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识别垃圾分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1649发布日期:2020-06-09 19:44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智能识别垃圾分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环保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识别垃圾分类设备。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一定规定或标准对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运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以来,市民对垃圾分类投放的观念越来越强烈,社区会向市民分发不同的垃圾袋用于区分不同种类的垃圾,垃圾袋通常采用颜色或文字提示,比如可回收物采用蓝色垃圾袋、有害垃圾采用灰色垃圾袋、餐厨垃圾采用绿色垃圾袋等,便于市民在家完成对垃圾的基础分类,但是很多市民在投放时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将对应的垃圾袋投放至对应的垃圾桶中,并且也存在部分市民将没有分类的垃圾乱投放,通常需要在垃圾回收地点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防止出现分类储存的垃圾投放时出错,而且还需要设置多个垃圾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智能识别垃圾分类设备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对市民投放的垃圾袋的颜色进行识别,并自动将袋装垃圾投放至对应的存放装置中,能够充分适应现代社会对垃圾分类的要求,节约了垃圾桶占用的场地面积和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识别垃圾分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装置和存放装置,投放装置包括投放箱、运行腔和运行机构,投放装置呈t型结构,运行腔的中间下部设置有支撑板,运行机构设置在运行腔的内部,投放箱安装在运行机构上,存放装置分别安装在运行腔底部的左右两侧,投放箱的顶部设置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包括光电感应器和补光光源,光电感应器和补光光源均安装在投放箱的顶部内壁上;使用者采用社区统一规定的要求,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类储放到对应颜色的垃圾袋中,然后统一丢弃在本设备的投放箱中,补光光源能够增加投放箱内的亮度,保证光电感应器的识别准确度,光电感应器识别出垃圾袋的颜色后运行机构将投放箱带动至匹配的存放装置上方,袋装分类垃圾从投放箱中掉落至下方的存放装置中暂存。

进一步,运行机构和投放箱均设置有两组,投放箱的前面设置有第一投放口,第一投放口处设置有滑门;运行机构和投放箱设置有两组,两组运行机构分开运行,因此能够同时操作两个袋装垃圾的投放,减少丢垃圾的排队时间,滑门通过身份识别系统控制,使用者进行垃圾投放前,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才能打开滑门,对使用者产生约束,防止社区外使用者将没有分类的袋装垃圾投放至本设备中。

进一步,投放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投放口,投放箱的底部设置有推动门组件,推动门组件包括挡板、气缸和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在第二投放口的一侧,气缸安装在安装板上,气缸向第二投放口一侧倾斜,气缸的活塞杆与挡板固定连接,挡板与投放箱的下表面平行设置,挡板的尺寸大于第二投放口的尺寸;当投放箱运行至对应的存放装置上方时,气缸进行缩短运动,将挡板向远离与第二投放口方向移动,当挡板离开第二投放口下方时,袋装垃圾从第二投放口处掉落。

进一步,两组运行机构上下设置,每组运行机构包括主控系统和两条电机轨道,两条电机轨道分别安装在运行腔的内侧壁上,存放装置的两侧均连接在电机轨道上;主控系统在接收到运行指令后启动电机,使投放箱能够沿电机轨道进行左右移动,当投放箱运动至对应的存放装置上方时停止。

进一步,存放装置包括主体和垃圾桶,垃圾桶放置在主体的内部,主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主体分为多个存放腔,垃圾桶放置在存放腔中;各个垃圾桶有序的摆放在主体的内部,垃圾桶可取出清洁。

进一步,主体的后侧壁上设置有开关门,开关门通过智能锁固定,开关门的尺寸大于垃圾桶的尺寸;开关门通过智能锁从内部锁定,只有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才能打开,能够防止市民误开。

进一步,投放箱的底部一侧上表面设置有重金属检测器,重金属检测器与主控系统关联;当重金属检测器检验出袋装分类垃圾中存在重金属污染物时,会将袋装分类垃圾投放至有害物品垃圾桶中。

进一步,垃圾桶的顶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能够对垃圾桶的剩余容量进行监测,当投放的垃圾超过一定高度后,系统会通过软件以及应用程序向环卫工人发出提醒,防止垃圾桶中垃圾满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采用社区统一规定的要求,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类储放到对应颜色的垃圾袋中,然后统一丢弃在本设备的投放箱中,补光光源能够增加投放箱内的亮度,保证光电感应器的识别准确度,光电感应器识别出垃圾袋的颜色后运行机构将投放箱带动至匹配的存放装置上方,袋装分类垃圾从投放箱中掉落至下方的存放装置中暂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通过对市民投放的垃圾袋的颜色进行识别,并自动将袋装垃圾投放至对应的存放装置中,能够充分适应现代社会对垃圾分类的要求,节约了垃圾桶占用的场地面积和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智能识别垃圾分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运行腔与存放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轨道与投放箱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推动门组件与投放箱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投放装置;2-存放装置2;3-投放箱;4-运行腔;5-电机轨道;6-第一投放口;7-支撑板;8-光电感应器;9-补光光源;10-红外感应器;11-滑门;12-第二投放口;13-推动门组件;14-挡板;15-气缸;16-安装板;17-主体;18-垃圾桶;19-隔板;20-存放腔;21-开关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识别垃圾分类设备,包括投放装置1和存放装置2,投放装置1包括投放箱3、运行腔4和运行机构,投放装置1呈t型结构,运行腔4的中间下部设置有支撑板7,运行机构设置在运行腔4的内部,投放箱3安装在运行机构上,存放装置2分别安装在运行腔4底部的左右两侧,投放箱3的顶部设置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包括光电感应器8和补光光源9,光电感应器8和补光光源9均安装在投放箱3的顶部内壁上;使用者采用社区统一规定的要求,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类储放到对应颜色的垃圾袋中,然后统一丢弃在本设备的投放箱3中,补光光源9能够增加投放箱3内的亮度,保证光电感应器8的识别准确度,光电感应器8识别出垃圾袋的颜色后运行机构将投放箱3带动至匹配的存放装置2上方,袋装分类垃圾从投放箱3中掉落至下方的存放装置2中暂存。

运行机构和投放箱3均设置有两组,投放箱3的前面设置有第一投放口6,第一投放口6处设置有滑门11;运行机构和投放箱3设置有两组,两组运行机构分开运行,因此能够同时操作两个袋装垃圾的投放,减少丢垃圾的排队时间,滑门11通过身份识别系统控制,使用者进行垃圾投放前,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才能打开滑门11,对使用者产生约束,防止社区外使用者将没有分类的袋装垃圾投放至本设备中。

投放箱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投放口12,投放箱3的底部设置有推动门组件13,推动门组件13包括挡板14、气缸15和安装板16,安装板16固定在第二投放口12的一侧,气缸15安装在安装板16上,气缸15向第二投放口12一侧倾斜,气缸15的活塞杆与挡板14固定连接,挡板14与投放箱3的下表面平行设置,挡板14的尺寸大于第二投放口12的尺寸;当投放箱3运行至对应的存放装置2上方时,气缸15进行缩短运动,将挡板14向远离与第二投放口12方向移动,当挡板14离开第二投放口12下方时,袋装垃圾从第二投放口12处掉落。

两组运行机构上下设置,每组运行机构包括主控系统和两条电机轨道5,两条电机轨道5分别安装在运行腔4的内侧壁上,存放装置2的两侧均连接在电机轨道5上;主控系统在接收到运行指令后启动电机,使投放箱3能够沿电机轨道5进行左右移动,当投放箱3运动至对应的存放装置2上方时停止。

存放装置2包括主体17和垃圾桶18,垃圾桶18放置在主体17的内部,主体17内设置有隔板19,隔板19将主体17分为多个存放腔20,垃圾桶18放置在存放腔20中;各个垃圾桶18有序的摆放在主体17的内部,垃圾桶18可取出清洁。

主体17的后侧壁上设置有开关门21,开关门21通过智能锁固定,开关门21的尺寸大于垃圾桶18的尺寸;开关门21通过智能锁从内部锁定,只有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才能打开,能够防止市民误开。

投放箱3的底部一侧上表面设置有重金属检测器,重金属检测器与主控系统关联;当重金属检测器检验出袋装分类垃圾中存在重金属污染物时,会将袋装分类垃圾投放至有害物品垃圾桶18中。

垃圾桶18的顶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10;能够对垃圾桶18的剩余容量进行监测,当投放的垃圾超过一定高度后,系统会通过软件以及应用程序向环卫工人发出提醒,防止垃圾桶18中垃圾满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采用社区统一规定的要求,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类储放到对应颜色的垃圾袋中,然后统一丢弃在本设备的投放箱3中,补光光源9能够增加投放箱3内的亮度,保证光电感应器8的识别准确度,光电感应器8识别出垃圾袋的颜色后运行机构将投放箱3带动至匹配的存放装置2上方,袋装分类垃圾从投放箱3中掉落至下方的存放装置2中暂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通过对市民投放的垃圾袋的颜色进行识别,并自动将袋装垃圾投放至对应的存放装置2中,能够充分适应现代社会对垃圾分类的要求,节约了垃圾桶18占用的场地面积和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