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及流化床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8072发布日期:2020-03-27 12:2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及流化床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还涉及一种流化床干燥器。



背景技术:

聚丙烯酰胺生产是以丙烯酰胺水溶液为原料,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生成的聚丙烯酰胺胶块经切割、造粒、干燥、粉碎,最终制得聚丙烯酰胺产品。聚丙烯酰胺颗粒通常采用流化床干燥器进行干燥。将湿润的聚丙烯酰胺颗粒送入汇合提料仓内,先与空气混合后,被吹入流化床干燥器内。由于回流床干燥器的进风口的风压大,聚丙烯酰胺颗粒被气流吹压在流化床干燥器的内底面上,破坏流化床干燥器的床面流化状态,不利于聚丙烯酰胺颗粒在流化床干燥器内悬浮扩散;降低流化床干燥器的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回流床干燥器的进风口的风压过大,不利于聚丙烯酰胺颗粒悬浮扩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流化床干燥器,用于解决气流过大破坏流化床干燥器的床面流化状态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用于与流化床干燥器固定连接的连接支架;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的顶部开设有供进料管插入的进料孔,所述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所述腔室内在进料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块倾斜挡板,所述倾斜挡板一端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供气流通过的间隙;所述倾斜挡板上方的装置本体的侧壁上开设供气流流出腔室的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的有益效果:在装置本体的腔室内在进料方向上设置至少一块倾斜挡板,挡板一端与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侧壁之间存在供气流通过的间隙。当混有聚丙烯酰胺颗粒的气流通过进料孔进入腔室内;前进时,气流遇到倾斜挡板的阻碍,部分气流的流动方向被改变,被改变流动方向的气流对原气流进行阻碍,形成紊流,并从设置在倾斜挡板上方的装置本体的侧壁上的出气口流出,有利于悬浮扩散;未不阻挡的气流从间隙中流出,气流的风压被大幅度减小;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进风口风压过大,不利于聚丙烯酰胺颗粒悬浮扩散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挡板为两块,沿进料方向间隔布置,两倾斜挡板固定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壁的一端分别进料方向两侧,所述倾斜挡板的倾斜方向与进料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有益效果:将倾斜挡板设置两组,采用分级降低气流的风压,减少每块倾斜挡板所承受的风压,有利于提高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的使用寿命;倾斜挡板的倾斜方向与进料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使被改变流动方向的气流流向出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挡板靠近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壁一端设置有折边,所述倾斜挡板通过折边固定连接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壁上。

有益效果:倾斜挡板靠近装置本体的内侧壁一端设置有折边,折边与倾斜挡板为整体结构,从而提高倾斜挡板与内侧壁的连接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倾斜挡板从内侧壁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挡板与折边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倾斜挡板与折边之间的连接强度的连接肋板,所述连接肋板有多块,沿倾斜挡板与折边之间的连接线间隔布置。

有益效果:在倾斜挡板与折边之间设置连接肋板,提高倾斜挡板与折边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在气流的冲击下倾斜挡板变形。

进一步地,在所述出气口内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轴向与进料方向相互垂直。

有益效果:在出气口内设置导向管,提高出气口的强度,防止气流过大,对出气口被撕裂;导向管对流出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的气流方向进行引导。

本实用新型的流化床干燥器的技术方案:

一种流化床干燥器,包括流化床干燥器本体,所述流化床干燥器本体的进气口处设置有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所述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用于与流化床干燥器固定连接的连接支架;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的顶部开设有供进料管插入的进料孔,所述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所述腔室内在进料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块倾斜挡板,所述倾斜挡板一端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供气流通过的间隙;所述倾斜挡板上方的装置本体的侧壁上开设供气流流出腔室的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流化床干燥器的有益效果:在装置本体的腔室内在进料方向上设置至少一块倾斜挡板,挡板一端与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侧壁之间存在供气流通过的间隙。当混有聚丙烯酰胺颗粒的气流通过进料孔进入腔室内;前进时,气流遇到倾斜挡板的阻碍,部分气流的流动方向被改变,被改变流动方向的气流对原气流进行阻碍,形成紊流,并从设置在倾斜挡板上方的装置本体的侧壁上的出气口流出,有利于悬浮扩散;未不阻挡的气流从间隙中流出,气流的风压被大幅度减小;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流过大破坏流化床干燥器的床面流化状态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挡板为两块,沿进料方向间隔布置,两倾斜挡板固定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壁的一端分别进料方向两侧,所述倾斜挡板的倾斜方向与进料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有益效果:将倾斜挡板设置两组,采用分级降低气流的风压,减少每块倾斜挡板所承受的风压,有利于提高流化床干燥器的使用寿命;倾斜挡板的倾斜方向与进料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使被改变流动方向的气流流向出气口。

有益效果:倾斜挡板靠近装置本体的内侧壁一端设置有折边,折边与倾斜挡板为整体结构,从而提高倾斜挡板与内侧壁的连接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倾斜挡板从内侧壁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挡板与折边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倾斜挡板与折边之间的连接强度的连接肋板,所述连接肋板有多块,沿倾斜挡板与折边之间的连接线间隔布置。

有益效果:在倾斜挡板与折边之间设置连接肋板,提高倾斜挡板与折边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在气流的冲击下倾斜挡板变形。

进一步地,在所述出气口内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轴向与进料方向相互垂直。

有益效果:在出气口内设置导向管,提高出气口的强度,防止气流过大,对出气口被撕裂;导向管对流出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的气流方向进行引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的实施例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4是倾斜挡板的结构及连接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1-装置本体,2-连接支架,21-水平段,22-竖直段,3-腔室,4-进料孔,5-出料孔,6-倾斜挡板,61-第一倾斜挡板,62-第二倾斜挡板,7-折边,8-连接肋板,9-出气孔,10-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的实施例具体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装置本体1和用于与流化床干燥器固定连接的连接支架2;连接支架2为“l”型支架,连接支架2的水平段21焊接在回流床干燥器的内顶壁,连接支架2的竖直段22上开设有通孔,在装置本体1的上部的侧壁相应位置开设有螺栓孔,将螺杆穿插在通孔和相应的螺栓孔内连接,从而实现支架与装置本体1的侧壁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支架2为“l”型支架,连接支架2的竖直段22与装置本体1焊接连接,连接支架2的水平段21与回流床干燥器的内顶部螺栓连接。连接支架2至少2个沿装置本体1侧壁周向间隔布置,在本实施例连接支架2为2个。装置本体1为圆柱形,在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的腔室3,在其他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和腔室3的形状为其他任何形状;在腔室3的顶部开设有供进料管插入的进料孔4,腔室3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5;腔室3内在进料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块倾斜挡板6,倾斜挡板6一端与装置本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侧壁之间存在供气流通过的间隙;倾斜挡板6上方的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供气流流出腔室3的出气口。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挡板6为两块,分别为第一倾斜挡板61和第二倾斜挡板62,其中将第二倾斜挡板62是由装置本体1底板倾斜而成,使第二倾斜挡板与装置本体1的侧壁与顶板围城腔室3的同时,具有阻挡气流的作用。两立板沿进料方向间隔布置,两倾斜挡板6固定于装置本体1的内侧壁的一端分别进料方向两侧,倾斜挡板6的倾斜方向与进料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将倾斜挡板6设置两组,采用分级降低气流的风压,减少每块倾斜挡板6所承受的风压,有利于提高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的使用寿命;倾斜挡板6的倾斜方向与进料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使被改变流动方向的气流流向出气口。在其他实施例中,倾斜挡板6的块数为1块或多块,当为多块时,沿进料方向间隔布置,两相邻的倾斜挡板6固定于装置本体1的内侧壁的一端交替设置在进料方向两侧;倾斜挡板6的倾斜方向与进料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除45°以外的0°至90°之间的任一角度;可根据需要调节的气流量大小进行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倾斜挡板6靠近装置本体1的内侧壁一端设置有折边7,倾斜挡板6通过折边7固定连接在装置本体1的内侧壁上,折边7与内侧壁之间的固定连接为焊接固定;折边7与倾斜挡板6为整体结构,从而提高倾斜挡板6与内侧壁的连接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倾斜挡板6从内侧壁脱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折边7,可通过增加倾斜挡板6的厚度,增大端面与内侧壁的接触面,从而使倾斜挡板6与装置本体1的内侧壁之间的连接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倾斜挡板6与折边7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倾斜挡板6与折边7之间的连接强度的连接肋板8,连接肋板8有多块,沿倾斜挡板6与折边7之间的连接线间隔布置。连接肋板8的为三角形肋板,三角形肋板的两边分别与折边7或倾斜挡板6焊接连接,从而提高倾斜挡板6与折边7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在气流的冲击下倾斜挡板6变形。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肋板8的块数为3块,沿倾斜挡板6与折边7之间的连接线均匀间隔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肋板8的块数为除3块的任一块数。

在本实施例中,在每块倾斜挡板6上方的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供气流流出腔室3的出气口;倾斜挡板6为2块,开设的出气口为3个,其中两个出气口位于第一倾斜挡板61的上方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分别在气流方向的两侧;另一个出气口位于第一倾斜挡板61与第二倾斜挡板62之间的侧壁上。在出气口内设置有导向管10,导向管10焊接固定在出气口内,导向管10的轴向与进料方向相互垂直;在出气口内设置导向管10,提高出气口的强度,防止气流过大,对出气口被撕裂;导向管10对流出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的气流方向进行引导。在其他实施例中,出气孔9内通过增加装置本体1的侧壁的壁厚,有效和出气孔9的圆周度,提高出气口抗撕裂能力。

使用过程:将回流床干燥器的进料管穿插在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的进料孔4内,将螺杆穿插在连接支架2的通孔和装置本体1的上部的侧壁相应的螺栓孔内,从而实现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在回流床干燥器上的安装。当混有聚丙烯酰胺颗粒的气流通过进料孔4进入腔室3内;前进时,气流遇到倾斜挡板6的阻碍,部分气流的流动方向被改变,被改变流动方向的气流对原气流进行阻碍,形成紊流,并从设置在倾斜挡板6上方的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的出气口流出,有利于悬浮扩散;未不阻挡的气流从间隙中流出,气流的风压被大幅度减小,从出料孔5中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流化床干燥器的实施例,包括流化床干燥器本体,流化床干燥器本体的进气口处设置有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与上述的气固输送末端分流装置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避免累赘,不再述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