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1205发布日期:2020-05-29 13:0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线材加工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材拉丝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防线—拉丝—退火—收线,其中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是线材加工的重要环节,目前不锈钢拉丝退火工艺的生产都是在整个生产线的末端安装一个自动绕丝机构,这样的结果是线材在退火时还承受着非常大的轴向拉力,而退火会使线材变软,较大的轴向拉力会导致线材被拉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线材在退火工序时受到轴向拉力导致线材形态发生变化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通过在退火装置前设置一个送线装置,送线装置和绕线装置实现同步传动,削弱线材在退火工序时承受的轴向拉力,避免线材形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包括有送线装置、冷却装置以及绕线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送线装置与绕线装置之间,所述送线装置与绕线装置通过第三传动带传动连接。本方案中,在冷却装置前设置送线装置,送线装置与绕线装置实现同步运转,使得线材经过冷却装置时受到的轴向拉力最小,避免了线材形变的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的送线装置包括有支架,电机、第一传动带以及送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有轮毂、第一转动盘和第一传动轴,所述轮毂和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盘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本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动盘的直径可以更换,可以在电机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调整第一转动盘的直径可以调整轮毂的转动速度,从而调整送线装置的送线速度,进而提高绕线装置的绕线速度,提高整个线材拉丝工序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滑轮,所述冷却箱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不等高的从动轮,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的液面没过所述从动轮。本方案中,线材通过冷却箱入口处的滑轮进入冷却液,冷却箱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不同高度的从动轮,线材在从动轮上缠绕若干圈后,被传动到下一个从动轮,随后进过冷却箱出口处的滑轮传动到绕向装置中进行缠绕,设置若干个不等高的从动轮、冷却液的液面没过从动轮以及线材在从动轮上缠绕若干圈的作用均是为了取得最佳的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有卷线筒、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带、第三传动轴以及第二转动盘,所述卷筒与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盘与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盘与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本方案中,线材的一端固定在卷线筒上,卷线筒经过第二传动带传动实现线材的缠绕,其中,第二转动盘的直径可以根据第一转动盘的直径变化实现调整,可以实现卷线筒的绕线速度与送线装置的送线速度一致。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第三传动带,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传动轴通过第三传动带传动连接。本方案中,电机输出轴运转,通过第一传动带以及第二传动带,分别实现轮毂和卷线筒的同步运转,可以极大程度的减轻线材的轴向拉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液为冷却油。本方案中,冷却油具有灵敏的热平衡能力,超强的热传导能力,保障引擎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超宽的工作温度区间,杜绝沸腾开锅,冷却系统微压力;低温环境不用添加防冻剂;避免了气蚀、水垢、电解等腐蚀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可以调整电机的转动速度,从而可以调整线材经过冷却装置的时间,进而调整冷却效果;2、可以实现送线装置和绕线装置的同步运转,最大程度的削弱线材的轴向拉力,避免线材的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说明:1-送线装置、2-冷却装置、3-绕线装置、4-第三传动带、11-支架、12-电机、13-第一传动带、14-送线机构、15-第一转动盘、16-第一传动轴、21-冷却箱、22-滑轮、23-从动轮、31-卷线筒、32-第二传动轴、33-第二传动带、34-第三传动轴、35-第二转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最佳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是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的结构图,由送线装置1、冷却装置2以及绕线装置3组成,线材先后经过送线装置1、冷却装置2以及绕线装置3,所述送线装置1与绕线装置3通过第三传动带4传动连接,送线装由支架11,电机12、第一传动带13以及送线机构14组成,送线机构14由轮毂、第一转动盘15和第一传动轴16组成,轮毂(未示出)和第一传动轴16固定连接,第一转动盘15与第一传动轴16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电机12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盘通过第一传动带13传动连接,第一转动盘15的直径可以更换,可以在电机12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调整第一转动盘15的直径可以调整轮毂的转动速度,从而调整送线装置1的送线速度,进而提高绕线装置3的绕线速度,提高整个线材拉丝工序的效率。

冷却装置2由冷却箱21、两个滑轮22以及若干从动轮23组成,冷却箱21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滑轮22,冷却箱2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不等高的从动轮23,冷却箱21内设置有冷却液,冷却液为冷却油,冷却油的液面没过从动轮23,线材通过冷却箱21入口处的滑轮22进入冷却液,冷却箱2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不同高度的从动轮23,线材在从动轮23上缠绕若干圈后,被传动到下一个从动轮23,随后进过冷却箱21出口处的滑轮22传动到绕向装置中进行缠绕,设置若干个不等高的从动轮23、冷却液的液面没过从动轮23以及线材在从动轮23上缠绕若干圈的作用均是为了取得最佳的冷却效果。

绕线装置3由卷线筒31、第二传动轴32、第二传动带33、第三传动轴34以及第二转动盘35组成,卷筒与第二传动轴32固定连接,转动盘与第二传动轴3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当电机12输出轴运转,通过第一传动带13带动轮毂运转,通过第三传动带4带动第三传动轴34运转,第三传动轴34通过第二传动带33带动第二转动盘35,第二转动盘35与第二传动轴32通过第二传动带33传动连接,线材的一端固定在卷线筒31上,继而实现轮毂和卷线筒31的同步运转,可以极大程度的减轻线材的轴向拉力;其中,第二转动盘35的直径可以根据第一转动盘15的直径变化实现调整,可以实现卷线筒31的绕线速度与送线装置1的送线速度一致。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送线装置、冷却装置以及绕线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送线装置与绕线装置之间,所述送线装置与绕线装置通过第三传动带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线装置包括有支架,电机、第一传动带以及送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有轮毂、第一转动盘和第一传动轴,所述轮毂和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盘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滑轮,所述冷却箱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不等高的从动轮,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的液面没过所述从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有卷线筒,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带、第三传动轴以及第二转动盘,所述卷线筒与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盘与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盘与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传动轴通过第三传动带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液为冷却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材双向牵动装置,包括有送线装置、冷却装置以及绕线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送线装置与绕线装置之间,所述送线装置与绕线装置通过第三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的送线装置包括有支架,电机、第一传动带以及送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有轮毂、第一转动盘和第一传动轴,所述轮毂和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盘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技术方案通过在退火装置前设置一个送线装置,送线装置和绕线装置实现同步传动,削弱线材在退火工序时承受的轴向拉力,避免线材形变。

技术研发人员:罗成;舒国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展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7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