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垃圾分类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2421发布日期:2020-08-14 19:1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垃圾分类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垃圾分类袋。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动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的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改善生存环境状态,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

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在日常生活中,垃圾袋作为收集、处理垃圾的便携袋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现有的垃圾袋只具有盛放垃圾的功能,所有垃圾同一扔在同一垃圾袋中,并没有分类,这将给后期垃圾分类处理带来极大的不便,增大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垃圾分类袋,该垃圾分类袋可在丢垃圾的同时,对垃圾进行分类,减少环卫人员在后期进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更加环保。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垃圾分类袋,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梯形片体,所述主体顶部设置有握把,所述主体外侧中部竖直设置有收集筒,所述收集筒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瓶袋,所述瓶袋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瓶袋为上端开口的圆柱形且用于放置玻璃瓶或塑料瓶,所述主体一侧设置有分隔层,所述分隔层一侧固定在主体上,所述分隔层位于收集筒上方,所述分隔层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挂钩,所述挂钩为7字形,所述挂钩用于挂垃圾袋,所述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收束带,一侧所述收束带外侧设置有魔术贴母扣,另一侧所述收束带外侧设置有魔术贴公扣,所述魔术贴母扣可与魔术贴公扣相互扣合,所述收束带用于对瓶袋和收集筒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筒包括收集筒外套和收集筒本体,所述收集筒外套和收集筒本体均为圆筒状,且上端敞开,底端密封,所述收集筒本体外径小于收集筒外套,所述收集筒外套竖直设置于主体中部,所述收集筒本体设置于收集筒外套内,所述收集筒本体可从收集筒外套内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筒本体为金属材质,所述收集筒外套为棉布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和握把为棉布材质,所述握把中部设置有皮质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内侧设置有缓冲层。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层内侧设置有垃圾袋收纳袋,所述垃圾袋收纳袋用于放置备用垃圾袋。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的数量为3个。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收纳筐,所述收纳筐为上表面开口的框体,所述收纳筐的一侧可拆卸连接于主体内侧底部,所述收纳筐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于瓶袋上,所述收纳筐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分类收集各类垃圾,在使用时,可将玻璃瓶或塑料瓶放置于瓶袋内,方便丢瓶类垃圾,将金属、玻璃碎片等尖锐或有毒的垃圾放入收集筒本体内,将厨余垃圾放入本体底部的收纳筐内,再将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装入垃圾袋中,并挂在对应的挂钩上,收集垃圾的同时即可进行垃圾分类,避免在收集完后直接丢入垃圾筒,减少了后期垃圾分类工作,减少了环卫工人后期垃圾分类的工作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体;2、握把;3、收集筒;31、收集筒外套;32、收集筒本体;4、瓶袋;5、分隔层;6、挂钩;7、收束带;8、垃圾袋收纳袋;9、收纳筐;10、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垃圾分类袋,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梯形片体,所述主体1顶部设置有握把2,所述主体1外侧中部竖直设置有收集筒3,所述收集筒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瓶袋4,所述瓶袋4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瓶袋4为上端开口的圆柱形且用于放置玻璃瓶或塑料瓶,所述主体1一侧设置有分隔层5,所述分隔层5一侧固定在主体1上,所述分隔层5位于收集筒3上方,所述分隔层5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挂钩6,所述挂钩6为7字形,所述挂钩6用于挂垃圾袋,所述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收束带7,一侧所述收束带7外侧设置有魔术贴母扣,另一侧所述收束带7外侧设置有魔术贴公扣,所述魔术贴母扣可与魔术贴公扣相互扣合,所述收束带7用于对瓶袋4和收集筒3进行固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收集筒3包括收集筒外套31和收集筒本体32,所述收集筒外套31和收集筒本体32均为圆筒状,且上端敞开,底端密封,所述收集筒本体32外径小于收集筒外套31,所述收集筒外套31竖直设置于主体1中部,所述收集筒本体32设置于收集筒外套31内,所述收集筒本体32可从收集筒外套31内取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收集筒本体32为金属材质,所述收集筒外套31为棉布材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体1和握把2为棉布材质,所述握把2中部设置有皮质保护层。棉布材质的垃圾分类袋,方便使用后进行清洗,可反复使用,更加环保。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体1内侧设置有缓冲层10。缓冲层主要用于使用者在丢垃圾途中,缓冲层设置在靠近人体的一侧,可减少垃圾袋对人体的压力,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舒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分隔层5内侧设置有垃圾袋收纳袋8,所述垃圾袋收纳袋8用于放置备用垃圾袋。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挂钩6的数量为3个。右侧的挂钩6上方印刷有可回收的标识,左侧的挂钩6上方印刷有其他垃圾的标识,钩子上方的标识,方便人们在分类垃圾时,将垃圾装进对应的袋子里,避免弄错。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收纳筐9,所述收纳筐9为上表面开口的框体,所述收纳筐9的一侧可拆卸连接于主体1内侧底部,所述收纳筐9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于瓶袋4上,所述收纳筐9为塑料材质。收纳筐主要用于装厨余垃圾,当使用者不常做菜时,收纳筐可拆卸下来,减少垃圾分类袋的重量。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未装满时可挂置于墙体的挂钩上,用于存放垃圾,将玻璃瓶或塑料瓶放置于瓶袋内,将有害垃圾放入收集筒本体内,将收集筒本体放入收集筒外套内,将厨余垃圾放入本体底部的收纳筐内,将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装入垃圾袋中,并挂在对应挂钩上,收集垃圾的同时即可进行垃圾分类,避免在收集完后直接丢入垃圾筒,减少了后期垃圾分类工作,减少了环卫工人后期垃圾分类的工作量。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