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9136发布日期:2020-07-04 01:1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品砖打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砖厂生产烧结砖的工艺主要包括取土、粉碎、过筛、和泥、塑性及烧制,烧制后的砖坯码放在窑车上,码垛方式如图12和图13初始砖垛,即初始砖垛每一层砖坯包括至少两排,每排砖坯包括至少六块砖,砖块之间存在间隙,每排砖坯之间也存在间隙,且相邻两层砖层间或者间隔若干层砖层间90°交叉摆放,使得砖块之间稳定性较高,且砖块间散热性能和通风性能较好。出厂的成品砖还需要经过打包工序,使砖块间间隙缩小,增加砖垛间稳定性并减小砖垛运输占地面积。

而在成品砖打包工序主要以人工分组码垛为主,工人劳动强度大,且人工效率较低但成本较高;现有砖厂都渴望实现机械化打包,因此也研发了少量码垛设备,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552832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烧结砖的卸砖码垛机组及卸砖码垛方法,通过卸砖、横向收拢、纵向收拢、纵向分组、横向输送及横向分组并码垛工序,实现了从卸转到码垛的全机械化过程,并且有效克服了砖在烧结后变形产生的粘接问题,从而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但这种砖码垛方法,无法在砖垛中设置插孔,不便于用叉车运送。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477640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为了解决上述专利无法在砖垛中设置插孔的问题而提出,公开了一种预留间隙的码垛编排方法,在载板上形成一设有复数条间隙的砖块层,同时还可以改变砖块层的大小,便于码出大小不同的砖垛该方法可以码出设有插孔的砖垛,无需在砖垛底部添加托盘,直接用叉车搬运即可。但对于架空码放在窑车上的砖垛来说(如图12和图13初始砖垛),需要先分层将砖平铺成矩形状,再依次逐排推送分离,分离重新组队成所需砖层;同时,当需要90°交叉摆放时,一开始分层铺砖时就需要旋转90°摆放,若是手工操作,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若机械设备操作,对应的设备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该成套机组实现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过程自动化操作,工作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包括拆解机构、组队机构及码垛机构,所述组队机构与所述码垛机构之间设有整合机构,所述整合机构包括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及耙爪,所述耙爪分批逐一将第一传送机构上砖排转移到第二传送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平行排列设置,所述耙爪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耙爪水平移动的驱动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还包括分垛机构,所述分垛机构包括能够夹持整个砖垛的抱砖机,及用于驱动所述抱砖机水平移动的天车。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拆解机构包括拆解组件及抱砖组件,所述抱砖组件用于放置所述抱砖机运送来的砖垛,

所述拆解组件包括用于逐层拆解砖垛的拆垛夹具。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拆垛夹具上还设有旋转机构,以带动所述拆垛夹具进行90°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拆解机构与所述组队机构间还设有砖排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经所述拆解机构收拢的砖排。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组队机构包括用于传输砖排的链条组队输送机构及分别设于所述链条组队输送机构两端的机械夹具。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码垛机构包括码垛机架、及设有所述码垛机架上的第二运行小车、及设于所述第二运行小车上的码垛夹具;还包括链条传动机构,以带动码垛夹具升降或水平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还包括打包机构,所述打包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输出端的第三传送机构、及设于所述第三传送机构上的打包托盘,所述打包托盘上层叠码放有由所述码垛机构运输码放的砖垛。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第三传送机构的输出端配合设有推出机构,用于将打包好的砖垛推出所述第三传送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机组包含由砖窑烧制后的砖垛进行卸、拆、运、组队、打包的全套工序,可以根据需求在砖垛中设置插孔,无需在砖垛底部添加托盘,直接能用叉车搬运;码垛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砖块层方向,不需要前期对砖层转向再组队;整个机组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效率高,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对企业降低了人工成本。

同时,现有设备均是针对同一种垛型的砖垛进行拆卸打包,而本机组能够对多种垛型进行拆垛,每种垛型中单层砖数不一致时也不需要人工分类,能够拆卸后一起组队,效率更高,适用性更广。

本实用新型的机组解决了砖厂人工卸砖、码垛、装车、库存管理、运输等问题,通过应用此技术能够节省劳动力60%,增加技术岗位40%,卸砖效率提高50%,运输效率提高50%,无论砖厂还是客户数据化管理更准确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的俯视图。

图3为本机组中整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机组中分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机组中分垛机构与拆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机组中整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机组中整合机构、码垛机构与打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机组中码垛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机组中第二运行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机组中整合机构与打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的方法中带插孔砖垛路线图。

图13为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的方法中砖垛路线图。

附图中:10-分垛机构、11-龙门框架、12-天车、13-抱砖机、20-拆解机构、21-拆解组件、211-拆解机架、212-第一运行小车、213-拆垛夹具、214-第一气缸、22-抱砖组件、221-抱砖安装架、222-第一液压缸、223-底板、23-旋转机构、231-转盘、232-第二电机、233-齿轮、30-砖排输送机构、40-组队机构、41-组队机架、42-链条组队输送机构、43-机械夹具、44-驱动机构、441-第三电机、442-第三丝杆、443-第三滑块、45-第二气缸、50-整合机构、51-第一传送机构、52-第二传送机构、53-耙爪、54-支撑架、55-耙爪电机、56-第一丝杆、57-第一滑块;

60-码垛机构、61-码垛机架、611-运行轨道、62-码垛夹具、63-链条传动机构、631-链条、632-转向部、633-码垛第一电机、634-承重块、635-主动齿轮、636-从动齿轮、637-动滑轮、638-码垛第二电机、639-升降齿轮;

64-第二运行小车、641-运行轮、642-导向柱、643-导向辊、70-打包机构、71-第三传送机构、72-打包托盘、80-推出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包括拆解机构20、组队机构40及码垛机构60,所述组队机构40与所述码垛机构60之间设有整合机构50,所述整合机构50包括第一传送机构51、第二传送机构52及耙爪53,所述耙爪53分批逐一将第一传送机构51上砖排转移到第二传送机构52;

本机组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拆解机构20、组队机构40、整合机构50及码垛机构60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其运作;且第一传送机构51和第二传送机构52上设有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采用红外传感器或者光电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能够检测位于第一传送机构51和第二传送机构52上砖排位置,将其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传送机构51的输送电机、第二传送机构52的输送电机、耙爪53的驱动电机。

通过拆解机构20将窑车上砖垛进行拆解并由组队机构40组队后,等数量成排砖排运输至第一传送机构51,第一传送机构51的输送电机工作,带动砖排运输,当第一传送机构51上的传感器检测到砖排的位置时,控制器控制耙爪电机55工作,耙爪53带动砖排向第二传送机构52移动,而后第一传送机构51的输送电机、第二传送机构52的输送电机同时工作;当第一传送机构51上的传感器再次检测到砖排的位置时,控制器控制第一传送机构51的输送电机、第二传送机构52的输送电机停止工作,并再次控制耙爪电机55工作,耙爪53带动第二组砖排向第二传送机构52移动,控制两组砖排之间的间距,能够实现了砖排间保留叉车插孔或者紧密排列。

实施例2: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51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52平行排列设置,所述耙爪53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耙爪53水平移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51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52连接处的支撑架54、及用于驱动耙爪53水平移动耙爪电机55;所述耙爪电机55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丝杆56,所述第一丝杆56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滑块57,所述第一滑块57底端连接有所述耙爪53。耙爪电机55运作,带动第一丝杆56转动,所述第一滑块57带动耙爪53前后移动;耙爪53上设有单向转动部件,即耙爪53能够逐一将第一传送机构51上砖排转移到第二传送机构52,回程时,耙爪53向上转动,不会影响第一传送机构51上新一组砖排向所述第二传送机构52运输。

实施例3: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

还包括分垛机构10,所述分垛机构10包括能够夹持整个砖垛的抱砖机13,及用于驱动所述抱砖机13水平移动的天车12;

所述天车12安装于所述龙门框架11的轨道上,并能沿所述龙门框架11轨道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龙门框架11架设于窑车轨道上方,便于抱砖机13将窑车上砖垛夹持。

烧制后的砖坯码放在窑车上,由于码垛方式不同或者窑车大小的限制,会有多种垛型,每种垛型中单层砖数不一致,现有设备均是在相同垛性砖进行拆解;而本机组通过抱砖机13将窑车上的砖垛进行分解,再对每一垛型砖垛分别进行拆解,拆卸后一起进行组队,适用于不同垛性的砖垛的拆解,不需要人工分类,效率更高,适用性更广。

实施例4: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

所述拆解机构20包括拆解组件21及抱砖组件22,所述抱砖组件22用于放置所述抱砖机13运送来的砖垛,所述拆解组件21包括用于逐层拆解砖垛的拆垛夹具213。

具体的,所述拆解组件21还包括拆解机架211、设于所述拆解支架上的第一运行小车212,所述拆解机架211设于所述抱砖组件22上方,所述第一运行小车212能够沿所述拆解机架211轨道上移动,所述第一运行小车212上还设有第一气缸214,所述第一气缸214的输出端与所述拆垛夹具213连接,以带动所述拆垛夹具213在高度方向上移动;将抱砖组件22逐层拆解。

具体的,所述抱砖组件22包括抱砖安装架221、及设于所述抱砖安装架221内的第一液压缸222,所述第一液压缸222上设有底板223,所述抱砖机13夹持的砖垛放置于底板223上;第一液压缸222顶住底板223持续带动砖垛上升,使得拆垛夹具213每次至拆解一层砖块。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拆垛夹具213上还设有旋转机构23,所述旋转机构23包括转盘231及第二电机232,所述第二电机232与所述第一气缸214输出轴固定连接,其输出轴设有齿轮233,所述齿轮233与所述转盘231啮合,所述转盘231底部设有所述拆垛夹具213,第二电机232工作能够带动齿轮233转动,齿轮233与转盘231啮合,齿轮233转动能够带动转盘231同步转动,以带动所述拆垛夹具213进行90°旋转,使得砖垛交叉放置的砖层由所述拆垛夹具213夹持后保持相同方向,并放置在砖排输送机构3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拆解机构20与所述组队机构40间还设有砖排输送机构30,用于输送经所述拆解机构20收拢的砖排,拆垛夹具213夹持收拢后的砖层放置砖排输送机构30上,由砖排输送机构30运送至组队机构40进行组队。

实施例5: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其与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

所述组队机构40包括用于传输砖排的链条组队输送机构42及分别设于所述链条组队输送机构42两端的机械夹具43;

所述链条组队输送机构42与机械夹具43均安装于组队机架41上,所述组队机架41两端分别设有机械夹具43及用于驱动所述机械夹具43运作的驱动机构44,所述驱动机构44包括第三电机441,所述第三电机441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三丝杆442,所述第三丝杆442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三滑块443,所述第三滑块443底端连接所述机械夹具4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滑块443与所述机械夹具43间还设若干第二气缸45,用于带动所述机械夹具43高度方向运动。

机械夹具43在第二气缸45带动下降至由砖排输送机构30运送砖排上方,并将砖排夹持至链条组队输送机构42上,链条组队输送机构42由多组传输机构组成,且其输出端设有挡板,多组砖排在挡板的组队下进行纵向收拢,收拢形成一整条长砖排,而链条组队输送机构42上也设有传感器,其能够检测收拢的砖排是否到达打包砖垛的需要,若满足需求,再由链条组队输送机构42输出端的机械夹具43夹持至整合机构50,进行整合以调整砖排之间的间隔,最后进行码垛打包。

实施例6: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其与实施例5的区别仅在于:

所述码垛机构60包括码垛机架61、及设有所述码垛机架61上的第二运行小车64、及设于所述第二运行小车64上的码垛夹具62,所述第二运行小车64滑动插接有所述码垛夹具62;

还包括链条传动机构63,以带动码垛夹具62升降或水平移动。

具体的,所述链条传动机构63包括两端相对所述码垛机架61固定的链条631,设于所述码垛夹具62上与所述链条631配合的转向部632,其受驱动相对所述第二运行小车64升降,与所述链条631传动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二运行小车64水平移动的码垛第一电机633,及与所述链条631传动连接以实现所述码垛夹具62升降的承重块634;承重块634的重量比待打包的砖层重量大,保证码垛夹具62运输的稳定性。

码垛第一电机633的输出端与链条631传动连接,能够带动链条631传动,实现第二运行小车64水平移动;当第二运行小车64移动后,链条悬挂承重块634一段长度会增长或者缩短,而码垛夹具62夹持的砖层通过转向部632也悬挂于链条631上,即在承重块634的重量下实现,实现码垛夹具62的升降。

实施例7: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其与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

所述链条传动机构63还包括与所述码垛第一电机633输出端连接的主动齿轮635、及设有所述第二运行小车64上的从动齿轮636,两者均与所述链条631啮合。进一步的,所述转向部632设置为与所述链条631啮合的齿轮,所述转向部632与所述主动齿轮635及从动齿轮636呈“品”字型分布;所述链条631依次与主动齿轮635、转向部632、从动齿轮636啮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承重块634连接一动滑轮637,所述动滑轮637啮合悬挂与所述链条63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链条传动机构63还包括用于实现所述承重块634升降的码垛第二电机638,所述码垛第二电机638的输出端连接有升降齿轮639,所述升降齿轮639与所述链条631啮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码垛机架61两端设有运行轨道611,所述第二运行小车64设有与所述运行轨道611匹配的运行轮641,所述运行轮641沿所述运行轨道611长度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运行小车64还设有导向柱642,所述码垛夹具62贯穿所述导向柱642,所述导向柱642面向所述码垛夹具62一侧设有导向辊643;减少码垛夹具62相对导向柱642移动时的摩擦力。

工作时,码垛第一电机633和码垛第二电机638交替进行工作,首先码垛第二电机638工作,带动升降齿轮639转动,使得承重块634在链条631作用下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得码垛夹具62下降或者上升,实现码垛夹具62高度调节,码垛夹具62下降后夹持整合后的砖层,再上升至码垛所需高度;码垛第二电机638停止工作,码垛第一电机633开始工作,带动主动齿轮635转动,即主动齿轮635相对链条631进行移动,带动码垛夹具62沿运行轨道611上移动至打包机构6上方;码垛第一电机633停止工作,码垛第二电机638开始工作,使码垛夹具62下降后,松开砖层至打包托盘62上,完成一次码垛操作。

码垛夹具62上也带有旋转机构,其结构、工作原理与拆垛夹具213上的旋转机构23一致,当码垛夹具62夹持整合后的砖层,电机带动码垛夹具62进行90°旋转,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砖垛打包的结构。

实施例8: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其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

还包括打包机构70,所述打包机构70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52输出端的第三传送机构71、及设于所述第三传送机构71上的打包托盘72,所述打包托盘72上层叠码放有由所述码垛机构60运输的砖垛。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传送机构71的输出端配合设有推出机构80,用于将成垛砖推出所述第三传送机构71。

以实施例8为例,本机组采用下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卸砖分垛:将窑车上若干垛型的砖垛分别转移放置;

s2成排收拢:将每一组砖垛逐层进行成排夹持收拢,保留相邻排砖之间的间隙,并将收拢后的砖排同向放置于输送机构上;

s3组队:将多组收拢后的砖排放置于另一输送机构上,多组砖排进行收拢;

s4层排收拢:将上述收拢的砖排进行拆分,每n块砖一组新砖排,并将m组新砖排进行整合,调整新砖排间距;

s5码垛:将步骤s4中组成砖层通过码垛机按照所需码垛规格进行逐层码垛,相邻两层或数层砖放置方向呈90°交叉码放;

s6打包:将步骤s5码垛好的砖垛用绑带进行捆绑打包。

下面进一步举例说明:

请参见图12和图13窑车运输的砖垛有三种垛型,其中两种垛型的砖块间隔不同,但每层单排砖的数量均为6块,最后一种垛型的每层单排砖的数量均为7块;而打包砖垛需要留出叉车插孔,且每层每排砖是18块。

s1卸砖分垛:天车12带动抱砖机13移动至窑车上方,抱砖机13夹持窑车上砖垛后,并将每一砖垛分别运输至抱砖安装架221内,本机组中设有三组并排设置的抱砖组件22,

s2成排收拢:第一运行小车212带动拆垛夹具213在抱砖组件22与砖排输送机构30上方移动,当拆垛夹具213运动至抱砖组件22上方,拆垛夹具213夹持收拢垛型最上面一层砖,由第一运行小车212再运输至砖排输送机构30上;第一液压缸222顶住底板223持续带动砖垛上升,垛型第二层砖与上一层砖是90°交叉放置的,收拢夹持前,旋转机构23带动拆垛夹具213进行90°旋转,再夹持垛型第二层砖,放置于砖排输送机构30前,旋转机构23再次带动拆垛夹具213进行90°旋转,保证第二层砖排与上一层砖排放方向一致;

s3组队:机械夹具43夹持由砖排输送机构30运送来的多组砖排,多组砖排在挡板的阻挡下进行纵向收拢,收拢形成一整条长砖排;

即为了满足每排18块砖,需要3组6排砖,链条组队输送机构42输出端的机械夹具43夹持至整合机构50上;若传输为2组6排砖和1组7排砖,则机械夹具43只夹持挡板前18块砖至至整合机构50上,剩余1块砖继续传输至挡板处,再与下面的砖排进行组队;

s4层排收拢:当第一传送机构51上的传感器检测到砖排的位置时,控制器控制耙爪电机55工作,耙爪53带动砖排向第二传送机构52移动,而后第一传送机构51的输送电机、第二传送机构52的输送电机同时工作;当第一传送机构51上的传感器再次检测到砖排的位置时,控制器控制第一传送机构51的输送电机、第二传送机构52的输送电机停止工作,并再次控制耙爪电机55工作,耙爪53带动第二组砖排向第二传送机构52移动,控制两组砖排之间的间距,使得两组砖排之间的间距宽度为d,所述间隙为新砖排间空隙或者为叉车插孔宽度;依次重复上述操作,使得第二传送机构52满足3排或者4排砖组成打包砖层;

s5码垛:码垛时,控制器控制第五电机6333工作,带动第三齿轮6331转动,使得承重块6334在链条631作用下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得码垛夹具62下降或者上升,码垛夹具62下降后夹持整合后的砖层,再上升至码垛所需高度;第五电机6333停止工作,第四电机6323开始工作,带动第一齿轮6321转动,即第一齿轮6321相对链条631进行移动,带动码垛夹具62沿码垛机架61轨道上移动至打包机构70上方;第四电机6323停止工作,第五电机6333开始工作,使码垛夹具62下降后,松开砖层至打包托盘72,完成一次码垛操作;相邻两层或数层砖需要90°交叉码放,码垛夹具62夹持砖层后并放置打包托盘72前,码垛夹具62上的旋转机构带动码垛夹具62进行90°旋转,再松开砖层至打包托盘72,重复上次操作,完成码垛8层。

s5打包:将步骤s5码垛好的砖垛用绑带或者绳索进行捆绑打包,第三传送机构71将打包好的砖垛传输至第三传送机构71的输出端,推出机构80将打包好的砖垛推离第三传送机构71,便于叉车转移;如此,完成了成本砖卸、拆、运、组队、打包的全套工序。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