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运输小车的升降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7116发布日期:2020-11-20 09:4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货物运输小车的升降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货物运输小车的升降轨道。



背景技术:

智能车间管理系统是一套多种软硬件结合,基于对企业的人、机、料、法、环等制造要素全面精细化感知,并采用大规模、多种物联网感知技术手段,支持生产管理科学决策的新一代智能化制造过程管理系统。

智能车间的引入,对仓库到货检验、入库、出库、调拨、移库移位、库存盘点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无线数据采集、无线数据更新,保证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快速性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通过科学的编码,还可方便地对物品的批次、保质期等进行有效管理。利用系统的库位管理功能,更可以及时掌握所有库存物资当前所在位置,有利于提高仓库管理的工作效率。

智能车间无线传输网络,可根据仓库需要接入温度、湿度、安防、设备监控等仓库信息智能设备。将各种系统完全整合在一个网络中,一次投资多重应用,避免重复投资。

自动化的物流转运是智能车间尤为重要的环节,现有技术中的织造车间的物料转运流程如下:

一、织布机到中转码垛站

从织布机到中转码垛站,人工运送。

二、中转码垛站到验布缓存台

从中转码垛区到验布台的验布缓存台,叉车运送。

三、验布缓存台到成品布缓冲车

从验布台的验布缓存台到成品布缓冲车,叉车运送。

四、成品布缓冲车到装车或仓储

从成品布缓冲车到装车或仓储,叉车运送。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织造车间落布转运流程基本是通过人工和叉车转运完成,耗时长,耗费人力较高,自动化程度低,并且无法接入智能车间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流程存在的问题,现在采用一种空轨配合货物运输小车的系统来代替人工和叉车对布卷进行自动化的装运,对于空轨来说整个轨道线路包含若干个交叉连接点,在交叉连接点处需要设置过渡结构来使货物运输小车能够在轨道之间过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使货物轨道小车能够在空轨交叉点过渡的货物运输小车的升降轨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货物运输小车的升降轨道,包括升降轨道机构,所述升降轨道机构连接两条交叉的空中轨道,升降轨道机构使两条空中轨道上的货物运输小车能够在两条空中轨道上进行过渡;

两条的空中轨道分别是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升降轨道机构包括第一过渡轨道和第二过渡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的一端连接第二轨道,另一端连接第一轨道,第二过渡轨道的两端均连接第一轨道;

第一过渡轨道连接第一支架,第一支架连接第一驱动机构;

第二过渡轨道连接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连接第二驱动机构;

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升降,从而带动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第一过渡轨道和第二过渡轨道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为气缸,第一驱动机构的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第二驱动机构的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过渡轨道整体呈弧形,内侧通过连接块连接第一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过渡轨道为直线形,远离第一过渡轨道的一侧通过连接块连接第二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轨道在第二过渡轨道的位置分离中断,中断位置前后的第一轨道的间距等于第二过渡轨道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空中轨道、第一过渡轨道和第二过渡轨道均包括轨道主体,所述轨道主体的截面整体呈工字型,轨道主体的右侧设有一个安装凹位,该安装凹位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一个向安装凹位一侧延伸的卡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轨道主体设有安装凹位的一侧连接安装支架,远离安装凹位的一侧设置货物运输小车的行走机构,货物运输小车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行走架和电机,行走轮通过轮轴连接行走架,行走轮的轮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行走轮设于轨道主体的顶部,行走架位于轨道主体远离安装凹位的一侧。这样的结构能够使轨道主体与安装支架的连接结构不会受到货物运输小车的行走机构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为货物轨道小车提供一种升降轨道,能够解决空轨交叉点的货物轨道小车的过渡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轨道机构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采用气缸时能够采用电磁阀配合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轨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轨道机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渡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的空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升降轨道机构1、空中轨道2、第一轨道3、第二轨道4、第一过渡轨道5、第二过渡轨道6、第一支架7、第一驱动机构8、第二支架9、第二驱动机构10、轨道主体11、安装凹位12、卡钩13;

货物运输小车100、行走机构101、行走轮102、行走架103、电机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货物运输小车的升降轨道,包括升降轨道机构1,所述升降轨道机构1连接两条交叉的空中轨道2,升降轨道机构1使两条空中轨道2上的货物运输小车100能够在两条空中轨道2上进行过渡;

两条的空中轨道2分别是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升降轨道机构1包括第一过渡轨道5和第二过渡轨道6,第一过渡轨道5的一端连接第二轨道4,另一端连接第一轨道3,第二过渡轨道6的两端均连接第一轨道3;

第一过渡轨道5连接第一支架7,第一支架7连接第一驱动机构8;

第二过渡轨道6连接第二支架9,第二支架9连接第二驱动机构10;

第一驱动机构8和第二驱动机构10分别驱动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9的升降,从而带动连接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9的第一过渡轨道5和第二过渡轨道6升降。

第一驱动机构8和第二驱动机构10均为气缸,第一驱动机构8的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架7,第二驱动机构10的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支架9。

第一过渡轨道5整体呈弧形,内侧通过连接块连接第一支架7;

第二过渡轨道6为直线形,远离第一过渡轨道5的一侧通过连接块连接第二支架9。

上述,第一轨道3在第二过渡轨道6的位置分离中断,中断位置前后的第一轨道3的间距等于第二过渡轨道6的长度。

必要的,上述气缸的进气口和排气口通过管道和阀门连接气源。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正常状态下货物运输小车100在第一轨道3上移动,此时第一过渡轨道5保持与第一轨道3位于同一高度,第二过渡轨道6位于第一轨道3的上方;

当第二轨道4上的货物运输小车100需要移动到第一轨道3上,此时第一驱动机构8带动第一过渡轨道5下降,第二驱动机构10带动第二过渡轨道6下降到与空中轨道2同等高度,此时第二过渡轨道6分别与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对接,此时货物运输小车100从第二轨道4上顺利过渡到第一轨道3;

第一轨道3上的货物运输小车100需要从升降轨道机构1通过时第一驱动机构8带动第一过渡轨道5复位,第二驱动机构10带动第二过渡轨道6复位,此时第一过渡轨道5与第一轨道3对接,此时货物运输小车100从第一轨道3上顺利行走。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空中轨道2、第一过渡轨道5和第二过渡轨道6的结构;

空中轨道2通过安装支架架设于空中;

空中轨道2包括轨道主体11,所述轨道主体11的截面整体呈工字型,轨道主体11的右侧设有一个安装凹位12,该安装凹位12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一个向安装凹位12一侧延伸的卡钩13。

轨道主体11设有安装凹位12的一侧连接安装支架,远离安装凹位12的一侧设置货物运输小车100的行走机构101,货物运输小车100的行走机构101包括行走轮102、行走架103和电机104,行走轮102通过轮轴连接行走架103,行走轮102的轮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104的输出轴,行走轮102设于轨道主体11的顶部,行走架103位于轨道主体11远离安装凹位12的一侧。这样的结构能够使轨道主体11与安装支架的连接结构不会受到货物运输小车100的行走机构101的影响。

优选的,传动机构为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于电机104的输出轴上的锥齿轮和固定设于轮轴上的锥齿轮,这两个锥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空中轨道2的支架上设有与安装凹位12配合的连接块,该连接块的横截面呈t字形,嵌入安装凹位12内,并与空中轨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t字形的连接块能够配合卡钩13提供一个垂直于轨道主体11的限位,抵抗轨道主体11的倾斜。

必要的,第一过渡轨道5和第二过渡轨道6的结构与空中轨道2的结构相同,其安装时通过连接块连接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