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8376发布日期:2020-02-14 14:4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储油罐内衬改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加油站普遍采用单层钢制卧式油罐,且其中大部分使用年限较长,单层钢制油罐易发生腐蚀从而造成罐内燃油的大量损失,而燃油一旦泄露便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国内逐步推广多层储油罐,通过树脂层将燃油与钢罐进行分隔,而在树脂层发生破坏时,油罐内的油会进入到树脂层内,现有技术往往通过在树脂层底部设置感应器,该方法并不能够及时的将事故进行预警,并且在维修过程中需要将整个树脂层研磨掉,不仅费事费力,严重影响加油站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在维修过程中存在粉尘多、环境污染大、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旨在解决存在的事故预警不及时,维修成本较高,并且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包括:

罐体,包括罐壁和设置在所述罐壁内侧的内衬体,所述内衬体的上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夹芯层,所述内衬体用于将油与所述罐壁进行隔绝;和

气体增压器,通过管路与所述夹芯层连接,用于保持所述夹芯层内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体包括:

内涂层,设置在所述罐壁的内壁上;

外涂层,设置在所述内涂层围设的空间内;和

夹芯层,设置在所述内涂层与所述外涂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涂层由玻璃纤维方格布和环氧树脂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内涂层为环氧树脂层。

进一步地,所述夹芯层为滚花铝箔或三维中空织物构成的纵横互通的夹层空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衬体内壁上的导电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为不锈钢片,所述不锈钢片的一面粘接于所述内衬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片通过引线连接于所述罐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片设有合流部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合流部上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用于将接触到的静电传导至所述合流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为涂刷在所述内衬体内壁上的导电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连接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罐体包括罐壁和设置在罐壁内侧的内衬体,内衬体的上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夹芯层,内衬体用于将油与罐壁进行隔绝;内衬体围设成将油与罐壁分隔的分隔空间,从而将油与罐壁的内表面进行有效的隔离,气体增压器通过管路与夹芯层连接,用于保持夹芯层内的压力。在内衬体发生泄漏时,夹芯层内的气体会从泄漏点排出,防止了油进入内衬体内,从而在维修过程中,无需将整个内衬体研磨掉,缩短了维修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不锈钢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壁;2、内涂层;3、夹芯层;4、外涂层;5、气体增压器;6、管路;7、检测孔;8、不锈钢件;801、导电部;802、合流部;9、橡胶框;10、空心体;11、重块;12、软金属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进行说明。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气体增压器5;罐体包括罐壁1和设置在罐壁1内侧的内衬体,内衬体的上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夹芯层3,内衬体用于将油与罐壁1进行隔绝;气体增压器5通过管路6与夹芯层3连接,用于保持夹芯层3内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连接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罐体包括罐壁1和设置在罐壁1内侧的内衬体,内衬体的上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夹芯层3,内衬体用于将油与罐壁1进行隔绝;内衬体围设成将油与罐壁1分隔的分隔空间,从而将油与罐壁1的内表面进行有效的隔离,气体增压器5通过管路6与夹芯层3连接,用于保持夹芯层3内的压力。在内衬体发生泄漏时,夹芯层3内的气体会从泄漏点排出,防止了油进入内衬体内,从而在维修过程中,无需将整个内衬体研磨掉,缩短了维修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气体增压器5通过管路6与夹芯层3连通,使夹芯层3能够保持一定的压力,当发生泄漏或者腐蚀时,在气体增压器5的作用下,气体不断地从泄漏点或者腐蚀点排出,从而防止了油进入内衬体内,工作人员可通过气体增压器5的运行状态判断是否发生泄漏,或者在油罐的检测孔7安装测试气体检测仪,而通入气体增压器5的气体为性质稳定,且易于检测如nh3,从泄漏点或者腐蚀点排出的气体,最终会被检测孔7内的气体检测仪检测到并发出预警,从而通知工作人员及时检查油罐的情况,在油罐的外部还设置有报警器,报警器与气体增压器5连通,在气体增压器5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由报警器通知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检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内衬体包括:外涂层4、内涂层2和夹芯层3;外涂层4用于将油围设在罐壁1的内部;内涂层2设置在罐壁1的内壁上;夹芯层3设置在内涂层2与外涂层4之间。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施工方法为根据有关需要承受的载荷,确定外涂层4、内涂层2和夹芯层3的厚度,之后对有关表面进行除锈处理,在处理之前进行强制的通风,使内部的油全部挥发,在油罐内壁清理干净之后在油罐的内表面涂刷或者喷涂内涂层2,之后在内涂层2的表面铺设玻璃纤维毡并涂刷光固化不饱和树脂。然后铺设玻璃纤维织物,用辊子滚压玻璃纤维织物表面,使织物能够完全浸润后再铺设一层玻璃纤维毡,之后在玻璃纤维毡的表面喷涂或者涂刷外涂层4,之后进行硬度、厚度和外观检查,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外涂层4的表面上再设置一层导电层,导线层设置在外涂层4的表面上,且电阻率不小于109ω.m。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外涂层4由玻璃纤维方格布和环氧树脂构成,并且要求内涂层22的水气渗透率<9gm2/d。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内涂层2为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2~3mm,将环氧树脂层均匀喷射在油罐的内壁上,并且要求内涂层22的水气渗透率<9gm2/d。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夹芯层3为滚花铝箔或三维中空织物构成的纵横互通的夹层空间。滚花铝箔或三维中空织物用于支撑夹芯层3,并且可用于承装泄漏额介质,夹层空间的厚度为4~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还包括设置在内衬体内壁上的导电层。导电层用于将罐内的静电导出,保证油罐状态的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导电层为不锈钢件8,不锈钢件8的一面粘接于内衬体的内壁上,不锈钢件8不会被油腐蚀,保证了使用年限,同时采用不锈钢件8能够缩短安装工期,并且拆卸简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不锈钢件8通过引线连接于罐体的外部,引线可延伸出检测孔7与罐外的接静电装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不锈钢件8设有合流部802和垂直设置在合流部802上的导电部801。不锈钢件8包含导电部801和合流部802,导电部801为多个并且垂直设置在合流部802上,合流部802的端部借助引线将罐内的静电传导至罐外,可使用与外涂层4相同的材料将不锈钢件8粘接在内衬体的外表面上,保证了粘接的牢固,不锈钢件8的静电引出端可通过气体增压器5的管路内部并连通至室外,不仅节省了内部的空间,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在油罐的内部可设置静电器,静电器连通至室外,静电器包括有固定部和主导部,固定部一端与主导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通至室外,主导部上间隔设置有漂流片,漂流片为条状的软铁片,由软铁片吸收油罐内的静电,然后通过主导部及固定部最终导通至室外,从而保证了油罐内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可采用导电器导出油罐内燃油的静电,导电器可以作为辅助装置与导电层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安装使用,导电器包括软金属网12和围设在软金属网12外边的橡胶框9,橡胶框9上方设有空心体10,空心体10可为空气或者轻质物体,橡胶框9的下方设有重块11,由于橡胶材质方便卷曲,安装时将卷曲好的导电器由检测孔7塞入,橡胶框9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铺展开,并且在空心体10与重块11的作用下,导电器竖立在油罐的内部,由于液体本身的流动性,燃油内部的静电由软金属网12导出至油罐的外部,该装置易加工,导电效果良好,操作方法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制内衬结构油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导电层为涂刷在内衬体的内壁上的导电涂层,在涂刷导电涂层前对外涂层4的表面进行打磨,剔除不必要的杂质,之后涂刷约0.6mm左右的导电涂层,完成之后测试电阻率,其值4位104ω.m~110ω.m为宜,之后进行固化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