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折弯部粘合的胶带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7887发布日期:2020-07-07 14:0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适于折弯部粘合的胶带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封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折弯部粘合的胶带封口机。



背景技术:

申请人在先申请了申请号为201921475797.5,名称为适于折弯部粘合的胶带封口机的实用新型专利,该胶带封口机能对两个或以上的被粘贴物之间呈折角、弧形面的折弯部位的盖合粘连后,不产生胶带浮凸,并且粘连过程操作简单,尤其适合折弯部位于盒口部位的盖合粘连。

申请人在制作后发现,该产品仍存在改进空间,在先设计中采用切刀盖和切刀座之间通过弹性活页相互连接构成的胶带切割机构,其采用切刀刃面采用设置于上开口上方的设置方案,在操作工前推盒体进行胶带粘合时,在操作不慎时,仍存在一定的割伤手部或盒体的风险;另在胶带导臂省力臂末端设置单个胶带导轮,配合经弹性活页向弹力向前作圆周转动,使切刀座上滑动辊压平胶带的方案,其需要控制弹性活页的向前的复位回弹力在合理范围,以使操作工进行盒体折弯部的胶带粘贴更为顺畅,弹力过大则需要额外增加推移力,而弹力过小则对胶带压合粘贴力度不足,故需要合理对弹性活页的弹力范围加以控制调试,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能避免操作误割伤,以及结构更为简单的适于折弯部粘合的胶带封口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施:

一种适于折弯部粘合的胶带封口机,包括安装于机架的胶带放卷机构、胶带传输机构、切刀,所述的胶带传输机构包括胶带导臂、牵引机构、导臂限位机构、设置于胶带导臂省力臂同侧的胶带预紧机构;胶带通过至少两粘合位粘合胶带预紧机构,使各粘合位之间的胶带呈与外物无接触的紧绷状态,其胶带导臂省力臂末端上设置有可沿前、后导轮转轴转动的前、后胶带导轮,上水平面的上开口后侧设置有切刀,切刀刃面位于上开口下方;胶带导臂可克服费力臂端牵引机构拉力,以机架侧壁板上的胶带导臂支轴为转支轴,带动前、后胶带导轮圆周移动向上开口下陷,并使前、后胶带导轮分别下陷至切刀的前下侧和后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臂限位机构包括前、后导臂限位机构,所述的前、后导臂限位机构限制胶带导臂克服牵引机构拉力的最大前、后摆动幅度;最大后摆动幅度复位至最大前摆动幅度时,最后侧的粘合位与最前侧的粘合位之间增加距离,与最大后摆幅度时切刀与后胶带导轮距离误差为±1cm。

更进一步的,最大前摆动幅度时,所述的前、后胶带导轮辊面前侧的共切面与上水平面前侧呈30°-90°。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前导臂限位机构为设置于机架上的限位销,所述的限位销表面设置有减震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刀被设置于切刀座上,前、后胶带导轮分别下陷至切刀的前下侧和后上侧时,胶带导臂被切刀座所阻碍形成后端导臂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辅助副臂,所述的辅助副臂固定所述的前、后导轮转轴。

作为一种有效的实施例,所述的胶带传输机构还包括导向调节机构,所述的导向调节机构的第一胶带导向辊设置于导向臂的转动端上,胶带的胶黏面与第一胶带导向辊之间相互粘合形成第一粘合位;导向调节机构的第二胶带导向辊通过张力调节滑槽可调节地设置于机架上,并与胶带的非胶黏面相互紧压;所述的导向臂设置有弧状滑移槽,设置于胶带导臂的滑移销沿滑移槽滑动,并带动导向臂沿机架上的导向臂支轴作圆周转动。通过设置第二胶带导辊与张力调节滑槽的设置,能够方便调节胶带段的张力幅度,调节过程便利快捷。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同样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设置方案,设置机架包括上盖、下座、侧门、侧壁板,所述的上盖上平面呈上水平面状,所述的上开口设置于上盖前端;

同理,采用现有技术的设置,胶带预紧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胶带导臂费力臂上的胶带压夹机构,所述的胶带压夹机构通过牵引件拉动压舌,使压舌末端压制挡板并夹合胶带,胶带胶黏面与压舌的压舌末端形成第二粘合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压舌末端呈凹入的v状口,所述的挡板与压舌末端贴合面呈与v状口配对的v状凸起面。

同理,采用现有技术的设置,所述的机架的侧壁板上设置有固定销、胶带导臂的费力臂设置有牵引销,弹簧与固定销、牵引销构成所述的牵引机构。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本封口机结构精简,无需用电作为动力源,并且使用过程简便,操作者仅需将被粘贴物置于上水平面上,对准胶带并平推即可完成粘合,操作过程无学习成本;

2.在胶带对被粘贴物具有的如折角折弯处的盖合粘贴时,当胶带导臂沿胶带导臂支轴作圆周下压时,需要克服来自费力臂端的弹簧拉力,故前胶带导轮对胶带形成了充足的挤压力来粘紧第一面;胶带导轮自上开口陷至上滑移面下方后,第一面继续牵引胶带,第一粘合位至第二粘合位处的胶带段,以及被被粘贴物粘连的胶带沿胶带导轮至第一粘合位的胶带段均保持紧绷状态进行滑移,胶带导轮沿折弯部的折角边继续滚动,并顺利地经直角边过渡后维持顶压第二面至胶带被胶带切割机构裁断,该过程胶带段能够顺利将被粘贴物的折弯部盖合粘贴,并且后胶带导轮能够在胶带导臂逐渐圆周下移的过程,贴合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胶带并对其抚平,而使胶带不产生浮凸现象;

3.而在胶带对被粘贴物具有的如弧形面折弯处的盖合粘贴时,当胶带导臂沿胶带导臂支轴作圆周下压时,同样需要克服来自费力臂端的弹簧拉力,故前胶带导轮对胶带形成了充足的挤压力来粘紧弧形面,并且前胶带导轮自上开口陷至上滑移面下方的过程中,胶带导轮维持贴合弧形面移动,使胶带顺利盖合粘贴弧形面至胶带被胶带切割机构裁断,同样能够控制该过程中胶带段能够顺利将被粘贴物的弧形面盖合粘贴,并使后胶带导轮维持对胶带进行抚平,使胶带不产生浮凸现象;

4.合理设置胶带切割机构,将其刃面设置于上开口的后下方,能够有效防止操作工在前推盒体进行胶带粘合时,在操作不慎时,存在的割伤手部或盒体的风险,并且能够省去结构较为复杂,设置成本较高的弹性活页、切刀盖、滑动辊构成的刃面保护结构与抚平胶带的机构;

5.设置胶带压夹机构的压舌末端呈凹入的v状口,挡板与压舌末端贴合面呈与v状口配对的v状凸起面,相对于平口的设置,v状口和v状凸起面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v状口粘合位,以及与v状口相邻粘合位之间胶带段的紧绷性,尤其能防止胶带的最后的放卷阶段时,以及封口机较长时期停用时,上述胶带段可能出现的胶带段软化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常状态下打开侧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受压状态下打开侧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正常状态下隐去舱门、上盖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受压状态下隐去舱门、上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适于折弯部粘合的胶带封口机,包括由上盖11、侧壁板12、侧门13、下座14组合而成的机架1,以及安装于机架1的胶带放卷机构、胶带传输机构、幅度可调节地安装于切刀座41上的切刀42,本封口机机架1的上盖11上平面呈上水平面状,上盖11开设有上开口110,上盖11和下座14通过锁定件相互夹合固定呈“匚”状的侧壁板12,并经由活动侧门13封合侧壁板12;采用常见的胶带辊轴5安装于机架1侧壁板12上作为胶带放卷机构,套设于胶带辊轴5上的胶带卷,在胶带被拉动时能沿胶带辊轴5旋转放卷;胶带传输机构包括胶带导臂21、牵引机构3、限位机构;

胶带导臂21呈折角α为80°-100°拐臂状,机架1侧壁板12上的胶带导臂支轴212安装于胶带导臂21前拐节的中部,并作为胶带导臂21的转支轴;以胶带导臂支轴212为分界点,胶带导臂21被分隔为费力臂211和省力臂213;

设置于胶带导臂21省力臂213同侧的胶带预紧机构、可沿胶带导臂21省力臂213末端靠前侧上设置有可沿前导轮转轴221自转的前胶带导轮222,以及在最末端设置有可沿后导轮转轴221’自转的后胶带导轮222’;

所述的机架1的侧壁板12设置前部下侧有固定销33,固定销33通过螺母与固定销调节档位34进行可滑动地相互锁定,从而使固定销33在纵向方位上可进行档位调节,从而能有效扩大或缩小胶带导臂21的转动幅度;弹簧32的下扣部扣合固定销33,弹簧32的上扣部与胶带导臂21的费力臂211末端设置的牵引销31相互扣紧,由此,弹簧32与固定销33、牵引销31构成所述的牵引机构3;

机架1的侧壁板12上设置限位销71,限位销71设置于固定销33前端并且高度介于固定销33和牵引销31之间,限位销71表面设置有减震面,当胶带导臂21沿胶带导臂支轴212进行前转时,限位销71构成了限制胶带导臂21费力臂211克服牵引机构拉力的最大前摆动幅度的前导臂限位机构;切刀42被设置于切刀座41上,前胶带导轮222下陷至切刀42的前下侧且后胶带导轮222’下陷至切刀42的后上侧时,胶带导臂21省力臂213被切刀座41所阻碍形成后端导臂限位机构,当胶带导臂21沿胶带导臂支轴212进行后转时,后导臂限位机构限制胶带导臂21克服牵引机构拉力的最大后摆动幅度。并且如图4所示,当胶带导臂21位于最大前摆幅度时,所述的前胶带导轮222’、后胶带导轮222辊面前侧的共切面与上水平面前侧夹角γ呈90°,可适合于具直角折弯部的封口盒6的粘合;当需要进行具锐角折弯部的封口盒6的粘合时,采用前胶带导轮222’、后胶带导轮222辊面前侧的共切面与上水平面前侧夹角γ呈锐角的,并优选大于30°的设置方案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胶带预紧机构由导向调节机构23和胶带压夹机构24构成,并且两者设置于胶带导臂21省力臂213同侧。具体的,导向调节机构23的第一胶带导向辊233设置于导向臂231的转动端上,导向臂231的中部设置有弧状滑移槽234,设置于胶带导臂21的滑移销235沿滑移槽234滑动,并带动导向臂231沿机架1上的导向臂支轴232作圆周转动。自胶带卷拉出的胶带,经第二胶带导向辊236对胶带非胶黏面导向调节,使胶带的胶黏面与第一胶带导向辊233之间相互粘合形成的第一粘合位a,并且,在胶带导臂21沿胶带导臂支轴212转动时,胶带导臂21带动导向臂231沿导向臂支轴232转动时,会使第一粘合位a前后端胶带之间的夹角β发生小角度的变化,并在限位机构的幅度调节下,该角度的变化范围有所增减,一般优选在2°-8°的变化范围内调节比较合宜,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二胶带导向辊236与张力调节滑槽237的位置关系,维持第二胶带导向辊236与胶带的非胶黏面相互紧压,并通过第二胶带导向辊236对胶带非胶黏面进行张力调节,以使第一粘合位a前后端胶带之间的夹角β为120°-150°。通过该设置,第一粘合位a的粘合面较合理,能使胶带被牵引时能沿第一胶带导向辊233保持顺利滚动,并且不过度粘紧;更优选的,控制夹角β以135°-145°为宜,能进一步减少第一胶带导向辊233对胶带胶黏面的影响。

当然,合理设置胶带辊轴5在机架1侧壁板12的方位,使胶带能自胶带辊轴5以直接经第一胶带导向辊233传输,并形成上述夹角变动范围;或通过多个胶带导向辊对胶带胶黏面或非胶黏面的导向传输,并合理控制胶带胶黏面与胶带导向辊的形成粘合位的夹角大小,使胶带与相邻两胶带导向辊之间形成的粘合位之间,胶带呈与外物无接触且不影响胶带传输的紧绷状态,同样能获得与上述导向调节机构23相似的技术效果。

胶带压夹机构24设置于胶带导臂21费力臂211上,胶带压夹机构24包括设置于胶带导臂21省力臂213上的牵引基座244,以及设置于牵引基座244上的牵引弹簧245,牵引弹簧245拉动压舌241上的沟槽2411拉动压舌241,使压舌241在牵引弹簧245拉力的作用下,沿胶带导臂21省力臂213上的压舌摆轴242圆周转动,压舌末端2412压制胶带导臂21省力臂213上的挡板243并夹合胶带,挡板243通过下固定轴2433和设置于辅助副臂8和省力臂213上的上固定轴2432固定,使挡板243形成稳固状态,从而使压舌末端2412与挡板243之间夹紧胶带,并使胶带压制夹合;胶带胶黏面与压舌241的压舌末端2412形成第二粘合位b,并且,第一粘合位a和第二粘合位b之间的胶带,形成如图4-5的绷紧状态;而后胶带继续外拉,胶带并使非胶黏面挂搭于胶带导轮222上。

如图1-2,4-5所示,常态下胶带导臂21的费力臂211在弹簧32的拉力牵引下压制住限位销71、前胶带导轮222均外露于上开口110外;当具有折角、弧面折弯部的被粘贴物,如图5所示的封口盒6沿机架1的上水平面滑动时,盒盖61沿机架1的上水平面滑动,盒底62与挂搭于胶带导轮222上的胶带胶黏面粘合,胶带导轮222压制胶带并使胶带导轮222沿盒盖61继续滚动,当胶带导臂21沿胶带导臂支轴212作圆周下压时,需要克服来自费力臂211端的弹簧32拉力,故胶带导轮222对胶带形成了充足的挤压力来粘紧盒盖61;省力臂213与凸臂部214带动胶带导轮222,以胶带导臂支轴212为转支轴圆周移动至胶带导轮222自上开口110陷至上滑移面下方,盒体继续牵引胶带,此时胶带辊轴5上的胶带卷被拉动放卷,而第一粘合位a至第二粘合位b处的胶带段,以及被盒体粘连的胶带沿胶带导轮222至第一粘合位a的胶带段均保持紧绷状态进行滑移,胶带导轮222沿盒盖61与盒底62的直角边继续滚动,并顺利地经直角边过渡后维持顶压盒底62,该过程胶带段63能够顺利将封口盒6的盒盖61和盒底62盖合粘贴,而不产生浮凸现象;当前胶带导轮222继续下移,至前胶带导轮222移至切刀42前下端,当后胶带导轮222’自切刀42的前上方移动至后上方过程中,后胶带导轮222’将贴近部分第一面,以及所有第二面的胶带进行抚平,至切刀42切断胶带;而省力臂213和辅助副臂8顶压切刀座41限制了胶带导臂21最大后摆动幅度。

相对于现有设计,本方案采用将挡板243设置为稳固状态,故在胶带处于第二粘合位b时,可一定程度地相对于第二粘合位b滑动,即当胶带导臂21自图5复位至图4状态时,第一粘合位a至第二粘合位b的胶带段距离逐渐扩大,由于第一粘合位a具有较大的粘合面积,而第二粘合位b的粘合面积较小,故复位至图4状态时,第二粘合位b至胶带末端的胶带段被拉而回缩,相对于第二粘合位b滑移,故胶带末端能被回拉至挂搭于前胶带导轮222上,而便于再一次进行封口盒6的粘贴。

优选的,设置胶带摆臂21自最大后摆动幅度复位至最大前摆动幅度时,最后侧的粘合位即第二粘合位b与最前侧的粘合位即第一粘合位a之间的距离k变长至k’,其变长的距离与最大后摆幅度时切刀与后胶带导轮距离l之间误差为±1cm,通过该设置,能够使第二粘合位b至胶带末端的胶带段被拉而回缩后,准确地挂搭在前胶带导轮222上,而不出现偏差幅度过大的现象。

优选的,设置最大后摆动幅度时,后胶带导轮222’的上切面与上水平面之间的距离d为2-5mm,封口盒6在完成上述操作后继续前推,由于后胶带导轮222’与上水平面之间的高低差,封口盒6后端呈上翘并沿后胶带导轮222’滚离,从而提醒操作工封口盒6已完成胶带粘合。

封口盒6粘贴完成后,撤去封口盒6时,费力臂211在弹簧32的拉力下,使胶带导臂21沿胶带导臂支轴212转动,复位至费力臂211重新压制限位销71,即可进行下一次的重复操作。

作为胶带压夹机构24的改进,设置压舌末端2412呈凹入的v状口,所述的挡板243与压舌末端2412贴合面呈与v状口配对的v状凸起面2431,通过采用v状口而非平口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粘合位a和第二粘合位b之间胶带段的紧绷性,并使胶带被充分压制夹合于v状口和v状凸起面2431之间,从而使胶带在第二粘合位b被压合形成v形状态,能进一步防止胶带的最后的放卷阶段时,以及封口机较长时期停用时,可能出现的第一粘合位a和第二粘合位b之间胶带段软化的现象。

本封口机的使用过程简便,操作工仅需将封口盒6置于上盖11的上水平面上,对准胶带并平推即可完成粘合,操作过程无学习成本,适合于大规模推广运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