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6511发布日期:2020-08-25 19:3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绕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是一种用于纺织过程中,辅助工作人员对生产出来的纺织线进行绕线收集,以便后续进行使用的装置,其在纺织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支架、伺服电机和支撑件,支架设置在底座顶端左侧,伺服电机设置在支架上,伺服电机的右部输出端上设置有传动轴,支撑件位于支架右侧,且传动轴右端穿过支架并与支撑件左端连接;这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使用时只需将线筒套装在支撑件上,然后将纺织线一端固定在线筒上,固定好后控制伺服电机带动传动轴上的支撑件进行转动,使纺织线缠绕在旋转过程中的线筒上即可;这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使用中发现,线筒在支撑件上的稳固性较差,易出现不随着支撑件进行转动的情况,使用效果有限;并且支撑件的长度固定,从而导致其所能套装固定的线筒的数量有限,使用局限性较高;且支撑件只依靠传动轴进行横向固定,固定效果有限,易对传动轴造成损伤,使用性有限。

目前,公开号为cn20950729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其可增强线筒在支撑件上的稳固性,提高使用效果;同时增加所能套装固定的线筒的数量,降低使用局限性;且增强对支撑件的支撑效果和稳固性,提高对传动轴的保护效果,增强使用性;包括底座、支架、伺服电机和支撑件,伺服电机的右部输出端上设置有传动轴;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伺服电机设置有三组;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还包括多组左固定板、多组左螺母、多组右固定板和多组右螺母,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多组左螺母和多组右螺母分别螺装在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上,但是该装置取下绕线卷时需要把所有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取下才能把绕线卷,导致更换绕线卷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包括支持机构,所述支持机构主要由底板、第一固定板、支撑板组成,还包括动力机构、加持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杆、支撑杆、连接杆、电机,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加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动力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有所述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焊接有所述驱动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一,所述连接头一与所述驱动杆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二,所述连接头二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加持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弹簧、推板、定位板、固定螺钉,所述第二固定板焊接在所述支撑杆一端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焊接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一端焊接有所述推板,所述推板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推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焊接在所述连接杆外侧,所述定位板外侧螺纹连接有所述固定螺钉。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上方开设有缺口。

优选的,所述加持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弹簧、推板、定位板,支持环、定位环、夹头、锁紧螺母,所述第二固定板焊接在所述支撑杆一端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焊接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一端焊接有所述推板,所述推板一侧焊接有6个所述夹头,所述夹头外侧螺纹连接有所述锁紧螺母,所述夹头的头部内侧设置有所述支持环,所述支持环焊接在所述连接杆外侧,所述支持环外侧焊接有所述定位环。

优选的,所述支持环、所述定位环上方开设有缺口。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方一侧焊接有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底板上方另一侧焊接有所述支撑板。

有益效果在于:动力机构与加持机构配合使用有益于加紧绕线卷和方便更换绕线卷,进而减小了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i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i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持机构;2、动力机构;3、加持机构;101、底板;102、第一固定板;103、支撑板;201、驱动杆;202、支撑杆;203、连接杆;204、电机;2021、连接头一;2022、连接头二;301、第二固定板;302、弹簧;303、推板;304、定位板;305、固定螺钉;31、支持环;32、定位环;33、夹头;34、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包括支持机构1,支持机构1主要由底板101、第一固定板102、支撑板103组成,还包括动力机构2、加持机构3,动力机构2包括驱动杆201、支撑杆202、连接杆203、电机204,动力机构2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02和支撑板103之间,加持机构3设置在动力机构2上,电机204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02一侧,电机204带动驱动杆201转动,电机204的输出轴键连接有驱动杆201,驱动杆201带动支撑杆202转动,驱动杆201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有支撑杆202,支撑杆202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杆203,支撑杆202带动连接杆203转动,连接杆203一端焊接有驱动杆201,连接杆203带动下一个驱动杆201转动,支撑杆202和连接杆203用于固定加持机构3,支撑杆202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一2021,连接头一2021与驱动杆201通过销轴连接,支撑杆202另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二2022,连接头二2022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杆203,加持机构3包括第二固定板301、弹簧302、推板303、定位板304、固定螺钉305,第二固定板301焊接在支撑杆202一端外侧,第二固定板301用于固定弹簧302的位置,第二固定板301一侧焊接有弹簧302,弹簧302用于挤压推板303,弹簧302一端焊接有推板303,推板303用于推动绕线卷,使得绕线卷靠近定位板304,推板303一侧开设有凹槽,推板303一侧设置有定位板304,定位板304焊接在连接杆203外侧,定位板304用于加紧绕线卷,定位板304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305,固定螺钉305用于固定绕线卷,定位板304上方开设有缺口,这样设置方便支撑杆202转动,底板101上方一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板102,底板101用于支撑第一固定板102和支撑板103,第一固定板102用于固定电机204,底板101上方另一侧焊接有支撑板103,支撑板103用于支撑动力机构2。

上述结构中,绕线时,电机204带动驱动杆201,驱动杆201带动支撑杆202,支撑杆202带动连接杆203转动,进而带动整个加持机构3转动,加持机构3带动绕线卷转动,当需要更换绕线卷时,首先松开固定螺钉305,然后拆下支撑杆202与连接杆203之间的螺栓,再推动推板303,此时转动支撑杆202,就可以把绕线卷取下了,安装时,上述动作反过来执行一次即可。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加持机构3包括第二固定板301、弹簧302、推板303、定位板304,支持环31、定位环32、夹头33、锁紧螺母34,第二固定板301焊接在支撑杆202一端外侧,第二固定板301用于固定弹簧302,第二固定板301一侧焊接有弹簧302,弹簧302用于挤压推板303,弹簧302一端焊接有推板303,推板303和定位环32用于加紧绕线卷,推板303一侧焊接有6个夹头33,夹头33用于加紧绕线卷,夹头33外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34,锁紧螺母34使得夹头33加紧绕线卷,夹头33的头部内侧设置有支持环31,支持环31用于支撑绕线卷一端,支持环31焊接在连接杆203外侧,支持环31外侧焊接有定位环32,支持环31、定位环32上方开设有缺口,这样设置方便转动支撑杆202。

上述结构中,绕线时,电机204带动驱动杆201,驱动杆201带动支撑杆202,支撑杆202带动连接杆203转动,进而带动整个加持机构3转动,加持机构3带动绕线卷转动,当需要更换绕线卷时,首先松开锁紧螺母34,然后拆下支撑杆202与连接杆203之间的螺栓,再推动推板303,此时转动支撑杆202,就可以把绕线卷取下了,安装时,上述动作反过来执行一次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