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6413发布日期:2020-12-18 13:1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多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线缆一般是在线芯外包覆一层防护套,当线缆生产完成后,需要将其卷成一卷再进行再加工,线缆两端根据需要进行端口安装。在轨道交通设备中,动车组每列车约安装1万多根电线电缆,必须准确无误地可靠连接。每类电缆的型号和长度都不一定一样,1万多根电线电缆在这里整齐有序,配线的错误率需控制在万分之0.25以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该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可将剪切后的线缆进行收卷,需要用到时方便取用,使生产模块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包括收卷本体和贯穿收卷本体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驱动收卷本体随驱动轴转动,所述收卷本体的外周设有一与驱动轴平行排布的线头槽,所述线头槽内设有若干卡槽对和隔板,所述隔板活动地嵌于卡槽对以将线头槽分割成若干线头槽单元,待收卷线缆一端插于一线头槽单元后绕收卷本体一周后另一端插于另一线头槽单元内。

所述线头槽的两短边各设有一与收卷本体一体成型的线头限位挡板。更佳地,所述线头限位挡板的高度大于10mm。

所述卡槽相对设置于线头槽的两长边或两短边上,所述线头槽的两长边或两短边上卡槽之间的间距为5~15mm。更佳地,所述隔板的设置宽度可调,具体为通过将隔板放置于不同间距的对应卡槽对内。

所述线头限位挡板与收卷本体两端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与安装在线头槽长边上的隔板平行。

所述驱动轴贯穿于收卷本体的中心。

所述驱动轴与收卷本体之间键连接。

所述线头槽单元的深度为3~5cm。

所述收卷本体的直径为0.5~1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利用收卷本体的柱状优势,将待加工线缆设置为统一长度,收卷本体直径取决于线缆的所需长度,在固定线缆长度的基础上固定线缆数目,模块化收卷本体;此外,隔板的设置,可使该收卷装置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线缆,提高了收卷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立体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其中,1、收卷本体;2、驱动轴;3、线头槽;4、线头槽单元;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包括收卷本体1和贯穿收卷本体1的驱动轴2,驱动轴2驱动收卷本体1随驱动轴2转动(本实施例中配有与驱动轴2电连接的驱动电机,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此不再赘述,也未在图中示出),收卷本体1的外周设有一与驱动轴2平行排布的线头槽3,线头槽3内设有若干卡槽对(图中未示出)和隔板5,隔板5活动地嵌于卡槽对以将线头槽3分割成若干线头槽单元4,待收卷线缆一端插于一线头槽单元4后绕收卷本体1一周后另一端插于另一线头槽单元4内。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待收卷线缆的统一收卷,可将线头槽单元以卡槽对和设于卡槽对间的隔板作为分隔组件,相邻卡槽对分隔的两线头槽单元为一组,用于收纳待收卷线缆的两末端端口。

本实施例中,线头槽3的两短边各设有一与收卷本体1一体成型的线头限位挡板6。

本实施例中,线头限位挡板6的高度大于10mm,避免收卷装置两端的待收卷线缆线头固定不稳。

本实施例中,卡槽对相对设置于线头槽3的两短边上,线头槽3的两短边上各卡槽之间的间距为5~15mm。

本实施例中,卡槽对相对设置于线头槽3的两长边上,线头槽3的两长边或两短边上各卡槽之间的间距为5~15mm。

本实施例中,线头槽单元4直径可根据需要收卷的线缆直径进行设置,具体为将具体线缆的直径匹配卡槽对间距,将隔板5插入相应直径匹配的卡槽对内,通过隔板5将不同间距的卡槽对分隔为与待测线缆的直径相适应的线头槽单元4。

本实施例中,线头限位挡板6与收卷本体1两端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与安装在线头槽3长边上的隔板5平行,如此设置,有利于收卷装置最外端的待收卷线缆的收纳,如在收纳收卷装置最外端的待收卷线缆时将待收卷线缆沿收卷本体1两端面的边沿进行绕卷,以使其他线缆能以最外端的待收卷线缆为倚靠进而平整而紧密的进行绕卷。

本实施例中,驱动轴2贯穿于收卷本体1的中心。

本实施例中,驱动轴2与收卷本体1之间键连接。

本实施例中,线头槽单元4的深度为3~5cm。

本实施例中,收卷本体1的直径为0.5~1m。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卷本体(1)和贯穿收卷本体(1)的驱动轴(2),所述驱动轴(2)驱动收卷本体(1)随驱动轴(2)转动,所述收卷本体(1)的外周设有一与驱动轴(2)平行排布的线头槽(3),所述线头槽(3)内设有若干卡槽对和隔板(5),所述隔板(5)活动地嵌于卡槽对以将线头槽(3)分割成若干线头槽单元(4),待收卷线缆一端插于一线头槽单元(4)后绕收卷本体(1)一周后另一端插于另一线头槽单元(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头槽(3)的两短边各设有一与收卷本体(1)一体成型的线头限位挡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头限位挡板(6)的高度大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对相对设置于线头槽(3)的两长边或两短边上,所述线头槽(3)的两长边或两短边上各卡槽之间的间距为5~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头限位挡板(6)与收卷本体(1)两端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与安装在线头槽(3)长边上的隔板(5)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的设置宽度可调,具体为通过将隔板(5)放置于不同间距的对应卡槽对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贯穿于收卷本体(1)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与收卷本体(1)之间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头槽单元(4)的深度为3~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本体(1)的直径为0.5~1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包括收卷本体和贯穿收卷本体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驱动收卷本体随驱动轴转动,所述收卷本体的外周设有一与驱动轴平行排布的线头槽,所述线头槽内设有若干卡槽对和隔板,所述隔板活动地嵌于卡槽对以将线头槽分割成若干线头槽单元,待收卷线缆一端插于一线头槽单元后绕收卷本体一周后另一端插于另一线头槽单元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线头槽的收卷装置将待加工线缆设置为统一长度,收卷本体直径取决于线缆的所需长度,在固定线缆长度的基础上固定线缆数目,模块化收卷本体;此外,隔板的设置,可使该收卷装置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线缆,提高了收卷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郑曦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众连线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9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