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邻近相应交叠辊的分离爪的交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7789发布日期:2020-10-28 12:5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具有邻近相应交叠辊的分离爪的交叠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叠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组合到交叠辊以便从其中分离折叠片材的往复运动的分离爪的改进。



背景技术:

交叠机通常在工业中用于制造交叠片材的堆叠。交叠机例如用于制造交叠的薄餐巾纸或类似薄纸制品的堆叠。

典型地,交叠机包括相互邻近布置并具有平行旋转轴线的反向旋转交叠辊,在其间限定交叠夹持部。通过切割连续幅材而产生的片材交替地供应到一个和另一个所述交叠辊。每张片材沿着中央折叠线折叠,从而形成两个片材部分。每张片材的两个片材部分放置在前一片材的两个片材部分和后一片材的两个片材部分之间,例如以形成交叠片材的堆叠。

为了将每一折叠片材与相应交叠片材辊分离,将两组往复运动的分离爪与两个交叠辊相关联。分离爪以非常高的速率围绕相应的枢转轴线进行往复枢转运动,该速率对应于交叠机的生产率。

为了实现更高的生产率,设计能够以更高速率运动的分离爪将是有益的。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交叠机,其包括:第一交叠辊,其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以及第二交叠辊,其围绕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的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第一交叠辊和第二交叠辊一起在其间形成交叠夹持部。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例,交叠机还包括:第一组分离爪,其与第一交叠辊相关联并且被布置成围绕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的第一枢转轴线往复地枢转;以及第二组分离爪,其与所述第二交叠辊相关联并且布置成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的第二枢转轴线往复地枢转。第一组分离爪和第二组分离爪的往复枢转运动分别由第一致动机构和第二致动机构控制。每个致动机构包括相应的连控轨道凸轮(desmodromiccam)。

本发明的交叠机的附加特征和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阐述,并且在本文中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考虑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对本发明的公开实施例及其许多附带优点的更完整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交叠机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2中的线iii-iii的侧视图;

图4a-4c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一系列操作;

图5a-5c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一系列操作;

图6示出了根据图2的线vi-vi的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图6的线vii-vii的截面图;

图8a、8b示出了根据图7的线viii-viii的视图;以及

图9显示了一叠交叠的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交叠机的正视图。交叠机1包括用于第一薄连续幅材n1的第一进给路径和用于第二薄连续幅材n2的第二进给路径。沿着第一路径布置第一旋转切割辊3,该第一旋转切割辊3设置有以角度间隔开的刀片3a。刀片3a与第一固定砧座刀片4共同作用。沿着第二路径布置第二旋转切割辊5,该第二旋转切割辊5设置有以角度间隔开的刀片5a。刀片5a与第二固定砧座刀片6共同作用。第一切割辊3围绕第一旋转轴线3b旋转,而第二切割辊5围绕第二旋转轴线5b旋转。

第一切割辊3沿其圆柱形表面进一步设置有吸入口3c。第二切割辊5继而沿其圆柱形表面也设置有吸入口5c。吸入口3c、5c旨在将通过切割连续的第一幅材n1和第二幅材n2而产生的片材保持在相应切割辊3、5的表面上,并且将所述片材从切割辊3、5传送到交叠辊9、11。

交叠辊9、11围绕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切割辊3、5的旋转轴线的相应旋转轴线9a、11a旋转。两个交叠辊9、11形成交叠夹持部13。每个交叠辊9、11都设置有相应的折叠构件15、17。折叠构件15、17可以提供吸入装置或机械夹持装置或这两者。交叠辊和折叠构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并且没有详细描述。

每个连续幅材n1、n2围绕相应的旋转切割辊3、5引导,并且在切割辊3、5和固定砧座刀片4、6之间进给。旋转刀片3a与固定砧座刀片4的共同作用将连续幅材n1切割成单独的片材,然后将这些单独的片材从第一切割辊3传送到第一交叠辊9。类似地,连续幅材n2围绕第二切割辊5引导并通过旋转刀片5a和固定砧座刀片6的共同作用来切割成片材。然后将单张片材从第二切割辊5传送到第二交叠辊11。

第一组分离爪21与第一交叠辊9相关联。第一组分离爪21在图6和7中最佳地示出。第一交叠辊9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9g。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有七个环形凹槽9g和形成第一组分离爪的七个分离爪21。每个分离爪21与第一交叠辊9所设置的相应一个环形凹槽9g共同作用。

第二组分离爪23与第二交叠辊11相关联。第二组分离爪21在图6和7中最佳地示出。第二交叠辊11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11g。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有七个环形凹槽11g和形成第一组分离爪的七个分离爪23。每个分离爪23与第二交叠辊11所设置的相应一个环形凹槽11g共同作用。

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分离爪和凹槽。

环形凹槽9g和11g提供了环形空间,这些环形空间在第一交叠辊9和第二交叠辊11的圆柱形表面的内侧突出。如图7所示,每个分离爪21可以在交叠辊9内侧的相应环形凹槽9g中突出。类似地,每个分离爪23可以在交叠辊11的圆柱形表面内的相应环形凹槽11g中突出。

第一组分离爪21由相应的第一致动机构25控制,这将在稍后更详细地描述。第一致动机构25驱动第一组分离爪21围绕与第一交叠辊9的旋转轴线9a平行的第一枢转轴线21a作往复枢转运动。如图7所示,枢转轴线21a可位于第一交叠辊9的圆柱表面上或位于所述圆柱形表面内。在图7中示出了往复枢转的第一组分离爪21的两个端部位置。在以虚线示出的第一位置中,第一分离爪21的远端(即与枢转轴线23a相对的自由端)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环形凹槽9g内。在以实线示出的第二位置中,第一分离爪21的远端位于第一交叠辊9的圆柱形表面外侧。

为第二组分离爪23提供对称布置。第二组分离爪23由与第一致动机构25相似或相同的相应第二致动机构27控制。第二致动机构27驱动第二组分离爪23围绕与第二交叠辊11的旋转轴线11a平行的第二枢转轴线23a作往复枢转运动。如图7所示,枢转轴线23a可以位于第二交叠辊11的圆柱表面上,或位于所述圆柱形表面内。在图7中示出了往复旋转的第二组分离爪23的两个端部位置。在以实线示出的第一位置中,第二分离爪23的远端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环形凹槽11g内。在以虚线示出的第二位置中,第二分离爪23的远端位于第二交叠辊11的圆柱形表面外侧。

如图7所示,第一组分离爪21的枢转运动相对于第二组分离爪23的运动是反相的,使得当第一组分离爪21位于环形凹槽9g内部时,第二组分离爪23位于环形凹槽11g外部,反之亦然。分离爪21、23将折叠片材从相应的交叠辊9、11分离,并将片材放置在下述的第一或第二对计数梳上,以在其上形成交叠片材堆。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组分离爪21、23与折叠构件15、17同步运动,使得当折叠构件释放折叠片材s1或s2时,分离爪21或23使折叠片材与相应的交叠辊9、11脱离或帮助折叠片材与相应的交叠辊9、11脱离。分离爪组21、23的最佳运动规律可以使用相应的连控轨道凸轮(将在后面描述)获得。可以将连控轨道凸轮相对于交叠辊9、11以正确的相位进行组装。

交叠机1的操作通常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不需要详细的描述。两个交叠辊9、11和分离爪组21、23的共同作用产生互相折叠的片材堆,其中之一在图9中示意性地示出并且标记为sk。片材s1由第一交叠辊9输送,而片材s2由第二交叠辊11输送。每个片材s1都具有中央折叠线f1,其将片材s1分成两半。每张片材s2都具有中央折叠线f2,其将片材s2分成两半。就片材s1的每个半部布置在片材s2的两个半部之间的意义上来说,片材s1、s2是交错的或交互的,反之亦然。将两个连续片材s1的半部放置在每个片材s2的两个半部之间。类似地,将两个连续片材s2的半部定位在每个片材s1的两个半部s1之间。在此构造中,折叠片材包含前一片材的尾端和后一片材的前端,从而形成交叠片材堆叠sk。

每个第一分离爪21枢转地铰接到相应的固定臂29。固定臂29由固定框架31一体地支撑,该固定框架31也支撑第一交叠辊9和第二交叠辊11。类似地,每个第二分离爪23枢转地铰接到相应的固定臂33。固定臂33由固定框架31一体地支撑。

固定臂29和固定臂33在与交叠夹持部13中片材到达相反的一侧从固定框架31延伸到相应的交叠辊9、11的前方。固定臂29和33从固定框架31朝向交叠夹持部13突出。如在图7中最佳地示出的那样,在该实施例中,每个固定臂29都朝向交叠夹持部13延伸超过第一交叠辊9的旋转轴线9a。类似地,每个固定臂33都从固定框架31朝向交叠夹持部13延伸超过旋转轴线11a运动。

如图7所示,每个固定臂29和每个固定臂33可以具有约束于固定框架31的近端和朝向相应的交叠辊9和11的圆柱表面延伸的远端。优选地,如图7所示,每个固定臂29和33的远端分别在第一环形凹槽9g和第二环形凹槽11g中的相应一个内部突出。

第一组分离爪21的往复枢转运动通过相应的连接杆35从第一致动机构25传递。第二组分离爪23的往复枢转运动通过相应的连接杆37从第二致动机构27传递。

附图标记35a表示连接杆35和分离爪21之间的铰接点,而附图标记37a表示连接杆37和分离爪23之间的铰接点。

分离爪21、23和/或连接杆35、37可以由轻质材料(例如铝、碳纤维、塑料或树脂或纤维增强树脂)制成,以减轻质量并因此减小其惯性。

第一致动机构25包括第一旋转轴39,其提供围绕轴线39a的往复旋转运动,轴线39a平行于第一交叠辊9的旋转轴线9a延伸并且远离第一交叠辊9的旋转轴线9a,即旋转轴39与相应的交叠辊9不同轴。第二致动机构27类似地包括对称的第二旋转轴41,其提供围绕轴线41a的往复旋转运动,轴线41a与第二交叠辊11的旋转轴线11a平行并且远离第二交叠辊11的旋转轴线11a,即旋转轴41与相应的交叠辊11不同轴。

如在图7中最佳地示出的那样,每根连接杆35通过相应的曲柄43驱动地联接到第一旋转轴39;附图标记43a表示曲柄43和连接杆35之间的铰接点。以对称的方式,每根连接杆37通过相应的曲柄45驱动地联接到第二旋转轴41;附图标记45a表示曲柄45和连接杆35之间的铰接点。第一旋转轴39的往复旋转运动和第二旋转轴41的往复旋转运动通过曲柄43和45并通过连接杆35和37传递到相应的第一组分离爪21和第二组分离爪23。

再次参考图7,旋转轴39a(或旋转轴41a)与铰接点43a(或45a)之间的距离标记为l1。枢转轴线21a(或23a)与铰接点35a(或37a)之间的距离标记为l2。在优选实施例中,l1大于l2,使得旋转轴39和41的较小角运动足以引起分离爪21、23的适当振荡。

每根连接杆的两端可以通过润滑轴承铰接到相应的分离爪和相应的曲柄,以减少磨损并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根据这里公开的实施例,第一旋转轴39和第二旋转轴41的往复旋转运动由相应的连控轨道凸轮施加。第一致动机构25的连控轨道凸轮在图8a和8b中示出。第二致动机构27的连控轨道凸轮是对称的并且在附图中未示出。在图8a、8b中,将控制第一旋转轴39的旋转运动的连控轨道凸轮标记为51。在该实施例中,连控轨道凸轮51是具有第一凸轮体51a和第二凸轮体51b的双体凸轮。两个凸轮体51a、51b相互刚性约束并共同形成连控轨道凸轮51。第一凸轮体51a具有第一凸轮轮廓53a,而第二凸轮体51b具有第二凸轮轮廓53b。连控轨道凸轮51与约束于第一旋转轴39的摇臂57共同作用。摇臂57是具有两个远端的双臂,即l形臂。两个远端分别支撑与凸轮轮廓53a、53b中的一个共同作用的相应辊、轮或另一接触体。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用59a和59b表示。第一接触体59a接触第一凸轮轮廓53a,而第二接触体59b接触第二凸轮轮廓53b。

因此,根据连控轨道凸轮51的箭头f51的连续旋转运动被转换成旋转轴39围绕轴线39a的往复旋转运动(箭头f39)。旋转轴39在两个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上的旋转由连控轨道凸轮51的两个凸轮轮廓53a、53b可靠地控制。这使得能够实现非常高速的往复旋转运动并因此实现交叠机1的高生产率。

可以设置不同的连控轨道凸轮,例如具有单个接触构件位于其中的通道的凸轮。接触构件接触由通道的相对侧壁形成的相对凸轮轮廓。

第二旋转轴41可以通过具有未示出的连控轨道凸轮的对称机构来控制,该连控轨道凸轮可以以与图8a和图8b中所示的连控轨道凸轮相同的方式设计。

可以将连控轨道凸轮容纳在相应的盒子61、63中(图6)。通过如下所述的相应第一和第二交叠辊9、11的连续旋转运动,可以获得连控轨道凸轮51的旋转运动。第一齿轮71可以键合在第一交叠辊9的第一轴73上。第二齿轮75可以键合在第二交叠辊11的第二轴77上。第一齿轮71和第二齿轮75彼此啮合,使得第一交叠辊9和第二交叠辊11能够在如图6中的附图标记81所示意性地示出的马达的控制下在相反方向(图6中的箭头f9、f11)上旋转。相应的第一小齿轮83与第一齿轮71啮合。第一小齿轮83可以键合在第一凸轮轴85上,在该第一凸轮轴85上可以键合连控轨道凸轮51(图8a、8b)。类似地,第二小齿轮87与第二齿轮75啮合并且键合在第二凸轮轴89上,在第二凸轮轴89上键合了连控轨道凸轮(与凸轮51对称并且未示出),以控制第二旋转轴41的往复枢转运动。如图中所示,参见例如图6和图8a、8b,第一和第二凸轮轴85、89平行于交叠辊9、11的相关旋转轴线9a、11a和旋转轴73、77,但是远离交叠辊9、11的相关旋转轴线9a、11a和旋转轴73、77、即不与交叠辊9、11的相关旋转轴线9a、11a和旋转轴73、77同轴,使得连控轨道凸轮围绕离开并远离交叠辊9、11的旋转轴线9a、11a(不与之同轴)的轴线旋转。

因此,第一齿轮系连接件71、83将旋转运动从第一交叠辊9传递到第一连控轨道凸轮51,而第二齿轮系连接件75、87将旋转运动从第二交叠辊11传递到第二连控轨道凸轮(未示出并且与凸轮51对称)。这样,连控轨道凸轮的旋转运动和旋转轴39、41(并且因此分离爪21、23)的往复运动与交叠辊9、11的旋转运动同步。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传动布置,例如使用环形带将来自交叠辊9、11的运动传递到连控轨道凸轮。然而,使用齿轮系对于更好地控制运动可能是有利的。

使用连控轨道凸轮来控制分离爪21、23的振荡运动在至少两个方面可以是有益的。首先,这些凸轮允许利用良好的运动控制来实现非常高频率的往复振荡运动。分离爪每分钟的振荡次数可以高达每秒钟振荡25次或更高。其次,可以通过用另一组具有不同凸轮轮廓的连控轨道凸轮代替该连控轨道凸轮来容易地改变分离爪的运动规律。

虽然根据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连控轨道凸轮51由驱动交叠辊9、11的旋转的同一马达81来驱动旋转,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每个连控轨道凸轮设置独立电机。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独立于马达81的单个电机来驱动两个连控轨道凸轮旋转。如果使用一个或两个独立马达来驱动连控轨道凸轮,则这些马达将被电子控制成以便与交叠辊9、11同步旋转。如果独立马达用于一侧上的连控轨道凸轮和另一侧上的交叠辊,则例如通过作用在所述马达中的一个上,通常作用在控制连控轨道凸轮的旋转的马达上,可以很容易地调整交叠辊和连控轨道凸轮之间的相位。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调整连控轨道凸轮轮廓以在移开运动和返回运动期间,即在远离交叠辊9、11枢转运动期间和朝向交叠辊9、11的枢转运动期间,将不同的运动速度赋予分离爪21、23。更具体地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移开运动(即分离爪21、23借助于其将折叠片材从相应的交叠辊9、11脱离的运动)可以比返回运动慢。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提供相反的方式,即,移开运动可以比返回运动更快。哪种运动更快的选择特别地取决于制造片材的材料(例如薄纸)的特征、每个堆叠中的片材数量、每个片材的片层数量等。例如,为了在薄纸上进行较温和的动作以防止当将片材从交叠辊9、11脱离时对其造成损害,较慢的移开运动可能是有益的。

为了形成包含预定数量片材的交叠片材s1、s2的堆叠,可以如将在下文中具体参考图1至5详细描述的那样设置成对的计数梳。

更具体地说,特别地参考图2,第一对计数梳91、93对称地布置在分离爪21、23所在的一侧上的交叠夹持部13的前方。第二对计数梳95、97进一步对称地布置在交叠夹持部13的前方。

为清楚起见,图2示出了两对计数梳91、93、95、97,而省略了分离爪21、23。在上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图7中,省略了计数梳91、93、95、97,以更加详细地示出分离爪21、23的结构。图1组合地示出了分离爪和计数梳,以更好地显示它们的相互位置。

每个计数梳可以根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沿着两个平移轴线x和y运动。轴线x垂直于交叠辊9、11的旋转轴线9a、11a,并且平行于包含旋转轴线9a、11a的平面。轴线y与轴线x和旋转轴线9a、11a正交。对于每个计数梳91、93、95和97,因为每个计数梳具有它自己的驱动单元,所以独立控制根据轴线x和y的运动。然而,这些运动以下面将描述的方式彼此同步并且彼此协调,以形成一系列折叠的片材堆叠。计数梳91、93、95、97的驱动单元分别标记为101、103、105和107。驱动单元可以对接到单个控制单元,使得它们的运动可以同步。

驱动单元101和105基本上彼此相同,并且又与驱动单元103、107基本对称。因此,下面的详细描述适用于全部四个驱动单元101-107。现在参考图2和3更详细地描述驱动单元103-107的结构。

每个驱动单元包括由托架123支撑的第一电子控制电机121。托架123支撑平行于第一交叠辊9的旋转轴线9a和第二交叠辊11的旋转轴线11a延伸的旋转轴125。两个齿轮127a、127b键合在轴125的端部处。齿轮127b与第一电机121的输出齿轮129啮合,使得电机121的旋转被传递至两个齿轮127a、127b。

齿轮127a、127b与形成滑块133的一部分的相应齿条131a、131b啮合。滑块133包括侧板135,齿条131a、131b安装在侧板135上。侧板135通过形成相应计数梳的一部分并且支撑相应计数梳的齿或叉的梁相互连接。在图3中,梁被标记为93b,而叉或齿被标号为93a,并且它们累积地形成计数梳93。如上所述,其余计数梳91、95和97与计数梳93基本上相同或对称,因此它们也具有支撑相应叉的梁,所述梁和叉形成相应滑块133的一部分。

滑块133可以相对于相应滑架123沿着平移轴线x往复运动。沿着平移轴线x的往复运动由第一电机121控制。为了相对于对应的托架123引导滑动件133,设置沿着平移轴线x延伸的引导件137。

每个驱动单元101、103、105、107的托架123被约束到柔性环形构件141。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柔性环形构件141包括两个齿形带,所述两个齿形带围绕相应的上滑轮143和下滑轮145引导。上滑轮143可以闲置地安装在固定框架31上。下滑轮145可以键合在轴147上,轴147可以由第二电子控制电机149驱动而往复旋转。第二电机149的旋转沿轴线y驱动托架123。第二电机149选择性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以使托架123沿轴线y上下运动。

上述布置对于所有驱动单元101、103、105、107是公共的。因此,每个驱动单元都可以控制相应计数梳91、93、95、97沿平行于轴线x和轴线y的两个方向的往复运动。控制单元151(图3)可以与每个计数梳91、93、95、97的每个第一电机121和第二电机149连接,用于电子控制电机进而控制计数梳的运动,以便形成折叠片材s1、s2的堆叠sk。

通过为四个计数梳91、93、95、97中的每一个提供具有相同结构的驱动单元,交叠机的构造和维护变得更简单。所有的驱动单元都可以使用相同的备件。因此,在默认情况下,为了更换交叠机中存在的四个驱动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可能只有一个备用驱动单元。

计数梳91、93、95、97的操作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计数梳的两种不同的可能操作顺序分别如图4a、4b、4c和5a、5b、5c所示,并且将在下面简要描述。计数梳的运动被控制成使得可以生产预定数量的交叠片材的堆叠。

参考图4a、4b、4c中,控制两对计数梳91、93、95、97来以交替方式(即以时间平移方式)执行相同的操作,即第一对计数梳91、93执行与第二对计数梳95、97相同的操作。在图4a中,第二对计数梳95、97向下(方向y)运动以从交叠辊9、11中移走折叠片材s1、s2的第一堆叠sk1,使得折叠片材s1、s2的第二堆叠sk2可以形成在第一对计数梳91、93上,第一对计数梳91、93位于交叠夹持部13前方的交叠夹持部9、11的正下方。

在图4b中,第一对计数梳91、93已经向下运动一短行程,以允许第二堆叠sk2增长,而第一堆叠sk1已经由第二对计数梳95、97排出。在该步骤中,支撑正在成形的堆叠sk2的第一对计数梳91、93大约以堆叠增长的速度向下运动,即以正在形成的堆叠的高度以其逐渐增加的速度向下运动。

第二对计数梳95、97可以将堆叠sk1在传送器上排出,该传送器沿与图正交的方向移走堆叠sk1。

在卸载了第一堆叠sk1之后,第二对计数梳95、97已经进入上部位置(沿相应的轴线y运动)。在图4b中,第二对计数梳95、97处于闲置位置。梳子95、97沿着轴线x的方向彼此间隔开,使得在此阶段它们不干扰交叠辊9、11和分离爪21、23的操作(未示出在图4a、4b、4c序列中),而交叠辊9、11和分离爪21、23继续在逐渐向下运动的第一对计数梳91、93上形成第二堆叠sk2。

一旦已经将所需数量的交叠片材s1、s2堆叠在第一对计数梳91、93上,第二对计数梳95、97就沿轴线x的方向朝向彼此运动,因此将堆叠sk2与下一输入片材分离。同时或紧接在之后,计数梳91、93向下(沿着轴线y)运动。以这种方式,在第一对计数梳91、93向下(沿着轴线y的方向)运动以移走第二堆叠sk2的同时,第三堆叠sk3可以开始在第二对计数梳95、97上形成(如图4c所示)。

从上面参考图4a、4b、4c的简要描述可以理解,两对计数梳91、93和95、97对顺序形成的片材堆叠执行相同的动作。这对于机器编程而言可能是有益的,因为控制软件变得更简单。

当一对计数梳91、93或一对计数梳95、97处于下部位置时,可以将支撑在其上的堆叠卸载在诸如撤出带之类的、正交于图4a-4c(即平行于轴线9a、11a)延伸的撤出传送器上。在图4a、4b、4c的操作模式中,两对计数梳91、93和95、97适合于执行从邻近交叠夹持部13的上部位置(参见例如图4b中的计数梳95、97)到邻近撤出带的下部撤出位置的行程,例如参见在图4a中计数梳子95、98。

然而,参考图4a、4b、4c公开的内容不是操作计数梳的唯一可能的方式。在图5a、5b、5c序列中,每个堆叠sk1、sk2、sk3部分地形成在同一对计数梳91、93上,并且部分地形成在计数梳95、97上。只有计数梳95、97负责在移出传送器上排出形成的堆叠。换句话说,每个堆叠周期部分地在第一对计数梳91、93上执行并且部分地在第二对计数梳95、97上执行。

在堆叠形成的初始步骤中,每个堆叠sk1、sk2、sk3由计数梳91、93支撑,直到堆叠从第一对计数梳91、93传送到第二对计数梳95、97的步骤为止。

更具体地说,当第一对计数梳91、93和第二对计数梳95、97处于同一水平时,即处于相同高度时,计数梳91、93被打开,即在轴线x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排出在停留位置等待的第二对计数梳95、97上正在形成的堆叠。一旦正在形成的堆叠已经在第二对计数梳95、97上传送,第一对计数梳91、93就向上运动并返回到邻近交叠夹持部的位置,在那里它们将等待下一个堆叠周期开始。

同时,第二对计数梳95、97以堆叠成形速度向下运动、支撑增长堆叠。当第一堆叠sk1完成时,计数梳91、93再次闭合(即,沿轴线x运动以彼此靠近),而第二对计数梳95、97以大于堆叠增长速度的一定速度进一步向下(轴线y)运动。一旦第二对计数梳95、97已经到达排出位置,它们就彼此间隔开(沿着轴线x的运动)以排出刚刚从第一对计数梳91、93接收到的堆叠。

一旦已经从第二对计数梳95、97排出了堆叠sk1,该第二对计数梳95、97就向上运动(轴线y的方向)并再次运动以在第一对计数梳下方的一位置上靠近彼此(轴线x的方向)。因此,正确定位该第二对计数梳95、97以接收正在形成并暂时由第一对计数梳91、93支撑的下一个堆sk2。

在那里将正在形成的堆叠从第一对计数梳91、93传送到第二对计数梳95、97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且可以基于每个堆叠的片材数量进行选择并可以被选择为使得计数梳91、93和95、97的动态是最优化的,即其上的动态负载最小。

通过在片材流中高速插入计数梳91、93来获得堆叠分离。每个计数梳在与片材和分离爪21、23同相地(沿着轴线x运动)插入。当倒数第二片材从相关折叠辊脱离并且通过相关分离爪标记在堆叠上时(分离爪的远端位于第一交叠辊9的圆柱表面的外侧),插入第一计数梳。当堆叠了最后一片材并且相关分离爪仍然在堆叠上时,插入第二计数梳来完成堆叠分离。第二计数梳是相对于第一计数梳不同相的一片材。在分离阶段期间或紧接在分离阶段之后,计数梳91、93向下运动以支撑新堆叠的前进。因此,根据图5a,图5b和图5c所示的操作模式,第一对计数梳91、93上下运动(轴线y)所需要的一短行程,以允许正在形成的堆叠在交叠辊9、11和第一对计数梳91、93之间增长。相反,第二对计数梳95、97执行较长的垂直行程,以从该对交叠辊9、11中移走每个堆叠。

在该两种操作模式(图4a-4c和图5a-5c)中,可以调整计数梳的x轴方向上的运动,以便于将所完成的堆叠sk从由对交叠辊9、11传递来的进入交叠片材流中分离出来。为此,例如,沿着将所完成的堆叠与下一片材分开的计数梳的轴线x的方向的接近运动是不同相的,因为两个计数梳中的一个的运动开始于另一个之前。换句话说,计数梳沿x方向的接近运动可以是非对称的,即非同步的。

此外,计数梳的运动与分离爪21、23的枢转运动同步,以便于从来自交叠夹持部13的进入的连续交叠片材流中分出每个所完成的堆叠sk。

以下条款阐述了发明特征的组合,它们特别地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

条款1.一种交叠机,包括:

第一交叠辊,其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

第二交叠辊,其围绕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的第二旋转轴线旋转,其中第一交叠辊和第二交叠辊在其间形成交叠夹持部;

折叠构件,其布置在第一交叠辊和第二交叠辊上;

第一组分离爪,其与第一交叠辊相关联并且被布置成围绕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并与第一交叠辊相邻的第一枢转轴线往复枢转;

第二组分离爪,其与第二交叠辊相关联并且被布置成围绕平行于第二旋转轴线与第二交叠辊相邻的第二枢转轴线往复枢转。

条款2.根据条款1的交叠机,其中,第一枢转轴线布置在第一交叠辊的圆柱形表面之上或之内,第二枢转轴线布置在第二交叠辊的圆柱形表面之上或之内。

条款3.根据条款1的交叠机,其中,第一组分离指中的每个分离指均由约束至固定框架的相应固定臂枢转地支撑,并且通过相应的第一连接杆驱动地联接至第一致动机构;并且其中,第二组分离指中的每个分离指均由约束至固定框架的相应固定臂枢转地支撑,并且通过相应的第二连接杆驱动地联接至第二致动机构。

条款4.根据条款2的交叠机,其中,第一组分离指中的每个分离指均由约束至固定框架的相应固定臂枢转地支撑,并且通过相应的第一连接杆驱动地联接至第一致动机构,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铰接至分离指;并且其中,第二组分离指中的每个分离指由约束至固定框架的相应固定臂枢转地支撑,并且通过相应的第二连接杆驱动地联接至第二致动机构,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铰接至分离指。

条款5.根据条款3的交叠机,其中,第一组分离指的每个固定臂从第一交叠辊前方的固定框架朝交叠夹持部延伸超过第一旋转轴线;并且其中,第二组分离指的每个固定臂从第二交叠辊前方的固定框架朝交叠夹持部延伸超过第二旋转轴线。

条款6.根据条款4的交叠机,其中,第一组分离指的每个固定臂从第一交叠辊前方的固定框架朝交叠夹持部延伸超过第一旋转轴线;并且其中,第二组分离指的每个固定臂从第二交叠辊前方的固定框架朝交叠夹持部延伸超过第二旋转轴线。

条款7.根据条款5的交叠机,其中,第一组分离指的每个固定臂具有被约束至固定框架的近端和在第一交叠辊的相应环形凹槽中突出的远端;并且其中,第二组分离指的每个固定臂具有被约束至固定框架的近端和在第二交叠辊的相应环形凹槽中突出的远端。

条款8.根据条款6的交叠机,其中,第一组分离指的每个固定臂具有被约束至固定框架的近端和在第一交叠辊的相应环形凹槽中突出的远端;并且其中,第二组分离指的每个固定臂具有被约束至固定框架的近端和在第二交叠辊的相应环形凹槽中突出的远端。

条款9.根据条款3至8中的任一项的交叠机,其中,第一致动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其围绕与第一交叠辊的第一旋转轴线平行的轴线进行往复旋转运动;其中每个第一连接杆通过相应的第一曲柄联接到第一旋转轴,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铰接到第一曲柄,使得第一旋转轴的往复旋转运动通过第一曲柄和第一连接杆传递到第一组分离爪中的分离爪;其中第二致动机构包括第二旋转轴,其围绕与第二交叠辊的第二旋转轴线平行的轴线进行往复旋转运动;其中每个第二连接杆通过相应的第二曲柄联接到第二旋转轴,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铰接到第二曲柄,使得第二旋转轴的往复旋转运动通过第二曲柄和第二连接杆传递到第二组分离爪中的分离爪。

条款10.根据条款9的交叠机,其中,第一致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控轨道凸轮控制机构;并且其中,第二致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控轨道凸轮控制机构。

条款11.根据条款10的交叠机,其中,第一连控轨道凸轮控制机构包括通过在第一交叠辊与第一凸轮轴之间的第一齿轮系连接件驱动旋转的第一连控轨道凸轮;并且其中,第二连控轨道凸轮控制机构包括通过在第二交叠辊与第二凸轮轴之间的第二齿轮系连接件驱动旋转的第二连控轨道凸轮。

条款12.根据条款11的交叠机,其中,第一连控轨道凸轮包括与第一摇臂共同作用的双凸轮轮廓,第一摇臂安装在第一旋转轴上以与第一旋转轴共同旋转;并且其中,第二连控轨道凸轮包括与第二摇臂共同作用的双凸轮轮廓,第二摇臂安装在第二旋转轴上以与第二旋转轴共同旋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