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诊断试剂恒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1972发布日期:2020-05-08 13:0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外诊断试剂恒温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诊断试剂恒温箱。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试剂是指:可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恒温箱又名鼓风干燥箱是航空、汽车、家电、科研等领域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和确定电工、电子及其他产品及材料进行高温试验的温度环境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是否仍然能够符合预定要求,以便供产品设计、鉴定及出厂检验用。体外诊断试剂在运输的过程中,通常会放在恒温箱内进行保存,而目前常见的恒温箱制冷器和制热件大多是安装在一个箱室内,制冷器和制热件会相互影响,从而容易出现故障,同时恒温箱在运输的过程中,对试剂产生的震动会比较大,并且试剂一旦不小心洒出,清理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体外诊断试剂恒温箱,避免了制冷器和制热件的相互影响,减少了故障的发生,且震动小,易于清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体外诊断试剂恒温箱,包括制冷器,所述制冷器通过螺钉a安装在冷热箱的左侧壁上方,所述冷热箱的左侧壁上方设有与所述制冷器相对应的通风口,所述冷热箱的内侧左方为制冷室,所述冷热箱的内侧右方为制热室,所述冷热箱的中部设有两块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隔离腔,左侧所述分隔板的左侧通过螺钉b安装有隔热板,右侧所述分隔板的右侧通过螺钉c安装有保温板,所述分隔板的顶部通过螺钉d安装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包括提手和封板,所述提手通过螺丝a安装在所述封板的上方,所述冷热箱的后方左右两侧通过合页轴分别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方中部通过螺丝b安装有手柄,所述盖板与所述冷热箱的前侧壁之间通过卡扣固定,所述制冷室和所述制热室的下方分别卡装有漏液板,所述漏液板的表面设有若干漏液口,所述漏液板的下方侧边通过螺钉e安装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的底部与所述冷热箱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冷热箱的左右两侧下方分别设有出液头,所述出液头的末端螺接有封盖,所述制热室的内侧下方且位于右侧所述漏液板的上方卡装有制热件,所述制热件包括电阻丝和防护罩,所述电阻丝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所述防护罩的一侧面,所述防护罩的内侧设有空腔,所述防护罩的另一侧面设有若干出热口,左侧所述漏液板的上方卡装有试剂容纳架a,所述试剂容纳架a的侧面为侧板a,所述侧板a的侧面焊接有减震弹簧a,所述减震弹簧a的端部分别和所述冷热箱的侧壁、所述隔热板相接触,右侧所述漏液板的上方卡装有试剂容纳架b,所述试剂容纳架b的侧面为侧板b,所述侧板b的侧面焊接有减震弹簧b,所述减震弹簧b的端部和所述防护罩相接触,所述减震弹簧b的长度小于所述减震弹簧a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制冷器位于所述制热件的左上方,所述冷热箱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冷热箱为表面涂有塑粉的钣金材质,所述分隔板、所述出液头与所述冷热箱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制热室位于所述制冷室的右侧,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保温板的左侧,所述保温板与所述隔热板之间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盖板之间左右平行,左右两侧所述盖板的表面积相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漏液板的截面为四方形结构,所述漏液板与所述冷热箱的底部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减震块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出液头相对应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试剂容纳架a的体积和所述试剂容纳架b的体积相等,所述试剂容纳架b的内侧和所述试剂容纳架a的内侧均设有若干容纳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试剂容纳架b的高度高于所述制热件的高度,所述减震弹簧a位于所述减震弹簧b的左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制冷室和制热室的分开设置,避免了制冷器和制热件的相互影响,减少了故障的发生,同时通过减震块和减震弹簧的设置,减少了在运输过程中对试剂所产生的震动,并且通过漏液板和出液头的设置,方便了对冷热箱内洒出的液体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试剂容纳架b和减震弹簧b连接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热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侧漏液板和减震块连接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制冷器;2、冷热箱;3、制冷室;4、制热室;5、隔热板;6、保温板;7、移动件;8、盖板;9、漏液板;10、减震块;11、出液头;12、制热件;13、试剂容纳架a;14、减震弹簧a;15、试剂容纳架b;16、减震弹簧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体外诊断试剂恒温箱,包括制冷器1,所述制冷器1通过螺钉a安装在冷热箱2的左侧壁上方,所述冷热箱2的左侧壁上方设有与所述制冷器1相对应的通风口,所述冷热箱2的内侧左方为制冷室3,所述冷热箱2的内侧右方为制热室4,所述冷热箱2的中部设有两块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隔离腔,左侧所述分隔板的左侧通过螺钉b安装有隔热板5,右侧所述分隔板的右侧通过螺钉c安装有保温板6,所述分隔板的顶部通过螺钉d安装有移动件7,所述移动件7包括提手和封板,所述提手通过螺丝a安装在所述封板的上方,所述冷热箱2的后方左右两侧通过合页轴分别安装有盖板8,所述盖板8的上方中部通过螺丝b安装有手柄,所述盖板8与所述冷热箱2的前侧壁之间通过卡扣固定,所述制冷室3和所述制热室4的下方分别卡装有漏液板9,所述漏液板9的表面设有若干漏液口,所述漏液板9的下方侧边通过螺钉e安装有减震块10,所述减震块10的底部与所述冷热箱2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冷热箱2的左右两侧下方分别设有出液头11,所述出液头11的末端螺接有封盖,所述制热室4的内侧下方且位于右侧所述漏液板9的上方卡装有制热件12,所述制热件12包括电阻丝和防护罩,所述电阻丝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所述防护罩的一侧面,所述防护罩的内侧设有空腔,所述防护罩的另一侧面设有若干出热口,左侧所述漏液板9的上方卡装有试剂容纳架a13,所述试剂容纳架a13的侧面为侧板a,所述侧板a的侧面焊接有减震弹簧a14,所述减震弹簧a14的端部分别和所述冷热箱2的侧壁、所述隔热板5相接触,右侧所述漏液板9的上方卡装有试剂容纳架b15,所述试剂容纳架b15的侧面为侧板b,所述侧板b的侧面焊接有减震弹簧b16,所述减震弹簧b16的端部和所述防护罩相接触,所述减震弹簧b16的长度小于所述减震弹簧a14的长度。

如图1所示,所述制冷器1位于所述制热件12的左上方,所述冷热箱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冷热箱2为表面涂有塑粉的钣金材质,所述分隔板、所述出液头11与所述冷热箱2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制热室4位于所述制冷室3的右侧,所述隔热板5位于所述保温板6的左侧,所述保温板6与所述隔热板5之间相互平行,制热室4与制冷室3分开设置,可以避免制热件12与制冷器1相互影响。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移动件7位于所述盖板8之间,所述盖板8之间左右平行,左右两侧所述盖板8的表面积相等。所述漏液板9的截面为四方形结构,所述漏液板9与所述冷热箱2的底部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减震块10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出液头11相对应的开口,由于出液头11的设置,方便了对冷热箱2内洒出的试剂进行清理。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试剂容纳架a13的体积和所述试剂容纳架b15的体积相等,所述试剂容纳架b15的内侧和所述试剂容纳架a13的内侧均设有若干容纳槽。所述试剂容纳架b15的高度高于所述制热件12的高度,所述减震弹簧a14位于所述减震弹簧b16的左侧,减震弹簧a14和减震弹簧b16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对试剂容纳架a13和试剂容纳架b15的冲击力。

实施例1:制冷器1通过螺钉a安装在冷热箱2的左侧壁上方,制冷室3位于冷热箱2的内侧左方,制热室4位于冷热箱2的内侧右方,隔热板5通过螺钉b安装在左侧分隔板的左侧,保温板6通过螺钉c安装在右侧分隔板的右侧,移动件7通过螺钉d安装在分隔板的顶部,盖板8通过合页轴分别安装在冷热箱2的后方左右两侧,漏液板9分别卡装在制冷室3和制热室4的下方,减震块10通过螺钉e安装在漏液板9的下方侧边,出液头11分别设置在冷热箱2的左右两侧下方,且之间位一体成型式结构,制热件12卡装在制热室4的内侧下方,试剂容纳架a13卡装在左侧漏液板9的上方,减震弹簧a14焊接在侧板a的侧面,试剂容纳架b15卡装在右侧漏液板9的上方,减震弹簧b16焊接在侧板b的侧面。

实施例2:首先打开盖板8,根据试剂的保存要求,将其分别放置在试剂容纳架a13或试剂容纳架b15内,随之打开制冷室3内的制冷器1制冷,或打开制热室4内的制热件12制热;因为制冷器1和制热件12没有安装在同一个室内,避免了制冷器1和制热件12的相互影响,减少了故障的发生;通过握住移动件7,就可以对冷热箱2进行搬运,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减震块10、减震弹簧a14和减震弹簧b16的设置,可有效减少对试剂所产生的震动;若不小心将试剂洒出,在清理时,这些液体会顺着出液头11流出,清理比较便捷。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