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茶叶运输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2917发布日期:2020-09-08 14:2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茶叶运输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运输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茶叶运输机械。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茶叶在进行加工过程中都需要用到许多加工设备,在清洗加工时都需要采用运输机械来对其进行运输。

现有的茶叶运输机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茶叶在输送带运输时,一些碎屑或者颗粒容易吸附在输送带上,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并且在茶叶清洗加工后大多容易残留水分导致输送带清理不便,工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茶叶运输机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茶叶运输机械,该装置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均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侧板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板与转动辊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辊外径表面与输送带进行滑动连接,所述转动辊左端与从动带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从动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下端的主动带轮进行同步转动,所述主动带轮内中部被电机前端输出轴插入,所述侧板底部通过支撑臂与支板进行固定,并且电机右侧固定在侧板左侧的支撑臂上端,所述支板底部四端垂直固定有支腿,所述支板顶端中部与侧板底端中部之间安装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固定板、支柱、固定件、缓冲筒、支座、连板、收集机构和刮除机构,所述固定板顶部与侧板进行固定,并且固定板底部与支板进行垂直固定,所述固定板内中部插入有支柱,所述支柱外径表面右端与固定件相固定,所述固定件内下端被缓冲筒贯穿,并且缓冲筒右侧与支座进行固定,所述支座底部固定在支板顶部,所述缓冲筒左侧通过连板与固定板右侧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板内侧下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支柱顶端设置有刮除机构。

优选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壳体、入口和收集框,所述壳体前后两端与固定板内侧下端进行固定,所述壳体内上端开设有入口,所述入口底部与收集框相通,并且收集框顶部与壳体底部进行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刮除机构包括板体、滑槽、滑块、固定环、侧刮板和连杆,所述板体底部固定在支柱顶端中部,所述板体内左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嵌入进滑块,所述滑块顶部与固定环相固定,所述板体右侧后端设置有侧刮板,所述滑块右侧通过连杆贯穿板体与侧刮板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缓冲筒内中部套接有弹簧,并且弹簧左侧与固定件右侧下端相抵。

优选的,所述入口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斜板,并且斜板表面呈光滑状。

优选的,所述板体顶部与输送带底部相接触,并且板体顶部呈锥形状。

优选的,所述滑块内宽度小于滑槽宽度,并且滑槽前后两端固定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侧刮板呈锥形状,并且侧刮板左侧与板体右侧上端相贴。

优选的,所述板体采用pp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侧刮板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茶叶运输机械,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茶叶运输机械,通过侧板下端设置有清理装置,清理装置内的刮除机构内的板体顶部与输送带底部相接触,在输送带运动时能使得上端的残留物被刮下,残留物则落入到下端的收集机构内,并且板体固定在下端的支柱上,支柱侧面安装有缓冲筒,能进行缓冲,防止板体对输送带造成损伤,有效的提高了清理的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清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刮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板体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侧板-1、连接板-2、转动辊-3、输送带-4、从动带轮-5、同步带-6、主动带轮-7、电机-8、清理装置-9、支板-10、支脚-11、固定板-91、支柱-92、固定件-93、缓冲筒-94、支座-95、连板-96、收集机构-97、刮除机构-98、壳体-971、入口-972、收集框-973、板体-981、滑槽-982、滑块-983、固定环-984、侧刮板-985、连杆-98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茶叶运输机械,包括侧板1,侧板1均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侧板1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板2与转动辊3进行转动连接,转动辊3外径表面与输送带4进行滑动连接,转动辊3左端与从动带轮5进行转动连接,从动带轮5通过同步带6与下端的主动带轮7进行同步转动,主动带轮7内中部被电机8前端输出轴插入,侧板1底部通过支撑臂与支板10进行固定,并且电机8右侧固定在侧板1左侧的支撑臂上端,支板10底部四端垂直固定有支腿11,支板10顶端中部与侧板1底端中部之间安装有清理装置9,清理装置9包括固定板91、支柱92、固定件93、缓冲筒94、支座95、连板96、收集机构97和刮除机构98,固定板91顶部与侧板1进行固定,并且固定板91底部与支板10进行垂直固定,固定板91内中部插入有支柱92,支柱92外径表面右端与固定件93相固定,固定件93内下端被缓冲筒94贯穿,并且缓冲筒94右侧与支座95进行固定,支座95底部固定在支板10顶部,缓冲筒94左侧通过连板96与固定板91右侧进行固定,固定板91内侧下端设置有收集机构97,支柱92顶端设置有刮除机构98。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机构97包括壳体971、入口972和收集框973,所述壳体971前后两端与固定板91内侧下端进行固定,所述壳体971内上端开设有入口972,所述入口972底部与收集框973相通,并且收集框973顶部与壳体971底部进行卡扣连接,收集框973方便进行取下,对其内部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刮除机构98包括板体981、滑槽982、滑块983、固定环984、侧刮板985和连杆986,所述板体981底部固定在支柱92顶端中部,所述板体981内左上端开设有滑槽982,所述滑槽982内嵌入进滑块983,滑块983能在滑槽982内进行稳定滑动,所述滑块983顶部与固定环984相固定,所述板体981右侧后端设置有侧刮板985,所述滑块983右侧通过连杆986贯穿板体981与侧刮板985进行固定,在滑块983通过连杆986的带动下使得侧刮板985对板体981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筒94内中部套接有弹簧,并且弹簧左侧与固定件93右侧下端相抵,缓冲效果好,稳定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入口972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斜板,并且斜板表面呈光滑状,便于杂质的进入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981顶部与输送带4底部相接触,并且板体981顶部呈锥形状,便于对输送带4进行高效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983内宽度小于滑槽982宽度,并且滑槽982前后两端固定有限位块,能进行稳定快速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侧刮板985呈锥形状,并且侧刮板985左侧与板体981右侧上端相贴,方便对板体981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981采用pp塑料材质,强度高,稳定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侧刮板985采用不锈钢材质,防止长期使用导致锈化。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茶叶运输机械,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当需要对设备进行使用时,首先将电机8左侧下端的连接线连接到外部的控制器以及电源,即可为电机8供提供所需的电能并且对其进行控制,接着将运输的茶叶倒在输送带4上;

第二,然后启动电机8开始进行工作,电机8带动主动带轮7进行转动,然后主动带轮7通过同步带6即可带动从动带轮5进行转动,然后主动带轮7即可使得转动辊3进行转动,然后转动辊3即可带动输送带4进行转动,然后输送带4即可带动茶叶进行运输;

第三,在茶叶输送完成后,需要对输送带4进行清理时,在支板10顶端中部设置有清理装置9,清理装置9内的刮除机构98顶部的板体981与运动中部的输送带4进行刮动,然后输送带4上的杂质即可被刮下,然后在底部的收集机构97即可对杂质进行收集,内部的收集框973能进行收集,取下收集框973能对其进行清理;

第四,在板体981底部连接的支柱92能在板体981受到阻力时进行转动,支柱92转动时那个通过固定件93接触缓冲筒94,然后缓冲筒94内的弹簧能对其进行缓冲,然后即可放置板体981对其进行缓冲,防止板体981输送带4造成损坏,然后在板体981后端设置有侧刮板985,由固定环984控制,将固定环984与外部拉绳进行控制,拉动拉绳使得固定环984带动滑块983在滑槽982内进行运动,然后即可使得侧刮板985对板体981上的杂质进行刮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茶叶运输机械,通过侧板1下端设置有清理装置9,清理装置9内的刮除机构98内的板体981顶部与输送带4底部相接触,在输送带4运动时能使得上端的残留物被刮下,残留物则落入到下端的收集机构97内,并且板体981固定在下端的支柱92上,支柱92侧面安装有缓冲筒94,能进行缓冲,防止板体对输送带4造成损伤,有效的提高了清理的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