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66603发布日期:2020-05-15 19:01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到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叉车领域中,由于叉车内部零件过于复杂,导致叉车体积一般较大,从而不能把叉车开机电梯内,而在一些厂房等施工现场,常常需要在不同的楼层之间实现搬运,而由于楼层之间空间和承重有限,常用的吊臂并不适合在狭窄的空间上使用,这时,人们只能通过手推车推送物料,这大大的影响了施工进度,且增大了人们的工作量。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轻型电动叉车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包括叉车底架、控制箱、货叉机构、升降机构、第一框架结构、第二框架结构、驱动结构、液压缸、液压杆、升降按钮和电源模块,所述叉车底架的一端设有所述控制箱和所述第一框架结构,所述控制箱位于所述第一框架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上滑动地设有所述第二框架结构,所述第二框架结构上滑动地设有所述货叉机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内,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结构上,且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货叉机构和所述驱动结构,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所述叉车底架的一端,且所述液压缸位于所述第一框架结构的内侧,所述液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结构,所述升降按钮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上,且所述升降按钮控制所述液压缸,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内,且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液压缸电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两前脚轮,所述叉车底架的另一端的两侧各设有一所述前脚轮。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后脚轮,所述后脚轮设置在所述控制箱的下端。

作为优选,还包括推动手柄,所述推动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箱转动地连接,所述推动手柄位于所述控制箱上远离所述叉车底架的一侧。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箱的上端设有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位于所述升降按钮的一侧,且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驱动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货叉机构包括一安装板和两货叉,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滑动地连接,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的一侧设有两所述货叉,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滑动轮和两连接带,其中,两所述滑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的两侧的上端,每一所述连接带分别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一所述滑动轮和所述安装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一驱动电机、一连接轴、两卷轮、一主动齿轮和一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中部,且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两所述卷轮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每一所述连接带分别连接一所述卷轮,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一种可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将货物挂在所述货叉机构上,并通过所述驱动结构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向上提升所述货叉机构,使所述货叉机构向上提升所述货物,并将所述货物提升至悬空状态,然后再通过推动手柄推动所述叉车底架带动所述货物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采用的是手推式轻型投料叉车,相对具有车体的叉车结构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本发明中的轻型投料叉车结构简单、体积小、自重轻、只有传统叉车重量的30%,能耗低、省电节能、便于投放,适应于楼层、厂房、楼梯间及电梯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控制箱与叉车底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框架结构与第二框架结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叉车底架;2、控制箱;3、货叉机构;31、安装板;32、货叉;4、第一框架结构;5、第二框架结构;6、液压缸;7、液压杆;8、升降按钮;9、前脚轮;10、后脚轮;11、推动手柄;12、控制开关;13、滑动轮;14、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中的控制箱与叉车底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框架结构与第二框架结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包括:叉车底架1、控制箱2、货叉机构3、升降机构、第一框架结构4、第二框架结构5、驱动结构(图中未示出)、液压缸6、液压杆7、升降按钮8和电源模块(图中未示出),叉车底架1的一端设有控制箱2和第一框架结构4,控制箱2位于第一框架结构4的一侧,第一框架结构4上滑动地设有第二框架结构5,第二框架结构5上滑动地设有货叉机构3,驱动结构设置在控制箱2内,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二框架结构5上,且升降机构连接货叉机构3和驱动结构,液压缸6设置在叉车底架1的一端,且液压缸6位于第一框架结构4的内侧,液压杆7的一端连接液压缸6,液压杆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框架结构5,升降按钮8设置在控制箱2上,且升降按钮8控制液压缸6,电源模块设置在控制箱2内,且电源模块分别与驱动机构和液压缸6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位于驱动结构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的轻型投料叉车主要适应于楼层间、楼梯间、电梯内及厂房等地方使用。且控制箱2、货叉机构1以及第二框架结构5均为碳纤维材料制成,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投料叉车整体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运的特点。本实施例中的货叉机构3用于搭载货物,升降机构用于驱动货叉机构3在第二框架结构5上移动,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升降机构带动货叉结构3移动。液压缸6和液压杆7用于驱动第二框架结构5相对第一框架结构4上下移动,升降按钮8用于控制液压缸6工作,电源模块用于为液压缸6和驱动结构供电。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可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还包括两前脚轮9,叉车底架1的另一端的两侧各设有一前脚轮9。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可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还包括一后脚轮10,后脚轮10设置在控制箱2的下端。本实施例中,后脚轮10用于控制轻型投料叉车的行驶方向。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可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还包括推动手柄11,推动手柄11的一端与控制箱2转动地连接,推动手柄11位于控制箱2上远离叉车底架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设置推动手柄11方便使用者推动轻型投料叉车。使用时,可以通过旋转推动手柄11至合适角度,方便使用;在不使用时,旋转推动手柄11,将推动手柄11收纳在控制箱2内。本实施例中,在控制箱2上还设有一限位块,且该限位块位于推动手柄11的一端的下侧,用于限制推动手柄11旋转的角度。本实施例中,在控制箱2上远离叉车底架1的一侧设有手柄收纳槽,用于收纳该推动手柄11。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可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还包括控制开关12,控制箱2的上端设有控制开关12,控制开关12位于升降按钮8的一侧,且控制开关12控制驱动结构。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12用于控制驱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箱2上还设有充电插头(图中未示出),且充电插头与电源模块连接,用于为电源模块供电。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货叉机构3包括一安装板31和两货叉32,安装板31与第二框架结构5滑动地连接,安装板31远离第二框架结构5的一侧设有两货叉32,且安装板31与升降机构连接。本实施例中,两货叉32对称地安装在安装板31的两侧,货物用于搭载在两货叉32上。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升降机构包括两滑动轮13和两连接带14,其中,两滑动轮13设置在第二框架结构5的两侧的上端,每一连接带14分别连接驱动结构、一滑动轮13和安装板31。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驱动结构包括一驱动电机、一连接轴、两卷轮、一主动齿轮和一从动齿轮,驱动电机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从动齿轮设置在连接轴的中部,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两卷轮设置在连接轴的两端,每一连接带14分别连接一卷轮,控制开关12控制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驱动两卷轮转动,使得两卷轮对两连接带进行收卷或放卷,实现对货叉机构3高度的调整。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用于控制卷轮的正转或反转。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一种可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将货物挂在货叉机构3上,并通过驱动结构控制升降机构向上提升货叉机构3,使货叉机构3向上提升货物,并将货物提升至悬空状态,然后再通过推动手柄11推动叉车底架1带动货物移动。本实施例中,当货物的高度过高而导致升降机构无法将货物提升至悬空状态时,可以通过升降按钮8控制液压缸6带动液压杆7带动第二框架结构5向上移动,并结合升降机构将货物提升至悬空状态。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具有如下较佳的实施方式: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框架结构4呈“h”型框架结构。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二框架结构5呈“π”型框架结构。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用于楼层间使用的轻型投料叉车还包括导轨副(图中未示出),第二框架结构5的两侧的外侧壁与第一框架结构4的两侧内侧壁之间通过两导轨副滑动地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导轨副包括导轨和滑动块,其中,导轨设置在第一框架结构4的两侧的内侧壁上,滑动块设置在第二框架结构5的两侧的外侧壁上,且滑动块与滑轨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