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膜装置及其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8868发布日期:2020-07-29 02:15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膜装置及其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贴膜装置及其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电子产品行业、家电行业等行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不断革新,玻璃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玻璃应用于手机盖板上以保护手机盖板是目前最主流的趋势。

玻璃在制作中各工序需要保护产品降低划伤、异色、脏污等不良,因此,在玻璃产品上需要贴合制程保护膜,对应贴膜治具与设备便需要不断的更新导入。现3d/2.5d产品贴合保护膜一般采用贴膜机贴合,而现贴膜机定位底座每款产品均需设计专用的底座,即底座不通用,导致开发成本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以增大适用范围,降低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以增大适用范围,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的贴膜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其包括:

底座;

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用于放置保护膜,所述支撑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用于夹持所述保护膜的挡块,所述挡块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以及相对布置的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且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之间距离可调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且分布在所述支撑台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三挡块和所述第四挡块之间距离可调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且分布在所述支撑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优选的,上述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中,所述支撑台上具有用于吸附所述保护膜的真空吸气孔。

优选的,上述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中,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均具有沿所述支撑台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滑槽孔、所述第三挡块和所述第四挡块均具有沿所述支撑台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滑槽孔。

优选的,上述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中,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以及所述第三挡块和所述第四挡块锁定在所述底座上的锁定装置。

优选的,上述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宽度滑槽孔对应的第一螺丝孔和与所述长度滑槽孔对应的第二螺丝孔,且所述第一螺丝孔和所述第二螺丝孔均为多个;

螺栓,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所述宽度滑槽孔和所述第一螺丝孔螺纹连接,穿过所述长度滑槽孔和所述第二螺丝孔螺纹连接。

所述底座上具有与所述宽度滑槽孔对应的第一螺丝孔和与所述长度滑槽孔对应的第二螺丝孔,且所述第一螺丝孔和所述第二螺丝孔均为多个。

优选的,上述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中,所述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挡块、所述第三挡块和所述第四挡块均具有用于卡住所述保护膜的定位块。

优选的,上述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中,所述定位块为l型卡块,且所述l型卡块的第一直角边能够搭在所述保护膜的上表面,第二直角边与所述保护膜的侧边相抵。

优选的,上述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中,所述l型卡块的第二直角边插入深度可调的插入所述底座的滑槽内。

优选的,上述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中,所述滑槽为沿所述l型卡块对应的挡块移动的方向延伸。

一种贴膜装置,包括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通过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完成对支撑台上的保护膜的宽度方向的限位,而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完成对支撑台上的保护膜的长度方向的限位,从而实现对整个保护膜的周向的限位夹持。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挡块、第二挡块以及第三挡块和第四块均为可移动的,即可实现对保护膜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保护膜,因此,该治具可适配不同尺寸的保护膜,增大了适用范围,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的挡块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的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卡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公开了一种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以增大适用范围,降低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在于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的贴膜装置。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其包括底座1、支撑台2和挡块3。其中,底座1作为整个治具的安装基础,其材质可为亚克力,便于成形并且成本低,对于底座1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且均在保护范围内。上述的支撑台2安装在底座1上,具体的,可该支撑台2可固定在底座1上,例如与底座1一体成型,或者粘接在底座1上,该支撑台2用于放置保护膜,该支撑台2的尺寸以不小于保护膜的尺寸为优,但是不能太大,以防止治具尺寸过大。上述的挡块3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以及相对布置的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其中,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的距离可调的安装在底座1上,并且分布在支撑台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述的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之间距离可调的安装在底座1上,并且分布在支撑台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即上述的设置通过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完成对支撑台2上的保护膜的宽度方向的限位,而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完成对支撑台2上的保护膜的长度方向的限位,从而实现对整个保护膜的周向的限位夹持。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挡块、第二挡块以及第三挡块和第四块均为可移动的,即可实现对保护膜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保护膜,因此,该治具可适配不同尺寸的保护膜,增大了适用范围,降低了成本。

对于底座1的材质以及挡块等的材质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且均在保护范围内。

上述的支撑台2上具有用于吸附保护膜的真空吸气孔。通过真空吸气孔实现保护膜在支撑台2的上的固定。在使用时,可通过真空吸气孔,将保护膜与支撑台2之间抽至真空,从而使保护膜在贴膜过程中能够完全吸附在治具上。在实际中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将保护膜固定在支撑台2上,但是需要保证保护膜的完整,例如粘接或在支撑台2和保护膜上均设置磁性结构以通过磁性吸附。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是,上述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均具有沿支撑台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滑槽孔,上述的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均具有沿支撑台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滑槽孔。即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共同滑动实现两者之间距离的调节,同时,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共同滑动实现两者之间距离的调节。在实际中,可通过挡块与支撑台2之间摩擦实现两者之间的锁定,防止挡块继续移动。而底座1上的具有与宽度滑槽孔对应的第一螺丝孔和与长度滑槽孔对应的第二螺丝孔,上述的第一螺丝孔和第二螺丝孔均为多个。由于第一挡块、第二挡块、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现以第一挡块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挡块参照此过程。具体的,工作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挡块上的宽度滑槽孔,并调节第一挡块在底座1上的位置,该位置以保护膜的宽度进行限定,然后将螺栓与底座1上相对的第一螺丝孔连接,实现第一挡块在底座1上的固定,同理固定好另外三个挡块,从而夹紧了对应的保护膜。当更换不同尺寸的保护膜后,则只需要根据尺寸调节螺栓对应螺丝孔即可。

在实际中,可也在底座1上设置与宽度滑槽孔和长度滑槽孔对应的宽度滑槽和长度滑槽,并通过螺栓锁紧实现调节。

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挡块、第二挡块、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均具有用于卡住保护膜的定位块4。通过设置定位块4,可进一步保证保护膜在底座1上安装的稳定性。工作时,通过定位块4首先卡住保护膜,然后在通过螺丝与螺丝孔连接,实现将对保护膜的安装。

上述的定位块4为l型卡块,且l型卡块的第一直角边41能够搭在保护膜的上表面。即第一直角边41卡住保护膜的上表面,第二直角边42与保护膜的侧边相抵,从而实现对保护膜周向和顶面的限位,使保护膜稳定的固定在支撑台2上。对于l型卡块的个数,优选的,在每个挡块上具有两个。

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l型卡块的第二直角边42插入底座1的滑槽内。该第二直角边42插入底座1的深度可调,以适应不同厚度保护膜,进一步增大了适用范围。在挡块上具有用于锁定定位块位置的螺钉。滑槽为沿l型卡块对应的挡块移动的方向延伸,即l型卡块与其所在的挡块同方向移动。如此设置,可通过滑槽实现对l型卡块的微调,以弥补挡块定位后与支撑台之间的间隙。在实际中也可通过垫片弥补间隙,而不需要将l型卡块移动。

上述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适用3d/2.5d产品贴膜时使用,可实现治具贴同一凸面保护膜不同产品,极大的提高了治具的通用性,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治具,也省去了在设备上换模工作,极大的调高了贴膜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贴膜装置,包括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其中,该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为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因此,具有该贴制程保护膜用底座治具的贴膜装置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