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裹单件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3585发布日期:2020-11-19 19:2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裹单件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裹单件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各种包裹在各地之间快速地流通,对自动化处理包裹的要求越来越高,包裹的输送就显得尤为重要。包裹传送无序会导致多个包裹并行,无法进行自动化技术手段的识别和分拣,分拣速度慢易造成包裹堆积而形成输送线拥堵,降低作业效率。

现有的包裹分离主要靠人工操作实现,这种人工操作的分离方式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且操作劳动强度大、人工处理效率低,与后端的自动分拣机系统不匹配,因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如何实现包裹的自动理货工序,提高物流的运输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包裹单件自动分离、为后续自动分拣做准备的高效率的包裹单件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裹单件分离装置,包括:

沿同一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第二直线传送机构,第二直线传送机构的宽度大于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的宽度;

与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等长且并排放置的第三直线传送机构,第三直线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呈锐角设置;

并排放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直线传送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三直线传送机构的水平输送平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的水平输送平面均呈倾斜坡度,且倾斜坡度的角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传送机构、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为皮带传送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的输送面高度和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的输送面高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三直线传送机构为辊筒传送机,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一个斜辊筒区和一个直辊筒区;所述斜辊筒区位于靠近所述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直辊筒区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

所述斜辊筒区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转动的第一辊筒,多个所述第一辊筒与所述框架的边框倾斜且平行地安装连接,第一辊筒绕其辊轴自转,多个第一辊筒的表面形成输送包裹的输送面;

所述直辊筒区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转动的第二辊筒,多个所述第二辊筒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第二筒绕其辊轴自转,多个第二辊筒的表面形成输送包裹的输送面;

多个所述第一辊筒的下方设有并排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滚轮,每个第一滚轮设置在相邻两根第一辊筒的间隙,且第一滚轮的上端面抵接相邻两个第一辊筒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滚轮的排列方向与第一辊筒的排列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滚轮在其下方的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辊筒转动;

多个所述第二辊筒的下方设有并排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滚轮,每个第二滚轮设置在相邻两根第二辊筒的间隙,且第二滚轮的上端面抵接相邻两个第二辊筒的下端面;所述第二滚轮的排列方向与第二辊筒的排列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滚轮在其下方的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辊筒转动。

更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辊筒之间等间距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辊筒之间等间距平行设置。

更优选地,所述斜辊筒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直辊筒区的宽度。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之相连并带动第一滚轮转动的第一同步带。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以及与之相连并带动第二滚轮转动的第二同步带。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包括:

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

驱动组件,位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的下方,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和主动同步轮,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入轴,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主动同步轮;

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其中,第一导向轮位于主动同步轮的下游、第一同步轮的上游,第二导向轮位于第二同步轮的下游、第三导向轮的上游,第三导向轮位于主动同步轮的上游;

同步带,从所述主动同步轮绕出,依次绕经第一同步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同步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后,绕回主动同步轮。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滚轮固定梁,所述第一滚轮固定梁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滚轮的转轴,且第一滚轮固定梁沿着所述第一辊筒的传动方向设置于所述斜辊筒区的下方。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滚轮固定梁,所述第二滚轮固定梁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滚轮的转轴,且第二滚轮固定梁沿着所述第二辊筒的传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直辊筒区的下方。

更优选地,所述斜辊筒区靠近两端的第一辊筒中含有与第一滚轮的上端面抵接的主动辊和不与第一滚轮接触的被动辊,每个主动辊带动至少一个被动辊,主动辊与其带动的被动辊为一组,每一组内,主动辊和其中至少一个被动辊之间、被动辊之间连有传动带。

进一步地,所述斜辊筒区的每一组的主动辊由其下方的第一滚轮驱动转动,主动辊通过传动带带动该组的被动辊一起转动。

更优选地,所述直辊筒区靠近两端的第二辊筒中含有与第二滚轮的上端面抵接的主动辊和不与第二滚轮接触的被动辊,每个主动辊带动至少一个被动辊,主动辊与其带动的被动辊为一组,每一组内,主动辊和其中至少一个被动辊之间、被动辊之间连有传动带。

进一步地,所述直辊筒区的每一组的主动辊由其下方的第二滚轮驱动转动,主动辊通过传动带带动该组的被动辊一起转动。

更优选地,所述斜辊筒区的输送速度与所述直辊筒区的输送速度相同或者不同。

更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辊筒的输送方向为所述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向所述第二斜面的一侧倾斜的方向。

更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辊筒和多个所述第二辊筒之间设置有中间固定座,多个所述第一辊筒远离所述中间固定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座,多个所述第二辊筒远离中间固定座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座,多个所述第一辊筒的辊轴设置在第一固定座和中间固定座之间,多个所述第二辊筒的辊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和中间固定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筒与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的夹角为非直角(非90°),优选地,第一辊筒与第一固定座之间呈锐角设置,例如夹角为30~80°。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坡度的角度为20~40°。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所构成的倾斜面的两侧还设有防护板。

优选地,所述一种包裹单件分离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第二直线传送机构、第三直线传送机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远离所述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斜面的连接处设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为平面,与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相接,所述第二面板为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接,且斜面自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向所述第二斜面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裹单件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第二直线传送机构和第三传送机构,将输送的叠加的包裹进行分离,位于第一直线传送机构上的包裹向第二直线传送机构的方向向前输送出去,偏离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的包裹会沿着第三直线传送机构的传输方向输送至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进行后续的回流处理,从而将批量的包裹变成单件排列,自动化地实现了包裹单件分离和异常物品的剔除,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包裹分拣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裹单件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裹单件分离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三直线传送机构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4是斜辊筒区(或直辊筒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直线传送机构;2、第二直线传送机构;3、第三直线传送机构;4、第一斜面;5、第二斜面;6、连接板;7、防护板;8、传动带;13、第一同步带;15、包裹;31、斜辊筒区;32、直辊筒区;301、第一固定座;302、第二固定座;303、中间固定座;310、第一滚轮;311、第一辊筒;312、主动同步轮;313、第一导向轮;314、第一同步轮;315、第二同步轮;316、第二导向轮;317、第三导向轮;321、第二辊筒;3111、主动辊;3112、被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裹单件分离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包裹单件分离装置,包括:沿同一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的宽度大于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宽度;第三直线传送机构3与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等长且并排放置,第三直线传送机构3的输送方向与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呈锐角设置;第一斜面4和第二斜面5并排放置,所述第一斜面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直线传送机构3连接,所述第二斜面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连接;所述第一斜面4与所述第三直线传送机构3的水平输送平面、所述第二斜面5与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的水平输送平面均呈倾斜坡度,且倾斜坡度的角度一致。

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沿同一方向顺次设置,也即二者的方向沿同一直线延伸,在此基础上,第三直线传送机构3的输送方向与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呈锐角设置,则第三直线传送机构3可以将其承接的偏离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包裹在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上向着第三直线传送机构3的边缘处偏斜,也即可以将包裹偏移至比较靠近第一斜面4、第二斜面5的一侧,从而保证第一直线传输机构1上每次只有一个包裹传输。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4、所述第二斜面5的倾斜坡度的角度为20~40°,保证分离后的包裹从第一斜面4或第二斜面5平缓滑下,以进行后续的回流处理。

其中,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与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为皮带传送机。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输送面高度和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的输送面高度一致,以使包裹平稳传输,防止包裹在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和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的交界处产生堆积。

所述第三直线传送机构3为辊筒传送机。如图3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直线传送机构3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一个斜辊筒区31和一个直辊筒区32,所述斜辊筒区31的宽度大于所述直滚筒区32的宽度;所述斜辊筒区31位于靠近所述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一侧,所述直辊筒区32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斜面4的一侧;所述斜辊筒区31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转动的第一辊筒311,多个所述第一辊筒311之间等间距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辊筒311与所述框架的边框倾斜地安装连接,第一辊筒311绕其辊轴自转,多个第一辊筒311的表面形成输送包裹的输送面;所述直辊筒区32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转动的第二辊筒321,所述第二辊筒321相互等间距平行地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第二筒绕321其辊轴自转,多个第二辊筒321的表面形成输送包裹的输送面。

多个所述第一辊筒311和多个所述第二辊筒321之间设置有中间固定座303,多个所述第一辊筒311远离所述中间固定座303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座301,多个所述第二辊筒321远离中间固定座303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座302,多个所述第一辊筒311的辊轴设置在第一固定座301和中间固定座303之间,多个所述第二辊筒321的辊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302和中间固定座303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辊筒311与所述第一固定座301之间的夹角为非直角(非90°),优选地,第一辊筒311与第一固定座301之间呈锐角设置,例如夹角为30~80°,采用此角度设置,如果出现两个或更多包裹并排前进时,全部或部分经过斜辊筒区31的包裹,经过斜向输送,可以使包裹向边缘产生一定量的偏移,并经过第一斜面4从传输线路滑下,从而与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包裹分离。

直辊筒区32的设置,可以对斜辊筒区31的驱动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过快地从第一斜面4滑下,例如比直辊筒区32还要狭小的包裹经过直辊筒区32的输送,在第二斜面5滑下。

此外,通过减小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宽度,过大的包裹受斜辊筒区31驱动力更大,可以直接进入斜辊筒区31而从传输线路上分离,从而起到筛选大包裹的目的。

所述第一辊筒311下方设有并排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滚轮(图中未示出),每个第一滚轮设置在相邻两根第一辊筒311的间隙,且第一滚轮的上端面抵接相邻两个第一辊筒311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滚轮的排列方向与第一辊筒311的排列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滚轮在其下方的第一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辊筒311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之相连并带动第一滚轮转动的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二辊筒321下方设有并排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滚轮(图中未示出),每个第二滚轮设置在相邻两根第二辊筒321的间隙,且第二滚轮的上端面抵接相邻两个第二辊筒321的下端面;所述第二滚轮的排列方向与第二辊筒321的排列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滚轮在其下方的第二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辊筒321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以及与之相连并带动第二滚轮转动的第二同步带。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放置于框架的下方,节省整个第三直线传送机构3输送的空间,使之结构更为紧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相同。以第一驱动机构为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同步带13,第一同步带13的外壁与第一滚轮310接触,并带动第一滚轮310转动,第一同步带13的上表面与第一滚轮310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一摩擦力,第一同步带13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第一滚轮310转动。第一同步带13的两侧设有第一同步轮314和第二同步轮315;第一同步带13的中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减速器和主动同步轮312,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入轴,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主动同步轮312;第一同步带13的外侧设有用于对第一同步带13进行张紧的第一导向轮313、第二导向轮316,第三导向轮317设于第一同步带13的内侧。其中,第一导向轮313位于主动同步轮312的下游、第一同步轮314的上游,第二导向轮316位于第二同步轮315的下游、第三导向轮317的上游,第三导向轮317位于主动同步轮312的上游。即第一同步带13从主动同步轮312绕出,依次绕经第一导向轮313的内侧、第一同步轮314的外侧、第二同步轮315的外侧、第二导向轮316的内侧、第三导向轮317的外侧后,绕回主动同步轮31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主动同步轮312带动所述第一同步带13、所述第一导向轮313、第一同步轮314、第二同步轮315、第二导向轮316和第三导向轮317运动,进而驱动紧贴第一同步带13、位于第一同步带13上方的第一滚轮310转动,第一滚轮310转动带动其上方的第一辊筒311转动,第一辊筒311转动带动输送面的包裹15的移动,从而达到输送包裹15的效果。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同步带13和第一滚轮310为第一辊筒311传送动力,实现了各第一辊筒311的转速同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滚轮固定梁(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滚轮固定梁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滚轮310的转轴,且第一滚轮固定梁沿着所述第一辊筒311的传动方向设置于所述斜辊筒区31的下方。同样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滚轮固定梁,所述第二滚轮固定梁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滚轮的转轴,且第二滚轮固定梁沿着所述第二辊筒321的传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直辊筒区32的下方。

倾斜设置的第一辊筒311可以使得第三直线传送机构3上的包裹的输送方向与第一固定座301之间呈一定角度,从而调整了包裹的输送方向,使得包裹的输送方向为从所述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向所述第二斜面5的一侧倾斜的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二辊筒321设置在第一辊筒311的朝向第一斜面4的一侧,使得包裹继续向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移动,配合第一辊筒311的倾斜角度,使需要分离的包裹尽量沿着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运动一段路径后再向第二斜面5的方向倾斜,即保证待分离的大部分包裹能平稳地滑向第二斜面5,再从第二斜面5平缓滑下。

虽然第一滚轮310能够带动第一辊筒311的转动,但是,越靠近斜辊筒区31两端的第一辊筒311,其下方的第一滚轮固定梁越难以覆盖到,即部分第一辊筒311的下方可能存在无法安装第一滚轮310、或者安装成本过高的问题。为此,如图3所示,本申请靠近斜辊筒区31两端的第一辊筒311中均含有与第一滚轮310的上端面抵接的主动辊和不与第一滚轮310接触的被动辊,主动辊的转动由第一滚轮310带动,每个主动辊带动至少一个被动辊。例如,主动辊与被动辊的数量按照1:1的比例布置,即一个主动辊和一个被动辊为一组,该组的主动辊和被动辊的同一端相互间连有传动带8。图中,主动辊3111与被动辊3112为一组,主动辊3111与其相邻的被动辊3112的同一端之间连有传动带8,所述主动辊3111由其下方的第一滚轮310带动转动,主动辊3111再通过传动带8带动被动辊3112转动,这样,一个主动辊就通过传动带8带动一个被动辊一起转动。直辊筒区32两端的第二辊筒321上,也可以设置传动带8,其结构与斜辊筒区31设置传动带8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4、所述第二斜面5所构成的倾斜面的两侧还设有防护板7。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第三直线传送机构3、第一斜面4和第二斜面5的支撑架(图中未示出)。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远离所述第一直线传送机构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斜面5的连接处设有一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为平面,与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相接,所述第二面板为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5相接,自所述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朝向所述第二斜面5的一侧倾斜。连接板6的设计,可以保证待分离的包裹均能从第二斜面5滑下,同时避免待分离的包裹误随第二直线传送机构2进入后续的流水线。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包裹单件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第二直线传送机构和第三传送机构,将输送的叠加的包裹进行分离,位于第一直线传送机构上的包裹向第二直线传送机构的方向向前输送出去,偏离第一直线传送机构的包裹会沿着第三直线传送机构的传输方向输送至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进行后续的回流处理,从而将批量的包裹变成单件排列,自动化地实现了包裹单件分离和异常物品的剔除,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包裹分拣的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