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动力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8844发布日期:2020-06-26 21:1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动动力传输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动力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物流系统上的分拣设备主要是通过矩阵形式排布分列的若干分拣球。一般其动力通过滚筒作为主动力源,并通过o带进行中间连接,将滚筒动力输送到分拣球上,使分拣球进行旋转运动,其转向一般通过程90°连杆机构、拉杆或者齿轮齿条等实现转向运动。

如公开号为cn106903062a的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多方位物流分拣转向装置,其通过摇杆机构实现物流设备的转向。上述及其同类的转向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它们受到自身结构干涉的限制,无法实现全角度的转动,进而限制了物流通道的设置方式;其二,它们会导致整体结构体积较大、重量过重,使得整体机构的载荷过多的浪费在自身的支撑上,对物流包裹的支撑效果降低;其三,其结构复杂无法模块化使用,导致为其准备的物流装置特异性较高,使用、生产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动力传输机构,通过该机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该转动动力传输机构可以实现物流输送设备的360°的全向转动,同时其转动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且生产成本低廉。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至少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动动力传输机构,包括传输通轴、使得传输通轴转动的固定外壳和与传输通轴一端连接的驱动源,固定外壳包括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传输通轴上的内部壳体和套设在内部壳体上的外部壳体;外部壳体与内部壳体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件;所述外部壳体外侧设置有转向同步带轮,位于外部的转向动力供给装置通过转向同步带连接所述转向同步带轮实现对于所述外部壳体的驱动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转动连接件包括轴承和承重轴承,轴承和承重轴承上分别设置有挡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内部壳体包括内圆管和设置在内圆管端部的内部支座架;内圆管上连接有连接件;内部支座架与位于外部的物流系统总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外部壳体包括外部圆管和设置在外部圆管端部的外部支座架;外部圆管上连接有转动连接件;外部支座架与转动传输单元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的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均匀分布在固定外壳覆盖的传输通轴上或者分布在靠近固定外壳两端覆盖的传输通轴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1.通过相互可转的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并通过转向同步带轮配合转向同步带可以实现转向同步带带动下的外部壳体的360°全周向转动,从而可以适配结构、通路方向复杂的现代物流输送系统;

2.转向同步带节距为固定值,从而可通过伺服控制精确地调节其转向角度,提高在多通路物流系统中指向输送的精确性,同时转向同步带本身为软质,可方便地根据实际生产中的设备结构进行布置方式的调节,且其质量轻、易安装、维护使用成本低;

3.通过多个不同结构的轴承及固定外壳内的结构设置使其具有较高的输送载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各项分别为:100转动传输单元,101传输通轴,102固定外壳,106连接件,112内部壳体,1121内圆管,1122内部支座架,122外部壳体,1221外部圆管,1222外部支座架,132转动连接件,1321轴承,1322承重轴承,1323挡圈,142转向同步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转动动力传输机构,其总体呈回转体桩包括竖直设置的一根传输通轴101;以及一个固定外壳102,其用于螺接或焊接安装在位于外侧的物流输送系统的支架上从而使得传输通轴101呈在其内的转动,输送通轴101优选同轴设置在整个回转体的轴线处,从而可以实现方便地安装设置和运行的流畅性;以及一个与传输通轴101一端连接的驱动源,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源为位于旁侧安装在物流输送系统支架上的伺服电机(图中未示出),伺服电机于输送通轴101间通过同步带连接从而实现稳定、精确的转动,输送通轴101上端通过直连或换向装置(如磁力轮、伞齿轮等)连接有露出于固定外壳102顶部的输送皮带或输送滚筒等实现。固定外壳102包括通过连接件106连接在传输通轴101上的回转体形状的内部壳体112和可转套设在内部壳体112上外侧的回转体形状的外部壳体122;外部壳体122与内部壳体112之间设置有使其可以稳定地实现相对转动的转动连接件132。在运行时,通过一根转向同步带两端分别连接螺接固定在外部壳体122上的转向同步带轮142和位于旁侧的转向动力供给装置实现外部壳体122的转动。转向动力供给装置为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运行速度可调可控的特点配合转向同步带轮142节距稳定的特点可实现外部壳体122转向角度的精确可控调节。同时,转向同步带轮142为绕外部壳体122的周向结构,从而可以配合同步带的转动实现360度的全向调节。

同时,输送通轴101与内部壳体112间通过连接件106实现相对可转,内部壳体112与外部壳体122间通过转动连接件132实现相对可转,从而在整个动力传输机构运行时,输送通轴101提供输送动力的转动与外部壳体调节机构朝向的转动可保证互不影响的同时运行,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连接件132包括套接位于内部壳体112上端的轴承1321和位于其下端的承重轴承1322,这两个轴承的外侧卡接在外部壳体122内,从而形成稳定的两端的定位并使它们相对可转。轴承1321和承重轴承1322上分别卡接或套接有挡圈1323,挡圈1323优选为卡接在内部壳体112和外部壳体122之间的开口卡环,同时配合位于外部壳体上的阶梯内壁形成对于轴承1321和承重轴承1322的限位。

本实施例中,内部壳体112包括机加工成型的圆筒状内圆管1121和卡接安装在内圆管1121下端部的内部支座架1122;内圆管1121上通过机加工成型的阶梯段同轴卡接连接有连接件106;内部支座架1122呈l型截面的回转体,其水平的翻边与位于外部的物流系统的总支架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连接形成对整个动力传输机构的定位支撑。

本实施例中,外部壳体122包括外部圆管1221和卡接安装在外部圆管1221上端部的外部支座架1222,外部支座架1222用于放置安装输送通轴101向上连接的转动传输单元100(包括上文所述的直连或换向装置(如磁力轮、伞齿轮等)连接的露出于固定外壳102顶部的输送皮带或输送滚筒)其具体结构包括位于一个空心壳体内部的水平的一根与输送通轴101耦合连接受其带动的输入轴和通过同步带或同类装置连接输入轴从动的的输送滚筒,输送滚筒可以为直接作为接触输送物流包裹的装置,也可以在其表面张紧输送皮带进行输送。外部圆管1221上套装连接有上述转动连接件132;外部支座架1222与转动传输单元100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06包括具有两个位于传输通轴101和内部壳体112之间(在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的更多个)的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呈沿传输通轴101的轴线延伸方向均匀地分布在固定外壳102覆盖的传输通轴101上或者分布在靠近固定外壳102两端覆盖的传输通轴101上(本实施例中即为靠近固定外壳102的两端处)。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