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组分材料的料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38780发布日期:2021-10-08 19:36阅读:91来源:国知局
用于多组分材料的料筒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组分材料的料筒,并且包括:中空圆柱形内部主体,所述中空圆柱形内部主体限定用于接收所述多组分材料的第一组分的内部空间;以及中空圆柱形外部主体,所述中空圆柱形外部主体按如下方式在其内部中接收所述内部主体:在所述内部主体的外壁与所述外部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接收所述多组分材料的第二组分的中间空间。


背景技术:

2.用于多组分材料的此类料筒(也称为多组分料筒)通常已知,并且例如出于施配多组分材料或者也施配单组分材料的目的与可手动致动的施配装置一起使用。为此目的,所述料筒通常包括出口,以用于施配所述多组分材料的相应组分。
3.多组分材料用于多种应用领域中,从医疗应用以及牙科应用到工业应用(诸如例如,使用粘合剂来相互紧固部件或保护涂层,或者建筑物或车辆的涂层)。例如,所述多组分材料可以是包括粘结剂和硬化剂的双组分粘合剂。多组分料筒以不同填充比和/或混合比可用,诸如例如1:1、2:1、4:1、10:1等等。
4.由于料筒制造商并不需要还生产待由所述料筒接收的多组分材料,因此经常针对多组分材料的制造获得空料筒,然后用对应的多组分材料填充所获得的料筒。
5.在多组分材料的后侧填充时,这意味着在从远离出口的一侧填充料筒时,在排气时或在去除过量空气时可能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接收在料筒中的组分的保质期。此外,活塞的正确引入可能导致问题,使得不正确引入的活塞可能同样地导致存储在料筒中的材料的缩短的保存期。为此原因,许多制造商更喜欢从前部填充料筒,这意味着从出口侧填充,以便避免与封闭在料筒中的空气的排气以及活塞的不正确放置有关的所提及的问题。
6.关于相当大的施配力存在现有技术中的多组分料筒的另一个缺点,必须使用所述施配力来施配材料,并且这使得其施配更困难。另一个缺点在于,在施配之后,不可忽略的量的材料保留在料筒的无效体积内。迄今为止特别不期望最后提及的缺点,这是因为料筒的外部尺寸,这意味着其直径和长度、并且因此其最大填充体积按应该避免任何剩余残留物的方式由市售施配装置的尺寸限定。
7.举例来说,ep 1 679 126 b1公开一种被配置成与市售可手动致动的施配装置一起使用的多组分料筒。ep 1 679 126 b1的料筒按如下方式配置:其实现料筒的(最大可能)填充体积或最大可能接收容量与料筒中的剩余剩下体积和/或不可用无效体积之间的折衷。为了实现此折衷,使用两部分活塞布置结构,并且料筒的室相对于料筒的纵向轴线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在接收位置中。
8.由于料筒在工作量和成本方面的相对复杂的组装,这意味着由于两部分活塞(其两个部件在轴向方向上通过第一室的长度以及与之配合的部件彼此分离),最大(可能)填充体积减小,并且通常也不可以同时填充不同组分,而是所述不同组分必须一个接一个地
填充,这不仅使其制造在工作量和成本方面更苛刻,而且还导致增加的填充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9.鉴于上述这些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增加多组分料筒的可用填充体积,并且优选地,在从前侧填充的料筒中,同时进一步减小料筒中的剩余残余物体积。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小施配过程期间的施配力,以便改善多组分料筒的处理。本发明的仍另一个目的在于获得可以按具有成本效益且简单的方式组装和制造的多组分料筒。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彼此牢固且固定地连接最初命名类型的料筒的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
10.这些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料筒来满足。
11.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多组分材料的料筒包括:中空圆柱形内部主体,所述中空圆柱形内部主体限定用于接收所述多组分材料的第一组分的内部空间;中空圆柱外部主体,所述中空圆柱外部主体按如下方式在其内部中接收所述内部主体:在内部主体的外壁与外部主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中间空间,以用于接收所述多组分材料的第二组分;以及出口,所述出口从所述内部主体凸出,其中形成将所述出口的出口开口连接到所述内部主体的内部空间的第一通道和将所述出口的所述出口开口连接到存在于所述外部主体与所述内部主体之间的所述中间空间的第二通道,其中所述中间内部空间的面向所述出口的端部区段与所述中间空间的面向所述出口的端部区段至少基本上位于相同平面中或与其位于相同平面中。
12.本发明基于如下一般构思:可以增加用于多组分材料的料筒的填充体积,并且同时可以减少料筒中剩余的不可用残余物体积,因为料筒具有从接收在中空圆柱形形式的外部主体内的内部主体凸出的出口。当所述出口从内部主体直接突出并与所述内部主体一体地形成时,这是有利的。
13.通过料筒的此构造,产生如下优点:料筒作为整体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此外其关于制造成本是有利的。此外,由于料筒的简单组装,必须施加以便施配所述组分的施配力减小,特别是因为料筒的出口开口按如下方式经由第一通道与内部主体的内部空间并且经由第二通道与形成在外部主体与内部主体之间的中间空间直接连接:对于待施配组分安排非常少或至多仅非常小的机械阻力。
14.此外,出口开口与设置成用于存储相应组分的相应空间(这意味着内部主体的空间以及外部主体与内部主体之间的中间空间)的直接连接具有如下优点:料筒可以按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从出口侧(这意味着从前部)填充有相应材料,其中设置活塞用于施配已经预先安装在料筒中的组分。
15.内部空间或中间空间的面向出口的端部区段优选地界定出口的入口区域、特别是直接界定出口的入口区域。换句话说,内部空间的端部区段过渡、特别是直接过渡到出口的第一通道中,并且中间空间的端部区段过渡、特别是直接过渡到出口的第二通道中。由此,在料筒的填充过程期间可按如下方式容易地接近内部空间和中间空间的面向出口的端部区段:可以按简单方式、特别是同时或同时但至少具有稍微延迟地填充内部空间和中间空间,这实现料筒的缩短的填充时间。
16.考虑同时填充的稍微延迟,最初,内部空间或中间空间填充有为此限定的多组分材料的组分。随后,在例如约0.5至5秒(还有其它)的时间延迟的情况下,迄今为止未填充的空间(这分别意味着中间空间或内部空间)按如下方式填充有为此限定的多组分材料的对
应组分:于是可以同时填充内部空间和中间空间两者,直到料筒被填充到所期望的填充程度。料筒的经延迟的同时填充不仅实现减少的填充时间,而且还有利地使得料筒能够尽可能不含气地(或者在最佳情况下,完全不含气)填充,由此可以增加存储在料筒中的多组分材料的组分的保存期。
17.如果内部空间和中间空间的面向出口的端部区段不存在于相同平面中,但是至少基本上在相同平面中,则所述相应的端部区段可以在料筒的纵向延伸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位多达3 mm、优选地多达2 mm。特别地,内部空间的端部区段到外部空间的端部区段的间隔可以与在出口侧处界定内部空间和/或外部空间的前壁的厚度处于相同尺寸。
18.可以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找到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
19.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两者都可以各自具有纵向中间轴线,其中内部主体的纵向中间轴线和外部主体的纵向中间轴线优选地按就此还可以谈及同轴料筒的方式相对于彼此同轴对准。通常,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的纵向中间轴线也可以彼此平行地间隔开布置。
20.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之间的特别牢固和结实的连接可以从而被实现成使得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特别是在出口侧处借助于形状匹配连接和/或力匹配连接和/或借助具有材料连续性的连接彼此连接。
21.就此,可以按特别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实现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之间的连接,因为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仅借助于一个连接(这意味着单个紧固区段)彼此连接。在这方面,当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仅彼此松散接触时,借助于紧固区段和/或紧固点不足以实现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之间的牢固连接。相反,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优选地经由紧固区段、优选地借助于形状匹配和/或力匹配和/或借助材料连续性彼此连接。换句话说,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彼此松散接触的区域并不形成紧固区段。
22.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的特别简单连接可以从而被实现成使得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有利地仅在共同轴向高度处相对于料筒的纵向延伸轴线彼此连接。换句话说,紧固区段和/或紧固位置仅存在于料筒的纵向延伸轴线的单个轴向高度处。
23.根据另一个有利实施例,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可以借助于超声焊接和/或激光焊接彼此连接。在这方面,内部主体和/或外部主体按如下方式被如此强烈地加热:在其冷却之后,在彼此接触的主体之间可以形成特别牢固的连接。
24.使得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可以彼此连接,而且还使得特别是在出口侧处封闭外部主体与内部主体之间的中间空间,在已连接状态下,内部主体可以具有相对于内部主体的纵向中间轴线从内部主体的外壁径向向外延伸的轴环,所述轴环特别是在出口侧处连接到外部主体。优选地,所述轴环从界定内部主体的壁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在已连接状态下,横跨形成在外部主体与内部主体之间的中间空间。
25.当径向向外安放的轴环区段连接到外部主体的面向出口的壁端部区段时,内部主体的轴环可以按简单方式连接到外部主体。考虑外部主体的壁端部区段,其可以例如是边缘、特别是当外部主体与较大单元分离、特别是从其切割时出现的切割边缘。所述较大单元可以例如是由此生产数个单独的外部主体的管,因为所述外部主体与所述管分离。然而,所述壁端部区段还可以界定在出口的侧面处借助于注射模制生产的外部主体的壁。
26.然而,不仅内部主体具有轴环,而且外部主体也具有轴环,这也是合理的。就此,外部主体可以具有相对于纵向中间轴线从外部主体的内壁径向向内突出的轴环以实现内部
主体与外部主体之间的特别良好的密封连接,所述轴环然后连接到内部主体的径向向外延伸的轴环。
27.如果内部主体和/或外部主体具有轴环,则其可以借助于注射模制过程按特别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生产。
28.如果出口从内部主体突出,则所述出口可以具有用于将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紧固到料筒的装置。此用于紧固的装置可以例如是螺纹、特别是外螺纹,或者也可以是卡口封闭件和/或闩锁连接件的相对零部件。待连接到出口的另外的部件可以然后按对应类似方式具有相对螺纹、特别是内螺纹,和/或具有卡口封闭件和/或闩锁连接件的互补形状的相对零部件。考虑另外的部件,其可以例如是用于从料筒施配的第一和第二材料的有针对性施加的施配尖端。所述施配尖端可以进一步包括混合元件,所述混合元件被构造成使从料筒施配的第一和第二材料彼此混合。此外,所述另外的部件也可以是用于封闭出口的封闭帽。
29.根据另一个有利实施例,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可以借助于卡口封闭件彼此连接。所述卡口封闭件可以从而形成为使得外部主体形成至少部分性地接收出口的套筒区段,其中所述套筒区段具有卡口封闭件的部件,并且所述出口具有所述卡口封闭件的对应的相对部件。
30.所述卡口封闭件的部件例如是塞栓,其在卡口封闭件的封闭状态下接收在相对部件的槽中。所述塞栓可以例如构造在出口处,并且所述槽可以设置在套筒区段处。然而,在套筒区段处具有塞栓并且在出口处形成缝也是合理的。
31.一般来说,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无法仅借助于卡口封闭件彼此连接,而且可替代地是经由螺纹连接彼此连接。自然可理解,所述出口和所述套筒区段于是各自具有对应螺纹。
32.如果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借助于卡口封闭件彼此连接,则套筒区段可以具有用于将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紧固到料筒的装置。所述装置可以然后按与先前描述的用于紧固的装置类似的方式塑造,其然后形成在出口处。
33.使得没有任何存储在料筒中的组分、特别是存储在外部主体与内部主体之间的中间空间中的组分可以按不期望方式到达可能存在于出口与套筒区段之间的间隙中,在出口与套筒区段之间设置密封是有利的。此外,出口与套筒区段之间的密封在这方面可以有利地起作用,使得没有不期望的气体或湿气可以渗入料筒,由此可以增加存储在料筒中的多组分材料的组分的保存期。此外,相对于料筒的纵向延伸轴线在轴向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连续布置的两个或更多个密封件也按如下方式发挥引导功能:在料筒的组装期间,在将内部主体引入到外部主体中时,避免或者甚至完全防止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的倾斜。
34.优选地,内部空间和中间空间分别填充有多组分材料的组分。特别地,内部空间填充有多组分材料的第一组分,与此形成对比,中间空间可以填充有多组分材料的第二组分。
35.典型的多组分材料例如是建筑材料、密封材料和/或密闭材料、连接材料、联接材料、特别是双组分粘合剂、保护材料、涂层材料以及油漆。因此,所述料筒可以用于多个应用领域,诸如例如在工业领域中用于商品的生产,并且还用于已经生产的商品的修理或维护。此外,所述料筒可以在建筑领域、汽车和/或飞机行业、能源领域中例如用于风力涡轮机等等。此外,所述料筒在医疗领域、牙科领域或兽医领域中的使用也是合理的。
36.为了施配存储在料筒中的多组分材料的组分,优选地设置活塞,其在所述活塞沿
出口的方向移动时经由所述出口施配存储在内部主体的内部空间中以及可以在外部主体与内部主体之间形成的中间空间中的多组分材料的组分。此外,可以设置剥离装置,其沿着所述内部主体的长度相对于内部主体的纵向中间轴线剥离界定内部主体的壁,并且沿外部主体的方向向外引导。优选地,所述活塞和所述剥离装置形成部件组件。为了剥离装置特别良好地起作用,至少大致平行于内部主体的纵向中间轴线和/或相对于料筒的纵向延伸轴线对准内部主体的壁。
37.料筒关于其施配性质的特别良好的处理可以从而被实现成使得出口相对于料筒的纵向延伸轴线居中地或偏心地布置。
38.内部主体和/或外部主体可以由塑料材料(诸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丙烯(pp))制造而成。就此,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可以由相同塑料制成,或者,然而,也可以由不同塑料材料制成。优选地,内部主体和/或外部主体借助于注射模制过程制造。
39.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料筒和施配尖端的施配装置。如已经提及的,所述施配尖端还可以包括用于混合多组分材料的所施配组分的混合元件。
40.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料筒的方法。制造料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例如借助于注射模制过程生产的中空圆柱形内部主体;

设置例如借助于注射模制过程形成的中空圆柱形外部主体;

将内部主体引入到外部主体中;

使内部主体相对于外部主体对准;以及

借助于形状匹配连接和/或力匹配连接和/或具有材料连续性的连接在料筒的出口的区域中将内部主体连接到外部主体。
41.就此,所述内部主体和所述外部主体可以在执行所述方法的连接步骤时借助于卡口封闭件按形状匹配和力匹配方式连接。然而,所述内部主体和所述外部主体在所述方法的连接步骤时借助于激光焊接和/或超声焊接按形状匹配方式并且借助材料连续性彼此连接也是合理的。
42.自然可理解,在激光焊接或超声焊接时使用的参数取决于形成内部主体或外部主体的相应材料。
43.通常,在所提及的塑料的激光焊接时,使用激光,其发射红外范围内的辐射,这意味着具有在750 nm至30
ꢀµ
m的范围内的波长,并且具有1至600 w的功率。此标准例如由二极管激光器、光纤激光器、nd:yag激光器、co2激光器等等或在红外范围内进行发射的类似激光器满足。
44.在超声焊接期间,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由于高频机械振荡彼此连接,所述高频机械振荡具有在20与260 hz之间的典型频率和在0.35至2.0 mm的范围内的振幅以及0.1至5秒的脉冲持续时间。由于所述高频振荡在内部主体和/或外部主体中产生振动,因此关于超声焊接还可以提及振动焊接。
附图说明
45.在下文中,将基于所提交的附图参考可能的实施例仅通过示例描述本发明。附图显示:
图1是穿过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料筒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视图;图2是图1的料筒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中料筒的出口沿着平面a

a剖开;图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料筒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视图;图4是图3的料筒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中料筒的出口沿着平面b

b剖开;图5是穿过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料筒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视图;以及图6是图5的料筒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中料筒的出口沿着平面c

c剖开。
具体实施方式
46.在图1至图6中示出用于多组分材料的料筒10的一部分的不同实施例。更准确地说,在图1至6中分别显示料筒10的出口12的区域。就此,图1和图2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料筒10,图3和图4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料筒10,并且图5和图6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料筒10。
47.料筒10与附图中未示出的施配装置一起使用,所述施配装置可以具有施配尖端,以用于从料筒施配的多组分材料的组分的有针对性施加,其中所述施配尖端可以任选地配备有混合器,例如特别是来自sulzer mixpac ag公司的静态混合器。
48.因此,特别是参考图1、图3和图5中所示的纵向截面视图证实,对于料筒10的所有实施例,常见的是,料筒10具有中空圆柱形内部主体14以及中空圆柱形外部主体16。内部主体14限定内部空间18,内部空间18用于接收多组分材料的未示出的第一组分。外部主体16大于内部主体14,并且在其彼此连接的状态下接收内部主体14。就此,外部主体16按如下方式接收内部主体14:在内部主体14的外壁20与外部主体16的内壁22之间形成中间空间24,所述中间空间用于接收所述多组分材料的未示出的第二组分。优选地,中间空间24按环形方式或按中空圆柱形方式环绕内部主体14。
49.此外,内部空间18的面向出口12的端部区段25至少基本上与中间空间24(图1和图5)的面向出口12的端部区段27存在于相同平面e中。就此,相应的端部区段25、27可以在料筒10的纵向延伸轴线n的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位多达3 mm、优选地多达2 mm。特别地,从内部空间18的端部区段25到外部空间24的内部区段27的间隔可以与界定内部空间18或外部空间24的前壁的厚度处于相同数量级。然而,内部空间18的面向出口12的端部区段25可以与中间空间24的面向出口12(图3)的端部区段27位于相同平面e中。
50.内部空间18和外部空间24各自填充有多组分材料的组分。就此,内部空间18例如填充有第一组分,并且中间空间24填充有所述多组分材料的第二组分。为了更好地强调,在不具有第一和第二组分的情况下(即,以未填充状态)示出内部空间18和中间空间24。
51.为了施配第一和第二组分,可以设置附图中未示出的活塞,其在所述活塞在出口12的方向上移动时经由出口12施配存储在内部主体14的内部空间18中以及形成在外部主体16与内部主体14之间的中间空间24中的多组分材料的组分;并且设置剥离装置,其沿着所述内部主体的长度相对于内部主体14的纵向中间轴线l分离界定内部主体14的壁21。
52.如参考图1、图3和图5中的纵向截面视图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内部主体14的纵向中间轴线l和外部主体16的纵向中间轴线m彼此同轴地布置。由于内部主体14和/或外部主体16的纵向中间轴线l、m的同轴布置,料筒10也称为同轴料筒。
53.此外,料筒10中的每一者具有从内部主体14突出的出口12。出口12包括第一通道
以及第二通道28。第一通道26将出口12的出口开口30连接到内部主体14的内部空间18,与此形成对比,第二通道28将出口开口30连接到形成在外部主体16与内部主体14之间的中间空间24。
54.使得在料筒10借助于封闭件2封闭的封闭状态下,没有多组分材料的任何组分可以按不允许方式离开料筒,而且还按没有气体或湿气可以渗入料筒的方式增加存储容量,通道26、28中的每一者可以具有按密封方式与对应封闭件2(图1和图3)配合的密封区段31。
55.第一通道26和第二通道28不仅用于施配第一和第二组分,而且还用于填充内部主体14的内部空间18或存在于外部主体16与内部主体14之间的中间空间24。就此,按如下方式形成第一和第二通道26、28:用多组分材料的相应组分填充料筒10的填充设备的喷嘴可以引入到这些通道中。在引入与出口12的正确通道26、28相关联的对应喷嘴之后,可以按简单方式从出口侧填充料筒10的内部空间18和中间空间24,其中设置活塞以用于施配可能已经预先安装在料筒10中的组分。
56.根据料筒10的第一和第三实施例,出口12相对于料筒10的纵向延伸轴线n居中地对准(图1和图2以及图4和图5)。与此形成对比,料筒10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出口12相对于料筒10的纵向延伸轴线n偏心地对准(图3和图4)。
57.参考图1和图2,将更详细地解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料筒10。
58.如已经提及的,内部主体14和外部主体16的两个纵向中间轴线l、m同轴布置,并且出口12相对于料筒10的纵向延伸轴线n居中地布置。这具有如下结果:外部主体16与内部主体14之间的中间空间24相对于料筒10的纵向延伸轴线n径向向外径向移位。使得出口12的出口开口30可以仍与中间空间24连接,从出口开口30出发的第二通道28具有至少大致平行于料筒10的纵向延伸轴线n对准的轴向区段28a以及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料筒10的纵向延伸轴线n对准并通向中间空间24的径向区段28b。
59.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料筒10的内部主体14和外部主体16按形状匹配方式、并且特别是借助材料连续性仅借助于一个紧固区段32彼此连接。为此目的,内部主体14具有相对于其纵向中间轴线l从内部主体14的外壁径向向外延伸的轴环34,所述轴环34在出口侧处借助于超声焊接与从外部主体16的内壁22延伸的径向向内延伸的轴环36连接。应理解,内部主体14的轴环34和外部主体16的轴环36还可以借助于不同联接方法(诸如例如借助于激光焊接)彼此连接。
60.紧固区段32相对于料筒10的纵向延伸轴线n形成径向周边焊道。如参考图1还可以认识到,紧固区段32仅关于料筒10的纵向延伸轴线n安置在一个共同的轴向高度处。
61.使得料筒10可以连接到另外的部件,诸如例如封闭件、施配尖端、混合元件等等,出口12具有用于紧固所述另外的部件的装置38。紧固装置38在图1中的实施例中按外螺纹40的形状示出,并且具体来说用于将旋合封闭件2连接到料筒10的目的。在去除旋合封闭件2之后,然后可以将料筒10连接到施配尖端和/或混合元件。紧固装置38还可以按不同方式(例如按卡口封闭件或闩锁连接件的形式)构造。
62.在下文中,现在将参考图3和图4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料筒10。
63.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料筒10基本上按内部主体14和外部主体16彼此连接和布置出口12的方式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料筒10。
64.具体来说,内部主体14具有关于内部主体14的纵向中间轴线l从内部主体14的外
壁20径向向外延伸的轴环34。轴环34具有径向向外安放的轴环区段44,其在出口侧处按形状匹配方式、并且特别是按借助材料连续性的方式连接到外部主体16的面向出口12的壁区段46,以便形成共同的紧固区段32。
65.紧固区段32同样地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料筒10一样仅存在于一个共同轴向高度处(图3)。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料筒10的紧固区段32是借助于激光焊接形成的径向圆周焊道。自然可理解,内部主体14和外部主体16还可以借助于超声焊接彼此连接。
66.如参考图3特别强调可以认识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料筒10的出口12形成对比,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料筒10的出口12偏心地布置。通过出口12的偏心布置,产生料筒10的简单组装,因为内部主体14的内部空间18以及外部主体16与内部主体14之间的中间空间24两者都直接连接到出口12的出口开口30。就此,特别是,第二通道28的径向区段28是可修改的。相反,第一通道26和第二通道38两者都仅关于料筒10的纵向延伸轴线n沿轴向方向对准。
67.图5和图6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料筒。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料筒10按内部和外部主体14、16的连接方式基本上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料筒1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料筒10形成对比,内部主体14和外部主体16借助于卡口封闭件48按形状匹配、并且特别是按力匹配方式彼此连接。
68.为了内部和外部主体14、16借助于卡口封闭件48的相互附接,外部主体16形成套筒区段50,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其完全接收出口12。在套筒区段50的面向出口12的内侧处,套筒区段50具有卡口封闭件48的第一部件48a,其在内部和外部主体14、16的已连接状态下与形成在出口12处的卡口封闭件48的对应第二相对部件48配合。
69.在内部和外部主体14、16的已连接状态下,卡口封闭件48形成共同紧固区段32,其关于料筒10的纵向延伸轴线n仅存在于一个共同轴向高度处。
70.使得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料筒10可以连接到另外的部件,诸如例如封闭件、施配尖端、混合元件等等,套筒区段50具有用于紧固所述另外的部件的装置38。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紧固装置38按外螺纹40的形式存在,其用于按旋合封闭件的形式紧固封闭件42。自然可理解,紧固装置38也可以按卡口封闭件或搭扣连接件的形式构造。
71.在下文中,将描述内部主体14如何连接到外部主体16以便形成料筒10。最初,按使内部主体14和外部主体16彼此接触的方式将内部主体14引入外部主体16中。然后,使内部主体14和外部主体16相对于彼此正确对准。随后,使内部主体14和外部主体16彼此固定地连接。这借助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料筒10发生,从而内部主体14和外部主体16借助材料连续性按形状匹配方式通过激光焊接和/或超声焊接彼此连接。考虑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料筒10,内部主体14和外部主体16按卡口封闭件48处于闩锁状态的方式围绕料筒10的纵向延伸轴线n相对于彼此旋转。
72.使得存储在料筒10中的组分、特别是存储在外部主体16与内部主体14之间的中间空间24中的第二组分无法按不期望方式到达存在于出口12与套筒区段50之间的间隙52,密封件54有利地形成在出口12与套筒区段52之间。就此,卡口封闭件48可以同样地按密封件54的方式起作用。
73.附图标记列表10
ꢀꢀꢀꢀꢀ
料筒
12
ꢀꢀꢀꢀꢀ
出口14
ꢀꢀꢀꢀꢀ
内部主体16
ꢀꢀꢀꢀꢀ
外部主体18
ꢀꢀꢀꢀꢀ
内部空间20
ꢀꢀꢀꢀꢀ
外壁21
ꢀꢀꢀꢀꢀ
14的壁22
ꢀꢀꢀꢀꢀ
内壁24
ꢀꢀꢀꢀꢀ
中间空间25
ꢀꢀꢀꢀꢀ
18的端部区段26
ꢀꢀꢀꢀꢀ
第一通道27
ꢀꢀꢀꢀꢀ
24的端部区段28
ꢀꢀꢀꢀꢀ
第二通道29
ꢀꢀꢀꢀꢀ
前壁28a
ꢀꢀꢀ
28的轴向区段28b
ꢀꢀꢀ
28的径向区段30
ꢀꢀꢀꢀꢀ
出口开口31
ꢀꢀꢀꢀꢀ
密封区段32
ꢀꢀꢀꢀꢀ
紧固区段34
ꢀꢀꢀꢀꢀ
轴环36
ꢀꢀꢀꢀꢀ
轴环38
ꢀꢀꢀꢀꢀ
紧固装置40
ꢀꢀꢀꢀꢀ
外螺纹42
ꢀꢀꢀꢀꢀ
封闭件44
ꢀꢀꢀꢀꢀ
轴环区段46
ꢀꢀꢀꢀꢀ
壁端部区段48
ꢀꢀꢀꢀꢀ
卡口封闭件48a
ꢀꢀꢀ
48的部件48b
ꢀꢀꢀ
48的相对部件50
ꢀꢀꢀꢀꢀ
套筒区段52
ꢀꢀꢀꢀꢀ
间隙54
ꢀꢀꢀꢀꢀ
密封件e
ꢀꢀꢀꢀꢀ
平面l
ꢀꢀꢀꢀꢀ
纵向中间轴线m
ꢀꢀꢀꢀꢀ
纵向中间轴线n
ꢀꢀꢀꢀꢀ
纵向延伸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