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高度错位式电片的电梯层门门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7128发布日期:2020-09-11 22:3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高度错位式电片的电梯层门门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梯包括设于各楼层的层门,层门包括门头板、可沿门头板水平移动的门挂板以及悬挂在门挂板下方的层门板,所述门挂板为两个且能以中心对称方式进行开闭移动,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在所述门挂板间设有门锁装置,门锁装置包括活动钩、固定钩和电器开关,活动钩安装在任一门挂板上,所述固定钩安装在门头板上,所述电器开关包括与固定钩固接的电器座以及与活动钩固接的连接器,电器座内设有等高设置的电片,当活动钩与固定钩连接锁定时,所述电片通过连接器抵触电连。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电片等高且抵近设置,容易在电片间发生跳弧的情况,导致门锁装置发生被误触发的情况,影响使用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为此,通过需要在电片间设置隔离板,增加了结构复杂性,而通过增加电片间水平距离会导致门锁装置尺寸增加,进而出现无法在狭小的层门上方空间安装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高度错位式电片的电梯层门门锁装置,在防护腔内设置供电片高度错位安装的高位平台和低位平台,既通过增加电片间的方跳弧间隙来降低发生跳弧的几率,进而确保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有效利用防护腔内的竖向空间,减小门锁装置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带高度错位式电片的电梯层门门锁装置,包括活动钩、固定钩和电器开关,所述电器开关包括与固定钩固接的电器座以及与活动钩固接的连接器,电器座包括内置防护腔的绝缘外壳,活动钩与固定钩连接锁定,以使所述电片通过连接器电连,所述防护腔内设有两个电片,所述连接器上设有绝缘盖以及固接在绝缘盖上的导电件,所述电片通过插入防护腔的导电件电连,所述电片高度错位设置,以使所述电片间预留有防跳弧间隙。在防护腔内设置高度错位的电片,利用防护腔的竖向高度来增加电片间的方跳弧间隙尺寸,既有效降低发生跳弧的几率,进而确保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有效利用防护腔内的竖向空间,减小门锁装置的厚度,提升装配便利性。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腔的底壁呈台阶状,包括高位平台和低位平台,所述电片分别固接在所述高位平台和低位平台上,以使电片互为分离设置。高位平台和低位平台均起到固接对应电片的作用,确保电片间的方跳弧间隙保持恒定,进而提升门锁装置运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腔呈长条状,所述高位平台和低位平台沿防护腔的长度方向分置设置,所述防护腔的底壁包括依次沿其宽向设置的上横部、竖部以及下横部,所述上横部形成所述高位平台,下横部形成所述低位平台,所述竖部竖向设置在高位平台和低位平台的相邻边缘间。上横部与竖部间、竖部与下横部间均呈垂直关系,既方便电片安装至低位平台上,还能有效增加电片间的方跳弧间隙,提升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外壳上开设供导电件插置的配合通道,当导电件穿越配合通道并跨接电连在所述电片间时,所述绝缘盖封堵所述配合通道并与所述绝缘外壳围合形成所述防护腔,以使导电件和电片隐藏在所述防护腔内。通过在电器座上设置带配合通道的绝缘外壳,绝缘外壳起到隔离电片与外界空间的作用,防止带电的电片与相邻部件或装配维修人员接触而发生触电事故,既有效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提升防护性能和安全性能,还确保电片能通过穿越配合通道的导电件电连,保证门锁装置运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配合通道外端口各区域的宽度均小于12mm,以使配合通道的外端口周缘形成限位围边。通过对外端口各区域宽度的尺寸进行限定来防止装配检修人员的手指因穿越配合通道并与电片接触而发生触电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性。限位围边起到阻碍外来物件穿越配合通道的作用,进而防止手指或外来部件因与电片误触而发生电源向外传导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钩水平移动并在与固定钩抵近后通过摆动实现开闭锁合,以使所述连接器在与电器座配合的导电工位以及与电器座分离的脱离工位间摆动切换。电器开关通断与电梯运行状态相关,连接器处于导电工位时,说明层门闭合,轿厢处于可升降的运行状态,连接器处于脱离工位时,说明层门开启,轿厢处于不可升降的静止状态,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配合通道沿所述连接器摆动路径设置,以使导电件穿越配合通道并跨接电连在所述电片之间。活动钩在摆动时不会与配合通道的内侧壁接触,确保活动钩摆动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件呈朝向敞口的匚形,包括两竖杆以及跨接在竖杆顶端间的横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具有高度差,导电件插入防护腔时,所述竖杆通过底端与对应电片抵触电连。竖杆底端间高度差与对应电片间高度差匹配,确保导电件能在插入防护腔后与对应电片同步电连,既确保电连同步性,还有效防止因电片过度受力弯折而发生无法复位的情况,确保电片与导电件间连接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电片呈长条状,所述电片的固接端通过紧固件固接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内侧壁上,并通过导线与外界电连,所述电片的外延端悬置在所述配合通道的下端口处,以使所述导电件插入防护腔后能与所述电片抵触电连。电片外延端位于主通道下端口处,既方便与穿越主通道的导电件抵触电连,还能利用主通道起到阻挡外来物件的作用,防止发生触电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外壳为分体结构,包括供电片固接的底壳以及开设配合通道的顶壳,安装时,顶壳自上而下罩至在底壳上,以使电片隐藏在所述绝缘外壳内。顶壳和底壳固接,既能有效包裹电片,提升防护性能,还通过拆解绝缘外壳来增加装配操作空间,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防护腔内设置高度错位的电片,利用防护腔的竖向高度来增加电片间的方跳弧间隙尺寸,既有效降低发生跳弧的几率,进而确保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有效利用防护腔内的竖向空间,减小门锁装置的厚度,提升装配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门锁装置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电器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门锁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高位平台上的电片与导电件电连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动钩,2、固定钩,3、连接器,4、电器座,5、绝缘外壳,6、电片,7、导电件,8、绝缘盖,9、高位平台,10、低位平台,11、竖部,12、底壳,13、顶壳,14、配合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带高度错位式电片的电梯层门门锁装置,由活动钩1、固定钩2和电器开关组成,所述电器开关包括与固定钩2固接的电器座4以及与活动钩1固接的连接器3,电器座4包括内置防护腔的绝缘外壳5,活动钩1与固定钩2连接锁定,以使所述电片6通过连接器3电连,所述防护腔内设有两个电片6,所述连接器3上设有绝缘盖8以及固接在绝缘盖8上的导电件7,所述电片6通过插入防护腔的导电件7电连,所述电片6高度错位设置,以使所述电片6间预留有防跳弧间隙。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层门板开闭时,门挂板随着层门板同步联动。当层门板相向移动并使得活动钩1靠近固定钩2时,活动钩1可通过摆动实现连接器3在导电工位和脱离工位间切换,进而控制驱使轿厢升降用电机的启停状态,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具体地,当活动钩1与固定钩2钩连锁定时,说明层门已关闭,此时,如图3所示,电片6间通过导电件7导通,轿厢可以在电机驱动下进行升降动作;反之,当活动钩1与固定钩2脱离时,说明层门已开启,此时,电片6间互为断连,轿厢会因电机无法启动而处于静止状态。所述活动钩1水平移动并在与固定钩2抵近后通过摆动实现开闭锁合,以使所述连接器3在与电器座4配合的导电工位以及与电器座4分离的脱离工位间摆动切换。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绝缘外壳5上开设供导电件7插置的配合通道14,当导电件7穿越配合通道14并跨接电连在所述电片6间时,所述绝缘盖8封堵所述配合通道14并与所述绝缘外壳5围合形成所述防护腔,以使导电件7和电片6隐藏在所述防护腔内。所述配合通道14外端口各区域的宽度均小于12mm,以使配合通道14的外端口周缘形成限位围边。通过限制配合通道14的宽度来起到阻挡装配检修人员手指或外来异物进入电器座4的情况,既防止因外来异物与电片6接触而向外传输电源的情况,还有效防止电片6间因与外来异物同时接触而发生误触电连的情况,又有效防止手指误插而发生触电的情况,确保门锁装置运行安全,保证装配检修人员生命安全。根据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2x防护等级需满足以下两点:1、防止手指接近危险部件。直径12mm,长80mm的铰接试指应与危险部件有足够的间隙;2、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直径12.5mm的球形物体试具不得完全进入壳内。将配合通道14的外端口各区域宽度设置在12mm以下,确保产品符合gb4208-2008的要求,有效提升安全防护性和使用安全性。在测量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任意选取配合通道14外端口范围内的点;之后,以该点为中心四向向外设置径向线,使得径向线两端分别与配合通道14外端口周缘间形成交点;最后,测量径向线位于上述两交点间距离。因为上述交点能对插入配合通道14的物体进行尺寸识别,起到阻碍外来物件穿越配合通道14的作用,所以,任意点的任一径向线长度满足小于12mm的要求,就说明该配合通道14的尺寸符合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防护腔的底壁呈台阶状,包括高位平台9和低位平台10,所述电片6分别固接在所述高位平台9和低位平台10上,以使电片6互为分离设置。具体地,高位平台9和低位平台10能对对应电片6提供安装工位。所述电片6呈长条状,所述电片6的固接端通过紧固件固接在所述绝缘外壳5的内侧壁上,并通过导线与外界电连,所述电片6的外延端悬置在所述配合通道14的下端口处,以使所述导电件7插入防护腔后能与所述电片6抵触电连。电片6的固接端通过紧固件固接在电器座4远离配合通道14一侧,外延端悬置在配合通道14的下端口处(如图4所示),外延端具有升降浮动空间,确保外延端在导电片6下压作用下实现紧密贴合连接,提升电连稳定性。所述紧固件优选为金属件,导线的一端在紧固件螺接锁紧作用下与电片6紧密连接,紧固件既起到固接电片6和导线的作用,还能在电片6和导线间起到传递电能的作用,提升导线效率。此外,紧固件还可以为绝缘件,有效防止检修人员在进行带电操作时发生触电的几率,此时,紧固件起到固接电片6和导线的作用,确保导线与电片6紧密抵触,提升两者间导线效率,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还可以为卡扣等结构,只要起到固接电连电片6和导线的作用即可,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防护腔呈长条状,所述高位平台9和低位平台10沿防护腔的长度方向分置设置,所述防护腔的底壁包括依次沿其宽向设置的上横部、竖部11以及下横部,所述上横部形成所述高位平台9,下横部形成所述低位平台10,所述竖部11竖向设置在高位平台9和低位平台10的相邻边缘间。所述防跳弧间隙的尺寸与所述电片6沿所述防护腔底壁测量的距离匹配,通常由设于高位平台9的电片6与竖部11顶缘间距离、竖部11顶缘与底缘间距离以及设于低位平台10的电片6与竖部11底缘间距离相加形成,由此确保方跳弧性能。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活动钩1水平移动并在与固定钩2抵近后通过摆动实现开闭锁合,以使所述连接器3在与电器座4配合的导电工位以及与电器座4分离的脱离工位间摆动切换。所述配合通道14沿所述连接器3摆动路径设置,以使导电件7穿越配合通道14并跨接电连在所述电片6之间。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导电件7呈朝向敞口的匚形,包括两竖杆以及跨接在竖杆顶端间的横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具有高度差,导电件7插入防护腔时,所述竖杆通过底端与对应电片6抵触电连。所述竖杆间水平距离与所述电片6间水平距离对应,所述竖杆底端间高度差与所述电片6间高度差对应,确保导电件7插入防护腔后能通过竖杆底端同时与对应的电片6抵触电连,确保触发稳定性和使用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绝缘外壳5为分体结构,包括供电片6固接的底壳12以及开设配合通道14的顶壳13,安装时,顶壳13自上而下罩至在底壳12上,以使电片6隐藏在所述绝缘外壳5内。底壳12和顶壳13独立加工,并装配形成所述电器座4。在安装时,首先,将电片6固接在底壳12的顶面上,之后,将顶壳13罩至在底壳12上,并通过螺钉固接,通过缩小底壳12和顶壳13间的缝隙来确保包裹防护性,提升安全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