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竹材料阻燃剂浸泡及梳理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5711发布日期:2020-05-15 18:5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竹材料阻燃剂浸泡及梳理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原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竹材料阻燃剂浸泡及梳理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竹子,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学名bambusoideae(bambusaceae或bamboo),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是这个星球上最快速可再生天然资源之一。

原竹材料可以被加工生产多种物品使用,目前市场上原竹材料阻燃剂的浸泡及梳理加工设备结构不稳定,阻燃剂不方便添加,操作较为繁琐,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原竹材料阻燃剂浸泡及梳理加工设备,它结构稳定,在装置的上方安装有加料箱,阻燃剂倒入加料箱中,需要添加阻燃剂时可以打开给料阀进行添加,原竹浸泡完后可以直接烘干处理,方便操作,提高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控制箱、水泵、进水管、出水管、浸泡池、原竹放置架、超声波仪器、电加热板、排水管、排水阀、加料箱、接水管、扇形搅拌器、给料阀、烘干架、热风装置,底座的上端左侧设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内侧底部设有水泵,水泵的左端与进水管相连接,水泵的右端与出水管相连接,出水管尾端接入浸泡池的内侧,浸泡池设置在底座的上端中部,浸泡池的上端设有原竹放置架,浸泡池的内壁设有超声波仪器,浸泡池的内侧底部与电加热板相连接,浸泡池的内侧底部中心处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排水阀相连接,浸泡池的上方设有三个水平排列的加料箱,每个加料箱的前端上表面对应与一根接水管相连接,每个加料箱的底端对应设有一个扇形搅拌器,每个扇形搅拌器的底部对应与一个给料阀相连接,底座的上端右侧设有烘干架,烘干架的正上方对应设有热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水管为“s”形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穿过控制箱与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设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原竹放置架的上端表面设有半框形拉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起来,打开水泵,浸泡液从进水管进入,从出水管流出,然后工作人员操作控制箱打开给料阀,给料阀内的阻燃剂添加到浸泡液中,将切割好的原竹材料放入原竹放置架内,之后超声波仪器和电加热板同时运行,超声波仪器发出超声波,超声波不会改变竹子的内部分子结构,但是其辐射会在竹子内部造成"爆破"效应,超声波处理后竹子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均有一部分被除去,竹子吸水率提高,木质纤维素构造发生变化,同时使竹子致密的结构被打开,有利于提高竹子的浸泡效率;而电加热板对浸泡液加热,使浸泡液提高温度,从而进一步加快反应速度;浸泡完成的原竹材料,工作人员握住半框形拉手将原竹放置架取出,然后将浸泡过的原竹材料放到烘干架上,启动热风装置,热风装置通电运行产生热风,热风出现原竹材料,将原竹材料表面的水分吹干。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稳定,在装置的上方安装有加料箱,阻燃剂倒入加料箱中,需要添加阻燃剂时可以打开给料阀进行添加,原竹浸泡完后可以直接烘干处理,方便操作,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原竹放置架7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控制箱2、水泵3、进水管4、出水管5、浸泡池6、原竹放置架7、超声波仪器8、电加热板9、排水管10、排水阀11、加料箱12、接水管13、扇形搅拌器14、给料阀15、烘干架16、热风装置17、过滤器18、数字显示屏21、操作按键22、拉手7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1、控制箱2、水泵3、进水管4、出水管5、浸泡池6、原竹放置架7、超声波仪器8、电加热板9、排水管10、排水阀11、加料箱12、接水管13、扇形搅拌器14、给料阀15、烘干架16、热风装置17,底座1的上端左侧设有控制箱2,控制箱2的内侧底部设有水泵3,水泵3的左端与进水管4相连接,水泵3的右端与出水管5相连接,出水管5尾端接入浸泡池6的内侧,浸泡池6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中部,浸泡池6的上端设有原竹放置架7,浸泡池6的内壁设有超声波仪器8,浸泡池6的内侧底部与电加热板9相连接,浸泡池6的内侧底部中心处设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与排水阀11相连接,浸泡池6的上方设有三个水平排列的加料箱12,每个加料箱12的前端上表面对应与一根接水管13相连接,每个加料箱12的底端对应设有一个扇形搅拌器14,每个扇形搅拌器14的底部对应与一个给料阀15相连接,底座1的上端右侧设有烘干架16,烘干架16的正上方对应设有热风装置17;所述控制箱2的前端上表面设有数字显示屏21和操作按键22,控制箱2分别与数字显示屏21、操作按键22、水泵3、超声波仪器8、电加热板9、排水阀11、扇形搅拌器14、给料阀15、热风装置17相连接。

所述的出水管5为“s”形出水管。

所述进水管4的出水端穿过控制箱2与水泵3的进水端相连接。

所述进水管4的进水端设有过滤器18。

所述原竹放置架7的上端表面设有半框形拉手7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起来,打开水泵3,浸泡液从进水管4进入,从出水管5流出,然后工作人员操作控制箱2打开给料阀15,给料阀15内的阻燃剂添加到浸泡液中(在打开给料阀15前,扇形搅拌器14转动,将阻燃剂混合均匀),将切割好的原竹材料放入原竹放置架7内,之后超声波仪器8和电加热板9同时运行,超声波仪器8发出超声波,超声波不会改变竹子的内部分子结构,但是其辐射会在竹子内部造成"爆破"效应,超声波处理后竹子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均有一部分被除去,竹子吸水率提高了22%,木质纤维素构造发生变化,同时使竹子致密的结构被打开,有利于提高竹子的浸泡效率;而电加热板9对浸泡液加热,使浸泡液提高温度,从而进一步加快反应速度;浸泡完成的原竹材料,工作人员握住半框形拉手71将原竹放置架7取出,然后将浸泡过的原竹材料放到烘干架16上,启动热风装置17,热风装置17通电运行产生热风,热风出现原竹材料,将原竹材料表面的水分吹干。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原竹材料阻燃剂浸泡及梳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1)、控制箱(2)、水泵(3)、进水管(4)、出水管(5)、浸泡池(6)、原竹放置架(7)、超声波仪器(8)、电加热板(9)、排水管(10)、排水阀(11)、加料箱(12)、接水管(13)、扇形搅拌器(14)、给料阀(15)、烘干架(16)、热风装置(17),底座(1)的上端左侧设有控制箱(2),控制箱(2)的内侧底部设有水泵(3),水泵(3)的左端与进水管(4)相连接,水泵(3)的右端与出水管(5)相连接,出水管(5)尾端接入浸泡池(6)的内侧,浸泡池(6)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中部,浸泡池(6)的上端设有原竹放置架(7),浸泡池(6)的内壁设有超声波仪器(8),浸泡池(6)的内侧底部与电加热板(9)相连接,浸泡池(6)的内侧底部中心处设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与排水阀(11)相连接,浸泡池(6)的上方设有三个水平排列的加料箱(12),每个加料箱(12)的前端上表面对应与一根接水管(13)相连接,每个加料箱(12)的底端对应设有一个扇形搅拌器(14),每个扇形搅拌器(14)的底部对应与一个给料阀(15)相连接,底座(1)的上端右侧设有烘干架(16),烘干架(16)的正上方对应设有热风装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竹材料阻燃剂浸泡及梳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5)为“s”形出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竹材料阻燃剂浸泡及梳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的出水端穿过控制箱(2)与水泵(3)的进水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竹材料阻燃剂浸泡及梳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的进水端设有过滤器(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竹材料阻燃剂浸泡及梳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竹放置架(7)的上端表面设有半框形拉手(71)。


技术总结
一种原竹材料阻燃剂浸泡及梳理加工设备,它涉及原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竹材料阻燃剂浸泡及梳理加工设备。浸泡池设置在底座的上端中部,浸泡池的上端设有原竹放置架,浸泡池的内壁设有超声波仪器,浸泡池的内侧底部与电加热板相连接,浸泡池的内侧底部中心处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排水阀相连接,每个加料箱的底端对应设有一个扇形搅拌器,每个扇形搅拌器的底部对应与一个给料阀相连接,底座的上端右侧设有烘干架,烘干架的正上方对应设有热风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稳定,阻燃剂添加方便,原竹浸泡完后可以直接烘干处理,方便操作,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叶木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新创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3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