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及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4794发布日期:2020-07-29 02:31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及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开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及缓冲器。



背景技术:

矿井充填开采时,常采用垂直投料孔将矸石等固体物料自地面投送至井下储料仓内。为减弱固体物料高速下落时对储料仓及周边设施的冲击,通常在井下储料仓上口设置一个可以吸收固体物料冲击动能的缓冲装置,以减小固体物料垂直运动速度,减轻固体物料对储料仓的冲击破坏。

目前,缓冲装置通常采用多个钢板焊接拼装而成。当固体物料冲击速度较低时,该结构尚能满足使用要求,但随着固体物料冲击速度的增加,上述结构锥体顶面将承受较大冲击力,常出现锥体顶部凹陷变形、固体物料堆积及表面破损等问题,从而导致整个缓冲装置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及缓冲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缓冲装置易受损,且物料弹出方向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包括锥形体,锥形体的外侧面为下凹面,下端具有中空腔;所述下凹面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内凹弧面、锥面、外凸弧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中空腔为锥形腔,所述锥形腔的内壁为与所述下凹面相对应的凸起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下凹面与所述凸起面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大。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锥形体的顶端为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与所述锥面相切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内凹弧面、所述锥面以及所述外凸弧面通过圆弧面过渡。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下凹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中空腔相连通的消音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各所述消音孔沿所述锥形体的中心轴均布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锥形体的外侧面上设有耐磨层。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锥形体为耐磨钢材料制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物料自高处落于锥形体上,由于锥形体的下凹面与中空腔形成具有较好弹力的结构,锥形体向内变形,抵消物料带来的冲击力,避免物料与锥形体发生刚性碰触而损坏缓冲装置;物料下落于内凹弧面上,由于物料与内凹弧面接触的入射角较大,物料沿内凹弧面的底部小角度反射或者下滑,然后进入到锥面向下滑动,最后由沿外凹弧面滑出锥形体,使物料先后沿内凹弧面、锥面、外凸弧面三段下沿运动,达到引导物料弹出锥形体的位置和角度,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有效地避免缓冲结构受损,又可以控制引导物料从锥形体上弹出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器,包括任意一项上述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缓冲结构受损,又可以控制引导物料从锥形体上弹出的方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耐磨层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耐磨层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分隔条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俯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锥形体;11、下凹面;111、内凹弧面;112、锥面;113、外凸弧面;12、中空腔;121、凸起面;13、圆弧面;14、消音孔;15、耐磨层;16、分隔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进行说明。一种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包括锥形体1,锥形体1的外侧面为下凹面11,下端具有中空腔12;下凹面11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内凹弧面111、锥面112、外凸弧面1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物料自高处落于锥形体1上,由于锥形体1的下凹面11与中空腔12形成具有较好弹力的结构,锥形体1向内变形,抵消物料带来的冲击力,避免物料与锥形体1发生刚性碰触而损坏缓冲装置;物料下落于内凹弧面111上,由于物料与内凹弧面111接触的入射角较大,物料沿内凹弧面111的底部小角度反射或者下滑,然后进入到锥面112向下滑动,最后由沿外凹弧面滑出锥形体1,使物料先后沿内凹弧面111、锥面112、外凸弧面113三段下沿运动,达到引导物料弹出锥形体1的位置和角度,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有效地避免缓冲结构受损,又可以控制引导物料从锥形体1上弹出的方向。

请参阅图5,在锥形体1的外侧面上设置多个分隔条16,将锥形体1的外侧面分成多个区域,使物料从锥形体1上下滑时,相互独立,不影响其他区域的物料的运动。分隔条16设置为弧形状,通过区域的变化,防止相靠近的物料相互卡住。并且锥形体1作为该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主体,也不会出现物料堆积的情况。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空腔12为锥形腔,锥形腔的内壁为与下凹面11相对应的凸起面121,设置凸起面121为锥形腔的内壁沿背离下凹面11的方向向内凸起,凸起面121与下凹面11相对应,使锥形体1成为具有一定壁厚的结构,增大了锥形体1的弹力性能,凸起面121可设置为一个整体的弧面,也可以设置为三段分别与下凹面11相对应的凸弧面、锥面112以及、凹弧面,使锥形体1的壁厚具有一致性,便于承受物料的冲击力。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凹面11与凸起面121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大,由于锥形体1的下侧面积较大,所需承受的物料的频率更高,因此设置下凹面11与凸起面121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减大,即锥形体1的壁厚自上向下逐步变大,使锥形体1下侧的强度更高,便于抵抗物料的冲击力。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锥形体1的顶端为圆弧结构,圆弧结构与锥面112相切连接,顶端设置为圆弧结构,使物料落于顶端上时,也会在圆弧结构的作用下,顺利下滑,不会被顶端发生尖锐的接触,也不会对物料或者锥形体1造成损伤。同时圆弧结构使物料可以随机向任何一侧滑动,对物料起到较好的分流作用。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内凹弧面111、锥面112以及外凸弧面113通过圆弧面13过渡,借助圆弧面13将内凹弧面111和锥面112连接、锥面112和外凸弧面113连接,物料随锥面112、内凹弧面111以及外凸弧面113落下时,下落过程更稳定,不会在沿锥形体1下滑时发生二次振动,进而影响物料的下落速度和平稳性。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凹面11上设有多个与中空腔12相连通的消音孔14,物料落于锥形体1上时,物料冲击使锥形体1产生共振,从而形成钟鸣似的的噪音,因此设置消音孔14,使声波进入到消音孔14间隙中,收到孔内空气分子摩擦和粘滞阻力,致使声波经过机械振动转化为热能,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消音孔14沿锥形体1的中心轴均布设置,由于物料自上向下落于锥形体1上,落在锥形体1上的任一位置均有可能,均布设置消音孔14,使整个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在各个方向上均可以起到消音降噪的效果。

请参阅图3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锥形体1的外侧面上设有耐磨层15,使在不改变锥形体1本身结构的额前提下,通过在锥形体1的外侧面上设置耐磨层15,提高锥形体1的耐磨性能,锥形体1本身具有缓冲性能,但是物料与锥形体1之间发生碰撞时,往往会伴随着相互运动产生的摩擦,这种情况下会磨损锥形体1。可采用热喷涂或者化学粘涂等方式将耐磨层15固定在锥形体1的外侧面上。耐磨层15可选用rt826小颗粒耐磨损涂层,它由特种改良环氧树脂、陶瓷微球、超硬晶体以及加强纤维等组成,适用复杂表面和薄涂层,易于成型,室温下即可固化,固化后形成坚韧耐磨的涂层,与锥形体1附着牢固,具有优异耐磨损、耐腐蚀性能和良好耐高温性能。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锥形体1为耐磨钢材料制件,物料落至锥形体1的外侧面上时,会与锥形体1发生较为强烈的碰撞和摩擦,这对锥形体1的结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均有影响,因此使用耐磨钢材料制作锥形体1,提高了锥形体1的耐磨性能和耐用性能。可选用高锰钢、中合金耐磨钢、低合金耐磨钢或者石墨钢等。

图中未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缓冲器,缓冲器包括任意一项上述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器,采用了上述的井下储料仓用缓冲结构,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缓冲结构受损,又可以控制引导物料从锥形体1上弹出的方向。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