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夹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0553发布日期:2020-03-31 17:0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极片夹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池极片夹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池极片的夹取机械手在夹取时存不稳定,影响电池极片的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定位夹取效果好的电池极片夹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极片夹取装置,它包括有固定板,它还包括有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铰杆、第二铰杆、旋转杆,其中,固定板呈l形,其横臂外端向上折弯形成限位边,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上部后侧设有挂板,挂板挂在限位边上,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底部相对延伸形成夹取位,第一夹板顶部与第一铰杆一端铰接,第一铰杆另一端与旋转杆一端铰接,旋转杆另一端向下与第二铰杆一端铰接,第二铰杆另一端与第二夹板顶部铰接,旋转杆中部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穿过固定板竖臂后与连接杆一端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夹取气缸一端连接,夹取气缸另一端与固定板竖臂铰接。

所述的连接杆与旋转轴之间以及旋转杆与旋转轴之间均为固定连接,连接后形成l形,旋转轴中部通过轴承与固定板竖臂连接。

所述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顶部均收缩形成阶梯状的铰接位,铰接位与相应的铰杆铰接。

所述的挂板呈n形,活动挂装在限位边上,挂板的n槽内腔顶部嵌有滚珠,滚珠与限位边顶部接触。

所述的第一铰杆、第二铰杆分别铰接在旋转杆两端,铰接后的第一铰杆、第二铰杆分别位于旋转轴上方、下方。

所述的限位边下方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上设有下限位板,下限位板表面与限位边底部接触限位。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夹取时,夹取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连接杆动作,使旋转轴旋转,旋转轴旋转的同时带动旋转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带动第一铰杆、第二铰杆相对靠拢,带动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相对靠拢将电池极片夹在两个夹取位之间,从而便于对电池极片进行加工,通过下限位板、挂板对夹板进行限位,其夹取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有效降低加工误差,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定位夹取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挂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夹取装置包括有固定板1,它还包括有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第一铰杆4、第二铰杆5、旋转杆8,其中,固定板1呈l形,其横臂外端向上折弯形成限位边6,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上部后侧设有挂板7,挂板7呈n形,活动挂装在限位边6上,挂板7的n槽内腔顶部嵌有滚珠,滚珠与限位边6顶部接触,限位边6下方的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上设有下限位板,下限位板表面与限位边6底部接触限位,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底部相对延伸形成夹取位,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顶部均收缩形成阶梯状的铰接位,铰接位与相应的铰杆铰接,第一夹板2顶部与第一铰杆4一端铰接,第一铰杆4另一端与旋转杆8一端铰接,旋转杆8另一端向下与第二铰杆5一端铰接,第二铰杆5另一端与第二夹板3顶部铰接,旋转杆8中部设有旋转轴9,连接杆与旋转轴9之间以及旋转杆8与旋转轴9之间均为固定连接,连接后形成l形,旋转轴9中部通过轴承与固定板1竖臂连接,旋转轴9穿过固定板1竖臂后与连接杆一端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夹取气缸10一端连接,夹取气缸10另一端与固定板1竖臂铰接,第一铰杆4、第二铰杆5分别铰接在旋转杆8两端,铰接后的第一铰杆4、第二铰杆5分别位于旋转轴9上方、下方。本实施例夹取时,夹取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连接杆动作,使旋转轴旋转,旋转轴旋转的同时带动旋转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带动第一铰杆、第二铰杆相对靠拢,带动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相对靠拢将电池极片夹在两个夹取位之间,从而便于对电池极片进行加工,通过下限位板、挂板对夹板进行限位,其夹取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有效降低加工误差,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定位夹取效果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