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爬坡功能的多料斗单轨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9264发布日期:2020-05-29 12:55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爬坡功能的多料斗单轨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产品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爬坡功能的多料斗单轨运输车。



背景技术:

我国果树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地形复杂、坡度较大的山地、丘陵地带,传统的轮式运输车辆,很难在如此复杂的地形环境下作业,因此果品和物资的运送,在复杂地貌环境的约束下,主要依靠人工来进行搬运,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成本高;为了提高山地、丘陵果园的运输效率和机械化程度,单轨运输机应运而生。为了适应地形,运输机轨道通常会有各种坡道,传统的单轨运输机系统为了实现爬坡功能,通常采用在轨道上设置齿条,在机头上设置驱动齿轮以保证爬坡效果。

例如,zl201811291968.9公开的一种单轨运输机的车头及其单轨运输机,依靠在轨道上设置齿条,并通过运输车机头的齿轮驱动整辆运输车,这种齿轮齿条的驱动方式,虽然能保证运输车在上坡时具有足够的牵引力,但是整个轨道的制造和搭建成本高,轨道的维修方法复杂。又如,zl201820659444.x和zl201720051093.x公开的两种单轨运输机的轨道结构,将齿条换成了开设在轨道上的等间距开孔,然而这种形式轨道的开孔成本和维修难度依然恒高,且保留了机头类齿轮驱动的结构,整个运输机的机头结构复杂,不易于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爬坡功能的多料斗单轨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爬坡功能的多料斗单轨运输车,包括:运输车体、驱动机构和轨道定位机构,所述运输车体包括至少两个互相活动连接的料斗车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若干电驱动轮模块,所述电驱动轮模块设置在所述运输车体的前端、后端或所述料斗车体连接处,且至少在上述三处位置中的任意两处设置有电驱动轮模块;所述电驱动轮模块包括驱动轮、驱动电机和轮架,所述驱动轮为非刚性摩擦轮,每个所述电驱动模块中至少包括一个驱动轮,所述驱动机构至少设置有三个所述驱动轮;所述料斗车体之间通过电驱动轮模块或轨道铰链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轮外圈设置有非刚性摩擦胎体,所述非刚性摩擦胎体为聚氨酯材料实心胎、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实心胎或充气空心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包括tpe/tpr/tpu。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所述驱动轮采用一个单独的驱动电机进行驱动,驱动轮与驱动电机之间连接减速机或采用自带减速机构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轮和驱动电机固定在轮架上,并通过轮架与所述运输车体连接,所述轮架与所述运输车体铰接连接。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驱动轮设置有一个电磁刹车,断电刹车、通电放开,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驱动器进行起停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车体包括两个料斗车体,运输车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驱动轮模块,所述两个料斗车体之间也设置有一个电驱动轮模块,每个电驱动模块包括一个驱动轮,整个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有三个所述驱动轮。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车体包括两个料斗车体,运输车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驱动轮模块,所述两个料斗车体之间也设置有一个电驱动轮模块,所述运输车体前后两端电驱动模块包括两个直线排列的驱动轮,所述两个料斗车体之间的电驱动轮模块包括一个驱动轮,整个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有5个所述驱动轮。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车体包括两个料斗车体,运输车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驱动轮模块,所述两个料斗车体之间也设置有一个电驱动轮模块,每个电驱动模块包括两个直线排列的驱动轮,整个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有六个所述驱动轮。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车体包括两个料斗车体,运输车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驱动轮模块,所述两个料斗车体之间通过轨道铰链相连,运输车体前后两端的电驱动模块中至少有一组电驱动轮模块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直线排列的驱动轮,整个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驱动轮。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铰链包括,铰链架、两个连接铰块、两个上轨道轮、两个下轨道轮、两个调节连杆和调节螺栓;所述两个上轨道轮设置在所述铰链架上;所述两个连接铰块分别设置在所述铰链架顶部两端,用于分别与两侧的料斗车体相连;所述两个调节连杆的顶部均与所述铰链架铰接,所述两个调节连杆底部分别设置一个所述下轨道轮,所述两个调节连杆底部还铰接有用于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的螺纹连接块。

作为优选,所述述轨道定位机构包括,上定位轮、下定位轮、定位轮固定架,所述轨道定位机构通过所述定位轮固定架与所述运输车体相连接。上定位轮设置在轨道上方、下定位轮设置在轨道下方,所述上定位轮与所述下定位轮外圈设置有轨道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定位机构包括,上定位轮、下定位轮、定位轮固定架,所述轨道定位机构通过定位轮固定架与所述轮架相连,至少设置两个直线排列的上定位轮或下定位轮用于车体在轨道上的定位,所述定位轮固定架与所述轮架之间通过分别设置在两者上的导向杆与导向杆插孔相连,显然两者位置关系互换依然可以实现该功能,并使得两者之间具有滑动调整间距的功能。

普通的轨道运输车应用场景为平地运输,通常采用刚性的钢制驱动轮,导致其不具备爬坡能力,本实用新型中,非刚性摩擦胎体在受到来自运输车体重力下压作用下,非刚性摩擦胎体底部会发生变形,从而增加了整个驱动轮与轨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摩擦力,当运输车体载物量越大时,非刚性摩擦胎体底部的变形量也越大,驱动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也就越大,保证了整个车体具有较强的载物爬坡能力,并且通过前后设置多个驱动轮的方式,进一步增大了驱动力。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配套导轨只需要使用普通矩形方管便可,大大简化了轨道铺设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驱动轮的电驱动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驱动轮的电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摩擦驱动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轨道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根据图1所示一种具有爬坡功能的多料斗单轨运输车,包括:运输车体1、驱动机构2和轨道定位机构3。

运输车体1包括两个料斗车体11,运输车体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驱动轮模块21,两个料斗车体11之间也设置有一个电驱动轮模块21,电驱动轮模块21包括驱动轮211、驱动电机212和轮架213,驱动轮211为非刚性摩擦轮,运输车体1前后两端电驱动模块21包括两个直线排列的驱动轮211,两个料斗车体11之间的电驱动轮模块21包括一个驱动轮211,整个驱动机构2设置有5个驱动轮211。

驱动轮211外圈设置有非刚性摩擦胎体2111,非刚性摩擦胎体2111为聚氨酯材料实心胎、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实心胎或充气空心胎,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包括tpe/tpr/tpu。

根据图4所示,非刚性摩擦胎体2111在受到来自运输车体1重力下压作用下,非刚性摩擦胎体2111底部a处会发生变形,从而增加了整个驱动轮211与轨道b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摩擦力,当运输车体1载物量越大时,非刚性摩擦胎体2111底部a处的变形量也越大,驱动轮211与轨道b之间的摩擦力也就越大,保证了整个车体具有较强的载物爬坡能力。

每个驱动轮211采用一个单独的驱动电机212进行驱动,驱动轮211与驱动电机212之间连接减速机或采用自带减速机构的驱动电机,驱动轮211和驱动电机212固定在轮架213上,并通过轮架213与运输车体1连接,轮架213与运输车体1铰接连接。每个驱动轮211设置有一个电磁刹车214,断电刹车、通电放开,驱动电机212通过电机驱动器进行起停控制。

根据图2、图3所示,轨道定位机构3包括,上定位轮31、下定位轮32、定位轮固定架33,上定位轮31设置在轨道上方、下定位轮32设置在轨道下方,上定位轮31与下定位轮32外圈设置有轨道卡槽。

轨道定位机构3通过定位轮固定架33与轮架213相连,从而与运输车体1间接相连,定位轮固定架33与轮架213之间通过分别设置在两者上的导向杆2131与导向杆插孔331相连,并使得两者之间具有滑动调整间距的功能,从而实现实现轨道与驱动轮211中心位置间距调整的功能,从而保证了非刚性摩擦胎体2111底部处的变形效果。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图5所示,运输车体1包括两个料斗车体11,运输车体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驱动轮模块21,两个料斗车体11之间也设置有一个电驱动轮模块21,电驱动轮模块21包括驱动轮211、驱动电机212和轮架213,驱动轮211为非刚性摩擦轮,每个电驱动模块21包括一个驱动轮211,整个驱动机构2设置有三个驱动轮211。

实施例3:

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图6所示,运输车体1包括两个料斗车体11,运输车体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驱动轮模块21,两个料斗车体11之间也设置有一个电驱动轮模块21,电驱动轮模块21包括驱动轮211、驱动电机212和轮架213,驱动轮211为非刚性摩擦轮,每个电驱动模块21包括两个直线排列的驱动轮211,整个驱动机构2设置有六个驱动轮211。

实施例4:

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图7所示,运输车体1包括两个料斗车体11,运输车体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驱动轮模块21,两个料斗车体11之间通过轨道铰链4相连,,电驱动轮模块21包括驱动轮211、驱动电机212和轮架213,驱动轮211为非刚性摩擦轮,运输车体1前端的电驱动模块21设置有一个驱动轮211,运输车体1后端的电驱动模块21设置有两个直线排列的驱动轮211,整个驱动机构2设置有三个驱动轮211。

根据图8所示,轨道铰链4包括,铰链架41、两个连接铰块42、两个上轨道轮43、两个下轨道轮44、两个调节连杆45和调节螺栓46;两个上轨道轮43设置在铰链架41上;两个连接铰块42分别设置在铰链架41顶部两端,用于分别与两侧的料斗车体11相连;两个调节连杆45的顶部均与铰链架41铰接,两个调节连杆45底部分别设置一个下轨道轮44,两个调节连杆45底部还铰接有用于连接调节螺栓46的螺纹连接块。

实施例5:

与上述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图9所示,运输车体1包括两个料斗车体11,运输车体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驱动轮模块21,两个料斗车体11之间通过轨道铰链4相连,,电驱动轮模块21包括驱动轮211、驱动电机212和轮架213,驱动轮211为非刚性摩擦轮,运输车体1前后端的电驱动模块21设置有两个直线排列的驱动轮211,整个驱动机构2设置有四个驱动轮211。

实施例6:

与上述实施例1-5不同之处在于,轨道定位机构3通过定位轮固定架33与运输车体1直接相连接,容易想到,在运输车体1设置导向杆配合定位轮固定架33的导向杆插孔,依然可以实现轨道与驱动轮211中心位置间距调整的功能。

实施例7:

与上述实施例1-5不同之处在于,轨道定位机构3与运输车体1或轮架213固定连接,本实施中,由于采用的固定连接的形式,使得运输车体1与轨道之间的距离不再可变,然而由于上定位轮31与下定位轮32外圈轨道卡槽具有一定深度,且上定位轮31与下定位轮32本身水平间距会略大于轨道厚度,故驱动轮211在重压下还是有变形空间,整个运输车也依然具备一定爬坡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