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流水线的贴标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0201发布日期:2020-07-31 21:10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流水线的贴标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水线贴标签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流水线的贴标签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流水线加工的过程中,对于成品或中间零部件一般需要贴标签,用于标识产品性能、完成程度。目前虽然已经有非常自动化、智能化的贴标签设备,但是其结构复杂,而且十分昂贵,不适合中小型企业。

对此申请人根据目前对于长方体盒子的贴标签方式提出了一种用于流水线的贴标签装置,其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自动贴标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流水线的贴标签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流水线的贴标签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平行装配,且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安装在第一输送带两侧,第一侧板、第三侧板分别安装在第二输送带两侧;

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之间安装有分割托板,所述分割托板上方安装有分割齿架,分割齿架上设置有数个分割缺槽,所述分割齿架通过分割连接条与第一滑条装配固定,第一滑条与滑块可滑动装配,滑块与第二滑条可滑动装配,第二滑块固定在驱动板上,驱动板上设置有驱动槽,驱动槽与驱动销一端卡合、可滑动装配,驱动销另一端穿过长槽后与第一滑条装配固定;长槽设置在往复推板上,往复推板固定在第三电机的往复输出轴上,第三电机固定在驱动板上;

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之间还安装有标签辊、标签打印机,标签打印机在标签纸上打印信息,标签纸通过标签纸带输送至标签辊处,然后通过标签辊压紧、粘贴在产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带分别绕过第一输送带轮、第一副输送带轮从而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输送带分别绕过第二输送带轮、第二副输送带轮从而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输送带轮、第一副输送带轮分别套装固定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上,所述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分别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第二输送带轮、第二副输送带轮分别套装固定在第五轴体、第六轴体上,且第五轴体、第六轴体分别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侧板、第三侧板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第六轴体一端穿出第一侧板后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轴体一端穿出第一侧板后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体一端穿出第二侧板后与第一带轮装配固定,第一带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带轮连接并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带轮固定在收卷轴一端上,收卷轴另一端穿过第二侧板后与第一侧板可圆周转动装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收卷轴对应处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气缸,气缸的伸缩轴穿过限位板、压簧后与离合板装配固定,所述压簧用于产生对离合板向远离气缸推动的弹力;

所述离合板上固定有保持套,保持套内部与第一离合盘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第一离合盘、保持套、离合板均套装在收卷轴上,且所述第一离合盘与收卷轴可轴向滑动、不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第一离合盘可与第二离合盘贴紧咬合;

所述第二离合盘固定在收卷筒一端,收卷筒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收卷轴上,且收卷轴与标签纸带一端连接固定、缠绕;所述标签纸带另一端分别绕过标签辊、导向辊后接入标签打印机内部的纸卷中。

优选地,所述标签辊、导向辊分别套装在标签轴、导向轴上,所述导向轴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导向轴两端分别穿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的让位槽后装入拉簧环内且与拉簧环可圆周转动装配。

优选地,所述拉簧环与拉簧一端装配固定,拉簧另一端与拉簧板装配固定,拉簧板有两块且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标签辊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压紧辊,两根压紧辊分别套装在各自对应的压紧轴上,压紧轴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可圆周转动装配,且压紧辊距离第一输送带顶面的最小间距比产品的高度小1-2㎜,这种设计使得压紧辊通过弹性变形压紧产品,压紧辊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压紧轴上。

优选地,压紧辊采用弹性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

优选地,在分割托板靠近第一输送带一端上设置有贯穿的检测槽,检测槽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发射器、接收器,发射器、接收器共同构成光电计数器,且接收器的信号端与plc的信号端通讯连接,plc固定在第一侧板上。

优选地,plc的信号端还分别与控制气缸进气方向的电磁气阀的控制端、标签打印机的控制端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分距机构对产品进行等间距分开,大大利于后续的贴标签操作,而且贴标签机构根据是否有产品进入判断是否启动,从而防止产品未进入时贴标签机连续运行,造成标签混乱、标签纸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割齿架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割齿架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板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板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8,一种用于流水线的贴标签装置,包括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第三侧板130,所述第一侧板110与第二侧板120和第三侧板130平行装配,且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分别安装在第一输送带210两侧,第一侧板110、第三侧板130分别安装在第二输送带230两侧;

所述第一输送带210分别绕过第一输送带轮211、第一副输送带轮212从而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输送带230分别绕过第二输送带轮231、第二副输送带轮232从而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输送带轮211、第一副输送带轮212分别套装固定在第一轴体310、第二轴体320上,所述第一轴体310、第二轴体320分别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第二输送带轮231、第二副输送带轮232分别套装固定在第五轴体350、第六轴体360上,且第五轴体350、第六轴体360分别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侧板110、第三侧板130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第六轴体360一端穿出第一侧板110后与第一电机42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轴体310一端穿出第一侧板110后与第二电机43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固定;第一电机420、第二电机430分别可以驱动第六轴体360、第一轴体310圆周转动,从而分别驱动第一输送带210、第二输送带230运行以输送产品900;使用时,产品从第二输送带向第一输送带输送。

所述第一输送带210、第二输送带230之间安装有分割托板160,所述分割托板160上方安装有分割齿架650,分割齿架650上设置有数个分割缺槽651,所述分割齿架650通过分割连接条640与第一滑条620装配固定,第一滑条620与滑块610可滑动装配,滑块610与第二滑条151可滑动装配,第二滑块151固定在驱动板150上,驱动板150上设置有驱动槽152,驱动槽152与驱动销660一端卡合、可滑动装配,驱动销660另一端穿过长槽631后与第一滑条620装配固定;

长槽631设置在往复推板630上,往复推板630固定在第三电机450的往复输出轴451上,第三电机450固定在驱动板150上且第三电机启动后能够驱动往复输出轴451圆周转动,从而使得往复推板630驱使驱动销660在驱动槽152内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第一滑条620的往复驱动,第一滑条620通过分割连接条640带动分割齿架650同步运动。从而实现分割齿架650向分割托板160宽度方向移动、然后向分割托板160长度方向移动、背离分割托板160宽度方向移动、向分割托板160长度方向逆向移动,整个过程中能够分割齿架650可以通过分割缺槽651将产品逐一卡装入其中,从而实现间距分开,然后向第三输送带230推送即可。

所述第一轴体310一端穿出第二侧板120后与第一带轮221装配固定,第一带轮221通过同步带220与第二带轮222连接并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带轮222固定在收卷轴342一端上,收卷轴342另一端穿过第二侧板120后与第一侧板110可圆周转动装配;

所述第二侧板120、第一侧板110与收卷轴342对应处安装有支撑架140,所述支撑架140上固定有气缸440,气缸440的伸缩轴441穿过限位板141、压簧580后与离合板570装配固定,所述压簧580用于产生对离合板570向远离气缸推动的弹力,从而在初始状态时保持离合板570在远离气缸的最大位移点上;

所述离合板570上固定有保持套560,保持套560内部与第一离合盘550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第一离合盘550、保持套560、离合板570均套装在收卷轴342上,且所述第一离合盘550与收卷轴342可轴向滑动、不可圆周转动装配(通过花键、花键槽配合)。所述第一离合盘550可与第二离合盘541贴紧咬合,从而使得第一离合盘550能够驱动第二离合盘541同步圆周转动;

所述第二离合盘541固定在收卷筒540一端,收卷筒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收卷轴342上,且收卷轴342与标签纸带一端连接固定、缠绕。初始状态时,第一离合盘、第二离合盘分离,从而使得收卷筒540不随着收卷轴342一起圆周转动,此时收卷筒不工作,标签打印机410不运行。在需要收卷筒转动对标签纸带进行收卷时,气缸驱动伸缩轴551克服压簧的弹力回缩,从而带动第一离合盘向第二离合盘541压紧、咬合,使得收卷轴342能够驱动收卷筒圆周转动,这就使得收卷筒收卷标签纸带411。

所述标签纸带411另一端分别绕过标签辊591、导向辊592后接入标签打印机410内部的纸卷中,使用时,标签打印机410对标签纸带进行打印,标签纸带将打印的标签纸输送至标签辊591处,然后通过标签辊591鉴别标签纸压紧、粘贴在产品900上;

所述标签辊591、导向辊592分别套装在标签轴330、导向轴341上,所述导向轴341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导向轴341两端分别穿出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上的让位槽101后装入拉簧环520内且与拉簧环520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拉簧环520与拉簧510一端装配固定,拉簧520另一端与拉簧板121装配固定,拉簧板121有两块且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上。

所述标签辊591的前后(产品输送方向上)两侧分别安装有压紧辊530,两根压紧辊530分别套装在各自对应的压紧轴370上,压紧轴370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可圆周转动装配,且压紧辊530距离第一输送带210顶面的最小间距最好略小于产品900的高度,从而使得贴标签时两根压紧辊530分别将产品压紧,从而使得标签辊591顺利地将标签贴在产品900上。

优选地,为了实现标签打印机按需打印,防止没有产品经过标签辊591时标签打印仍旧运行造成浪费及后续管理混乱。发明人在分割托板160靠近第一输送带210一端上设置有贯穿的检测槽161,检测槽161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发射器461、接收器462,发射器向接收器发射光束,接收器接收到光束后产生电位变化而输出电信号,发射器461、接收器462共同构成光电计数器,且接收器462的信号端与plc的信号端通讯连接,plc固定在第一侧板上。

plc的信号端还分别与控制气缸进气方向的电磁气阀的控制端、标签打印机的控制端通讯连接,在接收器462始终接收到发射器461的光束时判断为没有产品通过,此时气缸驱动伸缩轴伸长、标签打印机不运行。一旦产品经过发射器461、接收器462之间时,接收器接收不到光束而产生电位变化,plc判断为产品经过,从而启动标签打印机、控制电磁气阀向气缸供气,使得气缸驱动伸缩轴回缩,直到第一离合盘、第二离合盘贴紧传动,使得收卷筒收卷;产品经过发射器461、接收器462之间后进入压紧辊下方通过压紧辊压紧,在经过标签辊时,标签纸通过压紧辊压紧粘贴在产品上完成贴标签。这种设计结构十分简单,而且贴标签效果好,制造成本、维护成本低廉,十分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

本实施例中,标签纸带可以是两条比较窄的纸带,其分别与标签纸打印文字的一端面两侧压合或贴合或断点式连接(类似于发票边缘带孔的装订部分),标签纸背离打印的一端面上有不干胶,标签纸打印的部分位于两条标签纸带之间,从而使得标签纸达到产品900处时能够通过标签辊591压紧在产品表面从而使得标签纸通过不干胶粘贴在产品900上,而标签纸带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