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1735发布日期:2020-05-20 07:36阅读:2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由电梯限速器、安全钳、夹绳器、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组成。

现有的电梯减震隔震装置,通常使用时电梯升降过程中会,当到达固定楼层后会停止升降,在制动时电梯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晃动,在电梯上装设的减震隔震装置会对电梯进行缓冲,防止晃动造成电梯内的人员出现头晕,但通常电梯的缓冲结构多为弹簧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弹簧的弹性限度会产生改变,降低电梯的缓冲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梯减震隔震装置,通常使用时电梯升降过程中会,当到达固定楼层后会停止升降,在制动时电梯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晃动,在电梯上装设的减震隔震装置会对电梯进行缓冲,防止晃动造成电梯内的人员出现头晕,但通常电梯的缓冲结构多为弹簧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弹簧的弹性限度会产生改变,降低电梯的缓冲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连接装设有气动架座,所述底座的内侧边缘处表面装设有收卷盒,所述收卷盒的内部装设有卷杆,所述卷杆上装设有卷盘,所述卷杆的两端装设有弹片,所述卷盘上卷绕有减震吊绳,所述气动架座吊设在减震吊绳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侧表面装设有真空泵体,所述真空泵体上连接装设有气动管路,所述气动管路的一端接通在气动架座的底部,所述气动架座的顶部装设有气动吸盘。

优选的,所述气动架座的内部开设有内置气管,所述气动吸盘通过内置气管与气动管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动架座的内侧底部开设有吊孔,所述气动架座通过减震吊绳贯穿在吊孔内。

优选的,所述气动吸盘均匀装设在气动架座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卷杆上对称装设有两个弹片。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表面对称装设有八个收卷盒,且两个对称的收卷盒之间装设有一根减震吊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该电梯用的减震隔震结构改设为吊绳减震结构,当装置在使用时,电梯降落在气动架座上,可对电梯进行减震,防止弹簧减震结构中弹簧的弹性限度发生变化,提高了电梯的减震效果,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在该装置的气动架座上装设有气动吸盘,当电梯降落在气动架座上与气动吸盘贴合时,真空泵体会将气动吸盘内的空气抽出,使得气动吸盘与电梯之间吸附,防止电梯在缓冲减震时回弹一定的高度,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卷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减震吊绳;3、收卷盒;4、气动架座;5、气动吸盘;6、真空泵体;7、气动管路;8、弹片;9、卷杆;10、卷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侧连接装设有气动架座4,底座1的内侧边缘处表面装设有收卷盒3,收卷盒3的内部装设有卷杆9,卷杆9上装设有卷盘10,卷杆9的两端装设有弹片8,卷盘10上卷绕有减震吊绳2,气动架座4吊设在减震吊绳2上,当装置在使用时,电梯降落在气动架座4上,可对电梯进行减震,防止弹簧减震结构中弹簧的弹性限度发生变化,提高了电梯的减震使用效果,为了更好的回弹,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卷杆9上对称装设有两个弹片8,提高该装置的减震效果,为了更好的吊设气动架座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1的内表面对称装设有八个收卷盒3,且两个对称的收卷盒3之间装设有一根减震吊绳2,提高气动架座4的承接稳定性。

为了更好的减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1的内侧表面装设有真空泵体6,真空泵体6上连接装设有气动管路7,气动管路7的一端接通在气动架座4的底部,气动架座4的顶部装设有气动吸盘5,防止电梯在降落减震后出现回弹过高,防止电梯内的人员晕眩,为了更好的连通气动管路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气动架座4的内部开设有内置气管,气动吸盘5通过内置气管与气动管路7连通,更好的抽出气动吸盘5内的空气,为了更好的吊设,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气动架座4的内侧底部开设有吊孔,气动架座4通过减震吊绳2贯穿在吊孔内,可防止气动架座4侧翻,为了更好的吸附在电梯底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气动吸盘5均匀装设在气动架座4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吸附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在使用时,该装置通常装设在电梯井底部,当电梯工作降落时,电梯的底部与气动吸盘5接触时,真空泵体6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转子转动,通过气动管路7将气动吸盘5内的气体抽出,使得气动吸盘5与电梯接触时产生负压,气动吸盘5牢牢的吸附在电梯的底部,防止该装置在减震时出现回弹现象,导致电梯内的人员出现晕眩,当气动吸盘5吸附在电梯的底部后,电梯通过惯性的作用继续下降,给气动架座4产生压力,气动架座4的力作用在减震吊绳2上,当减震吊绳2受力时拉扯伸长,带动收卷盒3内部的卷杆9转动,卷杆9转动时带动弹片8收缩转动,弹片8上产生回转的力,从而对电梯进行减震隔震作用,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侧连接装设有气动架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边缘处表面装设有收卷盒(3),所述收卷盒(3)的内部装设有卷杆(9),所述卷杆(9)上装设有卷盘(10),所述卷杆(9)的两端装设有弹片(8),所述卷盘(10)上卷绕有减震吊绳(2),所述气动架座(4)吊设在减震吊绳(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表面装设有真空泵体(6),所述真空泵体(6)上连接装设有气动管路(7),所述气动管路(7)的一端接通在气动架座(4)的底部,所述气动架座(4)的顶部装设有气动吸盘(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架座(4)的内部开设有内置气管,所述气动吸盘(5)通过内置气管与气动管路(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架座(4)的内侧底部开设有吊孔,所述气动架座(4)通过减震吊绳(2)贯穿在吊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吸盘(5)均匀装设在气动架座(4)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杆(9)上对称装设有两个弹片(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表面对称装设有八个收卷盒(3),且两个对称的收卷盒(3)之间装设有一根减震吊绳(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用减震隔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连接装设有气动架座,所述底座的内侧边缘处表面装设有收卷盒,所述收卷盒的内部装设有卷杆,所述卷杆上装设有卷盘,所述卷杆的两端装设有弹片,所述卷盘上卷绕有减震吊绳,所述气动架座吊设在减震吊绳上;将该电梯用的减震隔震结构改设为吊绳减震结构,当电梯降落在气动架座上时,可对电梯进行减震,防止弹簧减震结构中弹簧的弹性限度发生变化,提高了电梯的减震效果,在该装置的气动架座上装设有气动吸盘,当电梯降落在气动架座上与气动吸盘贴合,真空泵体会将气动吸盘内的空气抽出,使得气动吸盘与电梯之间吸附,防止电梯在缓冲减震时回弹,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华创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