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饮旋转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2878发布日期:2020-07-17 16:17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饮旋转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倾倒粉末和搅拌瓶内液体的冲饮旋转盖。



背景技术:

可溶性冲剂如菓珍等,因其便于携带、口味选择多,随冲随饮的特点,受到大众的喜爱。但冲剂的食用也存在部分不便,比如在购买的冲剂粉末为大包装时,如何方便地分装适量冲剂随身携带;比如冲剂倒入水中后,如何方便地搅拌;比如如何让少儿感受到饮用过程的趣味性,而更愿意饮用冲剂制作的饮料。

鉴于此,如何开发一种有既能存储和倒出冲剂粉末,又能方便地搅拌,更且兼具美观和趣味性的容器或玩具,是业内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储存冲剂粉末、便于倾倒粉末且能实现搅拌功能的一种旋转盖,兼具使用便携与趣味性。

进一步地,包括盖体、上盖部分和底壳部分,盖体可拧入上盖部分的盖口,底壳部分和上盖部分可相对旋转以控制上盖部分是否在盖口处打开或关闭,冲饮旋转盖中设有马达,上盖部分的盖口内设有旋转叶,马达通过传动件驱动旋转叶进行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可以容纳粉末的旋转盖,并且可以通过上盖和底壳相对旋转,进行拆装、固定、控制粉末是否可以倒出的三种操作。进一步地,还在外部设有指示标记。

进一步地,包括上盖部分和底壳部分,上盖部分设有盖口,底壳部分和上盖部分可相对旋转以控制上盖部分是否在盖口处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上盖部分中设有装粉器皿与活门,活门设于装粉器皿中,底壳部分与活门连接,底壳部分旋转时带动活门旋转,活门控制装粉器皿的盖口的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活门设有开口槽;装粉器皿内设有挡片,活门的开口槽与挡片重合时,盖口关闭;挡片与开口槽未重合时,如装粉器皿内有粉末,粉末可沿开口槽倒出盖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体,盖体与盖口拧接,盖口的尺寸设置为可与普通饮料瓶瓶口配合拧接。

进一步地,上盖部分设有三处指示位置,分别为安装指示位置、固定指示位置、粉末倾倒指示位置,底壳部分设有指示标记,指示标记指向安装指示位置时,可将上盖部分与底壳部分进行安装和拆卸;指示标记指向固定指示位置时,上盖部分与底壳部分被安装固定;指示标记指向粉末倾倒位置时,冲饮旋转盖内的粉末可从盖口倒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可以安装于普通瓶口的旋转盖,旋转盖内设有马达及传动件,并且设置有开关,打开开关后盖内的旋转叶可以搅拌饮料。进一步地,还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传动件。

进一步地,包括上盖部分和底壳部分,底壳部分中设有马达,上盖部分的盖口内设有旋转叶,马达通过传动件驱动旋转叶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底壳部分包括底壳上盖、底壳下盖与电池门,底壳上盖中安装马达,底壳下盖中安装电池,电池门将电池封装在底壳下盖中。

进一步地,传动件包括位于上盖部分的传动杆、传动杆传动件,以及位于底壳部分的马达传动件,马达传动件或传动杆传动件设有自动导入结构,传动杆传动件与马达传动件同轴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相对角度插入并连接马达传动件。

进一步地,传动杆传动件包括多个导脚,马达传动件包括与导脚数量相同的斜面和固定槽,传动杆传动件插入马达传动件时,导脚沿斜面滑动进入固定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可定制的外观,外壳与内部关键结构可分离,因而外壳可以根据冲剂粉末单独设计。

进一步地,上盖部分还包括套接在上盖部分外部的上盖外壳,底壳部分还包括套接在底壳部分外部的底壳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旋转盖,不仅可以封装并随身携带冲剂粉末,而且可以安装在任何通用的饮料瓶上,使用时只需旋转底盖部分即可实现添加粉末、倒粉、搅拌的功能,使用便利,过程具有趣味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因外壳与内部结构分离,可为不同冲剂定制特定外观以迎合受众,与冲剂搭售或作为赠品可有效提振销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盖的整体方案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部件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壳部分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盖的整体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盖的外观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传动件自动导入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序号说明

0安装指示位置

1固定指示位置

2粉末倾倒指示位置

3旋转叶

4传动杆

5装粉器皿

51盖口

52挡片

6防水圈

7活门

71活门凹槽

72开口槽

8传动件

81导脚

9马达传动件

91斜面

92固定槽

10防水圈

11马达防水圈

12马达

13开关

14开关盖

15螺母

16电池门防水圈

17电池门

20上盖部分

21左外观盖

22右外观盖

23底壳上盖

231底壳定位固卡

232指示标记

24底壳下盖

25底壳部分

30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在以下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轴向”、“径向”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冲剂粉以菓珍粉为例。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盖,从外观上看可分为三部分,盖30,上盖部分20(含左外观盖21及右外观盖22及内部部件),底壳部分25(底壳上盖23、底壳下盖24、电池门17及内部部件),如图1、图5所示。上盖部分20可相对于底壳部分25旋转,如图5,底壳部分25设置有指示标记232,上盖部分20设有0/1/2三个数字,当指示标记232指向0时,上盖部分20和底壳部分25可以拆卸,数字0为安装指示位置;当指示标记232指向1时,上盖部分20和底壳部分25拧紧固定,数字1为固定指示位置;当指示标记232指向2时,如果盖30被取下,冲剂粉可从盖30处倒出,数字2为粉末倾倒指示位置。

盖30为外螺纹的瓶口,对应于通用的饮料瓶口,盖30拧入上盖部分20的盖口51防止粉末漏出。上盖部分20外部由左外观盖21和右外观盖22组成,内设有装粉器皿5。装粉器皿5中设有安装在传动杆4上的旋转叶3,传动杆4插入传动件8,传动件8与马达传动件9配合,马达12与马大传动件9连接,将旋转运动传递至旋转叶3。装粉器皿5中设有活门7,活门7上设有与固定在底壳定位固卡231配合的凹槽,可随着底盖部分25的旋转,控制装粉器皿5中的粉末是否可以从盖30所在的盖口51倒出。活门7上方设有开口槽72,开口槽72根据活门7的旋转与装粉器皿5中的开口(图中未示出)重合(或者开口槽72与挡片52未重合)时,菓珍粉可以沿开口槽72从盖口51倒出,当开口槽72与装粉器皿5中的挡片52重合时,菓珍粉被封在装粉器皿5与活门7之间。

为防止用户向装粉器皿5中装的菓珍粉从盖口51漏出,用户装菓珍粉时,活门7关闭盖口51,同时仅在这种位置下底壳部分25才可以安装上,此时底壳固卡231与活门凹槽71相吻合,指示标记232指向安装指示位置0,拆开底壳部分25时指示标记232亦指向安装指示位置0。为保证底壳部分25安装后不掉落,将指示标记232旋向固定指示位置1,此时活门7跟随仍然关闭盖口51,菓珍粉不会掉出,同时底壳部分25与上盖部分20互相锁定,不会脱离。

底壳部分25可设置为一体结构,亦可设置为本实施例的可拆分结构。底壳部分25外部轮廓可与上盖部分20相配合,如本实施例所示,亦可设置为类似上盖部分20的可拆分外壳。

底壳部分25可相对于上盖部分20拆卸或旋转。装粉器皿5下方设有防水圈10,底壳部分25与上盖部分20安装后,会与防水圈6抵压接触,防止装粉器皿5中的液体漏出。底壳部分25包括底壳上盖23、底壳下盖24、电池门17。

底壳上盖23上设有底壳定位固卡231与活门7上的配合凹槽配合固定,只有活门7在关闭的状态才可以将底壳上盖23安装于上盖部分20,如图2所示。

传动件8与马达传动件9被设置成无论两者相对成何角度,都可以顺利安装、拆卸的结构,马达传动件9上有自动导入结构,只要传动件8与马达传动件9同轴,传动件8上的导脚81无论以何种角度插入,都能沿着斜面91转动落入固定槽92而使得传动件8与马达传动件9同轴转动,如图2、图6所示。底壳上盖23与底壳下盖24之间设有马达防水圈10。底壳下盖24设有电池箱,并设有开关13和开关盖304,底壳下盖24与电池门17之间设有电池门防水圈16,开关盖304被抵接在电池门17上因而可从外部按下。电池门防水圈16通过螺钉(图中未示出)和固定在底壳下盖24底部的螺母15进行固定。

下面介绍最佳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以冲菓珍粉为例。

首次使用时,用螺丝刀拧开底部电池盖,装入电池后,将电池盖恢复原位。

首先,加入菓珍粉,将底壳部分25的指示标记232旋转至数字“0”位置,将底壳部分25与上盖部分20分离。将适量菓珍粉沿边缘倒进上盖部分20,应注意菓珍粉末不要遮盖到传动装置。

其次,固定底壳部分25。将底壳部分25的指示标记232旋转至数字“1”位置,闭合底壳部分25与上盖部分20。

再次,将盖30拧开,将整个旋转盖倒置,安装到矿泉水瓶口上,矿泉水瓶口与盖30位置对应,将底壳部分25的指示标记232由“1”的位置旋转至“2”的位置,使菓珍粉末倒出并溶如水中。

最后,将旋转盖恢复至正位,使矿泉水瓶朝下,旋转叶3接触到水。按下旋转盖底部的电源开关13,旋转盖开始工作,搅拌矿泉水瓶内的液体。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出现的类似于“第一”、“第二”的限定语并非是指对时间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定,而仅仅是为了将本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特征与另一个技术特征相区分。同样地,本文中出现的类似于“一”的限定语并非是指对数量的限定,而是描述在前文中未曾出现的技术特征。同样地,本文中在数词前出现的类似于“大约”、“近似地”的修饰语通常包含本数,并且其具体的含义应当结合上下文意理解。同样地,除非是有特定的数量量词修饰的名词,否则在本文中应当视作即包含单数形式又包含复数形式,在该技术方案中即可以包括单数个该技术特征,也可以包括复数个该技术特征。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