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9829发布日期:2020-06-02 18:5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成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



背景技术:

在发泡混凝土成型领域,浇注完成的坯体通常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后才可脱模。目前本领域主要采用摆渡车将模具及其中的坯体从浇注室转运到预养室以便养护。但现有的摆渡车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结构复杂、控制不便、精确度差的问题,有待改进或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其具有结构简单、动作灵敏、控制精确的优点,易于实现自动化运行。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包括转运车和模具推拉器,所述转运车包括车架,车架的下侧设有四个沿前后方向移动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行进钢轮,车架的上侧设有两条平行分布且沿左右方向的模具导轨,所述模具推拉器沿左右方向设置在车架上并使其处于两条模具导轨之间,车架上还设有对应驱动转运车和模具推拉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架后侧中部的行走减速器以及与行走减速器输入端连接的行走电机,行走减速器的左右输出端对应连接有左行走万向轴和右行走万向轴,左行走万向轴的左端和右行走万向轴的右端对应连接有左行走驱动轴和右行走驱动轴,左行走驱动轴和右行走驱动轴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座水平安装在车架上,左行走驱动轴和右行走驱动轴上对应安装有左行走齿轮和右行走齿轮。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架前侧中部的推拉减速器以及与推拉减速器输入端连接的推拉电机,推拉减速器的左右输出端对应连接有左推拉万向轴和右推拉万向轴,左推拉万向轴的左端和右推拉万向轴的右端对应连接有左变向减速器和右变向减速器,左变向减速器和右变向减速器分别固定在车架上,左变向减速器和右变向减速器对应连接有沿前后方向的左推拉驱动轴和右推拉驱动轴,左推拉驱动轴和右推拉驱动轴与模具推拉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推拉驱动齿轮。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其中,所述模具推拉器包括平行固定在车架上的两条推拉导轨,两条推拉导轨设有相对分布的导向槽,两条推拉导轨之间设有推拉车体,推拉车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处于导向槽中的推拉钢轮,推拉车体的下侧固定有平行于推拉导轨的推拉齿条,推拉齿条与推拉驱动齿轮啮合,推拉车体的上侧通过第二轴承座安装有平行于推拉导轨的旋转轴,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模具连接装置,旋转轴上套设有复位扭簧,还包括设置在一推拉导轨外侧且与推拉导轨平行的起升杆,起升杆的下侧设有驱动装置和多个铰轴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和摆臂,驱动气缸的缸体与固定在推拉导轨下侧的第一支座铰接,驱动气缸的油塞杆与摆臂的一端铰接,摆臂的中部与固定在推拉导轨下侧的第二支座铰接,摆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在起升杆下侧的第三支座铰接,铰轴装置包括板状的连杆,连杆的一端与固定在推拉导轨下侧的第四支座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在起升杆下侧的第五支座铰接;所述模具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旋转轴上的套管以及对应处于套管两侧的连接勾头和起升板,连接勾头倾斜设置,起升板处于起升杆的上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其中,所述旋转轴由多个短轴通过联轴器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第二轴承座间隔设有多个。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其中,所述复位扭簧间隔设有多个,旋转轴上固定有与复位扭簧对应的扭簧卡头,推拉车体上固定有与复位扭簧对应的扭簧卡块,复位扭簧的一端卡在扭簧卡头上设置的限位孔中,复位扭簧的另一端处于扭簧卡块上设置的限位槽中。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其中,所述两条推拉导轨和推拉车体均采用槽板制作,两条推拉导轨的凹槽相对设置并作为导向槽,推拉车体的凹槽朝下,推拉齿条固定在推拉车体的凹槽中。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其中,所述起升板的端部设有向下延伸的顶压板,顶压板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两个间隔分布的顶压滚轮,顶压滚轮抵在起升杆的上侧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其中,所述车架上还设有推拉缓冲装置,推拉缓冲装置包括中部向上鼓起的弧形钢片,弧形钢片的右端与车架固定连接,弧形钢片的左端处于车架上设置的滑槽中。

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运车和模具推拉器,使转运车设置车架,在车架的下侧设置四个沿前后方向移动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行进钢轮,在车架的上侧设置两条平行分布且沿左右方向的模具导轨,让模具推拉器沿左右方向设置在车架上且使其处于两条模具导轨之间,并在车架上设置对应驱动转运车和模具推拉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动作灵敏、控制精确的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在实际应用中,在浇注室和预养室之间铺设两条平行的钢轨,使转运车通过四个行进钢轮置于两条钢轨上。摆渡车运行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运车沿钢轨行进到浇注室,并使两条模具导轨与浇注室中的导轨对齐;然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模具推拉器使其伸出并将浇注室中的模具及其中的坯体拉至转运车上;接着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运车沿钢轨行进到预养室,并使两条模具导轨与预养室中的导轨对齐;随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模具推拉器使其将模具及其中的坯体推到预养室中,接着转运车返回浇注室并按以上顺序循环运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架上设置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使转运车实现了自行走,使模具推拉器实现了自驱动,提高了控制的便利性,可完全实现自动化运行。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的立体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的立体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中模具推拉器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中模具推拉器的立体图;

图8为图6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c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转运车1和模具推拉器2。使转运车1设置车架11,在车架11的下侧设置四个沿前后方向移动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行进钢轮12,在车架11的上侧设置两条平行分布且沿左右方向的模具导轨13。让模具推拉器2沿左右方向设置在车架11上且使其处于两条模具导轨13之间。并在车架11上设置对应驱动转运车1和模具推拉器2的第一驱动机构3和第二驱动机构4。

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动作灵敏、控制精确的发泡混凝土制品预养摆渡车。在实际应用中,在浇注室和预养室之间铺设两条平行的钢轨,使转运车1通过四个行进钢轮12置于两条钢轨上。摆渡车运行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驱动转运车1沿钢轨行进到浇注室,并使两条模具导轨13与浇注室中的导轨对齐。然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驱动模具推拉器2使其伸出并将浇注室中的模具及其中的坯体拉至转运车1上。接着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驱动转运车1沿钢轨行进到预养室,并使两条模具导轨13与预养室中的导轨对齐。随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驱动模具推拉器2使其将模具及其中的坯体推到预养室中。接着转运车1返回浇注室并按以上顺序循环运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架11上设置第一驱动机构3和第二驱动机构4,使转运车1实现了自行走,使模具推拉器2实现了自驱动,提高了控制的便利性,可完全实现自动化运行。

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让第一驱动机构3设置了固定在车架11后侧中部的行走减速器31以及与行走减速器31输入端连接的行走电机32,使行走减速器31的左右输出端对应连接左行走万向轴33和右行走万向轴34,使左行走万向轴33的左端和右行走万向轴34的右端对应连接左行走驱动轴35和右行走驱动轴36,让左行走驱动轴35和右行走驱动轴36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座水平安装在车架11上,并在左行走驱动轴35和右行走驱动轴36上对应安装左行走齿轮37和右行走齿轮38。这一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3具有结构简单、动作灵敏、控制精确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在两条钢轨的内侧对应设置与左行走齿轮37和右行走齿轮38啮合的行走齿条,在行走电机32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左行走齿轮37和右行走齿轮38旋转与行走齿条的配合即可驱动转运车1沿钢轨行走。

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让第二驱动机构4设置了固定在车架11前侧中部的推拉减速器41以及与推拉减速器41输入端连接的推拉电机42,使推拉减速器41的左右输出端对应连接左推拉万向轴43和右推拉万向轴44,使左推拉万向轴43的左端和右推拉万向轴44的右端对应连接左变向减速器45和右变向减速器46,让左变向减速器45和右变向减速器46分别固定在车架11上,使左变向减速器45和右变向减速器46对应连接沿前后方向的左推拉驱动轴47和右推拉驱动轴48,并在左推拉驱动轴47和右推拉驱动轴48与模具推拉器2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推拉驱动齿轮49。同时,让模具推拉器2设置平行固定在车架11上的两条推拉导轨21,使两条推拉导轨21设置相对分布的导向槽211。在两条推拉导轨21之间设置推拉车体22,在推拉车体22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处于导向槽211中的推拉钢轮221,在推拉车体22的下侧固定平行于推拉导轨21的推拉齿条222,使推拉齿条222与推拉驱动齿轮49啮合。在推拉车体22的上侧通过第二轴承座23安装平行于推拉导轨21的旋转轴24,在旋转轴24的两端分别固定模具连接装置25,在旋转轴24上套设复位扭簧26。在一推拉导轨21外侧设置与推拉导轨21平行的起升杆27,在起升杆27的下侧设置驱动装置28和多个铰轴装置29。让驱动装置28设置驱动气缸281和摆臂282,使驱动气缸281的缸体与固定在推拉导轨21下侧的第一支座283铰接,使驱动气缸281的油塞杆与摆臂282的一端铰接,使摆臂282的中部与固定在推拉导轨21下侧的第二支座284铰接,使摆臂282的另一端与固定在起升杆27下侧的第三支座285铰接。让铰轴装置29设置板状的连杆291,使连杆291的一端与固定在推拉导轨21下侧的第四支座292铰接,使连杆291的另一端与固定在起升杆27下侧的第五支座293铰接。让模具连接装置25设置固定在旋转轴24上的套管251以及对应处于套管251两侧的连接勾头252和起升板253,使连接勾头252倾斜设置,使起升板253处于起升杆27的上侧。这一结构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4和模具推拉器2具有动作灵敏、控制精确的优点。

为帮助理解,下面对模具推拉器2的运行及其与模具的连接和脱落过程作简略说明:首先,通过驱动气缸281使起升杆27上升,起升杆27顶起起升板253,在旋转轴24的作用下,连接勾头252下落并处于低位;然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使转运车1行进到浇注室,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使推拉车体22伸出转运车1,推拉车体22伸出到位后,通过驱动气缸281使起升杆27下落,在复位扭簧26的作用下旋转轴24反向旋转,起升板253下落,连接勾头253抬起并勾住模具底部配合设置的定位器;接着,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使推拉车体22将模具拉到转运车1上,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使转运车1行进到预养室;随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使推拉车体22再次伸出转运车1,推拉车体22伸出到位后,通过驱动气缸281使起升杆27上升,起升杆27顶起起升板253,在旋转轴24的作用下,连接勾头252下落并与模具脱钩,脱钩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使推拉车体22返回。在摆渡车运行过程中模具推拉器2按上述过程循环执行。

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让旋转轴24采用了由多个短轴通过联轴器241依次连接的结构形式,以简化工艺,提高拆装的便利性;并使第二轴承座23间隔设置了多个,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本具体实施方式让复位扭簧26间隔设置了多个,以增强旋转轴24复位的可靠性以及动作的灵敏性,并在旋转轴24上固定设置了与复位扭簧26对应的扭簧卡头261,在推拉车体22上固定设置了复位扭簧26对应的扭簧卡块262,让复位扭簧26的一端卡在扭簧卡头261上设置的限位孔中,让复位扭簧26的另一端处于扭簧卡块262上设置的限位槽中,以保证复位扭簧的状态稳定性。另外,本具体实施方式让推拉导轨21和推拉车体22均采用了槽板制作,以简化结构和制备工艺,并让两条导轨21的凹槽相对设置以作为导向槽211使用,且让推拉车体22的凹槽朝下设置,使齿条222固定在推拉车体22的凹槽中,以增强结构的紧凑性。

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在起升板253的端部设置了向下延伸的顶压板254,并在顶压板254上通过轴承安装了两个间隔分布的顶压滚轮255,使顶压滚轮255抵在起升杆27的上侧面。这一设置可减小起升杆27的厚度,且在顶起起升板253时以及推拉车体22移动过程中,可避免起升杆27与起升板253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延长了使用寿命。为增强推拉模具的稳定性,本具体实施方式在车架11上设置了推拉缓冲装置5,推拉缓冲装置5具体为中部向上鼓起的弧形钢片,其中,弧形钢片的右端与车架11固定连接,弧形钢片的左端处于车架11上设置的滑槽中。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