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6494发布日期:2020-07-31 21:4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车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内燃机车散热器的拆卸、清洗和检修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散热器很重,人力搬运劳动强度大;2)每次搬运一节散热器,作业效率低;3)搬运时,散热器较重,需多名作业职工搬运,相互之间配合很容易不协调,从而易造成散热器滑脱,存在砸伤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该吊装装置结构简单、一次课吊运多节散热器,无需人工搬运,大幅提高拆装效率及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内燃机散热器的吊装装置,包括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包括行车车钩、吊装装置本体和散热器,所述吊装装置本体包括第一钢丝绳及呈倒“凹”型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连接的横梁和支座,所述支座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两侧;所述横梁上表面沿横梁长度方向对称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吊环,所述第一钢丝绳依次穿过若干个所述第一吊环并悬挂于所述行车车钩,所述第一钢丝绳上设置有卡头;所述横梁下方横向设置有吊杆且所述吊杆两端固定于所述支座内侧,所述吊杆上挂设有若干个吊件且通过定位杆定位固定,所述吊件与所述散热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设置有若干个,其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吊件两侧且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梁和吊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吊件设置为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依次挂设于所述吊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吊件设置为第二吊环,所述第二吊环上挂设有第二钢丝绳,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钢丝绳通过卸扣与所述散热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头两端的所述第一钢丝绳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对称设置于横梁上表面的第一吊环防止散热器吊运时发生偏重歪斜;2)钢丝绳两端的长度相等防止散热器吊运时发生上下方向的滑移;3)设置的定位杆起固定作用,防止第二钢丝绳横向滑移;4)设置于横梁两侧的支座可用于存放和支撑吊装装置本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吊运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清洗检修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1-固定座;2-第一吊环;3-吊杆;4-定位杆;5-第一钢丝绳;6-卸扣;7-行车车钩;8-第二吊环;9-第二钢丝绳;10-散热器;11-横梁;12-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包括行车车钩7、吊装装置本体和散热器10,所述吊装装置本体包括第一钢丝绳5及呈倒“凹”型的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包括固定连接的横梁11和支座12,所述支座12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11两侧,支座12是为了支撑吊装装置;所述横梁11上表面沿横梁11长度方向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吊环2,该第一吊环2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散热器10吊运时发生偏重歪斜;所述第一钢丝绳5依次穿过每个所述第一吊环2并悬挂于所述行车车钩7,所述第一钢丝绳5上设置有卡头6;所述横梁11下方横向设置有吊杆3且所述吊杆3两端固定于所述支座12内侧,所述吊杆3上挂设有若干个第二钢丝绳9且通过定位杆4定位固定,所述第二钢丝绳9通过卸扣与所述散热器10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杆4设置有若干个,其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第二钢丝绳9两侧且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梁11和吊杆3之间,定位杆4的数量设置是根据需吊运散热器10数量及横梁11负载能力,定位杆4的位置设置是为了固定第二钢丝绳9,防止吊运散热器10过程中第二钢丝绳9在吊杆3横向移动,保证水平方向的平衡。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头6两端的所述第一钢丝绳5长度相同,是为了防止散热器10吊运时发生上下方向的滑移。

该吊装装置用于散热器拆卸的操作过程:拆卸散热器时,首先在本吊装装置的两个第一吊环之间穿有第一钢丝绳,并将第一钢丝绳挂到行车车钩上,用卡头固定第一钢丝绳,防止其向一端偏移,造成偏重;在定位杆中穿有第二钢丝绳,用于吊运散热器。然后通过行车车钩将本吊装装置吊到作业面侧上方,用卸扣将第二钢丝绳与散热器一端相连接,拆卸散热器并安装螺栓固定,最后将散热器吊运到存放位置,松开卸扣,断开第二钢丝绳与散热器的连接,移走行车车钩,完成拆卸。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包括行车车钩7、吊装装置本体和散热器10,所述吊装装置本体包括第一钢丝绳5及呈倒“凹”型的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包括固定连接的横梁11和支座12,所述支座12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11两侧,支座12是为了支撑吊装装置;所述横梁11上表面沿横梁11长度方向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吊环2,该第一吊环2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散热器10吊运时发生偏重歪斜;所述第一钢丝绳5依次穿过每个所述第一吊环2并悬挂于所述行车车钩7,所述第一钢丝绳5上设置有卡头6;所述横梁11下方横向设置有吊杆3且所述吊杆3两端固定于所述支座12内侧,所述吊杆3上挂设有若干个第二吊环8且通过定位杆4定位固定,所述第二吊环8上挂设有第二钢丝绳9,所述第二钢丝绳9通过卸扣与所述散热器10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杆4设置有若干个,其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第二吊环8两侧且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梁11和吊杆3之间,定位杆4的数量设置是根据需吊运散热器10数量及横梁11负载能力,定位杆4的位置设置是为了固定第二钢丝绳9,防止吊运散热器10过程中第二吊环8在吊杆3横向移动,保证水平方向的平衡。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头6两端的所述第一钢丝绳5长度相同,是为了防止散热器10吊运时发生上下方向的滑移。

该吊装装置用于散热器清洗及检修的操作过程:清洗、检修需移运散热器时,首先在本吊装装置的两个第一吊环之间穿有第一钢丝绳,并将第一钢丝绳挂到行车车钩上,用卡头固定第一钢丝绳,防止其向一端偏移,造成偏重;在定位杆中穿有第二钢丝绳,再在第二吊环中穿有第二钢丝绳,并用卡头固定,使第二钢丝绳两端长度相等,保证吊运时保持平衡;将本吊装装置吊运到散热器上方,用卸扣将第二钢丝绳与散热器两端连接,将散热器吊到指定位置,松开卸扣,完成工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包括行车车钩(7)、吊装装置本体和散热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本体包括第一钢丝绳(5)及呈倒“凹”型的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包括固定连接的横梁(11)和支座(12),所述支座(12)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11)两侧;所述横梁(11)上表面沿横梁(11)长度方向对称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吊环(2),所述第一钢丝绳(5)依次穿过若干个所述第一吊环(2)并悬挂于所述行车车钩(7),所述第一钢丝绳(5)上设置有卡头(6);所述横梁(11)下方横向设置有吊杆(3)且所述吊杆(3)两端固定于所述支座(12)内侧,所述吊杆(3)上挂设有若干个吊件且通过定位杆(4)定位固定,所述吊件与所述散热器(10)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4)设置有若干个,其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吊件两侧且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梁(11)和吊杆(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件设置为第二钢丝绳(9),所述第二钢丝绳(9)依次挂设于所述吊杆(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件设置为第二吊环(8),所述第二吊环(8)上挂设有第二钢丝绳(9)。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丝绳(9)通过卸扣与所述散热器(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6)两端的所述第一钢丝绳(5)长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内燃机车散热器的吊装装置,该装置包括行车车钩、吊装装置本体和散热器,所述吊装装置本体包括第一钢丝绳及呈倒“凹”型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连接的横梁和支座,所述支座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两侧;所述横梁上表面沿横梁长度方向对称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吊环,所述第一钢丝绳依次穿过若干个所述第一吊环并悬挂于所述行车车钩,所述第一钢丝绳上设置有卡头;所述横梁下方横向设置有吊杆且所述吊杆两端固定于所述支座内侧,所述吊杆上挂设有若干个吊件且通过定位杆定位固定,所述吊件与所述散热器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吊装装置结构简单、一次课吊运多节散热器,无需人工搬运,大幅提高拆装效率及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高崇军;戴斌;戴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