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用竹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7884发布日期:2020-05-29 12:45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用竹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用竹篮。



背景技术:

竹篮就是用竹子编成的篮子,可用来装菜、洗衣、盛物件等,随着市场额发展、环保理念的传播,竹篮被广泛用于外出野餐携带食物、家庭服装收纳、礼盒外包装等。

然而现有的竹篮在野餐使用时,经常被直接放置在草地或泥土上,由于与地面直接接触,易进水受潮,同时各种昆虫可沿着竹篮表面直接爬入篮筐内,导致食物被污染,影响使用者的心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用竹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用竹篮,包括篮体,所述篮体的顶部通过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有顶框,所述顶框的顶部通过卡槽配合连接有顶盖,所述顶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贯穿顶框的外壁,所述拉绳的两端设置有绳结,所述篮体的底部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有底框,所述底框的内壁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篮体的内壁靠近底端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以底部中心处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一限位槽与四个第二限位槽,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架,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架呈倒“l”形,且第一固定架的顶部与第一限位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端相对的一侧共同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两个第一固定架的相对侧壁处均开设有第一配合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固定架呈倒“l”形,且第二固定架的顶部与第二限位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架的顶端相对的一侧共同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两个第二固定架的相对侧壁处均开设有第二配合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且固定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脚,两个所述支脚相对的侧壁处共同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支脚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转轴,所述固定杆、支脚、加强筋、转轴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底框内壁并与底框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篮体、底板与顶盖的表面均涂有蜡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框、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及支架等,可通过打开支架,使竹篮远离地面,便面竹篮受潮的同时防止昆虫爬入竹篮内污染食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用竹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用竹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用竹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用竹篮的支架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篮体;11、底框;12、顶框;13、拉绳;131、绳结;2、底板;21、第一限位槽;22、第二限位槽;3、顶盖;4、支架;41、固定杆;42、支脚;43、加强筋;44、转轴;5、第一固定架;51、第一配合槽;52、第一弹簧;6、第二固定架;61、第二配合槽;62、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功能用竹篮,包括篮体1,所述篮体1的顶部通过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有顶框12,所述顶框12的顶部通过卡槽配合连接有顶盖3,所述顶框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拉绳13,所述拉绳13的两端贯穿顶框12的外壁,所述拉绳13的两端设置有绳结131,所述篮体1的底部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有底框11,所述底框11的内壁表面设置有支架4,所述篮体1的内壁靠近底端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底部以底部中心处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一限位槽21与四个第二限位槽22,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槽21的内部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架5,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22的内部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架6。

所述第一固定架5呈倒“l”形,且第一固定架5的顶部与第一限位槽2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5的顶端相对的一侧共同连接有第一弹簧52,所述两个第一固定架5的相对侧壁处均开设有第一配合槽51;所述第二固定架6呈倒“l”形,且第二固定架6的顶部与第二限位槽22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架6的顶端相对的一侧共同连接有第二弹簧62,所述两个第二固定架6的相对侧壁处均开设有第二配合槽61;所述支架4包括固定杆41,所述固定杆4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且固定杆4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支脚42,两个所述支脚42相对的侧壁处共同设置有加强筋43,所述加强筋43与支脚42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固定杆4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转轴44,所述固定杆41、支脚42、加强筋43、转轴44为一体成型结构,加强筋43可加强支架4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当支脚42与柔软地面接触而下陷后,加强筋43可直接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作用;第一配合槽51与固定杆41的长度边相吻合,所述第二配合槽61与固定杆41的宽度边相吻合,两个所述转轴44的两端分别贯穿底框11内壁并与底框11转动连接;所述篮体1、底板2与顶盖3的表面均涂有蜡层,可有效防止竹篮遭受虫蛀,使竹篮的使用寿命更长。

工作原理:支架4收起状态时,第二固定架6在第二弹簧62的作用下,通过第二配合槽61与固定杆41的宽度边相配合,实现对支架4的夹紧固定,当需要将竹篮通过支架4放置与地面时,向下拉动加强筋43,支架4即会以转轴44为轴心转动,同时固定杆41通过转动,使与之宽度边相配合的第二固定架6发生位移,当支架4与底板2垂直时第一固定架5侧壁的第一配合槽51与固定杆41的长度边形成配合,利用第一弹簧52的拉力将固定杆41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