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1204发布日期:2020-05-29 13:0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点焊,是指焊接时利用柱状电极,在两块搭接工件接触面之间形成焊点的焊接方法,点焊时,先加压使工件紧密接触,随后接通电流,在电阻热的作用下工件接触处熔化,冷却后形成焊点,点焊主要用于厚度4mm以下的薄板构件冲压件焊接,特别适合汽车车身和车厢、飞机机身的焊接,但不能焊接有密封要求的容器。

汽车地板中通道位置作为汽车地板功能实现的一个必要的结构特征,为了保证中通道的强度,会在中通道上焊接加强板,现有的加强板模具生产出来的中通道加强板在进行焊接时,中通道中加强板由于焊接夹具定位块干涉的原因,导致焊钳无法移动到指定焊接位置,导致焊点边焊,造成焊接不牢固,为了解决现有加强板模具生产出的中通道加强板焊点边焊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模具板,所述第一模具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模具凸起,所述第一模具板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模具板的右侧规定连接有第二模具板,所述第二模具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模具凸起,所述第二模具凸起和第一模具凸起之间设置有冲压零件。

可选的,所述冲压零件为连续模冲压制作,所述冲压零件包括有改善前零件和改善后零件,所述改善前零件的正面设置有焊点。

可选的,所述改善前零件之间的步距为55.5mm,所述改善后零件之间的步距为55.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通过对加强板模具进行整改,将第一模具凸起与第二模具凸起之间的距离增加4mm,将连续冲压的冲压零件之间的步距由原步距55.5mm增加为59.5mm,改善后的加强板模具生产出来的冲压零件边线加长了2mm,使得改善后的加强板模具生产出来的冲压零件,在焊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焊点能够位于冲压零件的内部,从而解决了原模具生产出来的加强板存在焊点边焊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善前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改善后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善前零件与改善后零件的对比图。

图中:1、第一模具板;2、第一模具凸起;3、固定孔;4、第二模具板;5、第二模具凸起;6、冲压零件;61、改善前零件;62、改善后零件;7、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模具板1,第一模具板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模具凸起2,第一模具板1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孔3,第一模具板1的右侧规定连接有第二模具板4,第二模具板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模具凸起5,第二模具凸起5和第一模具凸起2之间设置有冲压零件6,通过第一模具板1和第二模具板4的配合使用,利用第一模具板1表面的第一模具凸起2和第二模具板4表面的第二模具凸起5,冲压形成冲压零件6,采用连续模的方式制作冲压零件6,加快了冲压零件6的生产,提高了冲压零件6的产量。

其中,冲压零件6为连续模冲压制作,冲压零件6包括有改善前零件61和改善后零件62,改善前零件61的正面设置有焊点7,通过在冲压零件6的表面设置焊点7,方便观察改善前零件61和改善后零件62之间的变化以及焊点7在改善前零件61和改善前零件61上的相对位置。

其中,改善前零件61之间的步距为55.5mm,改善后零件62之间的步距为59.5mm,通过将冲压零件6之间的步距由原步距55.5mm,改善为59.5mm,改善后产品边线加长2mm,在焊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零件的边线,从而解决焊点边焊问题。

综上,该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使用时,通过增加冲压零件6的步距,使产品边线加长2mm,增加零件的边线,从而解决焊点边焊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模具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板(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模具凸起(2),所述第一模具板(1)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第一模具板(1)的右侧规定连接有第二模具板(4),所述第二模具板(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模具凸起(5),所述第二模具凸起(5)和第一模具凸起(2)之间设置有冲压零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零件(6)为连续模冲压制作,所述冲压零件(6)包括有改善前零件(61)和改善后零件(62),所述改善前零件(61)的正面设置有焊点(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前零件(61)之间的步距为55.5mm,所述改善后零件(62)之间的步距为59.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模具板,所述第一模具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模具凸起,所述第一模具板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模具板的右侧规定连接有第二模具板,所述第二模具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模具凸起,所述第二模具凸起和第一模具凸起之间设置有冲压零件。该用于解决焊点边焊问题的加强板模具结构,通过对中通道中加强板模具进行整改,该模具为连续模,使连续冲压的冲压零件之间的步距由原步距55.5mm,改善为59.5mm,改善后产品边线加长2mm,在焊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零件的边线,从而解决焊点边焊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潘远望;陈耀雄;杨勇;于红军;康芝旺;沈国芳;沈州林;朱凯旋;张梁;薛虎;丁毅杰;方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至信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