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耗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2701发布日期:2020-05-20 01:1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耗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耗材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地方。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

随科技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满足自动开盖、自动换袋、垃圾分类等要求的智能垃圾桶应运而生。常见的智能垃圾桶采用先进的微电脑控制芯片、红外传感探测装置、机械传动部分组成,是集机光电于一体的高科技新产品,当人的手或物体接近投料口(应感窗)约25cm—35cm时,垃圾桶盖会自动开启,待垃圾投入3-4秒后桶盖又会自动关闭,人、物不需接触垃圾桶,彻底的解决了传统垃圾桶对使用者存在的卫生感染的隐患,能有效杜绝各种传染性疾病通过垃圾进行传播和防止桶内垃圾气味溢出。

现有的智能垃圾桶分为两类,一类为在传统垃圾桶上增加了自动开盖功能,开盖感应方式以红外为主,配合电动元件及机械传动结构实现自动开盖,但是仅部分解决了垃圾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手势触发红外后开盖并不适用于所有扔垃圾的使用场景;另一类垃圾桶在前一类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了自动换袋(自动打包)功能,常见方式为热熔切断,同时实现正在使用的垃圾袋的上口热熔封口和下一个垃圾袋的下端热熔封底,一并完成切断打包,进一步解决了垃圾袋更换的问题,但目前市面上带自动换袋功能的垃圾桶耗材使用的是塑料框架+无断点垃圾袋的方式,该方式存在多个弊端:一是垃圾桶需增添热熔断机构,增加成本;二是热熔断封口考虑安全因素需控制温度,导致断口质量不稳定,存在漏袋风险,也限制了垃圾袋的限定装载重量;三是塑料框架在垃圾袋耗尽后便失去作用,无法重复使用,既不经济也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耗材装置,结构安全可靠、且成本低廉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桶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桶身的桶口处的桶盖,所述桶身包括外包围以及内壁;还包括可拆卸地套装在所述桶身的桶口处的耗材装置,当所述桶盖旋转闭合时能够覆盖所述耗材装置;所述耗材装置包括压板、耗材以及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桶身的桶口处的底座,所述耗材包括耗材框架、底板、以及若干个垃圾袋;所述底座、耗材框架以及压板依次沿所述桶身方向垂直下放装配以将所述耗材装置安装在所述桶身的桶口处;所述若干个垃圾袋预先以套叠方式设置在所述耗材框架的中空空间内,每个所述垃圾袋在袋口设置拉绳以及在所述袋口与所述拉绳之间设置易断口,且袋口均与所述耗材框架固定连接。

其中,还包括红外模块、语音模块以及供电模块,设置在由所述外包围以及内壁形成的空腔中;所述红外模块用于响应特定手势控制所述垃圾桶的开盖动作,打开所述桶盖,以及在约定时间没有检测到所述特定手势后控制所述垃圾桶的关盖动作,关闭所述桶盖;所述语音模块用于响应特定的语音唤醒词控制所述垃圾桶的开盖动作,打开所述桶盖,以及在约定时间后控制所述垃圾桶的关盖动作,关闭所述桶盖。

其中,所述耗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耗材框架四周的u形回折的挂耳,当所述底座、耗材框架以及压板依次沿所述桶身方向垂直下放装配时,使所述挂耳挂于所述内壁与所述底座形成的空间内。

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压板之间通过快开搭扣结构连接。

其中,所述外包围与所述内壁通过快开结构装配在一起。

其中,所述桶身包括上桶体以及下桶体,所述上桶体位于所述桶身的上半部分,所述耗材装置、桶盖、所述红外模块、语音模块、以及连杆开盖模块和供电模块均装配在所述上桶体上,并容纳在外包围与所述上桶体所形成的空腔中;所述下桶体位于所述桶身的下半部分,所述上桶体与所述下桶体通过快开结构装配在一起。

其中,所述耗材还包括底板,所述底座、耗材框架以及压板依次垂直下放进行装配;所述若干个垃圾袋预先以套叠方式设置在所述耗材框架与底板形成的凹字形空间内,所述底板四周与所述耗材框架内侧边缘固定连接,并且能够在下压力的作用下从所述耗材框架脱落。

其中,所述垃圾袋内部还包含底板,所述底板能够在下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所有套叠垃圾袋伸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耗材装置,包括压板、耗材以及底座,所述耗材包括耗材框架、以及若干个垃圾袋;所述底座、耗材框架以及压板依次垂直下放进行装配;所述底座用于可拆卸地套设在一桶身的桶口处使所述耗材装置安装在所述桶身的桶口处;所述若干个垃圾袋预先以套叠方式设置在所述耗材框架的中空空间内,每个所述垃圾袋在袋口设置拉绳以及在所述袋口与所述拉绳之间设置易断口,且袋口均与所述耗材框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耗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耗材框架四周的u形回折的挂耳,当所述底座、耗材框架以及压板依次垂直下放装配时,使所述挂耳挂于所述桶身的桶口与所述底座形成的空间内。

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压板之间通过快开搭扣结构连接。

其中,所述耗材还包括底板,所述底座、耗材框架以及压板依次垂直下放进行装配;所述若干个垃圾袋预先以套叠方式设置在所述耗材框架与底板形成的凹字形空间内,所述底板四周与所述耗材框架内侧边缘固定连接,并且能够在下压力的作用下从所述耗材框架脱落。

其中,所述垃圾袋内部还包含底板,所述底板能够在下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所有套叠垃圾袋伸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耗材装置,通过设置容纳多个垃圾袋的耗材,每次将使用中的垃圾袋取走后无需填装垃圾袋,直至耗材用尽,无需热熔模块的垃圾袋耗材结构,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环保且成本低廉;同时,通过设置红外模块与语音模块,对智能垃圾桶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有效延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智能垃圾桶的立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智能垃圾桶的侧面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耗材装置的侧面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耗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智能垃圾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耗材装配在桶体上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耗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耗材所使用的垃圾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耗材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耗材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耗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式中的一种智能垃圾桶的立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说明书中所提到的垂直方向为桶体进深方向,与桶底平面平行的方向定为水平方向。

请同时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智能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该垃圾桶10包括桶身20、装配在该桶身20上的耗材装置30、以及桶盖40。其中,该耗材装置30可拆卸地套装在该桶身20的桶口处,在该桶身20的桶口处还转动安装有该桶盖40,当桶盖40闭合时能够覆盖该耗材装置30。

该桶身20包括外包围21、内壁22、红外模块23、语音模块24、连杆开盖模块25、以及供电模块26。其中,该红外模块23、语音模块24、连杆开盖模块25、以及供电模块26设置在由外包围21和内壁22形成的空腔中。

进一步地,由外包围21和内壁22形成的空腔还用于收纳,收纳诸如充电器、备用垃圾袋耗材或相关配件。

该外包围21与内壁22通过快开结构装配在一起,该快开结构可以是常见的塑料搭扣或是划扣,只要能够实现不需要借助器械,徒手拆装外包围21的连接结构即可,便于频繁拆装外包围21。请同时参阅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外包围21与内壁22通过销钉210装配,具体地,将销钉210水平装入外包围21设置的卡槽211中,将带有销钉210的外包围21沿垂直方向卡入内壁22设置的卡槽220,即可实现外包围21与内壁22的装配。拆卸时,只需将外包围21沿垂直方向向下滑出即可实现外包围21与内壁22的分离。

该连杆开盖模块25与桶盖40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得该桶盖40转动安装在该桶身20上。该连杆开盖模块25可以是常见的可转动装置,只要能够实现桶盖40向上翻起以打开垃圾桶放入垃圾,以及向下盖住耗材装置30的效果,便于频繁开启或关闭桶盖40。

请同时参阅图3~6,该耗材装置30包括压板31、耗材32以及底座33。其中,该底座33可拆卸地安装于桶身20上,以将该耗材装置30安装在桶身20上。具体地,该底座33为一个没有底的环形结构,可拆卸地套设在该桶身20的桶口处。

该耗材32包括耗材框架321、底板322、以及设置在该耗材框架321四周的u形回折的挂耳323。装配时,将底座33、耗材框架321以及压板31依次沿桶身20的方向垂直下放,使挂耳323挂于内壁21与底座33形成的空间内,该耗材装置30的前后左右方向的自由度由桶身20及底座33限制,沿桶体向下的自由度由桶身20限制,即,未安装压板31之前,耗材框架321仅可垂直向上取出。底座33与压板31之间通过快开搭扣结构连接,扣紧后压板31将耗材框架321压实,从而将耗材装置30完全固定在桶身20上。

拆卸耗材32时,打开快开搭扣结构以取下压板31,然后向上垂直取出耗材32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耗材装置30安装在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智能垃圾桶的桶身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耗材装置30并不仅限于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智能垃圾桶,还可以是其他桶身,并在保证耗材装置30的装配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可根据桶身实际尺寸调整耗材装置30各部件的尺寸,以适应当前的使用场景。

请同时参阅图7~9,该耗材框架321与易断底板322形成的凹字形空间内设置若干个垃圾袋50,其中,该垃圾袋50为常规形式的垃圾袋,且该些垃圾袋为非连续连接的垃圾袋。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垃圾袋50为拉绳式垃圾袋,在袋口与拉绳区域52之间设置易断口51。该垃圾袋50预先以套叠方式放置在该耗材框架321与易断底板322形成的凹字形空间内,每个垃圾袋50的袋口均与耗材框架321连接,但易断口51低于耗材框架321。

该底板322四周与该耗材框架321内侧边缘固定连接,并且能够在下压力的作用下从该耗材框架321上脱落。

具体地,使用时,将耗材框架321与底板322形成的凹字形空间的最上层垃圾袋下压,下压过程将带动所有套叠垃圾袋伸展,同时压断底板322,该底板322脱落并落入桶身内部。下压结束后,最上层垃圾袋即成为伸展后的最内层垃圾袋,多个垃圾袋50以套叠形式呈现。

当耗材装置30准备完毕,该智能垃圾桶10充电后即可开始使用。该红外模块23用于响应特定手势控制垃圾桶10的开盖动作,打开桶盖40,并在约定时间没有检测到特定手势后控制垃圾桶10的关盖动作,关闭桶盖40。

进一步地,该语音模块24还用于响应特定的语音唤醒词控制该垃圾桶10的开盖动作。

当准备丢弃当前使用的垃圾袋时,拉出使用中垃圾袋50的拉绳区拉绳,拉绳收口过程将拉断使用中垃圾袋的易断口,装有垃圾的垃圾袋提出,下一套叠垃圾袋投入使用。

当耗材装置30中的垃圾袋耗尽,需要更换耗材32时,通过打开底座33与压板31之间的快开口,取出其中的耗材框架321和落入桶体内的易断底板322,更换新的耗材,继续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耗材框架321、底板322均有环保材料制成。考虑环保材料强度,为确保垃圾袋伸展及易断底板断裂过程中耗材32与底座33的连接可靠,应在安装压板31后进行下压动作。

请参阅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耗材使用状态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底板322’包含在垃圾袋50’的内部。

请同时参阅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耗材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垃圾袋50’设置在耗材框架321’的中空空间中。

具体地,使用时,将耗材框架321’中空空间中最上层的垃圾袋50’中的地板322’下压,下压过程将带动所有套叠垃圾袋伸展,最上层垃圾袋即成为伸展后的最内层垃圾袋,该底板322’落入该最内层的垃圾袋50’中。

请参阅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智能垃圾桶的立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垃圾桶10’包括桶身70、装配在该桶身70上的耗材装置80、以及桶盖90。其中,该耗材装置80可拆卸地套装在该桶身70的桶口处,在该桶身70的桶口处还转动安装有该桶盖90,当桶盖90闭合时能够覆盖该耗材装置70。

具体地,该桶身70包括上桶体71以及下桶体72,其中,该上桶体71位于桶身70的上半部分,耗材装置80、桶盖90装配在该上桶体71上,该红外模块73、语音模块74、以及连杆开盖模块和供电模块均装配在上桶体71上,并容纳在外包围与上桶体71所形成的空腔中。

该上桶体71与下桶体72通过快开结构装配在一起,该快开结构可以是常见的塑料搭扣或是划扣,只要能够实现不需要借助器械,徒手拆装上桶体71与下桶体72的连接结构即可。

现实情况下,垃圾袋在使用过程中不慎破裂,液体污染桶身内壁,一般的智能垃圾桶都不支持桶体清洗。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桶身70设置成由上桶体71与下桶体72装配的结构,支持桶体上下分离,将所有电器执行元件安装在上桶体71,下桶体72与上桶体71分离后可独立清洗,解决了垃圾桶清洗问题。

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出的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耗材装置,通过设置容纳多个垃圾袋的耗材,每次将使用中的垃圾袋取走后无需填装垃圾袋,直至耗材用尽,无需热熔模块的垃圾袋耗材结构,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环保且成本低廉;同时,通过设置红外模块与语音模块,对智能垃圾桶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有效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