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7818发布日期:2020-08-05 01:05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升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升降集装箱。



背景技术:

自集装箱应用在储能领域以来,存在装卸不便的问题,大部分采用吊装方式,即装车和卸货时租用吊车,这种方式存在租用吊车成本高、占用场地大等问题,且大大降低的了储能集装箱的可移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升降集装箱,无需借助其他起吊工具就可以放置到板车上,减少了租用起吊工具的成本及场地限制,极大的提高了自动升降集装箱可移动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升降集装箱,包括:箱体、第一伸缩组件及第二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在第一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箱体运动,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箱体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以使升降所述箱体,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及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与箱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固定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滑动部内设置有滑动通孔,所述第一滑动部安装在所述滑动通孔内,与所述滑动通孔滑动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为液压驱动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包括固定件、支撑件及第二驱动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连接,所述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二驱动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所述支撑件设置于一支撑平面,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带动所述箱体向远离或靠近所述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以抬升或下降所述箱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板、安装板及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板及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连接板传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及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与两个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部为液压驱动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升降集装箱包括箱体、第一伸缩组件及第二伸缩组件,第一伸缩组件与箱体活动连接,第二伸缩组件与第一伸缩组件固定连接,第一伸缩组件用于驱动第二伸缩组件在第一方向上远离或靠近箱体运动,第二伸缩组件用于带动箱体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以使升降箱体,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伸缩组件安装在箱体上,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当需要运输箱体时,第一伸缩组件驱动第二伸缩组件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箱体运动,将第二伸缩组件伸出至箱体一段距离,使第二伸缩组件间距大于板车宽度,第二伸缩组件带动箱体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将箱体抬升起来,板车能够运动至箱体的正下方,将箱体下降落至板车上,再将第二伸缩组件回缩,第一伸缩组件驱动第二伸缩组件向靠近箱体的方向上运动,从而完成装车动作。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伸缩组件及第二伸缩组件的共同作用能够将箱体抬升起来,无需借助其他起吊工具就可以将箱体放置到板车上,运输至目的地后,再通过相反的操作,即可将箱体从板车上卸下,减少了租用起吊工具的成本及场地限制,极大的提高了自动升降集装箱可移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升降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升降集装箱在图1中ii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升降集装箱的第二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升降集装箱的第一伸缩组件及第二伸缩组件回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升降集装箱的第一伸缩组件及第二伸缩组件伸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自动升降集装箱;110-第一伸缩组件;112-第一驱动部;114-第一滑动部;120-箱体;122-第二滑动部;124-滑动通孔;130-第二伸缩组件;132-固定件;1322-连接板;1324-安装板;1326-侧板;1328-安装腔;134-支撑件;1342-支撑板;1344-固定板;136-第二驱动部;136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升降集装箱100,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升降集装箱100无需借助其他起吊工具就可以放置到板车上,减少了租用起吊工具的成本及场地限制,极大的提高了自动升降集装箱100可移动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自动升降集装箱100在运输的过程中,通过板车将自动升降集装箱100从起始位置运输至目的地,在此之前需要将自动升降集装箱100抬升起来,放置到板车上。当板车将其运输在目的地后,需要将自动升降集装箱100从板车上放下来。

在本实施例中,自动升降集装箱100包括:箱体120、第一伸缩组件110及第二伸缩组件130,第一伸缩组件110与箱体120活动连接,第二伸缩组件130与第一伸缩组件110固定连接,第一伸缩组件110用于驱动第二伸缩组件13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或靠近箱体120运动,第二伸缩组件130用于带动箱体120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以使升降箱体120,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组件110安装在箱体120上,与箱体120活动连接,当需要运输箱体120时,第一伸缩组件110驱动第二伸缩组件13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箱体120运动,将第二伸缩组件130伸出至箱体120一段距离,使第二伸缩组件130间距大于板车宽度,第二伸缩组件130带动箱体120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将箱体120抬升起来,板车能够运动至箱体120的正下方,将箱体120下降落至板车上,再第二伸缩组件130回缩,第一伸缩组件110驱动第二伸缩组件130向靠近箱体120的方向上运动,从而完成装车动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伸缩组件110及第二伸缩组件130的共同作用能够将箱体120抬升起来,无需借助其他起吊工具就可以将箱体120放置到板车上,运输至目的地后,再通过相反的操作,即可将箱体120从板车上卸下,减少了租用起吊工具的成本及场地限制,极大的提高了自动升降集装箱100可移动的灵活性。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组件110包括第一驱动部112及第一滑动部114,第一驱动部112安装在箱体120上,第一驱动部112与第二伸缩组件130传动连接,第一滑动部114与箱体120滑动连接,第一滑动部114与第二伸缩组件13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12驱动第二伸缩组件130向远离箱体120的方向运动,第一滑动部114相对于箱体120滑动,对第二伸缩组件130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第二伸缩组件130在运动的过程中,偏离运动的方向,同时起升时承受整个箱体120的重量。同时第一滑动部114能够提高第一驱动部112与第二伸缩组件130连接强度,防止第一驱动部112在逐渐伸长的过程中在第二伸缩组件130的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折断,影响第一驱动部11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20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部122,第一滑动部114与第二滑动部122滑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114与第二滑动部122配合,当第一驱动部112驱动第二伸缩组件130向远离或靠近箱体120的方向运动时,第一滑动部114相对于第二滑动部122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20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部122,第一滑动部114与第二滑动部122滑动配合,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箱体120可以不用设置第二滑动部122,第一滑动部114可以直接与箱体120配合。可以在箱体120上设置滑槽,第一滑动部114安装在滑槽内,相对于滑槽滑动,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部122内设置有滑动通孔124,第一滑动部114安装在滑动通孔124内,与滑动通孔124滑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通孔124的方向与第二滑动部122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滑动部114在第二滑动部122的延伸方向上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滑动部122内设置滑动通孔124与第一滑动部114配合,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在第二滑动部122内设置滑动槽,第一滑动部114与滑动槽滑动配合。与本实施例等同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12与第一滑动部114的延伸方向一致。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驱动部112带动第一滑动部114在箱体120宽度方向上伸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12与第一滑动部114平行,当第一驱动部112驱动第二伸缩组件130向远离或靠近箱体120的方向运动时,第一滑动部114与第一驱动部112在同一个方向上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12为液压驱动件,液压驱动件可以为液压活塞油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12为液压驱动件,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12还可以以气动或电动的形式驱动,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12的伸展长度加上箱体120的宽度要大于板车的宽度,当第二伸缩组件130抬升起箱体120后,板车能够进入到箱体120的正下方,使箱体120能够放置到板车上。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组件130包括固定件132、支撑件134及第二驱动部136,固定件132与第一伸缩组件110连接,固定件132固定第二驱动部136,支撑件134与第二驱动部136连接,支撑件134设置于一支撑平面,第二驱动部136用于带动箱体120向远离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以升降箱体120。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伸缩组件130在第一驱动部112的作用下向远离箱体120的方向运动到位时,第二驱动部136驱动支撑件134先向靠近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当支撑件134与支撑平面接触后,第二驱动部136继续转动,使固定件132向远离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箱体120向远离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当第二驱动部136运动至目标位置后,抬升起箱体120。板车运动到箱体120的正下方,第二驱动部136向反方向运动,带动箱体120向靠近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箱体120逐渐与板车接触,最终放置到板车上。第二驱动部136继续带动支撑件134向远离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最终复位。第一驱动部112带动第二伸缩组件130向靠近箱体120的方向运动,使第二伸缩组件130复位。当板车将箱体120运输至目的地后,重复上述过程,当第二驱动部136抬升起箱体120后,板车从箱体120的正下方撤走,第二驱动部136向反方向运动,带动箱体120向靠近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直至放置到支撑平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位置是指第二驱动部136伸长的长度大于板车高度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平面为放置箱体120的物体的表面,当箱体120放置在地上时,支撑平面为地面,当箱体120放置在桌子上时,支撑平面为桌面。当箱体120放置在其他物体上时,支撑平面为对应物体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32包括连接板1322、安装板1324及两个侧板1326,两个侧板1326分别与连接板1322的两侧连接,安装板1324与连接板1322及两个侧板1326连接,第二驱动部136与安装板1324连接,第一伸缩组件110与连接板1322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板1326分别与安装板1324的两侧连接,连接板1322、安装板1324及两个侧板1326形成了安装腔1328,第二驱动部136安装在安装腔1328内。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34包括支撑板1342及两个固定板1344,两个固定板1344间隔设置在支撑板1342上,第二驱动部136上设置有连接部1362,连接部1362设置在两个支撑板1342之间,并与两个支撑板134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板1344设置在连接部1362的两侧,连接部1362与两个支撑板1342固定连接,能够提高第二驱动部136与支撑件134之间的固定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136为液压驱动件,液压驱动件可以为液压活塞油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136为液压驱动件,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136可为气动及电动的形式驱动部件,如可以为驱动电机,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当箱体120放置在地面时,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以呈其他任意夹角,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4及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升降集装箱100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伸缩组件130在第一驱动部112的作用下向远离箱体120的方向运动到位时,第二驱动部136驱动支撑件134先向靠近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当支撑件134与支撑平面接触后,第二驱动部136继续转动,使固定件132向远离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箱体120向远离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当第二驱动部136运动至目标位置后,抬升起箱体120。板车运动到箱体120的正下方,第二驱动部136向反方向运动,带动箱体120向靠近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箱体120逐渐与板车接触,最终放置到板车上。第二驱动部136继续带动支撑件134向远离支撑平面的方向运动,最终复位。第一驱动部112带动第二伸缩组件130向靠近箱体120的方向运动,使第二伸缩组件130复位。当板车将箱体120运输至目的地后,重复上述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升降集装箱100,第一伸缩组件110安装在箱体120上,与箱体120活动连接,当需要运输箱体120时,第一伸缩组件110驱动第二伸缩组件13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箱体120运动,将第二伸缩组件130伸出至箱体120一段距离,第二伸缩组件130带动箱体120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将箱体120抬升起来,板车能够运动至箱体120的正下方,从而运输箱体120。当箱体120放置到板上长后,第二伸缩组件130回缩,第一伸缩组件110驱动第二伸缩组件130向靠近箱体120的方向上运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伸缩组件110及第二伸缩组件130的共同作用能够将箱体120抬升起来,无需借助其他起吊工具就可以将箱体120放置到板车上,减少了租用起吊工具的成本及场地限制,极大的提高了自动升降集装箱100可移动的灵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