端面的形状随之变化。较佳地是,所述推料块420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第一端的高度高于第二端。之所以这样设置,是为了保证在气缸活塞杆回缩时,不会被补位落下来的板材原料所阻挡。作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落料口下方设置有载料板,所述载料板中部开设有滑动导向槽,所述滑动导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推料块420的宽度。滑动导向槽的设置可以为推料块420的前进余留出空间,为推料驱动源410固定于载料板下端面提供条件。进一步地,所述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中部开设有预留空间;所述推料驱动源410固定于载料板下端面,且位于所述预留空间内。将推料驱动源410固定在预留空间内,可以节省其空间占用,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根据本实用新型地另一方面,出料机构还包括:定位板430,所述定位板430位于出料口背离原料料盒300一侧,且定位板43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靠块及至少一个定位驱动源460。即板材原料被推出原料料框后会通过定位靠块及定位驱动源460及时进行定位,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定位组件400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定位组件400要么单独设置(既不靠近工作台,又不靠近料框);要么就设置在工作台上,直接上料至工作台进行定位后加工。但前者需要机械手取料后带动板材原料至定位组件400进行定位,而后再吸取定位好的原料进行上料;后者由于原料加工时需要喷洒冷却液,导致定位组件400长期浸泡在冷却液中,使用寿命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则无需担心上述两个问题,效率高且定位组件400的使用寿命长。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件400结构较多,比如利用一个气缸同时带动两个定位靠块移动的联动定位结构,又比如两个气缸分别带动两个定位靠块移动的双向移动定位结构,又比如下文详细叙述的两个定位靠块固定不同,而气缸带动另一个定位靠块移动的单向移动定位结构等等。本实用新型无法一一举例,但可以理解的是,只要可以完成板材原料定位的结构,皆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靠块设置有三个,如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第一定位靠块450、第二定位靠块440及第三定位靠块470,所述第一定位靠块450与第二定位靠块440相平行,所述第二定位靠块440与第一定位靠块450及第二定位靠块440相垂直;所述第一定位靠块450可移动连接于定位板430,第二定位靠块440及第三定位靠块470固定连接于定位板430;所述第一定位靠块450连接有定位驱动源460。优选地是,当气缸推动板材原料出料后,并不马上回缩活塞杆,此时活塞杆(或者说推料块420)还可以作为第四定位靠块使用,配合第一定位靠块450、第二定位靠块440及第三定位靠块470进行板材原料的定位。四个方向的定位与现有技术中两个方向的定位相比,定位精度更高,且结构较为简单,有效的利用了气缸活塞杆(或者说推料块420)。当然,不利用气缸活塞杆配合定位亦可,虽然定位精度相对较低,但同样可以实现板材原料的定位功能。除此之外,也可以将自动补位的板材原料作为第四定位靠块使用,即设置第二定位靠块440与自动部位的板材原料之间的间距恰好为板材原料的宽度或长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精雕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板材原料的出料机构。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