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1864发布日期:2020-07-07 14:12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收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垃圾收集都是将垃圾袋套在垃圾桶内,在垃圾袋装满后将垃圾袋打包,在垃圾桶的上开口将垃圾袋取出,然后将垃圾袋丢到垃圾收集处。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垃圾袋破漏,导致垃圾掉落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现有的垃圾都是在垃圾袋装满后才进行倾倒,更容易因为垃圾过重而在垃圾袋从垃圾桶内提起时或者在去垃圾收集处的路上发生破损,并且当垃圾存在液体时,不仅容易脏手还会到处滴落,造成脏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干净整洁的垃圾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容器,包括桶体、提手和底盖,所述提手连接在所述桶体的顶部,所述底盖可打开地连接在所述桶体的底部,所述桶体上设有推动机构,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可移动的第一扣接块,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第一扣接块移动,所述底盖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桶体上,所述底盖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扣接块,所述第二扣接块与所述第一扣接块扣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桶体上,且所述推杆位于所述第一扣接块的上端,所述第一扣接块的下端与所述桶体之间设有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上设有按压孔和按压腔,所述推杆的上部位于所述按压腔内,所述推杆的上端从所述按压孔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上设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与所述按压腔相通,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按压腔和所述移动腔内,所述移动腔的腔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扣接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移动腔内,所述第一扣接块的另一端从所述通孔伸出且与所述第二扣接块扣接,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第一扣接块和所述移动腔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扣接块连接,且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第一扣接块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的底面积大于所述桶体在所述底盖上的投影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为透明盖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管,所述底盖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排水孔处,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桶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底盖可打开地连接在桶体的底部,通过提手将垃圾容器提至垃圾收集处,启动推动机构移动第一扣接块,使第一扣接块与底盖的第二扣接块打开,底盖在桶体内的垃圾的重量下绕桶体转动而打开,垃圾袋即可从容器内掉落至垃圾收集处,避免垃圾袋破损而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还可避免液体垃圾的滴落,使用方便,干净整洁。

2、本实用新型的推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扣接块上端的推杆,按压推杆的上端,第一扣接块向下运动,打开与第二扣接块的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底盖的面积大于桶体在底盖上投影的面积,便于设置推动机构和扣接结构,且可完全承接液体垃圾,防止泄露。另外,底盖为透明盖体,可观察容器内是否液体以及液体的多少,以便及时清理。另外,底盖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桶体上,排水时将排水管拆卸进行排水,当垃圾容器在平时使用时,将排水管另一端向上固定,防止液体漏出,同时还可排气,方便垃圾袋在容器内装放。

附图说明

图1为垃圾容器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垃圾容器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其中,1、桶体;101、移动腔;102、通孔;2、提手;201、按压孔;202、按压腔;3、底盖;4、第一扣接块;5、第二扣接块;6、推杆;7、弹性件;8、第一卡块;9、移动块;10、压缩弹簧;11、扣接孔;12、通道;13、第二卡块;14、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容器,包括桶体1、提手2和底盖3,提手2连接在桶体1的顶部,底盖3可打开地连接在桶体1的底部,桶体1上设有推动机构,桶体1的底部设有可移动的第一扣接块4,推动机构推动第一扣接块4移动,底盖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桶体1上,底盖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扣接块5,第二扣接块5与第一扣接块1扣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底盖3可打开地连接在桶体1的底部,通过提手2将垃圾容器提至垃圾收集处,启动推动机构移动第一扣接块4,使第一扣接块4与底盖3的第二扣接块5打开,底盖3在桶体1内的垃圾的重量下绕桶体1转动而打开,垃圾袋即可从容器内掉落至垃圾收集处,避免垃圾袋破损而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还可避免液体垃圾的滴落,使用方便,干净整洁。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推动机构包括推杆6,推杆6可移动地连接在桶体1上,且推杆6位于第一扣接块4的上端,第一扣接块4的下端与桶体1之间设有弹性件7,本实施例的弹性件7为弹簧。提手2上设有按压孔201和按压腔202,推杆6的上部位于按压腔202内,推杆6的上端从按压孔201伸出。本实施例的桶体1上设有移动腔101,移动腔101与按压腔202相通,推杆6位于按压腔202和移动腔101内,移动腔101的腔壁上设有通孔102,第一扣接块4的一端位于移动腔101内,第一扣接块4的另一端从通孔102伸出且与第二扣接块5扣接,弹性件7的两端分别抵住第一扣接块4和移动腔101的底部。按压推杆6的上端,使推杆6向下移动,推动第一扣接块4克服弹性件7的弹力向下移动,松开与第二扣接块5的扣接连接,从而使底盖3自动打开,使垃圾袋从垃圾容器底部掉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底盖3的底面积大于桶体1在底盖3上的投影的面积,便于设置推动机构和扣接结构,且可完全承接液体垃圾,防止泄露。另外,本实施例的底盖3为透明盖体,可观察容器内是否液体以及液体的多少,以便及时清理。此外,本实施例的垃圾容器还包括排水管14,底盖3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排水管14的一端连接在排水孔处,排水管14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桶体1上,本实施例的排水管14为软管,垃圾容器在平时使用时,将排水管14一端向上固定,此时排水管14的出水口高于底盖3,可防止底盖3内的液体泄露,当需要排放底盖3内的液体时,将排水管14的上端取下即可进行排放,并且排水管14可排放垃圾容器内的气体,方便垃圾袋在容器内装放。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扣接块包括第一卡块8和移动块9,第一卡块8与移动块9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0,压缩弹簧10的两端分别抵住第一卡块8的移动块9,本实施例的桶体1上设有扣接孔11,扣接孔11与移动腔101之间设有通道12,第一卡块8和压缩弹簧10位于12内,且第一卡块8从通道12内伸出与第二扣接块5的一侧扣接,第二扣接块5的另一侧也设有第二卡块13,第二卡块13位于扣接孔11的孔壁上开设的腔内且与该腔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按压推杆6的上端,移动块9向下移动,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10得到伸展,底盖3在垃圾的重力下打开,垃圾袋从底部掉落。本实施例的其他方面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推动机构为电机,电机与第一扣接块4连接,且电机带动第一扣接块4移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底盖3可打开地连接在桶体1的底部,通过提手2将垃圾容器提至垃圾收集处,启动推动机构移动第一扣接块4,使第一扣接块4与底盖3的第二扣接块5打开,底盖3在桶体1内的垃圾的重量下绕桶体1转动而打开,垃圾袋即可从容器内掉落至垃圾收集处,避免垃圾袋破损而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还可避免液体垃圾的滴落,使用方便,干净整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