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贴标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5053发布日期:2020-06-02 18:3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贴标签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贴标签机。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上常需要贴标签,用于标示电子产品的信息情况,以便后续程序中扫描标签上的条码读取该电子产品的相关信息,目前电子产品上的标签主要都是通过人工手工粘贴,这种贴标签方式工作效率低,标签粘贴不牢固,容易贴歪,还容易损伤标签和电子产品,造成电子产品二次损伤,目前其它行业也有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贴标签的,然而其都仅是将标签取下直接贴在产品表面,在贴设时,不会对标签贴合位置进行校正,然而此种贴标签方式不能适用于电子产品贴标签,因为其贴标签往往位置不完全一致,导致后续工序无法正常扫描标签读取标签上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贴标签机,其有效解决了标签贴歪等一系列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贴标签机,包括有机架、控制机构、第一驱动机构、滑动架、第二驱动机构、贴标签机构以及输送机构;该控制机构设置于机架上;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该滑动架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于机架上,上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架前后来回活动;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滑动架上并随滑动架前后来回活动,且第二驱动机构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该贴标签机构设置于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贴标签机构左右来回活动,且贴标签机构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贴标签机构包括有安装架、第一视觉定位装置、贴标签装置、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将标签压平的第一压平装置;该安装架安装于上述第二驱动机构上;该第一视觉定位装置设置于安装架上;该贴标签装置包括有用于吸取标签的取料单元和用于调整取料单元位置的位置调整单元,取料单元设置于位置调整单元上;位置调整单元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于安装架上,取料单元随位置调整单元上下活动;该驱动装置设置于安装架上,驱动装置驱动上述位置调整单元上下来回活动;第一压平装置位于取料单元的侧旁;

输送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并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上述贴标签机构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和丝杆;上述机架上设置有两支撑架,该电机设置于其一支撑架上,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与滑动架的底面螺合连接;且滑动架的底面两端上设置有滑块,对应的,两支撑架上设置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直线模组,上述贴标签机构设置于直线模组的滑台上并随滑台左右来回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视觉定位装置包括有ccd摄像头和定位块;该ccd摄像头安装于安装架上;该定位块设置于安装架上并位于ccd摄像头的正下方,且定位块的上下表面贯穿有通孔,上述ccd摄像头与通孔上下正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取料单元包括有吸管和吸盘,该吸管为侧面开设有进气孔的中空管体;该吸盘设置于吸管的底面;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包括有活动架和第一电机,该活动架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安装架上,且活动架的侧面固定于感应片,对应的,安装架的侧面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传感器,感应片与多个传感器感应导通;该第一电机安装于活动架上;上述吸管设置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电机带动吸管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二电机和传动轴;该第二电机固定于安装架上;该传动轴的上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随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且传动轴与上述活动架螺合连接;且活动架上固定有滑块,对应的,安装架上设置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压平装置设置于取料单元上并随取料单元上下活动,且第一压平装置为两个,其一第一压平装置为横向排布,另一第一压平装置为纵向排布;第一压平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架、气缸、第二连接架和滚轮;该第一连接架设置于上述吸管的底部;该气缸安装于第一连接架上;该第二连接架设置于气缸的输出轴上;该滚轮安装于第二连接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第二压平装置,第二压平装置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该第二压平装置包括有气缸、支架和滚轮;该气缸设置于安装架上;该支架设置于气缸的输出轴上;该滚轮安装于支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视觉定位装置,且第二视觉定位装置位于贴标签机构的下方,第二视觉定位装置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第二视觉定位装置包括有支撑架和ccd摄像头;该支撑架固定于机架上;该ccd摄像头设置于支撑架上,且支撑架上针对ccd摄像头开设有过光孔,过光孔的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控制过光孔透光大小的两挡块,两挡块可摆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用于输送工件的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设置于输送装置的侧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控制机构、第一驱动机构、滑动架、第二驱动机构、贴标签机构和输送机构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标签的定位、位置调整、吸取、输送、粘贴和压平一系列动作,从而将标签准确无误的贴于电子产品上,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更利于保护电子产品。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隐藏机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贴标签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贴标签机构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贴标签机构的的局部组装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压平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压平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输送机构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视觉定位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11、支撑架

20、控制机构30、第一驱动机构

31、电机32、丝杆

40、滑动架50、第二驱动机构

60、贴标签机构61、安装架

62、第一视觉定位装置621、ccd摄像头

622、定位块623、通孔

63、贴标签装置631、取料单元

601、吸管602、吸盘

632、位置调整单元603、活动架

604、第一电机64、驱动装置

641、第二电机642、传动轴

65、第一压平装置651、第一连接架

652、气缸653、第二连接架

654、滚轮66、第二压平装置

661、气缸662、支架

663、滚轮70、输送机构

71、输送装置72、定位装置

81、滑块82、滑轨

83、感应片84、传感器

90、第二视觉定位装置91、支撑架

92、ccd摄像头93、挡块

901、过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0、控制机构20、第一驱动机构30、滑动架40、第二驱动机构50、贴标签机构60以及输送机构70。

该控制机构20设置于机架10上。该第一驱动机构30设置于机架10上并与控制机构20电性连接。该滑动架40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于机架10上,上述第一驱动机构30驱动滑动架40前后来回活动,具体而言,第一驱动机构30包括有电机31和丝杆32;上述机架10上设置有两支撑架11,该电机31设置于其一支撑架11上,电机31带动丝杆32转动,丝杆32与滑动架40的底面螺合连接,从而带动滑动架前后来回活动。且滑动架40的底面两端上设置有滑块81,对应的,两支撑架11上设置有滑轨82,滑块81与滑轨82滑动配合安装。

该第二驱动机构50设于滑动架40上并随滑动架40前后来回活动,且第二驱动机构50与控制机构20电性连接。具体而言,第二驱动机构50为直线模组,贴标签机构60设置于直线模组的滑台上并随滑台左右来回活动。

该贴标签机构60设置于第二驱动机构50上,第二驱动机构50驱动贴标签机构60左右来回活动,且贴标签机构60与控制机构20电性连接。贴标签机构60包括有安装架61、第一视觉定位装置62、贴标签装置63、驱动装置64以及用于将标签压平的第一压平装置65。

该安装架61安装于上述第二驱动机构50上。该第一视觉定位装置62设置于安装架61上,第一视觉定位装置62包括有ccd摄像头621和定位块622;该ccd摄像头621安装于安装架61上;该定位块622设置于安装架61上并位于ccd摄像头621的正下方,且定位块622的上下表面贯穿有通孔623,上述ccd摄像头621与通孔623上下正对,ccd摄像头621射出的光线只能从通孔623通过,形成一定位作用,使ccd摄像头621检测标签的位置更加的精准。

该贴标签装置63包括有用于吸取标签的取料单元631和用于调整取料单元位置的位置调整单元632,取料单元631设置于位置调整单元632上;位置调整单元632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于安装架61上,取料单元631随位置调整单元632上下活动。具体而言,取料单元631包括有吸管601和吸盘602,该吸管601为侧面开设有进气孔的中空管体;该吸盘602设置于吸管601的底面。所述位置调整单元632包括有活动架603和第一电机604,该活动架603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安装架61上,且活动架603的侧面固定于感应片83,对应的,安装架61的侧面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传感器84,感应片83与多个传感器84感应导通,此类结构对贴标签装置63的行程做了限定。该第一电机604安装于活动架603上;上述吸管601设置于第一电机604的输出轴上,第一电机604带动吸管601转动,从而实现标签位置的调整。

该驱动装置64设置于安装架61上,驱动装置64驱动上述位置调整单元632上下来回活动。具体而言,驱动装置64包括有第二电机641和传动轴642;该第二电机641固定于安装架61上;该传动轴642的上端与第二电机6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随第二电机641的输出轴转动,且传动轴642与活动架603螺合连接,从而带动活动架603上下活动。且活动架603上固定有滑块,对应的,安装架61上设置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安装。

第一压平装置65位于取料单元631的侧旁,具体而言,第一压平装置65设置于取料单元631上并随取料单元631上下活动,且第一压平装置65为两个,其一第一压平装置65为横向排布,另一第一压平装置65为纵向排布,从而实现多个角度对标签的压平。第一压平装置65包括有第一连接架651、气缸652、第二连接架653和滚轮654;该第一连接架651设置于上述吸管601的底部;该气缸652安装于第一连接架651上;该第二连接架653设置于气缸652的输出轴上;该滚轮654安装于第二连接架653上。

安装架61上还设置有第二压平装置66,第二压平装置66与控制机构20电性连接;该第二压平装置66包括有气缸661、支架662和滚轮663;该气缸661设置于安装架61上;该支架662设置于气缸661的输出轴上;该滚轮663安装于支架662上,第二压平装置66只会在需特别再一次对标签进行压平的时候再会使用。

该输送机构70设置于机架10上并与控制机构20电性连接,上述贴标签机构60位于输送机构70的上方。输送机构70包括有用于输送工件的输送装置71以及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装置72;定位装置72设置于输送装置71的侧旁,输送装置71为输送带结构,定位装置72为气缸带动挡板活动的结构。

机架10上还设置有第二视觉定位装置90,且第二视觉定位装置90位于贴标签机构60的下方,第二视觉定位装置90与控制机构20电性连接;第二视觉定位装置90包括有支撑架91和ccd摄像头92;该支撑架91固定于机架10上;该ccd摄像头92设置于支撑架91上,且支撑架91上针对ccd摄像头92开设有过光孔901,过光孔901的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控制过光孔901透光大小的两挡块93,两挡块93可摆动地设置于支撑架91上。当工件上已经贴于一大标签时,需将小标签贴于大标签上时,需第二视觉定位装置90进行定位调整,让小标签准确的贴于大标签上。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此处工件以手机85为例,

第一步,启动设备,将手机85背面朝上放在输送装置71上,输送装置71将手机85输送到定位装置72处,使手机定位。

第二步,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配合驱动,使贴标签机构60对标签进行找位置,并使第一视觉定位装置62位于标签的正上方。

第三步,第一视觉定位装置62对标签位置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传输到控制机构20上。

第四步,标签位置检测完成后,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配合驱动,使取料单元631位于标签的正上方,驱动装置64驱动贴标签装置63下压,取料单元631将标签吸住,接着,驱动装置64驱动贴标签装置63上升,且位置调整单元632根据第一视觉定位装置62检测的数据对取料单元631进行转动,使标签位置摆正。

第五步,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配合驱动,使取料单元631位于手机85的正上方,接着,驱动装置64驱动贴标签装置63下压使标签贴于手机85上,且第一驱动机构30或第二驱动机构50配合驱动,使在贴标签的同时,第一压平装置65对标签进行滚压。

第六步,标签贴完成后,各机构和装置复位,定位装置72回收,输送装置71将手机85送出。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控制机构、第一驱动机构、滑动架、第二驱动机构、贴标签机构和输送机构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标签的定位、位置调整、吸取、输送、粘贴和压平一系列动作,从而将标签准确无误的贴于电子产品上,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更利于保护电子产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