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血清专用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6758发布日期:2020-07-14 17:0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血清专用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血清运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血清专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蒙古马牧区幅员辽阔,偏远且跨度大,大大增加了对蒙古马信息采集的难度;蒙古马孕马血清采集后的保存与运输对于后续检验分析至关重要,其保存的活性度、时间以及防泄露性是孕马血清储运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需要在运送马血清中需要使用到到输送装置。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的输送装置由于内部温度一般需要保持-20℃至-70℃的血清保存温度,而样品放置盘固定在装置内无法取出,造成在取放血清样品时需要操作人员穿戴手套方能伸手进入取放,操作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马血清专用输送装置,取放样品离心杯时下压存放盘使导柱脱出定位孔后通过旋转存放盘的方式使缺口与限位板上下对照,后即可通过拉杆上提存放盘的方式将存放盘取出运输罐体来进行样品离心杯的取放工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血清专用输送装置,包括运输罐体和底座,所述运输罐体顶面开口,所述运输罐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运输罐体底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底座,所述运输罐体外侧周围固定连接有保温夹套,且所述保温夹套为空心结构,所述保温夹套侧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

所述运输罐体内壁的横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每个所述限位板均竖直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运输罐体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顶压组件,所述顶压组件顶面接触设置有置物组件,且所述置物组件两侧与所述定位孔滑动配合,所述置物组件竖直放置有多个样品离心杯,每个所述样品离心杯的顶部外侧均水平固定有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顶压组件包括护套和安装槽,所述护套固定连接在所述运输罐体底面中部,所述护套竖直开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间隙配合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底端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顶端水平固定有套环,且所述套环与所述安装槽滑动配合,所述套环内侧竖直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柱伸出所述护套的顶端水平固定有托板,且所述托板顶面接触设置有所述置物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置物组件包括存放盘和拉杆,所述存放盘水平设置且与所述运输罐体间隙配合,所述存放盘底面与所述托板接触,所述存放盘横向两侧的顶面均竖直固定有导柱,且所述导柱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滑动配合,所述存放盘纵向两侧均竖直开设有缺口,且所述缺口与所述限位板间隙配合,所述存放盘顶面通过连接套竖直固定有所述拉杆,所述拉杆顶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存放盘顶面竖直开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放样通孔,每个所述放样通孔均竖直滑动配合有样品离心杯,且所述样品离心杯的凸台直径大于所述放样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套环与所述支柱过盈配合,所述托板为抛光处理的不锈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为螺纹套,所述手柄为实心环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为螺钉。

作为优选,所述放样通孔的数量为二十个,所述放样通孔为上大底小的圆锥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端部固定连接有管接头,且所述管接头为法兰盘,所述进气管中部固定安装有用以控制开闭的截止阀。

采用上述一种马血清专用输送装置,初始状态下,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托板顶面与所述存放盘底面接触,则依靠所述弹簧的弹力,此时所述存放盘被所述托板上顶,又由于所述存放盘两侧顶面的所述导柱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滑动配合,则通过所述限位板的限制能够避免所述存放盘被上顶的过程中上升,从而此时所述存放盘被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运输罐体内,在使用时,应先将所述管接头与外界充氮管路连接,后打开所述截止阀使外界供气管路将液氮经所述进气管充入所述保温夹套内,充氮结束时应先关闭所述截止阀后从所述管接头取下外界充氮管路,以此来确保所述运输罐体内具有良好的存放血清的温度环境,通过多个所述样品离心杯分别收集存放不同马的血清后装上杯盖封闭,后将多个所述样品离心杯放入所述运输罐体内转运,操作方式为:取下所述顶盖,后操作人员手持所述手柄带动所述拉杆下压,所述拉杆带动所述存放盘下降,此过程中所述弹簧被进一步压缩且所述导柱随所述存放盘下降,当所述导柱下降至完全脱出所述定位孔后,操作人员保持对所述拉杆的下压状态并转动所述拉杆带动所述存放盘水平周转,所述存放盘纵向两侧的所述缺口随即周转,当所述缺口周转至与所述限位板上下对照时,由于所述缺口与所述限位板间隙配合,则此时上提所述拉杆即可通过所述缺口向上通过所述限位板的方式使所述存放盘顺利从所述运输罐体顶面提出,后即可将多个所述样品离心杯向下插入所述放样通孔内并通过所述样品离心杯的凸台限制所述样品离心杯陷入所述放样通孔内的高度,多个所述样品离心杯放置完成后,操作人员手持所述手柄或所述拉杆提动所述存放盘水平对准所述运输罐体的顶面并下放,此过程中应调整所述存放盘的两个所述缺口与所述限位板上下对照,以便所述存放盘通过所述托板压缩所述弹簧的方式顺利的通过到达所述限位板的下方,且确保所述存放盘下降至所述导柱也位于所述限位板位置高度的下面,后操作所述拉杆带动所述存放盘周转,所述导柱随即周转,当所述导柱周转至与所述限位板的所述定位孔上下正对时,松开所述拉杆,则通过所述弹簧释放压缩行程的方式即可通过所述托板带动所述存放盘上升,所述导柱随即上升并再次插入所述定位孔内,从而所述存放盘被再次的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运输罐体内,后通过装上所述顶盖即可再次封闭所述运输罐体顶面,之后即可将所述运输罐体搬运至运输车辆并通过所述底盘将所述运输罐体稳固平放在运输车辆内。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的弹力上顶存放盘使插入定位孔内的导柱无法脱出,以此将存放盘固定在运输罐体内,取放样品离心杯时下压存放盘使导柱脱出定位孔后通过旋转存放盘的方式使缺口与限位板上下对照,后即可通过拉杆上提存放盘的方式将存放盘取出运输罐体来进行样品离心杯的取放工作,由于存放盘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运输罐体内,能够便捷的取出后取放样品离心杯,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运输罐体;101、顶盖;102、定位孔;103、限位板;2、保温夹套;201、截止阀;202、管接头;203、进气管;3、底座;4、置物组件;401、手柄;402、连接部;403、拉杆;404、导柱;405、缺口;406、连接套;407、放样通孔;408、存放盘;5、顶压组件;501、托板;502、支柱;503、套环;504、护套;505、安装槽;506、弹簧;6、样品离心杯;60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血清专用输送装置,包括运输罐体1和底座3,运输罐体1顶面开口,运输罐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101,优选顶盖101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运输罐体1顶部,运输罐体1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3,运输罐体1外侧周围固定连接有保温夹套2,保温夹套2与运输罐体1焊接固定,且保温夹套2为空心结构,保温夹套2侧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203。运输罐体1内壁的横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3,限位板103与运输罐体1内壁焊接固定,每个限位板103均竖直开设有定位孔102,运输罐体1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顶压组件5,顶压组件5顶面接触设置有置物组件4,且置物组件4两侧与定位孔102滑动配合,置物组件4竖直放置有多个样品离心杯6,每个样品离心杯6的顶部外侧均水平固定有凸台601。

作为本案优选的方案,顶压组件5包括护套504和安装槽505,护套504固定连接在运输罐体1底面中部,护套504竖直开设有安装槽505,安装槽505内间隙配合有弹簧506,且弹簧506处于压缩状态,弹簧506底端与安装槽505固定连接,弹簧506顶端水平固定有套环503,且套环503与安装槽505滑动配合,套环503内侧竖直固定有支柱502,支柱502伸出护套504的顶端水平固定有托板501,且托板501顶面接触设置有置物组件4,如此设置,便于通过顶压组件5上顶存放盘408的方式和限位板103配合固定夹紧置物组件4。

置物组件4包括存放盘408和拉杆403,存放盘408水平设置且与运输罐体1间隙配合,存放盘408底面与托板501接触,存放盘408横向两侧的顶面均竖直固定有导柱404,且导柱404与对应的定位孔102滑动配合,存放盘408纵向两侧均竖直开设有缺口405,且缺口405与限位板103间隙配合,存放盘408顶面通过连接套406竖直固定有拉杆403,优选拉杆403为空心管材,拉杆403顶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手柄401,存放盘408顶面竖直开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放样通孔407,每个放样通孔407均竖直滑动配合有样品离心杯6,且样品离心杯6的凸台601直径大于放样通孔407,以便通过置物组件4快速从运输罐体1内取出的方式来方便摆放多个样品离心杯6,同时便于置物组件4在摆放样品离心杯6结束后快速的再次装入固定在运输罐体1内。

套环503与支柱502过盈配合,以便套环503和支柱502同步移动,托板501为抛光处理的不锈钢板,如此设置,便于存放盘408在与托板501接触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顺畅的水平周转,连接套406为螺纹套,以便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使拉杆403快速与连接套406固定连接,手柄401为实心环状结构,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拉动手柄401的方式施力,连接部402为螺钉,以便手柄401能够通过连接部402快速的固定在拉杆403顶端。

放样通孔407的数量为二十个,放样通孔407为上大底小的圆锥通孔,如此设置,便于能够同时放置多匹马的血清样品离心杯6进行转运,进气管203端部固定连接有管接头202,且管接头202为法兰盘,以便管接头202能够密封快速的与外界充氮管路固定连接,进气管203中部固定安装有用以控制开闭的截止阀201,以便通过截止阀201来快速的控制进气管203的打开与关闭。

采用上述结构,初始状态下,弹簧506处于压缩状态且托板501顶面与存放盘408底面接触,则依靠弹簧506的弹力,此时存放盘408被托板501上顶,又由于存放盘408两侧顶面的导柱404与对应的定位孔102滑动配合,则通过限位板103的限制能够避免存放盘408被上顶的过程中上升,从而此时存放盘408被可拆卸固定在运输罐体1内,在使用时,应先将管接头202与外界充氮管路连接,后打开截止阀201使外界供气管路将液氮经进气管203充入保温夹套2内,充氮结束时应先关闭截止阀201后从管接头202取下外界充氮管路,以此来确保运输罐体1内具有良好的存放血清的温度环境,通过多个样品离心杯6分别收集存放不同马的血清后装上杯盖封闭,后将多个样品离心杯6放入运输罐体1内转运,操作方式为:取下顶盖101,后操作人员手持手柄401带动拉杆403下压,拉杆403带动存放盘408下降,此过程中弹簧506被进一步压缩且导柱404随存放盘408下降,当导柱404下降至完全脱出定位孔102后,操作人员保持对拉杆403的下压状态并转动拉杆403带动存放盘408水平周转,存放盘408纵向两侧的缺口405随即周转,当缺口405周转至与限位板103上下对照时,由于缺口405与限位板103间隙配合,则此时上提拉杆403即可通过缺口405向上通过限位板103的方式使存放盘408顺利从运输罐体1顶面提出,后即可将多个样品离心杯6向下插入放样通孔407内并通过样品离心杯6的凸台601限制样品离心杯6陷入放样通孔407内的高度,多个样品离心杯6放置完成后,操作人员手持手柄401或拉杆403提动存放盘408水平对准运输罐体1的顶面并下放,此过程中应调整存放盘408的两个缺口405与限位板103上下对照,以便存放盘408通过托板501压缩弹簧506的方式顺利的通过到达限位板103的下方,且确保存放盘408下降至导柱404也位于限位板103位置高度的下面,后操作拉杆403带动存放盘408周转,导柱404随即周转,当导柱404周转至与限位板103的定位孔102上下正对时,松开拉杆403,则通过弹簧506释放压缩行程的方式即可通过托板501带动存放盘408上升,导柱404随即上升并再次插入定位孔102内,从而存放盘408被再次的可拆卸固定在运输罐体1内,后通过装上顶盖101即可再次封闭运输罐体1顶面,之后即可将运输罐体1搬运至运输车辆并通过底盘将运输罐体1稳固平放在运输车辆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