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客梯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7195发布日期:2020-07-07 14:1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客梯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客梯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建筑采用多层的结构,电梯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尤其是用于载人的客梯,无论是在商场还是住宅区,应用都十分广泛。

客梯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主机对钢绳进行牵引,从而使电梯上升或者下降。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主机底部的面积受限,主机下方需要预留部分中空的面积供钢绳穿设,使钢绳与轿厢连接,因此,主机安装时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客梯的支撑装置,便于安装客梯的主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客梯的支撑装置,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承重梁;两水平、对称设置在两承重梁上且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承重梁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支撑梁;若干水平设置在两第一支撑梁上、用于承托客梯的主机的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承重梁的长度方向的支撑杆;设置在承重梁和第一支撑梁之间的缓冲机构;设置在缓冲机构和第一支撑梁之间的加固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承重梁、第一支撑梁和支撑杆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客梯的主机能平稳的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且主机驱动钢绳运动的过程中,主机本身呈受力的状态,因此设置相互垂直分布的承重梁、第一支撑梁和支撑杆对主机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客梯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增设缓冲机构从而有助于提高乘坐客梯的乘客的舒适度。承重梁、第一支撑梁和支撑杆相互之间对称交错分布,增设加固机构从而使第一支撑梁的连接更稳固,从而使主机的安装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第一支撑梁之间设置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承重梁的长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梁加强两第一支撑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使承重梁、第一支撑梁和支撑杆连接更稳固,使主机的安装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梁底面的第一加固板;设置在第一加固板和第一支撑梁之间的第二加固板;设置在第一加固板的底面且与缓冲机构连接的第三加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从而使缓冲机构和第一支撑梁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对主机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机构设置有八个,两所述缓冲机构与一第三加固板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机底部的四个方位分别设置两个缓冲机构,从而使缓冲的效果更好,有助于提高搭乘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承重梁上的缓冲底板;设置在缓冲底板上的缓冲块;设置在缓冲块上且穿设第三加固板的缓冲套筒,设置在缓冲块上且与第三加固板抵接的缓冲顶板;设置在第三加固板上且螺纹穿设在缓冲套筒上的第一紧固件;所述缓冲套筒穿设缓冲顶板,所述缓冲底板和承重梁通过紧固组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块本身起到缓冲的效果,缓冲顶板和缓冲底板分别设置在缓冲块的上下,且缓冲套筒通过第一紧固件与第三加固板连接,其对缓冲块起到限位和导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穿设在缓冲底板上的第二紧固件;设置在第二紧固件其中一端且与承重梁抵接的紧固板;螺纹连接在第二紧固件远离紧固板的端部的第三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三紧固件,从而使第三紧固件和紧固板压紧缓冲底板和承重梁,从而使连接更紧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竖截面呈u字形的线槽,所述线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线槽的其中一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竖直的线口,所述线口贯穿线槽的侧壁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机上会有电线连通,而电线凌乱放置会导致缠绕钢绳,因此将电线放入线槽内,从而保证客梯运行过程中较为安全。根据电线的走向,将电线对应伸出线口,对电线起到分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槽上滑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线槽侧壁的顶部设置有供盖板底部滑动的滑轨,所述线口贯穿滑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将线槽顶部的槽口封住,从而对电线起到保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滑轨处的线口的宽度小于位于线槽处的线口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线分类的过程中,由于位于滑轨处的线口的宽度小于位于线槽处的线口的宽度,则电线不会随意的从其中一线口偏移到另一线口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承重梁、第一支撑梁和支撑杆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客梯的主机能平稳的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且主机驱动钢绳运动的过程中,主机本身呈受力的状态,因此设置相互垂直分布的承重梁、第一支撑梁和支撑杆对主机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2.第二支撑梁加强两第一支撑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使承重梁、第一支撑梁和支撑杆连接更稳固,使主机的安装稳定性更高。

3.增设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从而使缓冲机构和第一支撑梁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对主机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机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承重梁;2、第一支撑梁;21、第二支撑梁;3、支撑杆;4、主机;5、缓冲机构;51、缓冲底板;52、缓冲块;53、缓冲套筒;54、缓冲顶板;55、第一紧固件;6、加固机构;61、第一加固板;62、第二加固板;63、第三加固板;7、紧固组件;71、第二紧固件;72、紧固板;73、第三紧固件;8、线槽;81、线口;82、盖板;83、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客梯的支撑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承重梁1、第一支撑梁2和支撑杆3,将客梯的主机4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杆3上,从而便于主机4连接在目标位置。

两承重梁1对称设置,承重梁1具体是工字钢。

在两承重梁1上连接有两第一支撑梁2,第一支撑梁2水平设置且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承重梁1的长度方向,第一支撑梁2具体是槽钢,两第一支撑梁2背向设置。

在两第一支撑梁2上连接有三个支撑杆3,支撑杆3的竖截面呈矩形,支撑杆3水平设置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承重梁1的长度方向。

由于主机4运行的过程中其受力较大,因此在两第一支撑梁2之间连接有两第二支撑梁21,通过第二支撑梁21加强两第一支撑梁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第二支撑梁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承重梁1的长度方向,

在承重梁1和第一支撑梁2之间连接有加固机构6,加固机构6设置有四个。

加固机构6包括连接在第一支撑梁2底面的第一加固板61,在第一支撑梁2靠近第二支撑梁21的侧壁和第一加固板61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固板62,第二加固板62呈竖直设置,第二加固板62呈三角形的结构。在第一加固板61的底面连接有第三加固板63,第一加固板61位于第三加固板63的中心,且第三加固板63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一加固板61。

客梯用于载人,因此客梯其本身受重力的影响,在承重梁1和第三加固板63之间增设缓冲机构5,从而提高客梯承载的舒适度。缓冲机构5一共有八个,两缓冲机构5与一第三加固板63相对应。

参照图2,缓冲机构5包括连接在承重梁1上的缓冲底板51,在缓冲底板51上连接有缓冲块52,缓冲块52具体是橡胶,在缓冲块52的顶部固定有缓冲套筒53,缓冲套筒53穿设第三加固板63,穿设后的缓冲套筒53的顶面与第三加固板63的顶面齐平,在缓冲块52上连接有与第三加固板63抵接的缓冲顶板54,缓冲套筒53穿设缓冲顶板54。由于两个缓冲机构5对应一个第三加固板63,则在第三加固板63上穿设第一紧固件55,第一紧固件55通过螺纹连接在缓冲套筒53上,从而使第三加固板63与缓冲机构5连接,第一紧固件55具体是螺栓。

沿承重梁1的宽度方向,承重梁1的宽度小于第三加固板63的宽度,缓冲底板51和承重梁1通过紧固组件7连接。

紧固组件7包括穿设在缓冲底板51上的第二紧固件71,第二紧固件71具体是螺栓,第二紧固件71其中一端固定有紧固板72,紧固板72的顶面与承重梁1抵接,在第二紧固件71远离紧固板72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三紧固件73,第三紧固件73具体是螺母,旋紧第三紧固件73从而使第三紧固件73靠近紧固板72,使紧固板72和第三紧固件73夹紧承重梁1和缓冲底板51。

参照图3,主机4上连接有电线,电线通常经过支撑杆3然后引出,而客梯运行的过程中,钢绳容易与电线相互缠绕,因此在靠近维修位置的其中一支撑杆3上连接有线槽8,线槽8的竖截面呈u字形,线槽8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支撑杆3的长度方向。在线槽8靠近维修位置的侧壁间隔开设有若干竖直的线口81,线口81贯穿线槽8的侧壁的顶部,通过若干线口81对电线进行分类,当需要将某一电线抽出时便于处理。

为了对电线进行保护,在线槽8上滑动连接有盖板82,盖板82的竖截面呈倒u字形,线槽8侧壁的顶部设置有供盖板82底部滑动的滑轨83,滑轨83的竖截面呈c字形,线口81贯穿滑轨83,且位于滑轨83处的线口81的宽度小于位于线槽8处的线口81的宽度,因此位于线槽8处的线口81位置的电线不容易经过滑轨83处的线口81滑出,确定无误后,将盖板82滑动盖合在线槽8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承重梁1、第一支撑梁2和支撑杆3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客梯的主机4能平稳的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且主机4驱动钢绳运动的过程中,主机4本身呈受力的状态,因此设置相互垂直分布的承重梁1、第一支撑梁2和支撑杆3对主机4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