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6607发布日期:2020-06-05 19:3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线机构。



背景技术:

铜线在生产过程中,是将含有杂质的铜经过高温铜水,然后向铜水内泵送高压氧,经过模具冷却后形成模片,通过电解除去杂质后,最终得到高纯度的铜板,铜板经过第二次高温融化后,经冷却后被拉成较粗的铜条,较粗的铜条经延展又粗变细,从而达到电线标准要求。

铜线经过最后一次冷却后,需要将铜线进行集线和张紧操作,进而将铜线缠绕成电线成品。现有的铜线集线过程是将冷却干燥后的铜线,经过集线装置经若干铜线汇集在绕线设备的一侧,以便于聚拢绕接成一个电线。铜线经过集线机构后,需要进行绕线张紧操作,最后绕制成线圈。

现有集线装置与工作平台之间的角度调节,需要在暂停机器运行的前提下,通过松动安装有集线装置的安装板与工作平台之间的铰接螺栓,从而调节集线装置与工作平台之前的高度,从而使得集线的铜线与绕线设备外的铜线保持相互张紧的状态,但是由于每次调节都需要进行铰接螺栓的松动和锁紧操作,由此使得铰接螺栓的调节操作不方便,同时通过铰接螺栓固定集线装置,会降低集线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还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线机构,具有便于调节集线杆角度,且提高集线杆稳定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线机构,包括安装有工作平台的壳体,所述工作平台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设置有集线装置,所述集线装置包括与所述滑动板转动连接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安装有集线板,所述集线板上设置有若干限位杆,所述调节板的侧面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卡接滑动有滑块,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动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滑动板之间的角度的调节件;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集线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张紧铜线的张紧装置;所述壳体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同轴转动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位于所述张紧装置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绕线轮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进行连续的绕线操作,进而拉动铜线持续向靠近的绕线轮的方向移动,接着,铜线经过集线装置的集线板,使得最初的分散与四周的铜线均能聚拢于集线板上,从而达到节约使用空间的效果;铜线从相邻限位杆直线的位置穿过,有利于减少铜线与集线板分离的情况,以提高铜线进入集线机构和绕线机构的导向性,进而使得铜线的缠绕运动更加顺畅,进而经过张紧装置,使得铜线持续保持张紧状态,有利于减少铜线与张紧装置分离的情况,进而提高铜线的导向性;当需要调节集线装置和滑动板之间的夹角时,通过调节调节件,使得滑块沿靠近或远离集线板的位置运动,当滑块向靠近集线板的位置移动时,调节板与滑动板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当滑块向远离集线板的位置移动时,调节板与滑动板之间的夹角逐渐缩小,由此完成调节板与滑动板之间的夹角的调节操作,进而使得调节板与滑动板之间的夹角调节操作简便,同时在未调节调节件时,调节板保持静止状态,以固定调节板,有利于提高固定调节板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贯通所述连接块,所述调节螺栓远离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柄块,所述圆柄块与所述滑动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节螺栓,由于调节螺栓利用圆柄块与滑动板转动连接,使得调节螺栓的轴线与滑动板之间的夹角维持不变,且调节螺栓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点、圆柄块和滑动板之间的转动点以及调节板和滑动板之间的铰接点三者形成三角形,利用调节螺栓与连接块螺纹连接,进而增大或缩小调节螺栓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点与圆柄块和滑动板之间的转动点之间的距离,当连接点与转动点之间的距离增大时,由于圆柄块和滑动板之间的转动点与调节板和滑动板之间的铰接点的距离不变,进而使得调节板与滑动板之间的夹角增大;同时,当连接点与转动点之间的距离缩小时,使得调节板与滑动板之间的夹角缩小,由此达到调节调节板与滑动板之间的夹角的操作,进而使得调节角度的操作简便;此外,由于连接点、转动点和铰接点三者始终形成三角形的稳定形状,进而达到固定调节板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的横截面为类“t”型,所述滑槽的横截面为类“t”型,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卡接滑动,所述滑槽对所述滑块进行周向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块与滑槽卡接滑动,有利于提高滑块与滑槽卡接滑动的导向性,进而使得滑块与滑槽的卡接滑动运动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出端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平台的上端面开有直槽,所述直槽与所述气缸的推动伸缩方向一致,所述滑动板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直槽卡接滑动,所述直槽对所述凸块进行周向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气缸的驱动作用下,使得滑动板进行往复运动,利用凸块与直槽卡接滑动,有利于提高滑动板卡接滑动运动的导向性,进而使得滑动板的卡接滑动运动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板远离所述滑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集线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板,以连接固定集线板,使得集线板的安装及拆卸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线板的上端面与所述集线板沿垂直于滑动板长度方向的侧面的交汇处倒圆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倒圆角,当集线板处于倾斜状态时,利用铜线与集线板的倒圆角的周面绕接,有利于降低铜线与集线板之间的磨损情况,进而提高铜线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平台的下端面安装有角钢,所述角钢的直角面通过螺栓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所述角钢的另一直角面通过螺栓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角钢与工作平台和壳体连接,有利于提高工作平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减少工作平台出现塌陷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板,所述张紧板与所述滑动板铰接固定,所述滑动板靠近所述张紧板的一端设置有定位轮,所述张紧板远离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设置有张紧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张紧板,利用定位轮和张紧轮缠绕铜线,以张紧铜线,有利于减少铜线因过于松弛而与定位轮或张紧轮出现分离的情况,进而提高铜线的导向性,使得张紧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集线装置,将铜线穿过相邻限位杆之间的位置,进而有利于节约使用空间;同时利用调节螺栓调节调节板与滑动板之间的角度,从而使得调节板与滑动板之间角度调节操作简便,利用三角形稳定结构,使得调节板整体结构稳定;

2.利用滑块与滑槽卡接滑动,有利于提高滑块卡接滑动的导向性,进而使得滑块滑动运动更加顺畅;

3.通过设置圆倒角,有利于减少铜线与集线板之间因摩擦而磨损铜线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工作平台;111、直槽;112、角钢;2、滑动板;21、凸块;22、安装板;3、集线装置;31、调节板;311、滑槽;32、滑块;321、连接块;33、连接板;34、集线板;341、限位杆;342、倒圆角;35、调节件;351、调节螺栓;352、圆柄块;4、张紧装置;41、定位轮;42、张紧板;43、张紧轮;5、气缸;6、绕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集线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有工作平台11的壳体1,壳体1为长方体,工作平台11位于壳体1的一侧,工作平台11为长方体,工作平台11的长度方向与壳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工作平台11的下端面安装有两个角钢112,两个角钢112位于工作平台11沿工作平台11长度方向的两端,角钢112的直角面通过螺栓与工作平台11连接固定,角钢112的另一直角面通过螺栓与壳体1靠近工作平台11的侧面连接固定。

工作平台11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板2,滑动板2的横截面为类“l”型,滑动板2的直角开口朝向远离壳体1的方向设置,滑动板2的长度方向与壳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工作平台11的上端面开有直槽111,直槽11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直槽11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滑动板2的下端面凸起有凸块21,凸块2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凸块21与直槽111卡接滑动,直槽111对凸块21进行周向限位。壳体1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长度方向与直槽111的长度方向一致,气缸5的伸出端与滑动板2靠近壳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

滑动板2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安装有集线装置3,集线装置3包括与滑动板2转动连接的调节板31,调节板31为长方体,调节板31的长度方向与滑动板2长度方向之间有角度,调节板31远离滑动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3,连接板33为框型,连接板33安装有集线板34,集线板34的上端面凸起有若干限位杆341,限位杆34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若干限位杆341的连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滑动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集线板34与集线板34沿滑动板2长度方向的两侧面的交汇处倒圆角342设置。

如图2至图3所示,调节板31远离壳体1的侧面开有滑槽311,滑槽311的横截面为类“t”型,滑槽311的长度方向与调节板31的长度方向一致,滑槽311卡接滑动有滑块32,滑块32的横截面为类“t”型,滑槽311对滑块32进行周向限位。滑块32远离壳体1的侧面的转动连接有连接块321,连接块321为长方体,连接块321与滑块32之间的转轴的轴线垂直于调节板31远离壳体1的侧面设置。

连接块321与滑动板2之间安装有调节件35,调节件35包括调节螺栓351,调节螺栓351与连接板33螺纹贯通,调节螺栓351远离调节螺栓3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柄块352,圆柄块352与滑动板2转动连接,调节螺栓351的轴线垂直于工作平台11的上端面设置。

如图1至图2所示,滑动板2远离集线装置3的一端安祖航有张紧铜线的张紧装置4,张紧装置4包括定位轮41,滑动板2远离集线装置3的一端的垂直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2,安装板22为长方体,定位轮41与安装板22转动连接,定位轮41的转轴的轴线垂直于安装板22靠近壳体1的侧面设置。

张紧装置4还包括张紧板42,张紧板42为长方体,张紧板42的一端与滑动板2铰接,张紧板42通过螺栓与滑动板2铰接,同时,通过螺栓和螺母夹紧张紧板42和滑动板2,张紧板42与滑动板2之间的铰接点低于定位轮41与滑动板2之间的转动点设置。张紧板42远离滑动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轮43,张紧轮43的转轴的轴线垂直于张紧板42远离壳体1的侧面设置。

壳体1安装有电机(图中为示出),电机(图中为示出)的转轴安装有绕线轮6,绕线轮6与电机(图中为示出)的转轴同轴转动,绕线轮6位于张紧轮43的下方。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

使用时,当使用安装有集线装置3的绕线设备进行绕线操作时,首先关闭电源,在保证操作安全的前提下,将绕线设备外的若干铜线分别穿过集线板34的相邻两个限位杆341之间的位置,以聚拢若干铜线,然后将聚拢的铜线然绕接于定位轮41的外周,接着将聚拢的铜线远离集线装置3的末端绕接于张紧轮43的外周,最终将聚拢的铜线与绕线轮6缠绕固定。

当需要将集线板34的高度调高时,需要调大调节板31与滑动板2之间的夹角角度,接着转动调节螺栓351的螺帽,使得滑块32向靠近集线板34的位置移动,进而使得调节螺栓351和连接块321的连接点以及圆柄块352和滑动板2的转动点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得调节板31与滑动板2之间的夹角增大。

当需要将集线板34的高度调低时,需要调小调节板31与滑动板2之间的夹角角度,接着转动调节螺栓351的螺帽,使得滑块32向远离集线板34的位置移动,进而使得调节螺栓351和连接块321的连接点以及圆柄块352和滑动板2的转动点之间的距离缩小,从而使得调节板31与滑动板2之间的夹角缩小。

当停止调节调节螺栓351时,由于调节螺栓351和连接块321之间的连接点、圆柄块352和滑动板2之间的转动点以及调节板31和滑动板2之间的铰接点三者形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从而使得调节板31保持稳定状态。

接着,调节张紧板42与滑动板2之间的夹角,通过松动张紧板42与滑动板2之间的螺栓和螺母,然后调节张紧板42与滑动板2之间的夹角,以张紧铜线,然后通过螺栓的螺帽和螺母夹紧张紧板42和滑动板2,由此,完成张紧板42与滑动板2之间夹角的调节过程。

接着,开启绕线设备的电源,使得电机(图中为示出)工作,进而使得绕线轮6连续缠绕铜线,同时,在气缸5的工作作用下,使得滑动板2和张紧轮43进行往复运动,从而使得铜线均匀地缠绕在绕线轮6的外周面,当绕线轮6缠绕满铜线后,最后关闭绕线设备,取出绕线轮6。由此,完成绕线轮6缠绕铜线的操作过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