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管加热保温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5853发布日期:2020-10-23 12:1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胶管加热保温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胶管加热保温包。



背景技术:

胶枪是一种打胶(或挤胶)的工具,需要施胶的地方就有可能会用到,广泛用于建筑装饰,电子电器,汽车及汽车部件,船舶及集装箱等行业。

胶枪可分为手动胶枪、气动胶枪、电动胶枪。在使用胶枪过程中,胶管内的胶体常常出现凝固,特别在低温环境下,胶体会出现凝固状态,手工打胶时工人异常吃力,而电动打胶时造成的耗电量大等问题。

经现有技术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161847u,公开了一种加热型保温包,包括包体、连接在包体上部的包盖与包带、置于包体内的发热层、以及设置在包体内壁与发热层之间的耐高温层,所述发热层与耐高温层之间设有金属层,所述包体上设有与包体内的发热层连接的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温度显示元件、设在温度显示元件一侧的温度调节元件以及设在温度显示元件一侧的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与发热层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通过电线与usb插头连接。该加热型保温包结构复杂,且不适用于工业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管加热保温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胶管加热保温包,包括包体和包盖;

所述包体为敞口箱体结构,所述包盖盖合于所述包体的敞口上,

所述包体与所述包盖为腔体结构,所述包体和\或所述包盖内设有加热件。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件为电加热片或电加热管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加热件连接电源接头,所述电源接头延伸至所述包体或所述包盖的表面或表面以外。

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功率控制开关,所述功率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接头连接后控制所述加热件的输出功率,多个所述功率控制开关共用或单独连接一根电源线。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包体和\或所述包盖内还包括保温层。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层为玻璃棉、岩棉、膨胀珍珠岩或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

一些实施方式中,两组所述加热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包盖与所述包体内,位于所述包体内的所述保温层位于两组所述加热件之间,位于所述包盖内的所述保温层位于两组所述加热件之外。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包体与所述包盖的外表层为隔热保温布料。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包盖的一侧边固定于所述包体上,所述包盖其余侧边通过拉链与所述包体活动连接,位于所述拉链下方的包体和\或包盖上延伸有封闭条,所述拉链拉合后,所述封闭条通过对接并拢,或一端抵靠在所述包盖或所述包体上形成封闭。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包体内设有胶管套和第一容置袋,所述胶管套用于固定胶管,所述第一容置袋用于放置并固定配套物件;

所述包体外设有第二容置袋、提拉带以及底脚,所述第二容置袋设置于所述包体的两侧,所述提拉带连接于所述包体上,用于提拉胶管加热保温包,所述底脚用于胶管加热保温包的站立。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包体为矩形、三角形、圆柱形或梯形中的任一一种,所述包盖的形状与所述包体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胶管内胶体的加热问题,且使用携带方便,从而整体上提高了挤胶枪对环境的适应性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保温层、加热件以及胶管的结构设置,可通过保温层给胶管进行整体的预热,再通过远离胶管的加热件对其进行加热,使得胶管内的胶体能够基本上保证同步达到熔融流动的工作状态,提高生产效率与工作质量。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链的闭合方式,简单方便,同时在链条的下方设置封闭条,进一步提高了包体与包盖的封闭效果,增强了胶管加热保温包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体或包盖的腔体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有提拉带与地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包体,10-胶管套,11-第一容置袋,12-第二容置袋,13-提拉带,14-底脚,

2-包盖,3-加热件,31-电源接头,4-保温层,5-外表层,6-内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管加热保温包,包括包体1和包盖2;

所述包体1为敞口箱体结构,所述包盖2盖合于所述包体1的敞口上,

所述包体1与所述包盖2为腔体结构,所述包体1和\或所述包盖2内设有加热件3。

包盖2盖合于包体1的敞口端,形成整体具有一定密封作用的胶管加热保温包,其方式可以为扣合,如包盖2的侧边边长均大于包体1的侧边边长,通过在包盖2的内侧面以及包体1的外侧面设置匹配的魔术贴等措施,可将包盖2扣合于包体1上,实现封闭;也可通过拉链等活动连接的形式实现包盖2与包体1的连接,优选包盖2的一侧边固定在包体1上,其余侧边通过拉链或魔术贴等手段可实现两者的连接,形成封闭的胶管加热保温包。当然,包盖2也可为内嵌式的盖合与包体1的敞口上。

包体1与包盖2通过布料缝制成中空的腔体结构,包括外表层5和内表层6,在腔体结构的包体1内设有加热件3,加热件3可通过胶粘工艺或缝制工艺连接于包体1内,加热件3接通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后可进行辐射放热,当然,加热件3可以同样的方式安装于包盖2内并进行辐射放热。

当将胶管放置于包体1内后,将包盖2盖合于包体1上形成封闭空间的胶管加热保温包,接通连接加热件3的电源,加热件3开始工作,辐射放热产生的热量通过胶管传递给胶管内的胶体,使得凝固的胶体得以熔融达到流动的工作状态时,便可以开始使用胶枪。当工人在做准备工作时便可接通胶管加热保温包的电源对胶体进行加热,不仅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而且还将胶管内的胶体无剩余的用尽,节省耗材。

所述加热件3为电加热片或电加热管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加热件3连接有电源接头31,所述电源接头31延伸至所述包体1或所述包盖2的表面或表面以外。优选加热件3为电加热件,电加热片可整块贴服于包体1、包盖2的内腔体中,而包裹电阻丝的电加热管则可根据需要以单个或多个阵列方式安装于包体1、包盖2的内腔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电加热片与电加热管组合使用,以达到增强加热效果,用于温度较低的工作环境。其电加热片3的电源接头31可选择为公母插口的形式的公接口或母接口,方便快速连接,此种情况可匹配相适配的电源开关接头。通过电加热件进行加热,可供选择的加热件的形式与结构较多,加热效果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

还包括功率控制开关,所述功率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接头31连接后控制所述加热件3的输出功率,多个所述功率控制开关共用或单独连接一根电源线。功率控制开关可分为高、中以及低三档功率控制档位,也可根据加热量的输出设置成多个数值范围的功率控制档位,以便于能够根据胶管使用时的状态以及环境温度,及时调整加热件3的输出功率,使得胶管内的胶体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优选的,为节省材料与使用方便,在加热件3有多个时,即电源结构31有多组时,功率控制开关选择为共用一根电源线,进一步的,多个功率控制开关均设置在同一个壳体内,即同一个壳体上设有多组控制开关键,大大方便对加热件3的控制,同时也更进一步的节省耗材。

所述包体1和\或所述包盖2内还包括保温层4。优选在包体1与包盖2的腔体内均设置有保温层4,保温层4设置于腔体内,与加热件3紧邻,保温层4能够对加热件3产生的辐射热量进行一段时间内的保温效果,节省能源,并能够保证胶管内的胶体长时间处于熔融流动的状态。优选的在包体1与包盖2内全部铺设有保温层4。

所述保温层4为玻璃棉、岩棉、膨胀珍珠岩或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其保温层4的材料优选为玻璃棉、岩棉、膨胀珍珠岩或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等具有保温效果较佳的材料,特别是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其自身能够实现远红外辐射发热功能,还具有突出的抗静电、防电磁辐射、防紫外线、导热耐热等功能特性,可对加热件3的加热效果形成协同作用,提高保温效果。

两组所述加热件3分别设置于所述包盖2与所述包体1内,位于所述包体1内的所述保温层4位于两组所述加热件3之间,位于所述包盖2内的所述保温层4位于两组所述加热件3之外。优选的,当胶管固定于包体1内后,两组加热件3分别位于胶管的上下两侧,即两组加热件3对称设置,此种结构设计,加热件3与保温层4在包体内的设置方式为:外表层5、加热件3、保温层4以及内表层6依次设置,而在包盖2内的设置方式为:外表层5、保温层4、加热件3以及内表层6依次设置。胶管放置于包体1内,加热件3与胶管如只隔一层内表层,由于胶管距离加热件3较近,加热件3的加热作用会导致胶管内的凝固胶体局部受热快,其结果为局部已达到熔融流动可工作的使用状态,而其它部分还未达到熔融可工作态,此时,继续加热将使得贴近加热件3的部分胶体出现过熔融状态,此过熔融状态是打胶工作中也要避免的工作状态,从而制约了生产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采用在包体1内加热件3与胶管之间使用保温层4隔离,而远离胶管的位于包盖2内的加热件3则采取直接面对,之间不设保温层,使得加热得以均匀,同时贴近胶管的包体1内的加热件3可先行接通电源,通过保温层4给胶管进行整体的预热,再开启远离胶管的位于包盖2内的加热件3进行加热,使得胶管内的胶体能够保证同步达到熔融流动的工作状态,提高生产效率与工作质量。

所述包体1与所述包盖2的外表层5为隔热保温布料。采用隔热保温布料作为包体1、包盖2的外表层5的材料,可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节省能源。

所述包盖2与所述包体1通过拉链连接,位于所述拉链下方的包体(1)和\或包盖(2)上延伸有封闭条,所述拉链拉合后,所述封闭条通过对接并拢,或一端抵靠在所述包盖2或所述包体1上形成封闭。优选的,所述包盖2的一侧边固定于所述包体1上,所述包盖2其余侧边通过拉链与所述包体1活动连接,位于拉链下方的封闭条为包盖2和\或包体1向着对方延伸一定长度形成,可为自身的内衬材料,也可为另外缝制增加的材料形成,使得拉链拉合后,通过对接并拢形成封闭,也可通过单边的封闭条,如在包盖2的链条下方的内衬保温材料向外延伸形成封闭条,当拉链拉合后其封闭条可直接抵靠在包体1的链条下方的衬里上形成封闭,两者形式都可在拉链拉合后在拉链下方形成封闭,以增强包盖2盖合于包体1上的封闭效果,提高保温效果。为节省工艺程序方便,优选在单侧即在包体1或包盖2的链条下方向着对方的方向延伸形成封闭条,以抵靠在另一边的链条下方的衬里上即可。

所述包体1内设有胶管套10和第一容置袋11,所述胶管套10用于固定胶管,所述第一容置袋11用于放置并固定配套物件。包体1内的胶管套10可为开放式的,如可为自粘条的形式形成的胶管套,也可为固定的环状套,其环状套优选为带有松紧性能。第一容置袋11的开口处可通过设置粘条等对放置的配套物件进行固定。胶管套10以及第一容置袋11使得胶管以及配套物件的放置规整,同时不会在移动过程中窜动。

所述包体1外设有第二容置袋12、提拉带13以及底脚14,所述第二容置袋12设置于所述包体1的两侧,所述提拉带13连接于所述包体1,用于提拉胶管加热保温包,所述底脚14用于胶管加热保温包的站立。第二容置袋12主要为方便放置一些备用物品,降低工作场所的凌乱度。底脚14可具有隔热的效果。

所述包体1为矩形、三角形、圆柱形或梯形中的任一一种,所述包盖2的形状与所述包体1相匹配。包体1的结构形式不限制,只要使用方便,与胶管及其胶管的配套物品如胶枪等适配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