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桌垃圾分类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1479发布日期:2020-05-15 17:03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桌垃圾分类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桌垃圾分类盒。



背景技术: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到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中,干垃圾、湿垃圾的分类最为困难(上海以外的城市以:其它垃圾、厨余垃圾/易腐垃圾进行分类,不同城市的表述方式不同)。

面对如此严格、细致的生活垃圾分类,人们虽然努力执行,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不知道如何分类,分不清楚哪些是干垃圾哪些是湿垃圾,且部分垃圾分类要求与人们的日常认知有偏差,很容易造成错误分类;其次,在现有生活习惯的条件下,分类操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很多人并未从根本上接受或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同时,对于餐厅、集体食堂的场景,分类意识更是淡薄,商家为了不影响顾客的消费体验,不会刻意要求顾客进行垃圾分类,其结果,要么垃圾分类效果不佳,要么增加商家的垃圾处理成本。

如何更便利地进行垃圾分类,用简单易行的分类方案及配套辅助工具,培养人们的垃圾分类习惯,将易混淆的干/湿垃圾文字或图案,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辅助人们正确分类,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餐桌垃圾分类盒,能够更便利地进行垃圾分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桌垃圾分类盒,它放置在餐桌或类似物上,包括相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盒体,单个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以及自所述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一圈围壁,所述底板和所述围壁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盒体之间相连接部位设置在所述围壁上边缘,所述盒体等大或不等大。

可选地,所述底板呈现方形、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可选地,所述盒体之间相连接部位延伸有一定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之间相连接部位直线延伸。

可选地,所述盒体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盒体之间所述相连接部位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盒体上设置有导流缺口。

可选地,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把手和/或挂钩。

可选地,所述盒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盒体放置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平横截面积自上而下呈现减小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盒体的材料为再生pet、聚丙烯、玻璃、陶瓷、纸质以及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于一种。

可选地,所述盒体上印刷有提示文字和/或图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餐桌垃圾分类盒,由于放置在餐桌或类似物上,因此能够从垃圾产生的源头便进行垃圾分类,从而减轻了后续垃圾分类的负担;将易混淆的干/湿垃圾文字或图案印刷于盒体上,提高分类的正确率;由于包括相连接在一起的盒体,盒体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在围壁上边缘,从而使得盒体可以堆叠放置,方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餐桌垃圾分类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盒体;

2、底板;

3、围壁;

4、容纳空间;

5、连接部位;

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的餐桌垃圾分类盒,用于放置在餐桌或类似物上,类似物包括茶几、吧台、书桌等。这样便可以从垃圾产生的源头进行分类,减轻了后续垃圾分类的负担,能够培养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

餐桌垃圾分类盒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盒体1,每个盒体1包括底板2和自底板2边缘向上延伸的一圈围壁3。底板2和围壁3限定出容纳空间4,容纳空间4用于投放餐桌上产生的垃圾。其中一个盒体1可以用于投放干垃圾,另一个盒体1可以用于投放湿垃圾。

两个盒体1之间的连接部位5设置在围壁3上边缘,这样可以将多层盒体1堆叠在一起(图1只显示一层盒体1),也就是上面的盒体1插入下面盒体1的容纳空间4中,从而方便于收纳,减小了收纳空间。

容纳空间4的水平横截面积自上而下呈现减小的趋势,从而更易于多层盒体1堆叠在一起。

两个盒体1之间的连接部位5延伸有一定长度,从而具有较大的连接强度,且可有效适应分类垃圾桶的尺寸,便于向垃圾桶内倾倒。两个盒体1之间的连接部位5直线延伸,从而易于制造。

如图2,连接部位5下方还设置有三个加强筋6,加强筋6为板状且在竖直面上延伸,加强筋6同时连接两个盒体1的围壁3外表面以及连接部位5下表面,加强筋6能够加强盒体1之间的连接,有利于防止连接部位5应力断裂。

两个盒体1为等大或不等大,从而具有更大适用范围。

并且,还可以在本例基础上增设盒体1,将多个盒体1依次或并列连接在一起。

本例中,底板2形状为方形,具有简约美观、节约成本、便于清洗的优点。其它实施方式中,底板2的形状还可以是圆形、多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

可选地,可以在盒体1上设置导流缺口,以导流垃圾中的油水。

可选地,可以在盒体1上设置把手和/或挂钩,以便于拿取盒体1或将盒体1挂在相应部位。

可选地,还可以设置底座,将盒体1放置在底座上。

可选地,还可以在盒体1上设置盒盖。

盒体1可以由再生pet材料制成,践行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部分场景使用聚丙烯等其它环保材料以降低成本。另外,盒体1还可以是玻璃、陶瓷、碳纤维等其它材料。

盒体1内侧根据干湿垃圾分类规则,印制有干/湿垃圾提示文字,及易混淆的垃圾图案,兼顾实用及视觉效果。当然,还可以将提示文字或图案印制在盒体1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餐桌垃圾分类盒产生的优点是:

在垃圾产生的源头(餐桌)就可以将干、湿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推动垃圾分类政策落地,简化垃圾分类流程,提高垃圾分类正确率,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轻松解决餐桌垃圾分类的困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