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4708发布日期:2020-05-20 01:2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泥、废橡胶处理领域,具体涉及油泥、废橡胶处理的一种密封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是油品开发、储存、运输、生产过程中混入泥土或其他介质,得不到直接分离回收而形成的污染环境的混合物,属于危险废物管理范围。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开采、运输、加工石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泥。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仅仅开采石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泥年产量已超过百万吨,并且我国许多油田已经进入开采末期,油泥产生比例将会更大,另一方面,国内废轮胎及各种废橡胶制品的存量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仅废轮胎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在递增。废轮胎长期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极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还容易引起火灾。废轮胎造成的“黑色污染”已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目前我国废轮胎橡胶每年的回收率约为47%,属中等偏下的水平,其中废轮胎的回收利用率约为60%。废轮胎循环利用产业已被国家列为循环经济的重点发展领域。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废轮胎相应地快速增长;然而在处理废轮胎过程中,轮胎的解聚、分离、裂解、单体回收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大课题,也是深度再生加工的高技术含量的二次资源化利用攻关重点。橡胶的组成成分及反应条件直接控制着产品产率与质量,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时间、压力;反应介质及反应器的结构、形状等。现已开发出的热裂解技术主要有:惰性气体保护热裂解、真空热裂解、熔融盐载体热裂解等。加拿大成功开发了利用微波技术对废旧轮胎进行解聚、切割、分离制得燃料油与炭黑。由于这些方法技术上复杂、装置庞大、投资巨大、工厂加工成本太高,因而目前尚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推广。为了解决含油污泥、废橡胶的处理问题,cn20953817u公开了一种油泥/废橡胶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连续分离装置,包括油泥/废橡胶热解系统、油气冷却分离系统、热风生成系统,其中,油泥热解系统:包括密封进料口、管道流动床热解装置、外筒体、热风流通层、油气出口、废渣排料口;所述管道流动床热解装置包括上下叠加的三层管道流动床组成,通过该套设备的使用可达到从根本上解决含油污泥、废橡胶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并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再生利用。

但是在裂解过程中,由于裂解炉内充满高温可燃气体,所以整套设备处于密闭状态,不允许外界的空气进入设备内,但是在进料的过程中常常会将空气一同夹带进设备内,从而发生闪爆,如果进入的空气量较大时会导致裂解炉发生爆炸,从而发生更大的危险。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密封入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密封入料装置,解决了入料口处必须做到密封处理,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发生闪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密封入料装置,包括送料桶,所述送料桶的一端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送料桶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靠近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送料桶与出料口之间设置有膨胀节,所述送料桶与膨胀节相连接处设置有挤压口,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螺旋绞龙,所述螺旋绞龙在传动轴上通过设置的密度不同分为了输送段、挤压段、收料段,将进入送料桶的物料完成输送、挤压、收料等压实步骤后由出料口排出。

进一步的,一种密封入料装置,所述挤压口设置为倒喇叭形状,挤压口越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喇叭口越小,可进一步通过挤压力将物料挤压的更加密实。

进一步的,一种密封入料装置,所述螺旋绞龙密度大处的绞龙片之间设置的间距为:3-5cm,密度小处的绞龙片之间设置的间距为:5-10cm。

进一步的,一种密封入料装置,所述螺旋绞龙的边缘与送料桶内壁之间的设置间距为1-3cm。

进一步的,一种密封入料装置,所述膨胀节靠近挤压口的一侧由固定装置固定不可移动。

进一步的,一种密封入料装置,所述出料口的正上方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内部的压力超过安全值的时候安全阀会自动开启进行泄压。

进一步的,一种密封入料装置,所述进料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料位置感应传感器、第二料位置感应传感器,当进料口处的料位低于第二料位置感应传感器的时候感应信号会指导控制电机停下,系统不再向裂解炉内输送物料,当进料口处的料位高于第一料位置感应传感器的时候,外部的物料将停止向进料口输送物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入料装置,通过螺旋绞龙片对物料进行输送,并在送料桶内通过输送段、挤压段、收料段,将进入送料桶的物料完成输送、挤压、收料等压实步骤后由出料口排出。

2、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入料装置,通过内部设置的螺旋绞龙密度的不同和喇叭形状的挤压口可以使物料越靠近出料口挤压力越大,将物料内所携带的空气挤压出送料桶,从而保证进入裂解炉内的物料不含有空气。

3、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入料装置,本装置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本密封入料装置可以大大减少进入裂解炉内的空气,从而保证了裂解炉内的裂解反应的安全进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送料桶,2-进料口,3-出料口,4-电机,5-传动轴,6-膨胀节,7-输送段,8-挤压段,9-收料段,10-螺旋绞龙,11-挤压口,12-安全阀,13-第一料位置感应传感器,14-第二料位置感应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密封入料装置,包括送料桶1,所述送料桶1的一端上部设置有进料口2,另一端下部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送料桶1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靠近进料口2的一侧设置有电机4,所述送料桶1与出料口3之间设置有膨胀节6,所述送料桶1与膨胀节6相连接处设置有挤压口11,所述传动轴5上设置有螺旋绞龙10,所述螺旋绞龙10在传动轴5上通过设置的密度不同分为了输送段7、挤压段8、收料段9,将进入送料桶1的物料完成输送、挤压、收料等压实步骤后由出料口3排出,所述挤压口11设置为倒喇叭形状,挤压口11越靠近出料口3的一端喇叭口越小,可进一步通过挤压力将物料挤压的更加密实,所述螺旋绞龙10密度大处的绞龙片之间设置的间距为:3-5cm,密度小处的绞龙片之间设置的间距为:5-10cm,所述螺旋绞龙10的边缘与送料桶1内壁之间的设置间距为1-3cm,所述膨胀节6靠近挤压口11的一侧由固定装置固定不可移动,所述出料口3的正上方设置有安全阀12,所述安全阀12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内部的压力超过安全值的时候安全阀12会自动开启进行泄压,所述进料口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料位置感应传感器13、第二料位置感应传感器14,当进料口2处的料位低于第二料位置感应传感器14的时候感应信号会指导控制电机4停下,系统不再向裂解炉内输送物料,当进料口2处的料位高于第一料位置感应传感器13的时候,外部的物料将停止向进料口2输送物料。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