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预折叠物流防护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2612发布日期:2020-07-17 16:1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预折叠物流防护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一体化预折叠物流防护包装箱。



背景技术:

在物流领域,对于包装纸箱通常都要加入缓冲结构以防止内部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因碰撞而破碎。通常的缓冲方式有如下两种,一是需要在装入物品前提前向包装箱中加入发泡塑料等缓冲结构,二是需要在装入物品后在物品和包装箱之间加入气泡膜、气柱袋、纸等缓冲结构,这两种方式都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预折叠物流防护包装箱,在包装箱内预先固定有边角防护块和边沿防护块,实现对产品的限位和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一体化预折叠物流防护包装箱,包括依次相连以用于围成包装箱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分别设有底部折痕线和顶部折痕线,以使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可沿底部折痕线向包装箱内翻折以形成底板,且可沿顶部折痕线向包装箱内翻折以形成顶板,所述的包装箱的四角处内侧分别预先固定有边角防护块,所述的顶板和/或底板上预先固定有边沿防护块,所述的边角防护块和边沿防护块能用于对产品进行限位和保护。

所述的边沿防护块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壁面,用于贴合于产品侧面与底面或侧面与顶面的邻接处。

所述的边角防护块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壁面,用于贴合于产品四角的边角处。

所述的包装箱由两块折叠板构成,每块折叠板包括相连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且一块折叠板的第一分部的能与另一块折叠板的第二分部的相连以形成一两端开口的矩形壳体,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的相近一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切割槽,且沿连接部的上下边沿分别设有贯穿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的第一折痕直线,两条第一折痕直线之间的部分为包装箱的侧壁部分,侧壁部分的上侧为顶板部分,侧壁部分的下侧为底板部分,第一分部在近于第二分部的端部和远于第二分部的端部的侧壁部分分别固定有边角防护块,且在第一分部的顶板部分和/或底板部分沿所述的第一折痕直线固定有边沿防护块,沿近于第二分部的边角防护块远于第二分部一侧的边沿还设有第二折痕直线。

所述的边角防护块和/或边沿防护块还能用于支撑所述的矩形壳体。

每块所述的折叠板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的相远一端设有能相互配合的插块和插槽,能用于实现两块折叠板的连接。

所述的第二分部的长度是底板部分的宽度和顶板部分的宽度的2倍以上。

所述的第二分部的长度是底板部分的宽度和顶板部分的宽度的2倍,且底板部分的宽度和顶板部分的宽度相同。

沿着第一折痕线的外侧固定有边沿防护块,所述的边沿防护块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壁面,即沿第一折痕直线设置的与折叠板的第一部分相平行的第四壁面,以及位于第四壁面近于第一折痕直线一端位置的第五壁面。

所述的边角防护块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壁面,即与侧壁部分相平行的第一壁面、位于第一壁面下端向远于第一壁面延伸的第二壁面以及位于第二壁面外端并沿第一壁面的边沿向上延伸的第三壁面。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包装箱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成矩形壳体,便于叠放以进行转运和储存,而从矩形壳体折叠成包装箱后,在包装箱内预先固定有边角防护块和边沿防护块即随着折叠而位于包装箱的边沿位置,能实现对产品的限位和保护,无需在装入商品前或装入商品后再添加其他的缓冲材料,使用十分便捷,且可以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两块折叠板构成的矩形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第三壁面2.第一壁面3.第二壁面4.第五壁面5.第四壁面6.底板部分7.侧壁部分8.插块9.顶板部分10.第一折痕直线11.插槽12.第一分部13.第二分部14.切割槽15.第二折痕直线16.连接部17.产品18.边沿防护块19.第一侧壁20.第二侧壁21.第三侧壁22.第四侧壁23.边角防护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首先,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一体化预折叠物流防护包装箱,由两块折叠板构成,每块折叠板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切割槽,从而在折叠板上形成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上下两条切割槽的近端不相连,即不完全将折叠板切割开,而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即依靠两条切割槽近端之间形成的连接部相连,且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能沿着切割槽折叠,并且连接部上也能沿着切割槽的方向设有第三折痕直线,以便其折叠。

对于每块折叠板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一块折叠板的第一分部的能与另一块折叠板的第二分部的相连以形成一两端开口的矩形壳体。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为宽度相同的矩形,第一分部位于第二分部右侧。例如,第一分部的右端中部设有插块,第二分部的左端中部对应于所述的插块设有插槽,从而一块折叠板的第一分部能通过插块与另一块折叠板的第二分部的插槽相连,并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矩形壳体。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插块和插槽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且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式实现其连接,例如粘贴等。

进一步地,沿着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的连接部的上下边沿分别设有横向贯穿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的第一折痕直线,两条第一折痕直线之间的部分即为折叠成包装箱后的侧壁部分,侧壁部分的上侧为顶板部分,侧壁部分的下侧为底板部分,后续沿两条第一折痕直线折叠即可形成包装箱的顶板和底板,即上侧的第一折痕直线即为顶部折痕线,下侧的第一折痕直线即为底部折痕线。而在第一分部在近于第二分部的端部和远于第二分部的端部的侧壁部分分别固定有边角防护块,且在第一分部的顶板部分和/或底板部分沿所述的第一折痕直线固定有边沿防护块,沿近于第二分部的边角防护块远于第二分部一侧的边沿还设有第二折痕直线。具体如图1所示,则为在第一分部的左端和右端的侧壁部分处,即第一分部的左端的中部和右端的中部,分别固定有边角防护块,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边角防护块包括相互垂直的三个壁面,包括与侧壁部分相平行的第一壁面、位于第一壁面下端向远于第一壁面延伸的第二壁面以及位于第二壁面外端并沿第一壁面的边沿向上延伸的第三壁面,以用于贴合于产品四角的边角处。其中,第二壁面外端是指由第二壁面指向远离第一分部的方向,例如对于左端的边角防护块,第三壁面位于第二壁面左端,而对于右端的边角防护块,第三壁面位于第二壁面右端。而在第一分部的中部上侧和中部下侧,则沿着第一折痕线的外侧固定有边沿防护块,所述的边沿防护块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壁面,即沿第一折痕直线设置的与折叠板的第一部分相平行的第四壁面,以及位于第四壁面近于第一折痕直线一端位置的第五壁面,用于贴合于产品侧面与底面或侧面与顶面的邻接处。两根第一折横线的外侧可以同时设有边沿防护块也可仅在一处设置,当然两根第一折横线的外侧同时设有边沿防护块时对其内的产品所起到的保护和定位作用更佳。通过这些预先设置的边沿防护块和边角防护块,能够在折叠板被折叠成包装箱后,正好位于置入包装箱内的产品的边沿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分部的长度a是底板部分的宽度b和顶板部分的宽度c的2倍以上。且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分部的长度a是底板部分的宽度b和顶板部分的宽度c的2倍,且底板部分的宽度b和顶板部分的宽度c相同。

结合图2,将两块折叠板的第一分部分别与另一块折叠板的第二分部相连,并沿所述的切割槽和第二折痕直线折叠从而得到所述的矩形壳体,且通过所述的矩形壳体内部的边角防护块和/或边沿防护块实现对矩形壳体的支撑。折叠成矩形壳体状态时,矩形壳体可以进行叠放,以便于运输和存放。

需要放入物体时,首先沿所述的切割槽和第二折痕直线折叠所述的矩形壳体,以使折叠板的第一分部位于第二折痕直线左侧的部分与第二分部能位于同一平面以获得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从而使第一分部位于第二折痕直线右侧的部分能作为包装箱的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再沿第一折痕直线向内折叠以获得顶板和底板,同时也使得预先固定于折叠板上的边角防护块能位于包装箱的四角处内侧,预先固定于折叠板上的边沿防护块能位于包装箱的底板和/或顶板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