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假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3853发布日期:2020-05-01 17:4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防假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尤其是一种多功能防假瓶。



背景技术:

对于很多容器,特别是灌装较为名贵的溶液的容器,如较为名贵的酒,当该容器内的溶液被使用完后,都会被一些不法商家回收,之后再灌装以次充好,甚至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溶液,致使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且扰乱市场。

为此,很多原厂生产商都会在容器的包装及装潢上设置相应的防伪标识,然而该防伪标识并不能影响不法分子重复利用空容器瓶子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灌装。

另外,很多容器在倒液时都不能兼具定量倒取,针对该问题及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此研究而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防假瓶,在容器本体开口连接有底座,在容器本体开口内设置有防假套管,通过在容器本体的开口内和/或容器本体的开口与底座之间设有以防止防假套管从容器本体的开口内取出的防假结构,防假套管内孔呈上宽下窄且内设有第一出液口,防假套管内还设有可活动的用于封堵住第一出液口的第一阀珠,因此,在容器本体内的溶液使用完后,由于设置有防假结构,可避免防假套管被取出再灌装其他溶液以次充好,进而达到防假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假瓶,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1,所述容器本体1的开口连接有上下开口且中空的底座2,所述底座2上端设有倒液口21,所述容器本体1的开口内且位于底座2下部设有防假套管3,所述防假套管3内孔呈上宽下窄且内设有第一出液口31,所述防假套管3内还设有可活动的用于封堵住第一出液口31的第一阀珠32,所述容器本体1的开口内和/或所述容器本体1的开口与底座2之间设有以防止防假套管3从容器本体1的开口内取出的防假结构4,所述底座2的上开口拆卸连接有封盖5或可撕裂的密封件。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底座2的上开口可活动伸缩地连接有套柱6,所述套柱6下端可抵靠在第一阀珠32上使得第一阀珠32保持堵在第一出液口31上,所述套柱6可活动密封套接有位于底座2内的衬套托盘61,当套柱6相对底座2上开口活动伸出时,可使的衬套托盘61的上端部将底座2上的倒液口21内侧封堵住。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防假套管3内或底座2下端内且位于第一出液口31上方设有第二出液口33,相应地所述第二出液口33可活动配合有第二阀珠34,所述底座2的上开口可活动伸缩地连接有套柱6,所述套柱6下端可抵靠在第二阀珠34上使得第二阀珠34保持堵在第二出液口33上,且同时所述第二阀珠34抵靠在第一阀珠32上使得第一阀珠32保持堵在第一出液口31上。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防假结构4为设在容器本体1开口内的倒扣,所述倒扣限制住防假套管3的上端以防止防假套管3从容器本体1开口内取出。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防假结构4设在容器本体1的开口与底座2之间,所述容器本体1的开口外侧设有凹槽11,所述防假结构4为设在底座2下部的倒刺,当所述底座2连接在容器本体1开口时,所述倒刺卡入凹槽11内以防止底座2脱离容器本体1开口。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防假套管3与底座2之间通过可撕裂断点或薄位一体连接,且当防假套管3受到外力作用时,可破坏断点或薄位使得防假套管3与底座2脱落分离。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防假套管3下端置于容器本体1开口内端口或与容器本体1开口内端口平齐。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防假套管3下端直接向容器本体1内腔延伸或所述防假套管3下端接驳管套向容器本体1内腔延伸。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衬套托盘61靠近底座2端呈喇叭口状。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套柱6上端可调节伸缩地连接有调节杆62,且可通过调节杆62带动套柱6及衬套托盘61相对底座2活动。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底座2的上开口拆卸连接有封盖5,所述底座2设有台肩22,所述封盖5的下端面设有环形密封圈51,当所述封盖5连接在底座2上时,所述环形密封圈51密封抵触于台肩22表面。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底座2内侧底面设有底面密封环23,当所述底座2连接在容器本体1开口时,所述底面密封环23密封抵触在容器本体1开口平面上。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底座2内侧面设有侧面密封环24,当所述底座2连接在容器本体1开口时,所述侧面密封环24密封抵触在容器本体1开口侧面上。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底座2插入容器本体1开口内的管体侧面设有内密封环25,所述内密封环25密封抵触于容器本体1开口内侧壁。

如上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假瓶,所述防假套管3上部外侧面沿周向设有套管密封圈35,所述套管密封圈35密封抵触于容器本体1开口内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假瓶,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设置防假结构,当容器本体内的溶液使用完毕后,可避免防假套管从容器本体开口内取出而不被识别,因此,避免了再次使用该容器进行灌装以次充好而难于识别的问题,故具有防假功能。

2、进一步地,为了增加防假灌装问题,所述防假套管下端延伸向容器本体内腔,且防假套管上端通过断点或薄位与底座可撕裂连接,使用时,当容器本体内的溶液使用差不多时,则无法继续倒出,此时需要通过外力作用防假套管,使得防假套管与底座脱离而落在容器本体内腔底部,接着再倾倒容器本体,则可以将容器本体内腔的溶液全部倒出,由于此时防假套管与底座分离脱落,明显破环了容器的完整性,防假效果更显著。

3、在套柱上可活动密封套接有位于底座内的衬套托盘,当套柱相对底座上开口活动伸出时,可使的衬套托盘的上端部将底座上的倒液口内侧封堵住,方便控制倒液。

4、在套柱上端可调节伸缩地连接有调节杆,且可通过调节杆带动套柱及衬套托盘相对底座活动,在倒液使用过程中,通过作用调节调节杆的伸出长度,将调节杆的伸出端抵靠在杯子底部或杯壁上,进而可调节控制倒入杯内溶液的体积,即半杯、满杯或其他的量。

5、在防假套管、底座、封盖上相应设置有密封结构,包括在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分别设置有第一阀珠和第二阀珠,使得容器多达十级密封,这种密封有效阻绝了外界的气体或其它物体进入容器内部,也有效防止了容器内的物体或气体溢出容器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容器本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将防假套管顶入容器本体内腔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将防假套管及套柱、调节杆顶入容器本体内腔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底座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封盖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衬套托盘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套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调节柱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防假套管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防假套管与底座通过断点连接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假套管与底座通过断点连接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容器本体开口于防假套管配合连接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八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假瓶,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1,所述容器本体1的开口连接有上下开口且中空的底座2,所述底座2上端设有倒液口21,所述容器本体1的开口内且位于底座2下部设有防假套管3,所述防假套管3内孔呈上宽下窄且内设有第一出液口31,所述防假套管3内还设有可活动的用于封堵住第一出液口31的第一阀珠32,所述容器本体1的开口内和/或所述容器本体1的开口与底座2之间设有以防止防假套管3从容器本体1的开口内取出的防假结构4,所述底座2的上开口拆卸连接有封盖5或可撕裂的密封件。在容器本体开口连接有底座,在容器本体开口内设置有防假套管,通过在容器本体的开口内和/或容器本体的开口与底座之间设有以防止防假套管从容器本体的开口内取出的防假结构,防假套管内孔呈上宽下窄且内设有第一出液口,防假套管内还设有可活动的用于封堵住第一出液口的第一阀珠,因此,在容器本体内的溶液使用完后,由于设置有防假结构,可避免防假套管被取出再灌装其他溶液以次充好,进而达到防假作用。

如图1-3,图16、18-23所示,所述底座2的上开口可活动伸缩地连接有套柱6,套柱下端与底座的倒液口之间设有防止套柱脱离底座的限位结构,所述套柱6下端可抵靠在第一阀珠32上使得第一阀珠32保持堵在第一出液口31上,所述套柱6可活动密封套接有位于底座2内的衬套托盘61,当套柱6相对底座2上开口活动伸出时,可使的衬套托盘61的上端部将底座2上的倒液口21内侧封堵住。在套柱上可活动密封套接有位于底座内的衬套托盘,当套柱相对底座上开口活动伸出时,可使的衬套托盘的上端部将底座上的倒液口内侧封堵住,方便控制倒液。

为了提高防假及倒灌,以及提高密封性能,如图1-5所示,所述防假套管3内内且位于第一出液口31上方设有第二出液口33,相应地所述第二出液口33可活动配合有第二阀珠34,所述底座2的上开口可活动伸缩地连接有套柱6,所述套柱6下端可抵靠在第二阀珠34上使得第二阀珠34保持堵在第二出液口33上,且同时所述第二阀珠34抵靠在第一阀珠32上使得第一阀珠32保持堵在第一出液口31上。

如图6、16、18-21所示,根据需要也可以在所述底座2下端内且位于第一出液口31上方设有第二出液口33,相应地所述第二出液口33可活动配合有第二阀珠34,所述底座2的上开口可活动伸缩地连接有套柱6,所述套柱6下端可抵靠在第二阀珠34上使得第二阀珠34保持堵在第二出液口33上,且同时所述第二阀珠34抵靠在第一阀珠32上使得第一阀珠32保持堵在第一出液口31上。

如图1-5,图16-20所示,所述防假结构4为设在容器本体1开口内的倒扣,所述倒扣限制住防假套管3的上端以防止防假套管3从容器本体1开口内取出。通过倒扣即可防止防假套管被从容器本体开口内取,且使用完后,防假套管将受外力作用而脱落至容器本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防假结构4设在容器本体1的开口与底座2之间,所述容器本体1的开口外侧设有凹槽11,所述防假结构4为设在底座2下部的倒刺,当所述底座2连接在容器本体1开口时,所述倒刺卡入凹槽11内以防止底座2脱离容器本体1开口。底座通过倒刺将底座固定卡接在容器本体开口,当底座被外力作用而与容器本体口部分离时,容器的完整性已被破坏,起到容易识别而有效防假。

所述防假套管3与底座2之间通过可撕裂断点或薄位一体连接,且当防假套管3受到外力作用时,可破坏断点或薄位使得防假套管3与底座2脱落分离。

根据需要,如图16、23所示,所述防假套管3下端置于容器本体1开口内端口或与容器本体1开口内端口平齐。

如图1-4,图16-20,图20所示,所述防假套管3下端直接向容器本体1内腔延伸或所述防假套管3下端接驳管套向容器本体1内腔延伸。使用时,当容器本体内的溶液使用差不多时,则无法继续倒出,此时需要通过外力作用防假套管,使得防假套管与底座脱离而落在容器本体内腔底部,接着再倾倒容器本体,则可以将容器本体内腔的溶液全部倒出,由于此时防假套管与底座分离脱落,明显破环了容器的完整性,防假效果更显著。

如图10所示,为了便于控制出液及密封堵住,所述衬套托盘61靠近底座2端呈喇叭口状。

如图3所示,所述套柱6上端可调节伸缩地连接有调节杆62,且可通过调节杆62带动套柱6及衬套托盘61相对底座2活动,调节杆62下端与套柱上端均设有相应防止调节杆62脱离套柱的限位结构。在套柱上端可调节伸缩地连接有调节杆,且可通过调节杆带动套柱及衬套托盘相对底座活动,在倒液使用过程中,通过作用调节调节杆的伸出长度,将调节杆的伸出端抵靠在杯子底部或杯壁上,进而可调节控制倒入杯内溶液的体积,即半杯、满杯或其他的量。

为提高密封性能,所述底座2的上开口拆卸连接有封盖5,所述底座2设有台肩22,所述封盖5的下端面设有环形密封圈51,当所述封盖5连接在底座2上时,所述环形密封圈51密封抵触于台肩22表面。

为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如图20-21所示,所述底座2内侧底面设有底面密封环23,当所述底座2连接在容器本体1开口时,所述底面密封环23密封抵触在容器本体1开口平面上。所述底座2内侧面设有侧面密封环24,当所述底座2连接在容器本体1开口时,所述侧面密封环24密封抵触在容器本体1开口侧面上。

为提高密封性,如图16、18、19所示,所述底座2插入容器本体1开口内的管体侧面设有内密封环25,所述内密封环25密封抵触于容器本体1开口内侧壁。

为提高密封性,如13-14所示,所述防假套管3上部外侧面沿周向设有套管密封圈35,所述套管密封圈35密封抵触于容器本体1开口内侧壁。

所述底座上端沿倒液口周向形成有以环形槽26,封盖与底座连接时,封盖的内管在插入该环形槽内,且分别之间设有密封凸环27,且封盖与底座上端接触的面设有密封凸环27,使得封盖与底座上端密封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防假套管、底座、封盖上相应设置有密封结构,包括在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分别设置有第一阀珠和第二阀珠,使得容器多达十级密封,这种密封有效阻绝了外界的气体或其它物体进入容器内部,也有效防止了容器内的物体或气体溢出容器外。

本实用新型初始时,封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底座上,封盖的内底面顶压住调节杆,使得所述套柱6下端可抵靠在第二阀珠34上使得第二阀珠34保持堵在第二出液口33上,且同时所述第二阀珠34抵靠在第一阀珠32上使得第一阀珠32保持堵在第一出液口31上,确保了使用前具有可靠的密封性。

使用时,旋开封盖,将向上拉伸调节杆,使得套柱相应被拉伸出来,最终使得衬套托盘的喇叭口端密封堵住倒液口内侧,此时,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再将调节杆及套柱向底座内缩回,让衬套托盘离开倒液口而使之打开,将调节杆的伸出端抵靠在杯子底部或杯壁上,由于杯内液面的高度达到倒液口所在高度时,则不会再出液,因此,可调节控制倒入杯内溶液的体积,即半杯、满杯或其他的量。

如图5所示,当容器里面的液体剩下一点的时候就无法倒出来,这时可破坏地将底座取出,用如筷子之类的柱状物把防假套管顶压进容器内,之后容器内剩余的液体就可以继续全部倒出。由于要想全部倒完容器中的液体,就必须把容器口的防假套管压入容器内部,故容器不能再重复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容器被拿来倒灌造假。

另外,如图6所示,当容器里面的液体剩下一点的时候就无法倒出来,在底座不被破话时,也可用如筷子之类的柱状物把调节杆、套柱、防假套管等顶压进容器内,之后容器内剩余的液体就可以继续全部倒出。由于要想全部倒完容器中的液体,就必须把容器口的防假套管压入容器内部,故容器不能再重复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容器被拿来倒灌造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