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马达收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2629发布日期:2020-06-23 22:0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行星马达收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行星马达收线器。



背景技术:

在钢丝生产加工过程中,放线收线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大量加工完毕的钢丝需要统一收卷,但现有的收线机只是利用电机驱动收线架转动对钢线进行简单的收卷,这样得到的线圈完全依赖电机转速,电机转速的变化影响线圈的紧实程度,后续还需要再进行另外的整合才能得到可出售的紧实线圈,这不仅造成了工时的浪费也是人力的浪费,且工厂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背景下,利用电机驱动收线架转动收线时为提高收线效率,往往会选择加快电机转速,可电机转速过快会加剧作用于钢线上的拉力,很容易导致钢线形变甚至导致断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紧实线圈的行星马达收线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行星马达收线器,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钢线从上一工序过渡到收线工序的第一过渡轮和设于所述机架下端面位于第一过渡轮的后面用于收卷钢线的收线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下端面位于第一过渡轮与收线架之间用于放线的放线装置,所述收线架的底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收线架与放线方向反向转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收线架包括若干支撑柱和底盘,若干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部围合成半球型,若干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底盘。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收线架之间设置有转盘,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转盘下端部并驱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收线架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端面。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放线装置包括放线盘和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下端面,所述放线盘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绕线盘下端面,所述放线盘与所述绕线盘的几何中心处均设有可供钢线通过的通孔,所述放线盘上位于所述第一过渡轮后面设置有第一导线轮,所述放线盘上位于所述第一导线轮后面设有用于将钢线转向至所述绕线盘上的第二导线轮,所述绕线盘上还设置有用于延长钢线放线行程的第二过渡轮。

进一步改进的是:还包括可减缓第一驱动电机转速的减速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减速机构与转盘连动。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周侧均匀分布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滑轮,所述减速机构设置于所述置物板上。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收线架的外部围设有可开合的限位围栏。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限位围栏包括两个直径相同的半圆形围栏。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底板下设置第一驱动电机,定时调节第一驱动电机的沿放线方向的反方向转动,可帮助线圈收紧,这样收卷的线圈紧实不易松散,便于后期处理;且本实用新型把第一驱动电机与蜗轮蜗杆减速器相连,蜗轮蜗杆减速器可限制第一驱动电机的转速不会过快,避免了因收线速度过快放线端的速度跟不上而导致的拉扯,防止钢丝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行星马达收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是行星马达收线器,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将钢线从上一工序过渡到收线工序的第一过渡轮11,所述机架1下端面固定设有绕线盘2,所述绕线盘2下端面可转动设置有放线盘2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放线盘21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放线盘21与所述绕线盘2的几何中心处均设有可供钢线通过的通孔,所述放线盘21上位于所述第一过渡轮11后面设置有第一导线轮22,所述放线盘21上位于所述第一导线轮22后面设有用于将钢线转向至所述绕线盘2上的第二导线轮23,所述绕线盘2上还设置有用于延长钢线放线行程的第二过渡轮24,所述绕线盘2下方设有用于收卷钢线的收线架3,所述收线架3包括若干支撑柱和底盘,若干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部围合成半球型,若干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底盘,所述收线架3的外部围设有由两个直径相同的半圆形围栏组成通过插销连接的限位围栏31,所述底盘下端面设置有转盘4,所述限位围栏31设置于所述转盘4上端面,所述转盘4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转盘4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4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2通过减速机构41与转盘相连动(所述减速机构为公知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其内部构造与连接方式也为公知,故在此不做赘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2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置物板43,所述减速机构41的壳体设置于所述置物板43上端面,所述置物板43周侧对称设置有两的滑轮44。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收线架3放至转盘4上并用限位围栏31将收线架3围起来,放线盘21转动不断将钢线从上往下输出落至收线架3上,一定时间后开启第一驱动电机42,第一驱动电机42带动蜗轮蜗杆减速器转动,蜗轮上的传动杆带动转4盘与绕线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转盘4上的收线架3跟随转盘4转动,收线架3上的钢线进行反向收紧,减速机构41可限制第一驱动电机42的转速不会过快,避免了因收线速度过快放线端的速度跟不上而导致的拉扯,防止钢丝断裂,钢线反向收紧后关闭第一驱动电机42。

收卷时钢线的行进路线:将钢线从上一工序牵引至第一过渡轮11上,绕经过渡轮后,进入并通过绕线盘2与放线盘21上的通孔,然后绕经第一导线轮22与第二导线轮23,并通过第二导线轮23转向后绕至绕线盘2上,钢线于绕线盘2上绕转半圈后引至第二过渡轮24,再绕经第二过渡轮24将钢线引回绕线盘2后于绕线盘2上绕转一圈最后输出,此时的钢线会自然滑落至限位围栏31内的收线架3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行星马达收线器,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钢线从上一工序过渡到收线工序的第一过渡轮和设于所述机架下端面位于第一过渡轮的后面用于收卷钢线的收线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下端面位于第一过渡轮与收线架之间用于放线的放线装置,所述收线架的底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收线架与放线方向反向转动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马达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架包括若干支撑柱和底盘,若干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部围合成半球型,若干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底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马达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收线架之间设置有转盘,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转盘下端部并驱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收线架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马达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装置包括放线盘和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下端面,所述放线盘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绕线盘下端面,所述放线盘与所述绕线盘的几何中心处均设有可供钢线通过的通孔,所述放线盘上位于所述第一过渡轮后面设置有第一导线轮,所述放线盘上位于所述第一导线轮后面设有用于将钢线转向至所述绕线盘上的第二导线轮,所述绕线盘上还设置有用于延长钢线放线行程的第二过渡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马达收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减缓第一驱动电机转速的减速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减速机构与转盘连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星马达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周侧均匀分布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滑轮,所述减速机构设置于所述置物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马达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架的外部围设有可开合的限位围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星马达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围栏包括两个直径相同的半圆形围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紧实线圈的行星马达收线器,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钢线从上一工序过渡到收线工序的第一过渡轮和设于所述机架下端面位于第一过渡轮的后面用于收卷钢线的收线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下端面位于第一过渡轮与收线架之间用于放线的放线装置,所述收线架的底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收线架与放线方向反向转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哲;魏子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进不锈钢(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