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升降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0910发布日期:2020-08-05 01:2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升降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支护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升降台车。



背景技术:

边坡支护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边坡支护是在边坡开挖完成验收合格后,人工搭设脚手架进行锚喷作业施工,经过多年的实践是一种成熟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安全人员需加强对脚手架连接处的检查工作,发现扣件松动或变形,必须立即进行整改。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59226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锚喷混凝土钢筋网片的制作台架,包括网框及其立腿架;所述网框包括横向筋和纵向筋,所述横向筋和纵向筋相连接构成网框,在所述网框左右两侧的纵向筋的顶端连接左右对称的立筋,在所述网框前后两侧的横向筋的顶端连接前后对称的立筋;所述立腿架包括连接在网框下面的左侧立腿、中间立腿和右侧立腿,所述中间立腿的长度大于左侧立腿的长度,所述右侧立腿的长度大于中间立腿的长度;所述左右对称的立筋和前后对称的立筋均向左上方倾斜。该台架可同时焊接多层钢筋网片,由于台架左低右高,钢筋网片的焊点因为倾斜错位可在上方插入焊条焊接定型,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缩短施工周期。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检查连接处来保证施工的安全,占用了施工时间,并且搭设脚手架也同样占用施工时间,导致施工进度慢。

针对现有技术中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检查连接处来保证施工的安全,占用了施工时间,搭设脚手架同样占用施工时间,导致施工进度慢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升降台车。

所述台车包括车架、旋转台、四轮驱动装置、伸缩机构和操作平台和液压升降装置,旋转台转动连接于车架上,四轮驱动装置固设于车架下端,伸缩机构下端与旋转台铰接,操作平台转动连接于伸缩机构上端,液压升降装置的底端与旋转台铰接,液压升降装置的顶端与伸缩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液压升降装置包括防尘油封、垫片、缓冲环、活塞杆衬套、活塞杆和耐磨环,活塞杆衬套上连接有防尘油封,活塞杆衬套上连接有垫片,活塞杆衬套上连接有缓冲环,活塞杆衬套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连接有耐磨环。

进一步地,伸缩机构上端设置连接头,操作平台与连接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旋转台通过回转式减速器转动连接于车架上。

进一步地,伸缩机构包括大臂和伸缩悬挑梁,大臂套设在伸缩悬挑梁上,且伸缩悬挑梁能够伸缩出大臂,伸缩悬挑梁上端与连接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伸缩悬挑梁包括多个伸缩节,多个伸缩节依次套接。

进一步地,车架下端面设置支撑机构。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为伸缩式支撑脚。

进一步地,操作平台上设有防滑区。

进一步地,防滑区设有防滑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台车具有以下显著的优越效果:

1,升降台车占用资源少,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占用时间少、施工工序衔接紧密,安全系数大,适用于高边坡及支护量大的施工项目中。

2,伸缩悬挑梁可以自由调节长度以适合现场情况,扩大施工工作面范围、给施工的劳务人员提供安全、方便的操作平台,解决了高空作业高风险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旋转台,2-车架,3-四轮驱动装置,4-支撑机构,5-伸缩机构、51-大臂、52-伸缩悬挑梁,6-连接头,7-操作平台,8-液压升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台车包括:旋转台1、车架2、四轮驱动装置3、支撑机构4、伸缩机构5、连接头6、操作平台7和液压升降装置8,旋转台1转动连接于车架2上,四轮驱动装置3固设于车架2下端,伸缩机构5下端与旋转台1铰接,液压升降装置8的底端与旋转台1铰接,液压升降装置8的顶端与伸缩机构5连接,用于抬升伸缩机构5,连接头6与操作平台7铰接,且转动连接位置设有锁紧装置(图中未示出),锁紧装置不仅用于锁紧连接头6与操作平台7,同时作为连接头6与操作平台7之间的转动轴,通过在连接头6与操作平台7之间设置铰连,用于在施工位置改变时,调整操作平台7的转动角度,以获得更好的施工效果,支撑机构4固定在车架2下端面上,用于支撑车架2。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伸缩机构5包括大臂51和伸缩悬挑梁52,大臂51上端设有容纳伸缩悬挑梁52伸缩的开口(图中未示出),大臂51套设在伸缩悬挑梁52上,伸缩悬挑梁52能够伸缩出大臂51,伸缩悬挑梁52包括多个伸缩节(图中未示出),多个伸缩节依次套接,在所述台车运行时,通过伸缩节的伸缩调整长度,任一伸缩节的长度均小于大臂51的长度,连接头6与上端的伸缩节固定连接,用于满足施工需要。

进一步地,液压升降装置8包括防尘油封、垫片、缓冲环、活塞杆衬套、活塞杆和耐磨环(图中未示出),活塞杆衬套上连接有防尘油封,活塞杆衬套上连接有垫片,活塞杆衬套上连接有缓冲环,活塞杆衬套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连接有耐磨环。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4为伸缩式支撑脚,四个伸缩式支撑脚分别固定在车架2下端两侧,用于提供支撑力。

进一步地,操作平台7上设有防滑区,防滑区设有防滑纹,用于提高施工人员与操作平台7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旋转台1通过回转式减速器(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于车架2上,回转式减速器包括回转支承和蜗杆,回转支承和蜗杆啮合,回转支承与旋转台连接,通过蜗杆转动,带动回转支承、旋转台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台车最大起升高度为14m,操作平台7设有2m2活动空间,用于满足边坡喷锚施工的需要。



本技术:
所述台车的工作原理如下:

锚杆注浆及锚喷施工,锚杆注浆中一个锚杆孔注浆时间为1-2分钟,每一个锚杆孔注浆完成后,通过调整连接头6和伸缩机构5,所述台车能够迅速调整到下一个锚杆孔,节省了施工时间,避免了施工人员来回在脚手架上穿行的时间,锚喷施工时,施工人员站在所述台车的操作平台7中,将喷枪放置于操作平台7上开始进行锚喷施工,施工人员根据锚喷位置的进程不断调整施工位置,所述台车能够方便快捷的调整施工位置,提高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升降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2)、旋转台(1)、四轮驱动装置(3)、伸缩机构(5)和操作平台(7)和液压升降装置(8);

所述旋转台(1)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2)上,所述四轮驱动装置(3)固设于所述车架(2)下端,所述伸缩机构(5)下端与所述旋转台(1)铰接,所述操作平台(7)转动连接于所述伸缩机构(5)上端,所述液压升降装置(8)的底端与所述旋转台(1)铰接,所述液压升降装置(8)的顶端与所述伸缩机构(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升降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装置(8)包括防尘油封、垫片、缓冲环、活塞杆衬套、活塞杆和耐磨环,所述活塞杆衬套上连接有所述防尘油封,所述活塞杆衬套上连接有所述垫片,所述活塞杆衬套上连接有所述缓冲环,所述活塞杆衬套上连接有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连接有所述耐磨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升降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5)上端设置连接头(6),所述操作平台(7)与所述连接头(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升降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1)通过回转式减速器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升降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5)包括大臂(51)和伸缩悬挑梁(52),所述大臂(51)套设在所述伸缩悬挑梁(52)上,且所述伸缩悬挑梁(52)能够伸缩出所述大臂(51),所述伸缩悬挑梁(52)上端与所述连接头(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升降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悬挑梁(52)包括多个伸缩节,所述多个伸缩节依次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升降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下端面设置支撑机构(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升降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为伸缩式支撑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功能升降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7)上设有防滑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升降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区设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升降台车。所述台车包括车架、旋转台、四轮驱动装置、伸缩机构、操作平台和液压升降装置,旋转台转动连接于车架上,四轮驱动装置固设于车架下端,伸缩机构下端与旋转台铰接,操作平台转动连接于伸缩机构上端,液压升降装置的底端与旋转台铰接,液压升降装置的顶端与伸缩机构连接,通过调整连接头和伸缩机构的,使得所述台车能够迅速调整到下一个锚杆孔,节省了施工时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检查连接处来保证施工的安全,占用了施工时间,并且搭设脚手架也占用施工时间,导致施工进度慢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潘新波;张刚;黄梦林;王金伟;尹高云;刘小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