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构件及具有其的加长叉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6342发布日期:2020-05-01 17:58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构件及具有其的加长叉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叉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构件及具有其的加长叉脚。



背景技术:

叉车出厂配置叉脚长度一般在1.1-1.5米之间,在叉车进行作业时,一些特殊作业环境需要使用叉车加长叉脚。加长叉脚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板焊接而成,要求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垂直受力的强度。加长叉脚的长度可根据实际作业环境的需要而确定。加长叉脚与叉车配置叉脚的连接方式为外部套合,即加长叉脚一端为中空,直接套在叉车配置叉脚外面,与配置叉脚合为一体完成特殊作业。这种连接方式可实现叉脚的快速套合与分离,但在实际应用中,加长叉脚往往会因为货物的不规则、放置环境的复杂性等因素压住加长叉脚,导致叉车在后退时与加长叉脚分离,不能顺利完成作业,影响作业效率及叉脚使用寿命。

公告号:cn201614265u,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的叉车加长叉,主要包括两个加长叉齿、防脱销,防脱销固定于加长叉齿的后端,加长叉齿整体为矩形空心壳体,加长叉齿后端面中间开有矩形安装孔,空心壳体的内部形状与叉车上原有的叉齿形状相配合,在使用时,可以将加长叉齿套在叉车上原有的车叉外,这样使用的叉齿的长度较原叉齿长度大,从而实现搬运货物的目的。但是该专利中所公开的加长叉虽然可以实现叉车的叉齿牢固连接,但其拆卸不方便,难以更换不同长度的加长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连接构件及具有其的加长叉脚,可以方便叉车叉脚的延长且不易脱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构件,包括弹性元件、转杆、撑杆和钩栓;

所述的转杆上设有转动支点,所述的转杆端部设有挂钩,所述的挂钩绕转动支点转动,所述的挂钩转动至钩栓位置时挂钩扣住钩栓;所述的弹性元件连接转杆并为所述的挂钩提供朝向钩栓的作用力;所述的撑杆与转杆连接并为所述的挂钩提供远离钩栓的作用力。

在本连接构件中,钩栓和转杆分别固定在两部分部件上,通过本连接构件可以将两部分部件连接起来,当撑杆不受到作用力的时候,弹性元件对转杆施加弹力作用,使挂钩朝向钩栓方向运动并使挂钩牢固扣住钩栓,实现两部分部件连接,当需要将两部分部件进行分离的时候,对撑杆施加作用力,使撑杆推动转杆转动,使挂钩脱离钩栓,从而两部分部件脱离分开。

进一步的,一种加长叉脚,与叉车叉脚可拆卸连接,包括上述的连接构件和叉套,所述的转动支点设置在叉套上,所述的钩栓设置与叉车叉脚上,所述的挂钩转动至钩栓位置时挂钩扣住钩栓;所述的弹性元件分别连接转杆和叉套并为所述的挂钩提供朝向钩栓的作用力;所述的撑杆与转杆连接并为所述的挂钩提供远离钩栓的作用力,所述的撑杆从叉套底部穿出。

本加长叉脚可以与叉车出厂配置的叉车叉脚牢固套合,在作业完成后又可以实现两者快速分离,当叉套放置在地面上的时候,叉套底部的撑杆向上顶起,从而将转杆向上抬升,当叉车叉脚插入叉套的后,叉车叉脚向上提起从而带动叉套上移,转杆失去撑杆向上的作用力,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向下转动从而使挂钩牢牢扣住叉车叉脚上的钩栓,使两者叉套和叉车叉脚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在作业的时候,即使叉套被货物夹住,叉车在后退的时候由于挂钩和钩栓的卡接作用,因此叉套不会与叉车叉脚脱离。在完成作业之后,将叉套下落至地面后,撑杆将挂钩顶起使其与钩栓脱离,叉车直接后退即可使叉车叉脚与叉套分离,实现了叉套与叉车叉脚的自动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叉套内设有中空腔体,叉车叉脚插入中空腔体内。中空腔体为一端开口,内部逐渐朝内收缩且与叉车叉脚形状相匹配,在叉车叉脚完全插入中空腔体后,叉车叉脚的上下面均与中空腔体的上下面贴合,这样就能够减少叉车叉脚与叉套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隙,避免叉套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原因导致叉套上下移位,从而导致挂钩脱钩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动支点为设置于中空腔体侧壁的转轴,所述的转杆与转轴转动连接。具体地,为了更好地达到叉车叉脚与叉套的结合效果,在中空腔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对称设置了连接构件,在叉车叉脚上也对应设置两个钩栓,从而保证叉车叉脚与叉套能够牢牢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的弹簧套合在撑杆上,所述的中空腔体内部设有定位片,所述的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定位片和转杆。撑杆可沿弹簧方向上下运动,弹簧既能够起到对转杆施加弹力的作用,也能够起到对撑杆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撑杆端部设有滚轮。通过设置滚轮以便撑杆与地面接触的时候可以通过滑动保护撑杆以致撑杆不被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的挂钩为楔形结构。为了更好地实现挂钩与钩栓的卡扣效果,挂钩设置在钩栓的上方,挂钩为朝下设置的楔形结构,在挂钩与钩栓扣合状态时,除了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以外,还有挂钩自身重力作用,使挂钩和钩栓能够牢牢扣合,不会出现脱钩的情况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不增加电气设备和液压设备且不影响叉脚作业的情况下,可实现叉套与叉车叉脚的牢固套合,在作业完成后又可实现二者的快速自动分离,既能够保证叉车正常完成作业,也能够延长叉脚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加长叉脚上升提起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加长叉脚放置在地上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连接构件,包括弹性元件、转杆20、撑杆30和钩栓501,通过该连接构件可以将两部分部件进行连接,其中转杆20的一端设置有一转动支点201,另一端设置有挂钩202,挂钩202绕转动支点201转动,当挂钩202转动至钩栓501位置的时候挂钩202扣住钩栓501,弹性元件连接转杆20并为所述的挂钩202提供朝向钩栓501的作用力;所述的撑杆30与转杆20连接并为所述的挂钩202提供远离钩栓501的作用力。

通过本连接构件可以将两部分部件进行连接,钩栓501和转杆20分别固定在两部分部件上,通过本连接构件可以将两部分部件连接起来,当撑杆30不受到作用力的时候,弹性元件对转杆20施加弹力作用,使挂钩202朝向钩栓501方向运动并使挂钩202牢固扣住钩栓501,实现两部分部件连接,当需要将两部分部件进行分离的时候,对撑杆30施加作用力,使撑杆30推动转杆20转动,使挂钩202脱离钩栓501,从而两部分部件脱离分开。

一种加长叉脚,与叉车叉脚50可拆卸连接,其包括上述的一种连接构件和叉套40,其中叉套40内设置有中空腔体401,中空腔体401的一端开口,内部逐渐朝内收缩且与叉车叉脚50形状相匹配,叉车叉脚50从开口插入至中空腔体401内。在中空腔体401的至少一边侧壁设置了上述的连接构件,其中在中空腔体401的侧壁设置了转轴作为转动支点201,转杆20与转轴转动连接,转杆20设置在中空腔体401内且可绕转动支点201上下转动。转杆20的末端为挂钩202,在叉车叉脚50上设置了与挂钩202位置对应的钩栓501,当挂钩202转动至钩栓501位置的时候,挂钩202扣住钩栓501。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为弹簧10,其中弹簧10一端与叉套40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转杆20,具体地,在中空腔体401的内部设置了定位片101,弹簧10一端固定在定位片101上,另一端与转杆20固定连接。另外,弹簧10套合在撑杆30上,撑杆30的一端与转杆20铰接,另一端从叉套40的底部穿出。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0为挂钩202提供朝向钩栓501的作用力,撑杆30为挂钩202提供远离钩栓501的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弹簧10为拉簧,为转杆20提供持续的向下的拉力作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中空腔体401设计为内部逐渐朝内收缩且与叉车叉脚50形状相匹配的结构可以使叉车叉脚50完全插入中空腔体401后,叉车叉脚50的上下面均与中空腔体401的上下面贴合,这样就能够减少叉车叉脚50与叉套40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隙,避免叉套40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原因导致叉套40上下移位,从而导致挂钩202脱钩的情况发生。

其次,在撑杆30端部设有滚轮301。通过设置滚轮301以便撑杆30与地面60接触的时候可以通过滑动保护撑杆30以致撑杆30不被损坏。且挂钩202为楔形结构。为了更好地实现挂钩202与钩栓501的卡扣效果,挂钩202设置在钩栓501的上方,挂钩202为朝下设置的楔形结构,在挂钩202与钩栓501扣合状态时,除了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以外,还有挂钩202自身重力作用,使挂钩202和钩栓501能够牢牢扣合,不会出现脱钩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叉套40的至少一边侧壁上焊接一根长度约20mm、直径16mm的圆钢作为转轴,采用一个长度约300mm的不锈钢楔形挂钩202,在叉车叉脚50上与挂钩202对应的位置上焊接一根长度约50mm,直径16mm的圆钢作为钩栓501。在转杆20的中间装配一根弹簧10,弹簧10置于转杆20的下方,通过弹簧10对挂钩202提供向下的作用力使挂钩202一直出于向下状态,弹簧10套合在一根长度约为150mm,直径16mm的圆钢制成的撑杆30上,撑杆30的一端固定在转杆20的中部,另一端装配有一个直径30mm的轴承作为滚轮301看,以便在撑杆30与地面60接触时可通过滑动保护撑杆30不被损坏。

本加长叉脚可以与叉车出厂配置的叉车叉脚50牢固套合,在作业完成后又可以实现两者快速分离,当叉套40放置在地面60上的时候,叉套40底部的撑杆30向上顶起,从而将转杆20向上抬升,当叉车叉脚50插入叉套40的后,叉车叉脚50向上提起从而带动叉套40上移,转杆20失去撑杆30提供的向上的作用力,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向下转动从而使挂钩202牢牢扣住叉车叉脚50上的钩栓501,使两者叉套40和叉车叉脚50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在作业的时候,即使叉套40被货物夹住,叉车在后退的时候由于挂钩202和钩栓501的卡接作用,因此叉套40不会与叉车叉脚50脱离。在完成作业之后,将叉套40下落至地面60后,撑杆30将挂钩202顶起使其与钩栓501脱离,叉车直接后退即可使叉车叉脚50与叉套40分离,实现了叉套40与叉车叉脚50的自动脱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加长叉脚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支点201设置在转杆20的中间,撑杆30设置在转动支点201的右侧,在叉套40的底端开设有底孔,撑杆30上端与转杆20铰接,撑杆30下端从底孔穿出,撑杆30可沿底孔的轴向方向上下移动。

弹簧10设置在转动支点201的左侧,弹簧10上端与转杆20连接,下端与固定在叉套40内的定位片10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弹簧10始终保持压缩状态,因此弹簧10始终为转杆20提供向上的弹力作用,从而为挂钩202提供朝向钩栓501的作用力。除此之外,弹簧10还能够设置在转杆20的上方,弹簧10设置在转动支点201的左侧,定位片101设置在转杆20上方且与叉套40固定连接,弹簧10的上端与定位片101固定连接,下端连接转杆20,最好是连接转杆20远离转动支点201的最远点以提供最大的作用力,弹簧10使用拉簧为转杆20提供向上的拉力作用,从而为挂钩202提供朝向钩栓501的作用力。本实施例利用杠杆原理能够为挂钩202提供更大的作用力。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