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9283发布日期:2020-05-15 16:4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运用越来越广泛,有机化肥灌装设备是对有机化肥进行灌装,使其能够更好储存的辅助装置,目前的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搅拌不是很充分,进而对材料的灌装不是很均匀,而且通过方形的工作箱,进而工作箱内的材料不能够充分卸入灌装带中。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包括电机、工作箱、收集箱和支撑板,所述电机通过在底部四角设置支撑柱固定在工作箱的顶端,所述工作箱的顶端中间且位于电机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转轴一电机连接,所述工作箱的内腔中间位置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穿插工作箱的顶部中间位置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部套设有搅拌盘一,所述搅拌盘一的四周设置有搅拌叶一,所述套筒的内部套设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底部套设有搅拌盘二,所述搅拌盘二的四周设置有搅拌叶二,所述工作箱通过在底部的四角设置支撑杆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顶端,所述工作箱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卸料管,所述卸料管的底端与所述收集箱连接,所述收集箱通过在底部的四角设置支杆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顶端。

进一步的,为了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更有效率的搅拌,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后侧支撑柱连接的转轴二、转盘一和转盘二,所述转盘一设置在套筒的顶端且位于螺母一的上方,所述转盘一的顶部设置有螺母三,所述螺母三的顶部设置有转盘二,所述转盘二设置在转轴一的顶部且位于螺母二的下方,所述转盘二的一侧设置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盘三和转盘四,所述转盘三远离所述转盘四的一侧设置有螺母四,所述转盘四远离所述转盘三的一侧设置有螺母五,所述转盘一、转盘三、转盘四和转盘二通过转动带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套筒和转轴一能够分工合作,所述转盘一和所述转盘二为类凸型。

进一步的,为了工作箱能够更好的收集材料,所述工作箱的内腔为半球型。

进一步的,为了搅拌效率得到提高,所述搅拌叶一和所述搅拌叶二为类s字型。

进一步的,为了搅拌更加均匀,所述搅拌盘一的四周至少设置三个搅拌叶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工作箱的顶部设置驱动装置,从而可使套筒和转轴一在工作时可向不同的方向工作,进而可使搅拌叶在工作箱内充分搅拌材料,通过将工作箱内腔设置为球型,进而可使材料在工作箱内搅拌充分,进而使材料易进入卸料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的搅拌叶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的转盘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机;2、工作箱;3、收集箱;4、支撑板;5、支撑柱;6、驱动装置;601、转盘一;602、转盘二;603、螺母一;604、螺母二;605、螺母三;606、转轴二;607、转盘三;608、转盘四;609、螺母四;610、螺母五;611、转动带;7、转轴一;8、套筒;9、搅拌盘一;10、搅拌叶一;11、搅拌盘二;12、搅拌叶二;13、支撑杆;14、卸料管;15、支杆;16、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机化肥生产用灌装设备,包括电机1、工作箱2、收集箱3和支撑板4,所述电机1通过在底部四角设置支撑柱5固定在工作箱2的顶端,所述工作箱2的顶端中间且位于电机1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6通过转轴一7与电机1连接,所述工作箱2的内腔中间位置设置有套筒8,所述套筒8通过穿插工作箱2的顶部中间位置与驱动装置6连接,所述套筒8的底部套设有搅拌盘一9,所述搅拌盘一9的四周设置有搅拌叶一10,所述套筒8的内部套设有转轴一7,所述转轴一7底部套设有搅拌盘二11,所述搅拌盘二11的四周设置有搅拌叶二12,所述工作箱2通过在底部的四角设置支撑杆13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所述工作箱2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卸料管14,所述卸料管14的底端与所述收集箱3连接,所述收集箱3通过在底部的四角设置支杆15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轴一7套设在套筒8内,从而穿插设置驱动装置6内,进而与电机1连接,进而使套筒8和转轴一7在工作时可向不同方向工作,进而可使搅拌更加均匀。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驱动装置6来说,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与后侧支撑柱5连接的转轴二606、转盘一601和转盘二602,所述转盘一601套设置在套筒8的顶端且位于螺母一603的上方,所述转盘一601的顶部设置有螺母三605,所述螺母三605的顶部设置有转盘二602,所述转盘二602设置在转轴一7的顶部且位于螺母二604的下方,所述转盘二602的一侧设置有转轴二606,所述转轴二60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盘三607和转盘四608,所述转盘三607远离所述转盘四608的一侧设置有螺母四609,所述转盘四608远离所述转盘三607的一侧设置有螺母五610,所述转盘一601、转盘三607、转盘四608和转盘二602通过转动带611连接。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母一603和螺母三605将转盘一601限位于套筒8的顶部,通过螺母三605和螺母二604将转盘二602限位于转轴一7的上方,通过螺母四609将转盘三限位于转轴二606的一端,通过螺母四609和螺母五610将转盘四限位于转轴二606的另一端,从而通过转动带611将转盘一601、转盘二602、转盘三607和转盘四608连接,进而可驱动套筒8和转轴一7在工作时向不同方向工作。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转盘一601来说,所述转盘一601和所述转盘二602为类凸型,从而使转盘一601和转盘二602通过螺母三605固定,进而使套筒8和转轴一7分工合作。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工作箱2来说,所述工作箱2的内腔为半球型,从而可避免因方形工作腔内会残留材料,进而方便卸料。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搅拌叶一10来说,所述搅拌叶一10和所述搅拌叶二12为类s字型,从而更能方便搅拌,进而搅拌效率得到提高。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搅拌盘一9来说,所述搅拌盘一9的四周至少设置三个搅拌叶一10,从而可节省材料,进而也是搅拌更加均匀。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电机1,进而可使材料在工作箱2内进行搅拌,通过在电机下方设置驱动装置6,进而可使套筒8和转轴一7同时向不同方向工作,通过将工作箱2的内腔设置为半球型,进而可使材料在工作箱2内的材料进行更好的收集,进而不会浪费材料,通过驱动装置6包括转盘一601、转盘二602、转盘三607和转盘四608,进而在转盘一601、转盘三607、转盘四608和转盘二602、均开设有凹槽,进而可通过转动带611连接,依次将转盘一601、转盘三607、转盘四608和转盘二602连接,进而可使驱动装置6带动套筒8和转轴一7分工合作,进而可使搅拌充分,通过螺母一603和螺母三605将转盘一601现位于套筒8的顶端,进而可使转盘一601转动,通过螺母三605和螺母二604将转盘二602限位于转轴一7的顶端,进而使转盘二602可与转盘一601分工合作,通过螺母四609将转盘三607限位于转轴二的一端,通过螺母五610将转盘四608限位于转轴一7的另一端,进而使转盘三607和转盘四608可向不同方向工作。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工作箱2的顶部设置驱动装置6,从而可使套筒8和转轴一7在工作时可向不同的方向工作,进而可使搅拌叶在工作箱2内充分搅拌材料,通过将工作箱2内腔设置为球型,进而可使材料在工作箱2内搅拌充分,进而使材料易进入卸料管14。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